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SOA全光偏振调制的双信道光传输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真并分析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全光偏振调制的双信道光传输系统模型.该系统分别利用两级半导体光放大器的交叉偏振调制效应(XPolM),将两路独立的强度调制的抽运光变换到一路探测光的两个正交的偏振态上,实现双通道偏振复用的全光数据传输.首先对单个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了具有不同抽运光功率的半导体光放大器对探测光偏振态的影响,进而对双半导体光放大器偏振复用系统的调制/解调原理进行了分析,模拟仿真了双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双通路偏振复用的调制及解调过程,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紫外激光通信系统中的编码效率和频带利用率,提出采用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调制和Turbo编码相结合的技术来提高效率。此方法不仅能提高频带的利用率,也能提高码间抗干扰能力、纠错能力和降低误码率,并对PPM调制模式下的Turbo码译码公式进行了推导,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了该技术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紫外激光通信中采用PPM和Turbo统一调制编码的技术能进一步降低系统的效率和误码率。  相似文献   

3.
以光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作为光标记,利用两个不同波长的光载波分别经过强度调制,产生了10 Gb/sOOK光载荷和2.5 Gb/sOFDM光标记。测得了光分组信号经光纤传输前后接收载荷的眼图和标记的星座图以及误码率曲线,结果表明:经过40 km光纤传输后,载荷与标记的功率代价分别为1dB和0.5dB。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数值分析和比较了一阶和二阶偏振模色散对各种光调制码型(RZ、CSRZ、RZ-DPSK、CSRZ-DPSK)的偏振模色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码型的偏振度大不相同,RZ码受偏振度影响最大,CSRZ-DPSK码受二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最小,在补偿系统中更适合缓解偏振模色散.  相似文献   

5.
邵宇丰  陈林  文双春  余建军 《光学学报》2007,27(9):1580-1584
在对预编码、调制和编码过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一个双臂马赫-曾德尔铌酸锂调制器和一个电信号时延器产生可调占空比和消光比的光暗脉冲归零码二进制信号的新方案。实验证明这种信号能用传统的二进制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系统的接收机进行检测。实验得到了在调节电信号时延器时速率为2.5 Gbit/s的光暗脉冲归零码二进制信号的频谱变化规律,以及占空比分别为0.25,0.35,0.60和0.80时光暗脉冲归零码二进制信号的误码率和眼图。此外,利用该方案产生的光暗脉冲归零码二进制信号可以作为标记在光标记交换网络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周慧  何晶  陈林 《光子学报》2014,43(5):506003
针对偏振复用相位调制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特性问题,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中四波混频效应,建立了对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理论模型.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了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泵浦光与信号光之间的频率间隔、偏振复用信号中的一个信号与一号泵浦光的偏振夹角对系统转换效率和信号质量有影响;波长转换过程中交叉相位调制产生的相位噪音会对信号质量有影响,且当泵浦光功率较大、泵浦光功率远大于信号光功率时,交叉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较小,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本文研究方法和相关结论对其它偏振复用信号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四波混频效应的波长变换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偏分复用技术是提高系统传输速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搭建了被称为双偏振态差分相移键控(Dual-Pol.DPSK)码的新型偏分复用实验系统,它与具有相同的比特波特比的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调制方式相比,接收机要简单很多.与传统的偏振分解复用(POLMUX)技术相比,它无需偏振控制或偏振跟踪,只需一个解调器和一个平衡探...  相似文献   

