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实验结果支持了血红素(Ha.)的单体(monomer)吸附态对分子氧起电催化还原作用的观点;并表明,H_2O_2的电催化还原主要是在Ha.的二聚体(dimer)吸附态上进行。Ha./电极对苯一步羟基化生成苯酚有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别研究了0.1 mol•L-1 HClO4中对硝基苯甲酸(PNBA)和0.1 mol•L-1 KClO4中吡啶(Py)在铂电极上的吸脱附. 结果表明在较高电位下(0.3~0.7 V vs. SCE) PNBA是通过其羧基脱质子后羧酸根的两个氧原子等位吸附在Pt电极表面, 而随着电位的负移, 除PNBA逐步脱附外, 还呈现出单个氧原子吸附的谱学特征. 光谱强度与电位的关系表明PNBA在铂电极表面吸脱附的中间电位约为0.2 V vs. SCE. 吡啶的吸附主要是通过氮原子的孤对电子及脱氢后的α碳原子与Pt电极表面键合. 在较宽的电位区间(0.4~-0.4 V vs. SCE)吡啶的吸附方式和取向基本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邓培红  张军  黎拒难 《分析化学》2008,36(5):691-694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并研究了锆-茜素红络合物在该电极上的阳极吸附伏安行为,采用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0.128 mol/L氨基乙酸-0.048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pH 4.0)中,在200 mV富集60 s,在200~1200 mV范围内以200 mV/s的速率线性扫描,络合物吸附在该修饰电极表面,于832 mV(vs.SCE)处产生一个灵敏的氧化峰,为络合物中配体茜素红的氧化所产生。络合物的峰电流与锆的浓度在1.0×10-11~2.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6.0×10-12mol/L(富集时间180 s)。方法用于岩矿样品中痕量锆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原位红外反射光谱(in situ FTIRS)研究了中性介质中L-丝氨酸在Pt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 结果表明, 在中性溶液中, 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的丝氨酸可以在很低的电位下(-0.6 V, vs. SCE)在Pt电极表面发生解离吸附, 生成强吸物种一氧化碳(COL)、(COB)和氰负离子(CN-). 研究结果还表明, 当电位低于0.7 V(vs. SCE)时, CN-能稳定存在于电极表面, 抑制丝氨酸的进一步反应. 在更高电位时则主要为丝氨酸分子的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述梅  易兰花  黎拒难 《分析化学》2003,31(12):1489-1492
研究了镓(Ⅲ)-茜素氨羧络合剂(ALC)在碳糊电极上的阳极吸附伏安行为,并以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测定镓的吸附伏安法.在0.12 mol/L HAc-NaAc-0.24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底液(pH 4.5)中,-0.10 V (vs.SCE) 富集90 s (或180 s),以250 mV/s扫速线性扫描至0.90 V, Ga3+-ALC在碳糊电极上产生灵敏的与ALC的峰电位相差近230 mV的吸附氧化峰,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镓浓度在5.0×10-10~8.0×10-7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富集240 s检出限达3.0×10-10 mol/L(S/N=3).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该法用于粮食样品中镓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化学方法和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electrochemical in-situ FTIR)等研究了纤维蛋白原在Pt电极上的界面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原在Pt电极上的吸附使电极的析氢与氧脱附过程减弱,影响程度随扫速的增加而增强;同样纤维蛋白原的吸附会降低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电对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和电流;在-0.1~0.6V(vs.SCE)扫描范围内没有出现纤维蛋白原的特征"氧化还原"峰.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测试表明纤维蛋白原在0.3~0.5V(vs.SCE)间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的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7.
曾宇  钱斌  龙英才 《化学学报》2001,59(9):1389-1395
测定不同温度下三种氯氟烃F-11(CFCl3),F-12(CF2Cl2)和F-22(CHF2Cl)在疏水高硅MFI和FAU沸石上的吸附等温线,以研究其吸附热效应。根据Clapeyron-Clausius方程,由吸附等温线,计算不同覆盖度C的等量吸附热Qst(C)和平均吸附热Qst^*(△Ha)。上述吸附质在两种沸石上吸附热的大小顺序均为:△Ha(MFI)>△Ha(FAU)。在同种沸石上,吸附热的大小顺序为:△Ha(F-11)>△Ha(F-12)>△Ha(F-22).298K时的吸附等温线和△Ha的变化趋势显示,对能允许氯氟烃分子自由进出其孔道的FAU沸石,吸附质分子越大,低分压吸附量(V)越大,吸附热(△Ha)也越大。而孔道对吸附质分子有空间限制作用的MFI沸石,其吸附热、分子尺寸与饱和吸附量(Vm)间关系比较复杂。选择去除氯氟烃的沸石吸附剂应综合考虑△Ha与饱和吸附容量Vm。  相似文献   

8.
