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塞巴斯蒂安·奈奈特的真实生活》的主线是一场如真似幻的追寻。小说叙事者V自称是已逝作家塞巴斯蒂安同父异母的弟弟,他为了给哥哥写一部精准可靠的传记,费尽心思探访其剑桥同窗、工作助手以及曾经的女友。可惜,他得到的材料大多是经旁人转述的二手材料或者是经过商业加工的传记,甚至连叙事者V本身的身份也愈来愈模糊不清、令人怀疑。小说以"真实"为题,整部小说中却找不到"真实"的证据:这种游离的、无中心的、多重意义的文本恰恰是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对《长恨歌》主题的研判中,持“讽谕说”者在认识、理解乃至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偏颇。本文着从陈鸿对《长恨歌》主题的妄猜、历代评论家常犯的美刺原则扩大化错误以及他们对《长恨歌》主题倾向枉解三方面,对“讽谕说”提出了质疑,从而指出,推崇“讽谕说”者,是在怒视文本、背离作者本意的情况下,以比附、推演的方式不适地为《长恨歌》确定了“讽谕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电影作为视觉表述的艺术样式,借助身体符号完成与精神文化的联姻。从身体叙事理论视角入手,剖析《金刚川》人桥搭建过程中战士们具象的自然身体、抽象的英雄身体和永恒的文化身体的符号意义及其内在关联,成功完成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化呈现和精神性素描。同时分析身体叙事如何构建电影形式的问题,实现对以《金刚川》为代表的主旋律影片叙事技巧的全新探索。  相似文献   

4.
《柳毅传》作为唐传奇中的名篇,深受儒家"温柔敦厚"说的影响。从伦理教化的主题、尚和谐的美学精神、含蓄蕴藉的语言风格及"谲谏"艺术方式等方面对《柳毅传》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5.
在纳博科夫看来,时间是一座环形的监狱,而且没有出路。每个人都受困于现时之狱,既无法回到过去,更不能通达未来。纳博科夫独特的现实时间观在小说《普宁》中得到了最佳诠释。借助小说“双螺旋体”叙事结构,依托小说人物以及散落在文本各处的螺旋意象,纳博科夫表达了其对于时间命题的哲学思考:过去可以重现,现在无法超越,将来虚无飘渺。  相似文献   

6.
在纳博科夫的小说《普宁》中,作者虽然没有给主人公普宁一个死亡的结局,但死亡的阴影在整部小说中却无处不在,贯穿始终。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的一系列死亡意识的描写,揭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也暗示了普宁是一个在事业、爱情以及人际关系上极为失败的苦恼人。  相似文献   

7.
在纳博科夫的小说<普宁>中,作者虽然没有给主人公普宁一个死亡的结局,但死亡的阴影在整部小说中却无处不在,贯穿始终.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的一系列死亡意识的描写,揭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也暗示了普宁是一个在事业、爱情以及人际关系上极为失败的苦恼人.  相似文献   

8.
以吴承恩《西游记》为对象,从故事整体框架的物理空间、文本叙事结构中体现出的空间性以及读者接受心理空间三个方面探究《西游记》的空间叙事,为探究《西游记》"心性修养"的主题提供新的注脚。  相似文献   

9.
《银鸽》高超的叙述方式展现为:多变的叙述方位、复杂的叙述干预和层次设置。另外,“三角欲望”的理论视角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艺术结构是戏曲叙事美学的重要范畴,戏曲作品的结构精当与否,是直接影响作品审美价值的关键。《桃花扇》叙事结构的成功向来为人所激赏,是该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桃花扇》叙事艺术结构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杂而不越"的整体美、"草蛇灰线"的谨严美和"不奇而奇"的曲折美。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瓦解了小说的传统范式,纳博科夫的作品深受其影响.纳博科夫独特的叙事技巧、语言风格以及作品中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的人生终极主题,一定程度上造成纳博科夫的作品的多义性与复杂性,《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的重要作品之一,其中文本的叙事层次与作者使用的转叙手法十分独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汤亭亭《女勇士》协调运用了教材叙写、故事重构、鬼叙事、偶像叙事、隐藏的叙事者与不可靠的叙事者等多个主题、手法,实质是多重叙事的变奏。  相似文献   

13.
简要解析《说文》中"又"及与"又"有关的部分汉字的含义,通过汉字的形体,探求每个字的本义,并结合经典文献中的用例,可以清楚分析汉字的构造,从而为从其本义找寻其引申义、比喻义提供一定的线索,为更好地梳理词义从一些基础性的服务工作,另外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充分利用文字作为载体的功用。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中地理空间叙事是其空间叙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构建在文本中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是谋臣的方略,一是争战中地理形势的分析。这两种方式都是在叙事过程中实现的。它对《三国演义》叙事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叙事与地理空间之间是“随物赋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发现”与“突转”乃源自西方戏剧美学理论范畴的两个重要概念术语,本文拟以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相关理论为参照,以元杂剧为具体考察对象,就元杂剧中“发现”与“突转”之叙事艺术予以粗略探究。  相似文献   

16.
苏轼《艾子杂说》叙事有法。对于虚构的“单层语义结构”小说,苏轼善于通过叙事制造“震惊体验”,深入挖掘人物性格。对于“复合语义结构”小说,苏轼以“改写叙事”和“还原叙事”两种模式实现对历史和传说的“再叙述”与“再阐释”。《艾子杂说》中的叙事特征与“妙悟”的文学传统、禅悦之风的盛行和疑古的学术思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亨利·詹姆斯是19世纪享誉世界的著名小说家、文学家和评论家,是心理分析小说流派的创始者之一,他的作品在西方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贵妇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讲述了主人公伊莎贝尔的爱情故事,本文着重对《贵妇画像》的第三空间叙事技巧进行解读,阐述小说作品中叙事的空间艺术。  相似文献   

18.
先秦汉语"所"字结构具有类型多样化、功能复杂化等诸多特点。本文通过考察《吕氏春秋》的"所"字结构用例,认为该结构中"所"字应为指示代词,并有"所+动"、"所+形"、"所+名"、"所+介+动"等多种结构类型,且相应地能充当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及状语等成分。  相似文献   

19.
《说文》对"匕"字的解释包含两层意思,"相与比叙"和"用以取饭的器具"。从古文字字形考察,是原本来源不同的两个字混同为一个字。在《说文》系统中,"匕"部字和其他含有"匕"部件字构意大体不出《说文》的解释,结合古文字和相关文献,可以进一步理顺相关字的释义。  相似文献   

20.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183;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以其精巧的布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叙事艺术,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研究的经典。本文主要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人称、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安排等方面来探讨《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