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值求解了一维含时的Schr?dinger方程,研究了μ子催化核聚变反应中激光强度和波长对介原子μ3He电离的影响.发现当激光强度为1019—1023W/cm2量级时,介原子μ3He有2.7%左右的电离率;当激光强度达到6.0×1024W/cm2时,对介原子μ3He 有显著的电离,并且电离率随着激光的强度、波长而递增,进而会有效提高μ子的催化效率. 关键词: μ子 核聚变 激光 电离  相似文献   

2.
1色光颜色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通常意义上的光是指可见光,即能引起人的视觉的电磁波.它的频率在3.9×10147.7×1014Hz之间,相应地在真空中的波长在760390 nm之间.正常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会产生不同的颜色视觉,称为色觉.各色光的波长如表1  相似文献   

3.
报道在脉宽50fs—22ps,波长800nm脉冲激光作用下的空气电离阈值的研究结果.利用探测等离子体发光信号的方法,实验测量了激发空气电离所需的阈值激光强度.结果表明,当激光脉冲宽度从50fs增加到22ps时,阈值光强Ith从8.7×1014W/cm2下降到2.7×1013W/cm2;Ith经历了由迅速降低逐渐发展为缓慢降低的过程.在50fs—1p 关键词: 飞秒激光 阈值 多光子电离 碰撞电离  相似文献   

4.
陈泓先  孙宁  张洁 《光学学报》2022,(5):205-211
采用一种简易的化学置换反应方法在泡沫镍基底上生长花针状的金纳米结构,并将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主要研究置换时间对SERS基底性能的影响。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金纳米粒子高度分别为100,150,175,200 nm的基底进行电磁增强仿真,得到最大电场强度分别为20.112,29.060,24.766,21.382 V/m,计算得到增强因子分别为1.64×105、7.13×105、3.76×105和2.09×105。使用罗丹明6G(R6G)溶液作为探针分子,对不同置换时间下的泡沫镍镀金基底进行拉曼表征、检测极限测试以及拉曼mapping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置换时间为10 min的基底增强效果是最佳的,对R6G分子的检测浓度可以达到10-8 mol·L-1,在613,774,1364 cm-1这三个R6G分子的拉曼位移特征峰处的相对标准偏差值分别为11.3%、10.9%和11.9%,说明基底...  相似文献   

5.
孙景文 《物理学报》1986,35(7):864-873
利用强流电子束技术产生通量密度为1018—1019X-ray photon/sr·s的脉冲CuKX射线源,标定PIN型硅二极管半导体探测器对X光子的脉冲灵敏度。用绝对X射线监测器——P10气体脉冲电离室作为脉冲X射线通量密度的标准。脉冲电荷自动测量仪由微处理机进行程序控制,并予以实时校准。该电离室测量通量密度的精度为±5%,适用的能通量率范围可达4×10-9—2×102W/cm2,适用的光子能量范围为1.5—10keV,标定探测器的精度为±7.0%,并发现PIN型硅二极管的脉冲灵敏度比稳态X射线束标定的灵敏度高30%左右。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刘向绯  蒋昌忠  任峰  付强 《物理学报》2005,54(10):4633-4637
能量为200keV的Ag离子,以1×1016,5×1016,1×1017 cm-2的剂量分别注入到非晶SiO2玻璃,光学吸收谱显示:注入剂量为1×1016 cm-2的样品的光吸收谱为洛伦兹曲线,与Mie理论模拟的曲线形状一致;注入剂量较大的5×1016,1×1017 cm-2的谱线共振吸收增强,峰位红移并出现伴峰. 透射电镜观察分析表明,注入剂量不同的样品中形成的纳米颗粒的大小、形状、分布都不同,注入剂量较大的还会产生明显的表面溅射效应,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共振吸收的峰形、峰位和峰强. 当注入剂量达到1×1017 cm-2时,Ag纳米颗粒内部可能还形成了杂质团簇.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纳米颗粒 共振吸收 红移  相似文献   

