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然水体生物膜上铁氧化物含量对生物膜吸附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利用长春南湖水培养生物膜, 研究自然水体生物膜上铁氧化物的含量变化对生物 膜吸附镉动力学、 热力学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镉的过程中, 生物 膜对镉的吸附随生物膜上铁氧化物的含量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自然水体生物膜及其对常规重金属吸附的基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海藻生物膜生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阐明生物吸附金属离子技术的特性。同时探讨了重金属吸附的机理和特性,阐明了其吸附过程符合动力学方程、符合logCt=logk (n-1)logt,其中k,n2为常数。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在自然水体生物膜上的竞争吸附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研究了用长春南湖培养的生物膜吸附重金属过程中镉、 钴、 铅
、 镍和铜5种重金属两两共存及5种金属共存时金属间相互影响的情况. 结果表明, 自然水体生物膜对镉、 钴、 铅、 镍和铜吸附时, 金属两两之间相互干扰, 使生物膜对重金属的吸附量有所降低, 其中镍和钴之间的相互作用最显著. 在5种金属共存时, 金属之间影响增大, 但小于两两金属干扰强度的叠加; 而且生物膜对金属的选择性吸附顺序与金属单独存在时生物膜对它们的吸附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4.
对吸附有不同浓度有机氯农药的生物膜进行连续吸附重金属(铅、镉),并与未吸附有机氯农药而直接吸附重金属的生物膜进行了比较,来研究有机氯农药对生物膜吸附重金属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然水体生物膜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热力学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春南湖水体培养生物膜, 研究自然水体生物膜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特性及pH值对生物膜吸附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影响. 结果表明, Freudlich方程、 Langmuir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生物膜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吸附. 生物膜吸附苯酚、 对硝基苯酚的过程中表现出对酸、 碱的缓冲能力, 具有两性表面特性. 生物膜对苯酚的吸附在pH=5~9范围内, 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 生物膜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随pH值的升高而减小. 溶液中pH值的变化, 改变了酚类化合物的存在形态, 从而影响生物膜对酚类的吸附.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自然水体生物膜中真菌结构和组成特征,本研究以松花江水体生物膜为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然水体生物膜中的真菌ITS1基因进行了序列测试与分析,研究自然水体生物膜中真菌的多样性和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膜中真菌分属于8个门、20个纲、39个目、59个科和61个属。(2)真菌优势门为结合菌门,丰度约为43.23 ± 0.88 %,次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和聚合菌门,丰度分别约为13.70 ± 2.88 %和9.90 ± 2.83 %;优势属为蛙粪霉属,丰度为36.26 ± 9.07 %。 相似文献
7.
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Mn2+过程中吸附液pH值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自然水体培养的生物膜进行了微量矿物盐溶液、 ddH2O体系的Mn2+的吸附实验, 并用无Mn2+的微量矿物盐溶液、 ddH2O作对比, 研究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Mn2+过程中吸附液pH值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吸附过程中, 4种吸附液的pH值都是先升后降至稳定, 微量矿物盐体系的p H值高于相应的ddH2O体系的pH值, 无Mn2+吸附液的pH 值高于有Mn2+的吸附液的pH值, 且可用氧化物表面吸附的配合模式描述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Mn2+过 程中吸附液pH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模拟实验,考察加入离子态、配合态和氧化物态的铁或锰对可见光照条件下自然水体生物膜体系中产生H_2O_2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降解的影响,并分析体系中SDBS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加入不同形态的铁或锰均能促进体系中SDBS的降解,体系中H_2O_2的浓度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不同形态铁或锰的影响差异较小,其中离子态的作用相对较强,氧化物态的作用相对较弱;添加铁比添加锰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分别在光照和无光条件下, 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不同活性(有活性和无活性)和不同形态(聚集态和分散态)的自然水体生物膜生成H2O2并降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的规律和机理. 结果表明: 具有生物活性的自然水体生物膜在光照和无光条件下均能生成一定量的H2O2; 生物膜的形态影响H2O2生成和DBS降解, 其中聚集态生物膜H2O2生成量相对较多, DBS降解较少; 光照促进生物膜生成H2O2, 进而促进DBS降解 相似文献
11.
光照波长影响光合细菌生物膜生长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板式生物膜反应器内,研究波长范围为420~590 nm的3种不同单色光源对高效光合产氢细菌生物膜生长特性的影响进行实验,讨论了不同光照波长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生物膜表面覆盖率、膜厚、干重和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光照波长对生物膜生长速率及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生物膜表面覆盖率随着光照波长的增加而增加,而光照波长对生物膜干重影响很小,在实验运行4 d后,生物膜厚度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减小;光照波长越长,生物膜密度越高,这是由于较短的光照波长抑制了细菌的分裂及胞外高聚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光质对珙桐幼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对珙桐幼苗进行不同颜色的可见光处理(白色,蓝色,绿色和红色).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的珙桐幼苗株高最低但光合色素含量最高;绿光使幼苗叶宽及叶面积明显减小,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增加;蓝光处理则使幼苗生长较高,叶绿素荧光特性参数及H_2O_2等含量也最高,但光合色素含量和PSⅡ量子产量最低;白光使珙桐幼苗生长最高,但光合色素和H_2O_2及MDA等含量较低.以上结果说明珙桐幼苗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能形成不同的生长机制,通过感知光质来调整自身的生理机能,最大限度地进行适应性生长. 相似文献
13.
