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偏振单模微结构聚合物光纤理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妮 《光子学报》2008,37(9):1800-1804
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并结合完美匹配边界条件,得到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单偏振单模微结构光纤,以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材,对其偏振模场、快轴模和慢轴模截至波长和约束损耗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改变光纤结构参量,可以使光纤基模两个正交偏振态截止波长不同,光纤中只能传输基模的一个偏振态(慢轴模).若调整光纤单偏振单模工作区在聚合物光纤通信窗口650 nm附近,该光纤传输慢轴模的约束损耗低于0.05 dB/m.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的单偏振单模(SPSM)微结构聚合物光纤(MPOF)。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和光束传播法相结合分析了这种光纤的偏振特性和约束损耗。通过优化光纤结构参数,发现在0.51 μm~0.62 μm的可见光波长范围,由于基模两个正交偏振模的截止波长不同,这种微结构聚合物光纤只能传输基模中的一个偏振模,从而实现单偏振单模运转。该11圈圆空气孔六角排列光纤结构的传导偏振模在0.57 μm波长处约束损耗仅为1.13 dB/m,这种低损耗的单偏振单模微结构聚合物光纤可有效消除传统保偏光纤固有的偏振串扰和偏振模色散。  相似文献   

3.
单模光纤耦合器的偏振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学礼  王学锋  张蔚 《光子学报》2009,38(4):841-846
理论分析并研究了温度变化对单模光纤耦合器的偏振特性的影响.推导了单模光纤耦合器输出消光比与输入消光比、模式耦合率的关系表达式.利用多个偏振特性不同的光源,进行了在快速温度变化条件下单模耦合器输出消光比随温度变化的测试实验,证明了采用低偏振的光源有利于降低单模耦合器中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模式耦合效应.最后仿真计算了在光源输出消光比不同的情况下模式耦合引起的光纤陀螺输出误差的大小,为不同环境应用的光纤陀螺选取合适的光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结构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免标记和实时监控等优点.如今,由于此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控制、环境检测、生物分子分析物检测等诸多领域而受到大量研究.然而,目前所报道的绝大多数此类传感器只能应用于可见光或近中红外传感.因此,对可应用于中红外传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微结构光纤传感器的研究是一项极具挑战...  相似文献   

5.
新型单模光纤偏振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新型D型微孔单模光纤偏振器的制作工艺及其性能参数。其工作波长为1.3μm,光纤偏振器的消光比优于40dB,插入损耗≤2.5dB.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温度变化对器件的影响小,稳定性好,工作波长范围宽。  相似文献   

6.
王子华 《光学学报》1992,12(5):62-465
本文对各向异性晶体包层型光纤偏振器进行理论分析.首先用外插法计算了五硼酸钾晶体在长波长范围的折射率,接着以平面介质波导模型计算一侧包层被晶体包裹的光纤偏振器的消光比,又以W光纤模型计算全部晶体包裹的光纤偏振器.最后将两种偏振器性能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折射率匹配耦合原理,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宽带单偏振单模光子晶体光纤,阐述了工作原理并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当中间纤芯和边芯之间空气孔1和2的直径为2.4 μm时,波长在1.26~1.7μm的范围内,偏振相关损耗大于4.08 dB/m,单偏振单模的带宽高达440 nm;当空气孔1和2的直径为2.6 μ...  相似文献   