曾宇  钱斌  龙英才 《化学学报》2001,59(9):1389-1395
测定不同温度下三种氯氟烃F-11(CFCl3),F-12(CF2Cl2)和F-22(CHF2Cl)在疏水高硅MFI和FAU沸石上的吸附等温线,以研究其吸附热效应。根据Clapeyron-Clausius方程,由吸附等温线,计算不同覆盖度C的等量吸附热Qst(C)和平均吸附热Qst^*(△Ha)。上述吸附质在两种沸石上吸附热的大小顺序均为:△Ha(MFI)>△Ha(FAU)。在同种沸石上,吸附热的大小顺序为:△Ha(F-11)>△Ha(F-12)>△Ha(F-22).298K时的吸附等温线和△Ha的变化趋势显示,对能允许氯氟烃分子自由进出其孔道的FAU沸石,吸附质分子越大,低分压吸附量(V)越大,吸附热(△Ha)也越大。而孔道对吸附质分子有空间限制作用的MFI沸石,其吸附热、分子尺寸与饱和吸附量(Vm)间关系比较复杂。选择去除氯氟烃的沸石吸附剂应综合考虑△Ha与饱和吸附容量Vm。  相似文献   

9.
镓-铬蓝黑R络合吸附波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清海  张盛远 《分析化学》1993,21(9):1040-1042
在0.012mol/L HAc-0.10mol/L NaAc缓冲溶液中pH5.60,铬蓝黑R于-0.34V(vs.SCE)处有一极谱波P_1,加入Ga(Ⅲ),在-0.55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波P_2。i_p_2与Ga(Ⅲ)浓度在0.20~15.0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试验表明,该极谱波属络合吸附波。本法用于测定铝箔、铅锌矿中微量镓,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新的电子传递中间体α-萘甲酰尼罗蓝(NNB)能强烈吸附在石墨上以构成修饰电极。在-0.5V至+0.6V(vs. SCE)电位区内, 固定化的NNB表观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 总反应中有2个电子和2个质子参加。在pH7.0缓冲溶液中其表面标准电位E°'为-170mV, 表观电子传递常数kg为3s^-^1。NNB对还原辅酶NADH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催化作用, 可使氧化过电位降低550mV。NADH的电催化遵循EC机理, 催化反应步骤为速度决定步骤, 其速度常数为3×10^3dm^3.mol^-^1.s^-^1。NNB在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的稳定性优于其它电子传递中间体, 是有前途的电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新的电子传递中间体α-萘甲酰尼罗蓝(NNB)能强烈吸附在石墨上以构成修饰电极。在-0.5V至+0.6V(vs. SCE)电位区内, 固定化的NNB表观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 总反应中有2个电子和2个质子参加。在pH7.0缓冲溶液中其表面标准电位E°'为-170mV, 表观电子传递常数kg为3s^-^1。NNB对还原辅酶NADH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催化作用, 可使氧化过电位降低550mV。NADH的电催化遵循EC机理, 催化反应步骤为速度决定步骤, 其速度常数为3×10^3dm^3.mol^-^1.s^-^1。NNB在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的稳定性优于其它电子传递中间体, 是有前途的电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位红外反射光谱(in situ FTIRS)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碱性介质中L-赖氨酸在纳米金膜电极(nm-Au/GC)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 在碱性溶液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赖氨酸[-OOC—CH—NH2—(CH2)4—NH2]在低电位区间(-0.95~-0.80 V, vs. SCE)发生部分解离, 生成AuCN-物种(约2110 cm-1), 同时赖氨酸阴离子的羧基侧还可通过两个氧原子与金电极表面相互作用. 随着电位的升高, 吸附态CN-氧化产生NCO-, OCN-和AuCN, 其对应的红外吸收峰分别位于2254, 2168和2226 cm-1附近.  相似文献   

13.