Cu块材及Cu膜的光学常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反射式动态椭圆偏振光谱技术对Cu块材、Cu薄膜及Cu厚膜的光学常数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Roberts块材、Johnson厚膜数据相比,不同方法得到Cu的光学常数在谱线形状上基本相似,但在数值上存在一定差别;在波长为250~830nm范围内,Cu块材和膜的折射率n与消光系数k分别在0.1~1.5和1.5~5.0之间;随膜厚增加,n值增大,k值减小;厚膜的n、k值与块材的更为接近。同时讨论了光学常数与微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进行了柳江河不同河段沉积物对铜离子的等温吸附研究,发现柳江河河段的沉积物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不同,沉积物对铜离子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5.
SBBR中DO对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南方地区城市污水,在气量从30L·h^-1提升到100L·h^-1(平均DO范围为2.75~5.20mg·L^-1)的过程中均能有效地实现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综合反应时间和脱氮效果,气量为60L·h^-1(平均D0为4.25mg·L^-1)时具有最佳脱氮效率,可以作为处理南方地区城市污水SBBR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6.
The combined effect of pre-aging and Ag/Cu addition on natural aging and bake hardening in Al-Mg-Si alloys were studied by Vickers microhardness measurement, tensile test, atom probe tomograph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 and/or Cu addition could further enhanc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pre-aging on bake hardening for Al-Mg-Si alloys. Although the pre-aged alloys with individual Ag/Cu addition had higher paint bake hardness, the hardness in T4 P temper was relatively high due to effectively forming of Cluster(2) during pre-aging. While the pre-aged Ag-Cu-added alloy had low T4 P temper hardness and higher bake hardening response. The strong interaction energies between Ag/Cu atoms and Mg atom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facilitated clustering and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After paint bake treatment, most of Ag atoms accumulated preferentially at β″/α-Al matrix interface, while Cu atoms entered into the interior of β″resulting in disordered structure within the precipitate. 相似文献
17.
苏暐光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3):71-74
环氧丙烷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目前工业上生产环氧丙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氯醇法和Halcon法。氯醇法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Halcon法又面临联产物的问题。利用分子氧为氧化剂进行丙烯气相催化环氧化是生产环氧丙烷最理想的方法,同时也是催化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尤其在Cu催化剂上开展丙烯环氧化反应是近年来兴起的1个研究方向,相关报道并不多。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Ag、TS-1/H2O2、Au体系上环氧丙烷绿色合成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个体系的优缺点和工业化应用前景,然后详细综述了Cu催化剂上丙烯直接氧气环氧化的研究进展,包括Cu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修饰剂的选择、金属助催化剂等对丙烯环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吸附动力学实验为基础,结合动力学模型对典型的重金属Cu2+ 、Pb2+在高岭土中的顺序竞争吸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考察了离子的初始浓度、两种重金属离子进入土壤的先后顺序及时间节点对吸附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土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吸附位点;高岭土对同时竞争时两种重金属的吸附总量大于顺序竞争时的吸附总量,且进入高岭土的时间点对吸附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伪一级动力学方程仅适用于反应的初始阶段,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则可以较好的拟合整个竞争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丙烯酸甲酯、乙二胺对碱化木屑进行接枝反应,然后用二硫化碳黄化,合成了具有酰胺基和氨基的木屑黄原酸盐;并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Cu2+、Ni2+和Cd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螯合木屑黄原酸盐对Cu2+、Ni2+和Cd2+的平衡吸附量次序为:Cd2+>Cu2+>Ni2+,其值分别是32.873 mg/g、17.328 mg/g和32.982 mg/g。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说明吸附可能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可能属于化学吸附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底泥表面附着生物膜在内分泌干扰物迁移转化中的作用,对生物膜在底泥吸附乙炔雌二醇(EE2)、双酚A(BPA)和壬基酚(4-NP)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PA、EE2和4-NP的有机物标准分配系数(koc)为101.78~103.02L/kg,经H_2O_2处理所得底泥中EE2的有机物标准分配系数(102.32L/kg)大于未经处理的底泥(102.19L/kg)。建立了两阶段吸附(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动力学模型(r~20.95),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在吸附过程中,快速吸附发挥了主要作用,而慢速吸附则决定了反应程度。底泥表面附着生物膜会阻碍污染物向底泥的传质行为,并且对底泥的吸附能力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