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一种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玻色子集体态子空间映射出费米子集体态子空间,通过假定玻色子算符形式以及使物理算符在两集体态子空间中对应归一化基矢间矩阵元相等,给出了从费米子单体算符导出玻色子单体算符的一种微观理论方法(ME方法).文中以获取玻色子结构函数亦即确定玻色子形式核跃迁电荷/电流密度算符为例对此作出了详细介绍.利用微观IBM提供的波函数可在玻色子态空间中求出核跃迁电荷/电流密度,结合电子–核散射以及核电磁跃迁的形式理论,可建立研究电子–核散射各种形状因子与微分散射截面以及核约化跃迁几率、电磁多极矩、核态g因子等物理量的理论方案.在微观sdgIBM-1下利用该方案初步计算了146Nd核2+1态到0+1态的跃迁电荷密度以及约化跃迁几率,理论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从价核子自由度出发构造出核跃迁电荷/电流密度算符,采用Dyson玻色子展开技术给出了获取核玻色子形式跃迁电荷/电流密度有效算符的一种微观方法(BE方法)。利用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提供的波函数可在玻色子态空间中求出核跃迁电荷/电流密度,结合电子-核散射以及核电磁跃迁的形式理论,建立了可研究电子-核散射各种形状因子,微分散射截面以及核约化跃迁几率、电磁多极矩、核态g因子等物理量的理论方案,在一种微观sdIBM-2框架下,结合现有理论方案,初步计算^192Os核的能谱、ES跃迁皮色子结构函数(BSF)以及21^+态到01^+态的跃迁电荷密度(TCD),理论结果能够对上述物理量作出较合理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从价核子自由度出发构造出核跃迁电荷/电流密度算符,采用Dyson玻色子展开技术给出了获取核玻色子形式跃迁电荷/电流密度有效算符的一种微观方法(BE方法).利用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提供的波函数可在玻色子态空间中求出核跃迁电荷/电流密度,结合电子-核散射以及核电磁跃迁的形式理论,建立了可研究电子-核散射各种形状因子,微分散射截面以及核约化跃迁几率、电磁多极矩、核态g因子等物理量的理论方案.在一种微观sdIBM-2框架下,结合现有理论方案,初步计算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中子-质子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理论数值计算了150Gd、152Gd和154Gd核混合对称态的能量和电磁跃迁几率.计算表明,150Gd核最低能量的混合对称态是2+,而152Gd和154Gd则为1+,随着核子数的增加;B(M1,0+→1+)小变大,表现出U(5)极限向SU(3)极限的转移.另外Majorana相互作用对混合对称态能量和电磁跃迁几率的影响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Dyson玻色子展开及修正的Jancovici和Schiff代换,得到费米子集体S,D对态空间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s,d空间之间的一一对应.费米子算符的玻色子像被唯一确定,IBM哈密顿量具有非厄米形式.费米子矩阵元能够在玻色子空间内直接计算,并且,当需要清除伪态时,相应的投影计算也能在玻色子空间进行.  相似文献   

6.
一、引 言 晶体空间群选择定则是用群论方法研究光与晶体相互作用(例如红外吸收、γ散射等过程)的一个基础工作.在晶体特别是在半导体中,跃迁和散射过程涉及电子和声子、电子和光子以及电子同时和声子及光子的相互作用.例如,在锗、硅等半导体中的光跃迁就包括没有声子参加的直接光跃迁和有声子参加的间接光跃迁.只允许某些跃迁的规则称为选择定则, 由量子力学我们知道,由算符H描述的相互作用引起电子从φm态跃迁到φn态,跃迁几率的大小,由下面的积分决定:当这个积分为0时,跃迁是不允许的;当这个积分不为0时,跃迁是允许的.但这个积分计算起…  相似文献   