刘述梅  黎拒难  毛勋 《分析化学》2004,32(2):195-197
研究了Zr(Ⅱ)-桑色素络合物在碳糊电极正电位区的吸附伏安行为,并利用其在0.74V处的二次导数吸附氧化峰电流与Zr(Ⅳ)浓度为6.0×10-9~2.0×10-6 mol/L呈线性而测定Zr;检出限为3.0×10-9 mol/L(S/N=3).最佳测定条件为2.0 mol/L HCl、1.0×10-5 mol/L桑色素;富集电位为0V(vs.SCE);扫描速度为250 mV/s.该法不需萃取分离,可直接用于岩石样品中Zr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Ⅴ(Ⅴ)-DMTAM-DPG三元配合物在甲酸-甲酸钠-NaBrO_3中于-0.3V(vs.SCE)能产生一灵敏的吸附动力催化波。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用于矿样中钒的测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Zr 桑色素络合物在碳糊电极正电位区的吸附伏安行为 ,并利用其在 0 .74V处的二次导数吸附氧化峰电流与Zr(Ⅳ )浓度为 6 .0× 10 -9~ 2 .0× 10 -6mol/L呈线性而测定Zr;检出限为 3.0× 10 -9mol/L(S/N =3)。最佳测定条件为 :2 .0mol/LHCl、1.0× 10 -5mol/L桑色素 ;富集电位为 0V(vs .SCE) ;扫描速度为2 5 0mV/s。该法不需萃取分离 ,可直接用于岩石样品中Zr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碳纳米管修饰碳黑微电极,研究了锆-钙-茜素红异多核络合物在该电极上的阴极吸附伏安行为,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锆的新方法.采用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进行分析.在0.096mol/L乙酸-0.048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pH=3.8)中,络合物吸附在碳黑微电极表面,于-502mV(vs SCE)处产生1灵敏的溶出峰,峰电流与锆的浓度在6.0×10<-12>~8.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4.0×10-12mol/L(富集时间180s).用于岩矿样品中痕量锆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镍(Ⅱ)-5-[2-(硝基吡啶偶氮)]-2,4-二甲氨基甲苯络合物在pH 7.0的克拉克(Clarklubs)缓冲液中有较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EP为-720 mV(vs.SCE),镍浓度在0.01~2.5μg·L-1范围内与峰电流I'P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 ng·L-1.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2.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P的影响,所拟方法已用于铝合金中镍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将硫堇共价键合到自组装在金电极表面的半胱胺单分子层上,制成了衍生化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循环伏安图显示其在pH=7.7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于-0.45~+0.50V(vs.SCE)范围内有2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1=214mV。Epc1=82mV,Epa2=-75mV,Epc2=-160mV(vs.SCE).pH在5.0~9.0范围内,峰1有2个质子参与反应,峰2有1个质子参与反应.它的表面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s=0.02S-1.此膜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有催化作用,其氧化过电位较在裸金电极上降低了约250mV.催化电流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在1.0×10-6~4.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抗坏血酸催化氧化的异相速率常数为2.68×10-3cm/s.  相似文献   

19.
镍(Ⅱ)-5-[2-(硝基吡啶偶氮)]-2,4-二甲氨基甲苯络合物在pH 7.0的克拉克(Clark-lubs)缓冲液中有较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Ep为-720 mV(vs.SCE),镍浓度在0.01~2.5μg.L-1范围内与峰电流I′p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 ng.L-1。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2。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p的影响,所拟方法已用于铝合金中镍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新的电子传递中间体α-萘甲酰尼罗蓝(NNB)能强烈吸附在石墨上以构成修饰电极,在-0.5V至+0.6V(vs.SCE)电位区内,固定化的NNB表现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总反应中有2个电子和2个质子参加,在pH7.0缓冲溶液中其表面标准电位E°′为—170mV,表观电子传递常数K_s为3s~(-1),NNB对还原辅酶NADH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催化作用,可使氧化过电位降低550mV.NADH的电催化氧化遵循EC机理,催化反应步骤为速度决定步骤,其速度常数为3×10~3dm~3·mol~(-1)·S~(-1)。NNB在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的稳定性优于其它电子传递中间体,是有前途的电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