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用全息摄影方法研究了爆炸产物阵面上微粒子场。据高速摄影测试结果表明,产物阵面微粒子约以5000米/秒的速度飞散。着重讨论了全息摄影允许的微粒子运动速度与其它参数关系的计算公式,同轴全息和离轴全息的特点和适应范围以及如何用空间滤波技术获得高分辨率的微粒子图象。  相似文献   

2.
运动粒子全息测试仪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国志  丰善 《光子学报》1992,21(1):67-72
本文论述了用序列脉冲激光在4F光学系统中测量各种情况下的喷雾粒子大小、分布及运动速度的同轴全息和离轴全息方法。并讨论了仪器的结构原理,特点。文章共分了四个部分: 1)用4F光学系统测量微粒子的基本原理。 2)光学系统结构的特点。 3)红宝石脉冲激光光源。 4)仪器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开展了500 J储能下、大气空气介质中微秒脉冲电流源驱动平面型铜丝阵负载电爆炸放电特性研究,并与铜单丝电爆炸进行了比较.实验中保持铜电极间距2 cm不变,选择2-16根直径100μm的铜丝组成平面型铜丝阵,同时选择直径50-400μm的单根铜丝作为对照,对电爆炸过程中负载电压、回路电流与光辐射强度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电功率、沉积能量等参数,研究质量变化对铜导体电爆炸过程的影响规律;特别地,对于相同质量下单丝与丝阵负载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质量增加,单丝电爆炸气化与电离过程变缓,宏观表现为电压峰值时刻延后、半高宽增大(约0.07μs增至约0.64μs);与之不同,虽然丝阵电爆炸时刻随质量增加延后,但气化与电离持续时间变化不明显,电压峰半高宽稳定在0.11±0.01μs,且击穿发生前丝阵负载沉积能量低于同质量单丝负载.光辐射强度方面,丝阵电爆炸光辐射强度比三次同质量下单丝电爆炸分别强约28%,49%和52%.造成单丝与丝阵电爆炸过程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比表面积的差异使得细丝的相变过程更加迅速,表现为相同质量下细丝丝阵比粗单丝爆炸过程快;二是电热/磁流体不稳定性在丝阵与单丝中发展程度不同,表现为光强-时间曲线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多用途高速全息摄影机是研究高速动态过程全息干涉计量的必备仪器,它可在无暗室条件下对透明物体和非透明物体进行全场非接触测量,如:微粒的大小、分布、运动速度、流场、燃烧场特性研究、工作状态下机械动力设备的振动、应力、应变、各种材料结构力学的实验,以及各种材料的无损检测。除此之外还可做高速摄影的激光光源,  相似文献   

5.
李景镇 《光子学报》1979,8(1):105-109,63
全息摄影自1948年由D.Gabor提出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高速摄影领域中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一般认为,全息摄影包括全息干涉订量。全息摄影的主要优点是:可在平面全息图上获得目标的三维立体象,可以极大地提高目标象的信息量;可用黑白底片获得目标的彩色三维象,全息干涉计量能简单地获得目标的三维干涉图,且能实时地在整个体积中测量光学的非均匀性和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6.
强爆炸早期火球现象的一维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维球对称辐射流体力学方程组,构建直接求解辐射输运方程的一种数值方法,得到强爆炸早期火球发展过程中火球阵面、弹壳冲击波的形成发展过程.计算结果与Brode结果进行对比,二者一致,证明数值方法的合理性.数值模拟爆炸源区不同当量、不同密度以及不同爆炸高度等条件下强爆炸早期火球发展过程中火球阵面、弹壳冲击波的形成发展过程,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报导了对爆炸磁压缩发生器(MFCG)的爆炸管进行的爆轰试验结果。用电子学方法测试了爆炸管采用的粉状RDX炸药的爆轰速度;采用高速分幅摄影方法,观测了爆炸管在管内RDX炸药爆轰产物驱动下的膨胀运动过程,测试了膨胀角、对称性和膨胀速度。试验表明,爆炸管在膨胀至 3倍初始半径内未发现破裂现象,其性能满足MFCG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国志 《光子学报》1984,13(2):54-62
本文综述了1980-1983以来国内外在全息摄影及其应用方面的一些主要发展。着重介绍了:1、微微秒全息摄影;2、像消旋转技术;3、高速实时全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4、全息无损检测在工生部门应用概况;5、脉冲高速全息分幅摄影的发展情况;6、全息信息的自动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高速实时全息干涉摄影的原理和特点。提高了全息图的衍射效率。提高了干涉条纹的亮度和对比度。在有限的光源能量下实现了较高频率的实时全息干涉摄影。用16LB相机拍摄了火药的燃烧过程,拍摄频率3000幅/秒,初步分析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线阵CCD的全息光栅位移自动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线阵CCD的全息光栅位移传感器 ,该系统利用线阵CCD分辨率高、像素均匀等特点 ,对干涉条纹的移动进行精确定位 ,全息光栅在测量过程中具有不受光源波长的影响、适用光谱范围宽等特点 ,实现了位移的自动精确测量。给出了系统误差分析及结果数据 ,经实验 ,系统稳定可靠 ,精度高。  相似文献   