8.
一种全光归零码到非归零码变换的新技术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利用单只半导体光放大器和光滤波器实现全光归零码到非归零码变换的新技术方案.当探测(Probe)光和数据信号光同时输入到SOA时,基于SOA中的交叉增益调制和交叉相位调制现象,探测光光谱的后沿和前沿将分别产生红移和蓝移.通过调节光滤波器和探测光的中心波长之间的失调量,滤出光谱的特定部分,可以得到转换后的NRZ码光信号.这种新型的全光码型变换器具有结构简单、偏振不敏感、控制参量少和稳定性高的特点.分别采用仿真和实验的方式实现了20 Gbit/s光数据信号从RZ码到NRZ码的全光码型变换,并且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光脉冲注入下VCSEL的偏振开关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描述主、副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M-VCSEL,S-VCSEL)动态特性的速率方程,研究了M-VCSEL在脉冲电流调制下,输出光脉冲的偏振特性,以及S-VCSEL在M-VCSEL输出光脉冲的注入下,其偏振开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VCSEL在周期性脉冲电流的作用下,将产生周期性光脉冲输出;S-VCSEL在该光脉冲的注入下,输出光将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之间发生周期性转化,且变化周期与M-VCSEL所受到的调制脉冲电流周期相同;通过改变M-VCSEL驱动脉冲电流的调制幅度,可控制S-VCSEL输出的垂直偏振抑制比. 关键词: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 光脉冲 偏振开关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空光脉冲位置调制(PPM)通信,基于最大期望(EM)定时误差估计原理,研究了一种基于串行级联脉冲位置调制(SCPPM)码辅助的光PPM时隙同步的解决方案。由于标准的SCPPM译码方法无法获得EM估计时所需的期望值,因此提出一种将SCPPM译码输出的软信息转换为PPM各时隙期望值的方法。由SCPPM译码输出先进行硬判决,再通过累加模块获得累加器状态;根据该状态选择下一个PPM映射方式,进而获得各PPM时隙的概率及期望;最后利用EM算法预测时钟偏差值从而获得最佳采样点。仿真结果表明,对于2倍PPM时隙频率的异步采样信号,当时钟误差在-0.5~0.5个PPM时隙范围内时,此方法能有效实现PPM时隙同步。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强度调制/直接探测(IM/DD)系统,采用一种改进型光分路器结合数字信号处理(DSP)算法,实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偏振解复用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2×40Gb/s的偏振复用强度调制/直接探测(PDM-IM/DD)系统中,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离两路偏振复用信号,并且算法收敛迅速,与传统IM/DD系统相比,误码率为10-4时对应的功率灵敏度仅为-2.3dBm。  相似文献   

12.
一种光CDMA频域的二次方一致性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雨  余重秀  吴强  张琦  刘德国  陈卓 《光子学报》2003,32(11):1352-1354
在二次方一致性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容量大、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好的码族研究表明,采用这个码族的光码分多址(OpticalCDMA)系统比波分复用(WDM)系统拥有大得多的用户数而且这个码族很适合于异步和多比特率接入的光码分多址系统据我们了解,这种码字用于在光码分多址非相干频域编制中为首次被提出.  相似文献   