7.
转动诱发原字核量子相变的一种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微观IBM理论,提出转动诱导出玻色子量子相变的一种可能途径:一旦原子核在受到高能激发或作快速旋转时,假如外界提供的能量足以使玻色子完成拆对顺排,则核处于集体相与单粒子态的共存相,其特征是出现较密集的能谱;假如能量不足以完成拆对或顺排,可能发生两种情况之一,当核旋转达到某个临界转动频率ωc时,或者一个高角动量的玻色子脱离“集体”而“游离”出来,或者发生一个高角动量的玻色子转变为一个低角动量的玻色子,核仍旧处于集体相;均会伴随出现光辐射,产生基态带的一条能级——相变信号.正是这类玻色子相变导致了原子核的量子相变.本物理图像统一了玻色子拆对顺排相变和退耦释放光子相变的描述.以100^Pd核的141^+,142^+和143^+态的产生机理为例,对模型作了仔细说明.  相似文献   

8.
由包含单极对力与四极力的原始哈密顿量出发, 采用生成坐标方法(GCM), 微观地推导了与截断四极声子模型(TQPM)形式相同的等效哈密顿量及电四极跃迁算符. 通过对应关系即可计算出唯象IBM哈密顿量及跃迁算符中所需的参量值. 文中对振动型核110Cd及150Gd的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 获得较好符合.  相似文献   

9.
偶偶核高自旋态的微观研究(Ⅰ)理论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出发,借助于广义的玻色子展开方法,建立了一种研究偶偶核高自旋态的微观理论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和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IBFM)对稀土区的核进行了讨论.针对该区域核的特点,选用了Q.Q形式的Hamiltonian.计算了 182—186W,186—187Os的能谱及186W,186Os的E2约化跃迁几率,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桑建平  刘庸 《中国物理 C》1994,18(10):936-942
从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出发,借助于广义的玻色子展开方法,建立了一种研究偶偶核高自旋态的微观理论方案.  相似文献   