11.
 爆炸是自然界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物理与化学的过程,在爆炸过程中,以极高的速度释放出能量.爆炸产物对周围介质作功,产生破坏作用,如破坏弹体形成杀伤破片,爆破矿山抛掷土石,在介质中形成冲击波、应力波等.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在爆炸中心周围的介质中产生压力突跃,这种压力上升前沿只有几个微秒.爆炸力学学科就是要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来描述爆炸过程的力学,这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涉及爆轰物理学,其内容包括炸药的化学反应特征,炸药的爆轰过程及爆轰参数的理论与工程计算方法等;爆炸气体力学,其内容包括爆炸产物在其形成的特定流场中各个参量:压力场,密度场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真空及空气中金属丝电爆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坤  史宗谦  石元杰  赵志刚  张董 《物理学报》2017,66(18):185203-185203
开展了铝丝在真空和空气环境中的电爆炸特性研究.从金属丝电爆炸的电压、电流波形得到了金属丝内的沉积能量,并基于以上电参数特征分析了电爆炸产物的状态,获得了空气中铝丝电爆炸电流暂停时间随初级储能电容充电电压的变化规律.真空和空气中铝丝电爆炸在电压击穿时刻的沉积能量分别为2.8和6 eV/atom.采用波长为532 nm、亚纳秒激光探针对金属丝电爆炸物理过程开展了高时空分辨率的阴影和纹影诊断.阴影图像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气氛环境中高密度电爆炸产物的膨胀过程,根据光学诊断图像分析了高密度丝核沉积能量的结构和空气中铝丝电爆炸产生的激波的膨胀轨迹.真空和空气环境中高密度电爆炸产物的平均膨胀速度分别为1.9和3 km/s.基于实验数据和输运参数模型,估算了金属丝在电压击穿时刻的温度.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用 He—Ne 激先器摄制全息图都是在防震台上进行,并用磁性座将光学元件吸在防震台上.因防震台与磁性座造价较高,且台子又过于沉重,所以给全息摄影带来很大的不便,一些学校因此至今不能开设此实验,甚至给全息摄影带来了神秘感.我们研究了震动对记录全息图的影响,得出了简化实验设备的一种方法,可以在一般的木质实验桌上摄制出较清晰的全息图.  相似文献   

14.
激光全息摄影技术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和信息光学为一体,为光学的研究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本文给出了从激光全息照相到彩虹全息、θ调制、偏振光干涉等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相似文献   

15.
阎兴隆  李景镇 《光子学报》1990,19(3):264-268,233
本文利用全息飞光记录的方法实现了全息相干快门超高速摄影。用CPM染料激光器输出的亚皮秒级超短激光脉冲,记录了光波聚焦的动态过程,同时提出了这种新技术分幅频率的计算方法,文中所述实验的分幅频率为1012f/s,达到了目前高速摄影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陈超  谭显祥 《光子学报》1992,21(3):241-246
本文介绍了用全息干涉法诊断爆炸丝等离子体的数据处理方法。在考虑等离子体区域为轴对称的情况下,给出了由折射率计算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计算公式。在爆炸丝能量为9.6J的情况下,拍摄到了延时3μs的爆炸丝等离子体干涉图。运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对反拍后的干涉图进行了处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干涉图。用微机控制的线阵CCD摄像机判读了干涉条纹漂移。给出了等离子体密度随径向分布的曲线,并得到相应的等离子体密度在中心处约为1016个/cm3。  相似文献   

17.
狭缝式高速摄影,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弹道测试中。这种摄影方法的原理,就是控制胶片运动速度,使胶片运动速度等于弹丸在胶片上的影象速度,取得清晰的大影像照片。利用双影像摄影法,可取得三维立体照片,在弹道测试中,尤为有用。它不仅可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Hilbert变换建立复信号与实信号间的关系,给出复振幅与实信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同一公式导出了处理顺序不同的两种成象方式,一是时间处理在前,空间处理在后的方式——全息处理方式;另一是空间处理在前,时间处理在后的方式.在全息处理方式中还导出一维线阵时间扫描的成象方法.在空间处理在前的方式中导出三种可能的形式,特别描述了空间序率滤波器成象.还将全息成象推广到综合孔径,引出了三个不同的处理方式.最后对两种成象方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嫦娥二号卫星有效载荷CCD立体相机中单镜头两视角同轨立体成像、时间延迟积分(TDI)CCD自推扫和速高比补偿的综合技术方案.它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两线阵TDI CCD自推扫实现对月面的高分辨率同轨立体成像.TDI CCD在自推扫成像中必须保持图像在TDI CCD焦平面上的运动速度与电子潜像运动速度同步,为此采用了地面...  相似文献   

20.
刘秋武 《大学物理实验》2010,23(3):75-77,87
根据光学全息原理,分析了在计算机模拟中把物光、参考光和再现光离散化的方法,并对基元全息和无透镜傅里叶全息进行模拟,实验结果逼真,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息摄影的相关理论,为光学全息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提供了可视化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