13.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光互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重庆 《物理》2007,36(8):631-636
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的非线性系数约为普通光纤的10^9,为光子晶体光纤的10^7,而且有4种光-光互作用,即交叉增益调制(XGM)、交叉相位调制(XPM)、交叉偏振调制(XSM)及四波混频(FWM),可以灵活地组成各种光信号处理器件,如波长变换器、全光触发器、全光逻辑、全光时钟恢复、全光缓存器……等,正成为整个光信号处理的基础。文章介绍了它们的原理和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单个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实现了两路独立信号(10 Gb/s)的同时波长变换。其中输入信号为消光比恶化的归零码,其"0"码具有较弱的光功率,并且偏振态与"1"码正交。利用SOA中四波混频(FWM)的强度与偏振相关特性,通过调节两路输入信号间的偏振角度,将两路信号的调制信息分别复制到了由四波混频产生的两路闲频光上。实验结果表明,输出的两路波长变换后的信号具有良好的消光比。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正交光标记擦除的新方法.利用频移键控调制产生80 Gbit/s载荷,采用强度调制产生2.5 Gbit/s标记,然后利用电吸收调制器在分组交换网络核心节点处擦除旧标记,再加入新标记实现信息在网络中继续传输.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验证了此方案擦除标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象是偏移正交幅度调制的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通信(CO-OFDM-OQA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为了减少训练序列所占用的频谱资源,进一步提升频谱效率,为偏振复用CO-OFDM-OQAM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频域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偏振复用系统的解调原理和固有虚部干扰系数的对称性规律设计全负载型实值导频方案,结合插值法,将每个偏振态上训练序列需要占用的频域符号个数降低为4。此外,该方法的另一个优势是具有更好的功率峰均比。搭建了偏振复用CO-OFDM-OQAM系统的数值仿真平台,在背靠背(BtB)、100 km和200 km光纤传输3种场景下对所提方法的频谱效率、功率峰均比和信道估计性能进行了验证。获得的结果证实所提方法能够提高频谱效率,而且功率峰均比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17.
林嘉川  席丽霞  张霞  田凤  梁晓晨  张晓光 《物理学报》2013,62(11):114209-114209
本文建立了偏分复用系统中偏振模色散与信号偏振态变化引起信道串扰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偏振模色散对偏分复用信道射频功率的影响, 并提出了适用于偏分复用系统的光域偏振模色散补偿与偏分解复用同时进行的方案: 用信道的射频功率作为反馈控制信号, 监测链路中偏振模色散和偏振态变化引起的信道串扰的大小, 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偏振控制器进行自适应控制, 同时完成偏振模色散补偿与偏分解复用. 在112 Gb/s偏分复用-差分正交相移键控(PDM-DQPSK)传输系统中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使112 Gb/s-PDM-DQPSK传输系统完成自适应偏分解复用的同时, 在1 dB的光信噪比代价下, 使系统对偏振模色散的容忍度提高20 ps. 关键词: 偏分复用系统 信道串扰 偏振模色散 偏分解复用  相似文献   

18.
抑制信道间干涉的40 Gb/s光码分复用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小刚  黄德修  元秀华 《光学学报》2007,27(9):1570-1574
成功演示了码片速率高达280 Gchip/s的全光编解码,编解码光栅是采用"等效相移"方法制作而成的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SSFBG).考虑和分析了信道间干涉,实验验证了40 Gb/s×2的光码分复用(OCDM)信号复用.引入非线性光学环镜(NOLM))来抑制信道问干涉,利用非线性光学环镜的非线性开关特性将解码输出脉冲的宽度由7.7 ps压缩至3.8 ps,并同时有效的减小了干扰噪声,进而提高系统性能.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了采用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和非线性光学环镜实现高效编解码的可行性.高速的全光编解码可以应用于点到点的光码分复用系统以及光标签交换网络.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编码及网格编码调制的光PPM通信纠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波  陈卫标 《光子学报》2008,37(7):1361-1364
分析了RS(Reed-Solomon)纠错码和网格编码调制(Trellis Coded Modulation,TCM)技术在光脉冲位置调制通信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RS码作为外码,以网格编码调制技术作为内码,用于光脉冲位置调制通信的新编码方案,能以几乎不减少通信速率的优势,提高传统RS码系统在时变带限光信道中的通信性能.模拟研究了在不同空间光信道条件下,传统RS码的符号正确传输率和误码率,并对网格编码调制的编码增益、RS码与网格编码调制级联时的编码增益进行了仿真研究,证实了本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当用相同偏振方向的物光和参考光在菌紫质薄膜上记录光栅时,再现光的偏振方向会影响其衍射效率.采用琼斯矩阵方法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再现光的偏振方向对衍射光的光强产生余弦调制;当再现光的偏振方向平行或垂直于记录光的偏振方向时,衍射光仍为线偏振光,其他情况下衍射光均变成椭圆偏振光.再现光偏振方向对衍射效率峰值的调制为正向余弦调制,对衍射效率稳定值的调制为反向余弦调制(与前者在相位上相差π).加入辅助紫光可抑制光栅的饱和,从而使得再现光偏振对衍射效率稳定值的调制由反向余弦调制变为正向余弦调制,并且提高了衍 关键词: 菌紫质 光致各向异性 衍射效率 琼斯矩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