12.
杨翠红  徐文  李庆芳 《光学学报》2012,32(1):126001-272
在外加垂直磁场的石墨烯系统中,基于格林函数方法以自能的形式理论研究了电荷杂质散射和光学声子散射中心对朗道能谱的影响,采用久保(Kubo)公式研究了单层石墨烯的磁光电导谱以及跃迁选择定则。具体计算中电子-杂质库仑相互作用考虑了介电环境的屏蔽效应,对由散射引起的自能以及单粒子格林函数做自洽计算,另外在强磁场下单杂质散射是一个很好的近似模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电荷杂质散射引起朗道能级对称展宽;同时考虑电荷杂质和光学声子两类散射后态密度表现为非对称的展宽。研究结果表明磁光电导谱的峰值和强度强烈依赖于填充因子和态密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一种在处理原子核多体问题时可以灵活地采用玻色变数与费米变数的理论形式,它原则上允许应用于与原来的费米型态空间等价的任何一个物理态空间.文中借助于玻色子和费米子产生湮没算符之间通常的对易反对易关系式,构成一个广义态空间,再从中建立与原来的费米型态空间等价的物理子空间系列,给出了各个不同的等价物理子空间之间的变换关系,并求出各类算符在这种子空间中的等效算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和评述一种新的集体态,这种态具有质子中子自由度混杂对称特征。一九八四年,D.Bohle 等用电子非弹性散射(e,e′)实验发现了~(156)Gd 核的混杂对称态(I~π=1~+),也叫剪刀型态,后来,发现从轻核(~(46)Ti)到重核(~(238)U)都存在这种态。理论上,在中子质子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框架内,对这种混杂对称态作了较详细的讨论。最后,对几种模型理论,例如IBM2和双转子模型等理论处理作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对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基于核密度泛函理论和粒子核心耦合方案来计算中重质量奇A核谱性质的理论方法进行了评述。该方法首先在平均场层面通过选择合适的能量密度泛函和对力结构来自洽求解偶偶核心的势能曲面、球单粒子能级和奇粒子占有率,进一步将得到的结果作为微观输入来建立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哈密顿量,其中三个与粒子核心耦合强度相关的参数需要通过拟合一些特定奇质量核低激发谱数据来最终确定。通过对轴形变奇质量Eu同位素的低激发能谱和电磁跃迁几率的系统研究来说明该模型方法的有效性。另外,还讨论了该方法在描述轴形变奇质量核形状相变以及描述丰中子奇质量Ba同位素中八极关联方面的应用。A recently develope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medium-mass and heavy atomic nuclei with an odd number of nucleons is reviewed, that i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nuclear energ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the particle-core coupling scheme. The deformation energy surface of the eveneven core, as well as the spherical single-particle energies and occupation probabilities of the odd particle(s), are obtained by a self-consistent mean-field calculation with the choice of the energy density functional and pairing properties. These quantities are then used as a microscopic input to build the interacting bosonfermion Hamiltonian. Only three strength parameters for the particle-core coupling are specifically adjusted to selected data for the low-lying states of a particular odd-mass nucleus. The method is illustrated in a systematic study of low-energy excitation spectra and electromagnetic transition rates of axially-deformed odd-mass Eu isotopes. Recent applications of the method, to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signatures of shapes phase transitions in axially-deformed odd-mass nuclei, octupole correlations in neutron-rich odd-mass Ba isotop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用生成坐标方法(GCM)~([1]_α)考虑集体3~-态与非集体粒子空穴对(ph)_(l~ )耦合模型计算了铅(208)3~-集体态的电四极矩Q_([3~-])、电八极约化跃迁几率B(E3)和跃迁密度ρ_(3~-)~(tr)随核的径向距离r的变化曲线。结果是:Q_([3~-])=-0.098eb,B(E3)=38w.u.。计算中没有像通常那样假设一个有效核子电荷而是在GCM框架下考虑核心激发进行微观计算,其结果与实验符合,说明GCM能够对核元激发的耦合作微观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电子跃迁可能通过交换虚光子引起核的激发(NEET).本文讨论应用NEET将能量从外辐射场通过作为中间介质的原子传给原子核的可能性.首选给出了计算NEET几率的公式,重点讨论跃迁矩阵元和选择定则,计算了几个已有实验数据的核素的NEET几率.估算了NEET几率的上限值,它大约是10-5讨论了应用NEET于γ激光器的条件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周建威  杨保联 《物理》1996,25(3):160-166
正在发展的固体高分辨动态核极化(DNP)技术是核磁共振波谱学中一个崭新的分支.DNP是一种电子-核的双共振技术,它利用未配对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在强磁场下用微波激发自由电子跃迁,使相关核的自旋能级分布发生极化,不仅大大增强了核磁共振方法的灵敏度,还提供了微观电子结构的宝贵信息,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价值.目前,DNP方法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核磁共振波谱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102Ru核振动到转动演化的微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微观sdIBM-2方案和实验单粒子能量值,在最普遍的哈密顿量下,用两组不同的核子.核子等效相互作用参数,分别很好地再现了102Ru核的振动带能谱和转动带能谱及其演化过程.微观和唯象的研究指认:1)这两种激发模式的共存区是能态81 -121 (即Ex=2.500-4.000 MeV);态81 是振动模式占据优势的能态,态121 是转动模式占据优势的能态,而状态101 则是两种模式的中立能态;2)态121 是141 态退耦到态101 辐射光子相变后的中间能态;3)从基态起直到201 态的yrast态全都是集体态,而以后出现的第一个拆对顺排态很可能就是中子h11/2的两准粒子态;4)这种结构的过渡不是很剧烈的,而是通过玻色子结构常数在过渡区中不大的改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一种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讨论了Z=64处的能隙对核谱结构的影响以及N=88~90区的核结构相变.结果表明,除n-p相互作用之外,壳模型空间的单粒子能级分布在核结构相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Nd~Dy十六个具体核素的计算结果支持了本文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