8.
基于谐振吸收效应的单模单偏振光子晶体光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吸收效应的单模单偏振光子晶体光纤,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并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对其模场分布、限制损耗、工作带宽、消光比等基本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 数值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可以获得很高的单模单偏振工作带宽,并能以较低的损耗代价实现极高的消光比.讨论了结构设计参量对光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设计新型的高性能单模单偏振光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光纤型偏振器消光比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单模光纤偏振器和保偏光纤偏振器 (包括研磨型保偏光纤偏振器和线圈型保偏光纤偏振器 )消光比的基本测试方法。单模光纤偏振器的基本测试方法有偏振控制器法和旋转波片法 ;研磨型保偏光纤偏振器的基本测试方法有起偏器 45°法和消偏法 ;线圈型保偏光纤偏振器的基本测试方法有偏振控制器法和消偏法。对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在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W型单模单偏振光纤隧道效应的模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敏宁  宫爱玲  张永安 《光学学报》2001,21(11):290-1295
给出了W型单模单偏振光纤基模模场在截止前,截止时和截止后的具体计算方法,利用基模模场分析了W型单模单偏振光纤隧道效应发生的过程,强弱和方向,得出了W型单模单偏振光纤隧道效应随其基模的截止而显著增强,并且主要集中在椭圆内包层短半轴方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保偏光纤偏振测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保偏光纤的偏振串音和h参数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给出了高精度起偏系统和检偏系统的光路结构。对影响测试精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使用自制的测试系统对国内几个单位生产的保偏光纤进行了测试,得到了理想的测试结果。其中,2m长的保偏光纤的偏振串音达到了-50dB以下,其测试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潘英俊  古渊 《光子学报》1997,26(4):352-358
本文针对原有光纤循环延迟线单模光纤偏振控制系统存在的技术和理论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技术上引入了旋转挤压器,理论上引入了反向旋转矩阵.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证实了新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 W型单模单偏振光纤基模截止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基模截止波长的数值计算 ,分析了这个必要条件的充分性。结论是 :对于圆形内包层 W型光纤来说 ,这是必要的而又充分的条件 ;对于低椭圆度内包层 W型单模单偏振光纤来说 ,它可以在较高的精度上近似作为充分条件 ,而对于高椭圆度内包层 W型单模单偏振光纤来说 ,它仅仅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种新的数值计算W型单模单偏振光纤截止基模能量损耗的方法--区域模场边界条件匹配法。用这种方法分析了截止基模能量损耗与光张结构参数的关系。得出了截止基模能量损耗随椭圆内包层长半轴、短半轴或内包层折射率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以及高椭圆度内包层情形下截止基模能量损耗仅由内包层短半轴、内包层折射度和纤芯-外包层相对经差确定的结论;同时得出了截止基模能量损耗与纤芯-外包层相对折射率差的平方根成正比的解析结果。最后将数值计算和实验进行了比较,两者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5.
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设计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炬  徐铭 《光学学报》2003,23(2):70-175
用琼斯矩阵本征分析法对偏振模色散各参量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阶和二阶偏振模色散的统计规律,并给出了二阶偏振模色散各参量与一阶偏振模色散各参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二阶偏振模色散的获取,补偿和系统设计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侯宇 《应用光学》2017,38(5):844-847
传统的THz单模单偏振光纤大部分都是基于实芯光纤设计的,增加了THz波的传输损耗。最近几年,也有一些关于空芯THz单模单偏振光纤的报道。但是,他们的带宽太窄,往往只能在单一频率附近工作,影响了单偏振器件在THz范围内的使用价值和技术优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新颖结构的空芯THz单模单偏振器件。它拥有超过0.1 THz的带宽,工作频率范围从1.63 THz到1.73 THz。这种器件对于THz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季敏宁  宫爱玲 《光学技术》2001,27(4):331-333
用数值计算了 W型单模单偏振光纤基模截止归一化频率 ,分析了基模截止归一化频率与光纤结构参数的关系 ,得出了在外包层远离纤芯的情况下 ,基模截止归一化频率仅与内包层折射率深度有关 ,同时给出了其相应的近似函数关系和曲线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折射效应的普通单模光纤频率偏移器和偏振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永江 《光学学报》1990,10(1):79-83
本文介绍了利用普通单模光导纤维弯曲产生的双折射效应而研制成的频率偏移装置和偏振控制装置.频率偏移装置的单边带抑制达30dB以上,它与光纤偏振控制装置一起是构成全光纤功能型传感器比较理想的光纤元件.  相似文献   

19.
将自由空间光耦合进单模光纤产生超连续谱的实验中,空间光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常采用的单透镜或显微物镜进行耦合存在耦合效率低、调整难度大、端面易损伤等问题。提出了先将自由空间的光耦合进纤芯尺寸较大的单模光纤,然后将纤芯较大的单模光纤和纤芯较小的单模光纤进行熔接。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耦合系统耦合效率大大提高,达到60%以上,且调整难度降低,光纤端面的损伤概率降低,大大提高了超连续谱产生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将自由空间光耦合进单模光纤产生超连续谱的实验中,空间光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常采用的单透镜或显微物镜进行耦合存在耦合效率低、调整难度大、端面易损伤等问题。提出了先将自由空间的光耦合进纤芯尺寸较大的单模光纤,然后将纤芯较大的单模光纤和纤芯较小的单模光纤进行熔接。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耦合系统耦合效率大大提高,达到60%以上,且调整难度降低,光纤端面的损伤概率降低,大大提高了超连续谱产生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