7.
针对典型卫星轨道辐射环境下激光二极管(LD)的可靠性评估问题,对自研的975 nm GaAs基量子阱(QW)LD开展了10 MeV质子、3×108~3×1011 cm-2注量的地面模拟辐照实验。结合蒙特卡罗软件仿真模拟和数学分析方法,全面研究了器件位移损伤退化规律,以及不同注量、不同辐照缺陷对器件功率特性、电压特性和波长特性等关键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质子辐照会引入非辐射复合中心等缺陷并破坏界面结构,导致载流子浓度降低、光电限制能力下降,宏观上体现为器件阈值电流增加、输出功率下降、波长红移和单色性受损。同时,3×1010 cm-2以上注量的10 MeV质子等效位移损伤剂量辐照会对975 nm QW LD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光抽运-太赫兹探测技术研究Cd0.96Zn0.04Te的载流子弛豫和瞬:态电导率特性.在中心波长800 nm的飞秒抽运光激发下,Cd0.96Zn0.04Te的载流子弛豫过程用单指数函数进行了拟合,其载流子弛豫时间长达几个纳秒,且在一定光激发载流子浓度范围内随光激发载流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与电子-空穴对的辐射复合有关.在低.光激发载流子浓度(4.51×1016—1.81×1017 cm-3)下,Cd0.96Zn0.04Te的太赫兹(terahertz,THz)瞬态透射变化率不随光激发载流子浓度增大而变化,主要是由于陷阱填充效应造成的载流子损失与光激发新增的载流子数量近似.随着光激发载流子浓度继续增大(1.81×1017—1.44×1018 cm-3),THz瞬态透射变化率随光激发载流子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是由于缺陷逐渐被...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激光加热Cu靶和NaF靶发射的在1.2keV区X射线转换效率的测量方法和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激光辐照功率密度为1×1013—1×1014W·cm-2条件下,激光波长为1.06μm或0.53μm时,Cu等离子体发射的1.2KeV区X射线的转换率为NaF等离子体的4—5倍;对此两种等离子体,激光波长为0.53μm的X射线转换效率是波长为1.06μm的2倍左右。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激光功率密度对类金刚石膜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大功率高重复频率准分子激光溅射热解石墨靶制备了类金刚石膜,研究了激光功率密度对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膜的紫外可见透过谱及膜的带隙结构、Raman谱和电子衍射图,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由108W/cm2提高至1010 W/cm2,膜的结构也由无定形非晶结构转变为纳米晶金刚石结构,膜 中的sp3键舍量及各项性能均有提高. 关键词: 激光功率密度 类金刚石膜 性能 结构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金属表面等离激元光镊热损耗问题,设计了一种硅基双纳米柱加纳米环的光镊结构.通过有限元仿真在1 064nm入射光场下计算了三种不同硅基纳米结构(硅基纳米球、纳米柱、纳米环)的场增强效果.利用硅基纳米结构光学共振机理,设计了一种电场增强倍数达到7.39倍的硅基双纳米柱光镊结构.在此基础上,增加纳米环使光镊结构的环中心与双纳米柱间隙产生光学共振耦合现象,得到的电场增强倍数高达11.9倍,形成了稳定的光学势阱.最后采用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对硅基光镊中不同直径的聚苯乙烯小球进行了捕获分析,并在x、y、z方向上计算分析了直径为25nm的聚苯乙烯小球在不同位置的捕获力、捕获势能以及捕获刚度.设计的硅基纳米双圆柱加纳米环的光镊结构能够对聚苯乙烯小球起到良好的捕获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软X射线条纹相机与针孔成象装置相结合,测得了碳、金平面靶靶面X射线时、空分辨图象,从而推算出靶面等离子体膨胀平均速度分别为(碳):5.11×107cm/s,(金):6.13×107cm/s。实验用1.06μm的钕玻璃激光轰击靶面,X射线能谱范围为0.1—10keV。测量在激光功率密度≈1014W/cm2的情况下进行。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CS2团簇增强的激光多价电离现象的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脉宽为25ns的脉冲Nd: YAG 532 nm的激光,在8×1010W/cm2的强度下,用飞行时间质谱对CS2的激光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较强的C2+和S2+高价离子信号,这些高价离子C2+,S2+的最可几平动能高达144 eV,112 eV.不同进样方式,激光延迟以及束源压力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高价离子可能来源于CS2团簇的库仑爆炸过程.多光子电离引发,逆韧致吸收加热-电子碰撞电离模型可能是高价离子产生的机理. 关键词: 2')" href="#">CS2 团簇 高价离子 激光电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GaSb/GaAs复合应力缓冲层上自组装生长的InAs量子点.在2ML GaSb/1ML GaAs复合应力缓冲层上获得了高密度的、沿[100]方向择优分布量子点.随着复合应力缓冲层中GaAs层厚度的不同,量子点的密度可以在1.2×1010cm-2和8×1010cm-2进行调控.适当增加GaAs层的厚度至5ML,量子点的发光波长红移了约25nm,室温下PL光谱波长接近1300nm. 关键词: 自组装量子点 分子束外延 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用一维非平衡辐射流体力学激光打靶程序模拟计算高功率密度(~1013W/cm2)激光照射中Z介质薄靶形成的等离子体状态。考虑的物理过程有轫致、光电离、电子碰撞电离及它们的逆过程,Compton散射过程等。Compton散射采用Fokker-Planck近似;电子和离子热传导采用限流扩散近拟;光子方程采用多群限流扩散近似;用平均原子模型计算布居数。激光的吸收主要考虑逆轫致吸收。用功率密度分别为5×1013W/cm2和1×1014W/cm2,波长0.53μm,脉宽450ps的激光从两面和单面打se薄靶,模拟计算结果与国外的实验结果[1]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神光(1012W)激光器上,用充Ne靶丸开展了内爆压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了激光加热靶丸的对称性内爆压缩,芯部电子密度达1023cm-3,平均内爆速度为3.3×107cm/。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用于光腔衰荡光谱测量的多支路掺铒光纤飞秒光梳系统.该系统以“9”字型全保偏掺铒飞秒光纤激光器为激光源.利用自制的锁相环电路,获得的重复频率和载波包络相移频率秒级稳定度分别为5.85×10–13和4.95×10–18.为了满足CO, CH4等分子吸收光谱测量,利用啁啾放大和非线性光谱展宽技术,采用多支路结构,将飞秒光梳直接输出光谱由1500—1600 nm分别扩展至8个目标波长(1064, 1083, 1240, 1380, 1500,1600, 1750和2100 nm)处,各目标波长处的单模功率均大于300 n W,满足光腔衰荡光谱测量实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最新设计带侧向喷口的微管靶,当微管内壁平均激光辐照强度约为3.5×1013W·cm-2时,观察到沿整个喷口1s3p 1P00和1s4p 1P00能级间强烈的粒子数反转。测得相应环境等离子体平均电子温度470—520eV,密度约为2×1020cm-3。分析了可能导致高温条件下粒子数反转的机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激光诱导沉积制备光纤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探针,并对探针的SERS性能进行检测。探讨光纤探针制备过程中金纳米棒溶液的浓度对探针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不同浓度的金纳米棒溶液进行激光诱导,在光纤端面会形成金纳米棒团簇和分散两种纳米结构。金纳米棒溶液的浓度、激光功率、诱导时间等因素都会对诱导沉积图案产生影响。实验利用功率为5 mW的激光进行诱导,在1.5×10-9, 1.0×10-9和7.5×10-10 mol·L-1的金纳米棒溶液中,经5 min沉积,制备出不同图案的光纤SERS探针。采用晶种法合成金纳米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金纳米棒形貌,并根据TEM图像分析计算了合成金纳米棒的长径比约为3.8。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金纳米棒的形貌以及激光诱导沉积后的纤维修饰端形貌,7.5×10-10 mol·L-1的金纳米棒溶液进行激光诱导,金纳米棒在光纤端面分布较为分散,而1.5×10-9和1.0×10-...  相似文献   

20.
三元合金CdSxSe1–x兼具CdS和CdSe的物理性质,其带隙可以通过改变元素的组分来调节.该合金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光电器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通过热蒸发法制备了单晶CdS0.42Se0.58纳米带器件,在550 nm光照及1 V偏压下,器件的光电流与暗电流之比为1.24×103,光响应度达60.1 A/W,外量子效率达1.36×104%,探测率达2.16×1011 Jones,其上升/下降时间约为41.1/41.5 ms.其次,通过Au纳米岛修饰该CdS0.42Se0.58纳米带后,器件的光电性能显著提升,在550 nm光照及1 V偏压下,器件的光开关比、响应度、外量子效率及探测率分别提高了5.4倍、11.8倍、11.8倍和10.6倍,并且上升/下降时间均缩短了近一半.最后基于Au纳米岛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解释了器件光电性能增强的微观物理机制,为在不增大器件面积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