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最早知道周光召这个名字,是在1960年前后,当时我在莫斯科学习,苏联物理学界最权威的俄文期刊是<实验与理论物理>.我在阅读这份杂志时,注意到周光召发表的多篇基本粒子理论方面的论文.当时他是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青年研究员,他的成果已得到高度评价,这位杰出的青年学者引起了物理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从王淦昌老先生在大半个世纪的教育和科研的贡献以及他的学风、思想、品德来阐明他给青年的赠言“学习是享受”的丰富内涵,为大学物理的素质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类似人类记忆的短期、长期记忆现象在不同材料忆阻器的实验研究中有过多次报道.在多篇这类忆阻器的研究文献中还报道了经验学习特性:"学习-遗忘-再学习"实验中,短期记忆遗忘后再次学习,记忆恢复的速度明显比初次学习的记忆形成速度更快.本文对这类忆阻器已有数学模型在"学习-遗忘-再学习"实验中的特性给出进一步分析.仅考虑短期、长期记忆现象的忆阻模型在该实验中表现为较快速再次学习特性,再次学习的记忆恢复速度较快主要是由于脉冲间隔期间的遗忘速度比初次学习时更慢.考虑经验学习特性的忆阻模型在再学习阶段的记忆恢复速度更快主要是因为脉冲作用时的记忆增速更快,同时仍然存在脉冲间隔期间的遗忘速度减慢.与经验学习特性相关的状态变量的物理意义可利用连通两电极的导电通道的周围区域在不同外加电压作用下的变化来给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光学学报》2007,27(6):101-1101
本书是作者作为一个指导教师在近30年的研究生指导实践中写下的有关研究生学习和科学方法的札记。诸凡青年学人,特别是研究生在学习与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探索,为人与治学,以及论文写作方法等,著者都以亲身的经历阐述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应青年研究生的要求撰写的,非常符合青年学人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5.
他"编纂等身"(指他编纂的书一本一本叠起来的厚度,与他的身高相当——本刊编者注),人称"超韦伯斯特":已主编了十儿本辞书,总字数达一亿六千多万字;2100多位专家学者曾集结于他的"麾下",从事知识传播和文化积累的神圣宏业;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介对他作过报道;邓小平同志亲笔批示,他得以参加全国科学大会;李鹏同志电贺他主编的《语言大典》,称赞"这对科学文化事业无疑是一件好事";姚依林同志批示,由财政拨款100万元,支持他推出《英汉辞海》;……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史学科创建和发展初期,一批由物理学家转向的科学史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中叶,青年物理学家普赖斯将学术兴趣转向科学史,但物理学的经历和思想并未远离他的学术研究,反而助推他形成了科学史定量研究、大科学观念和"互育"思想等重要理论.这段历史既反映了科学史家普赖斯的物理情结,也展示了学科交融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眭平 《物理通报》2003,132(7):39-42
"卢瑟福将不仅因为他个人的贡献,而且还因为他作为教师这个字眼最高意义上的一个教师,而被铭记在科学史上.在他的周围发展起来了,不仅向他学习研究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向他学习作为科学家主要需要的毅力和创造性的一个最大的和最成功的研究者集体[1]."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3
瑞利出生贵族家庭,因袭父亲爵位。而被称为瑞利勋爵。瑞利自幼聪敏,20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逐渐显露才华;3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他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杰出的才能,研究工作几乎遍及当时经典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他的《声学原理》以科学名著著称于世。青年时并不以贵族爵位而影响其科学上的追求。他善于用简单的设备作实验而能获得十分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最近,数学家杨乐在谈基础科学报道时提到国内新闻报道的一个怪现象——"名人录"问题。他说:我们经常在报上读到某某被列入"国际××学名人录"或"××工程师名人录"的消息。其实,有的《名人录》(Who’swho)译为《人名录》更为确切。这种"名人录"类似国内出版的名目繁多的《工商企业大全》,甚至象国际电话号码本或通讯录,只要出钱,把你的名字、单位、研究领域等内容随钱寄给出版商,你就可能被选中。杨乐说,中  相似文献   

10.
埃尔温·薛定谔于1887年8月12日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今年是他诞辰一百周年.他的青年和壮年时期,正是物理学发生深刻革命从而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时代.正是薛定谔建立的波动力学,对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由于这一卓越成就,薛定谔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一、青年和学生时代 薛定谔出生于一个富裕的油布制造商之家.他的父亲不但精于商业,也是一位自然科学爱好者,曾是维也纳动植物学会会员,并长期担任该会副会长,经常在学会刊物上发表科学论文,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的母亲出生于一位化学教授家庭,因此,作为独生子…  相似文献   

11.
对第29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的第11题——"在一个盘上翻滚"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运用理论力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理论推导,自行设计装置对其进行参数上的研究,得到小球质心的运动规律。将小球质心的运动规律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可以做类比,发现了两种运动规律的相似性,为学生学习理论力学给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潘国驹 《物理》2014,(5):350-351
<正>最近在新加坡成功举办了两次大型的年轻科学家和学生的国际大会,即第二届"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GYSS 2014)和第六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大会(ISYF)。前者邀请的是19至30岁的年轻人,他们是研究生或博士后年轻科学家;后者邀请的是14至18岁的学生。前者来自亚洲、欧洲、美国的青年科学家多达  相似文献   

13.
问题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探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知识。基于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的竞赛题目,开设的"辩物明理"课程,以明为主、辩为辅,对问题式学习进行了实践探究。结果发现,被动型学习的学生占极大多数;有学习目标型特征的学生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实践结果符合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协作过程中组员们的个人特征与学习成绩显著相关;竞争意识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双面的。有问题意识、善于借助外在引导和支持、具有承受能力的学习目标型的学生,比较适应问题式学习。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基本科研素质、提升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对以学习成绩、社会认可为目标的学生,应注意把控他们学习量的适应度、增强学习自信。如何更好地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激发学习的乐趣、明晰学习的目的,提高问题式学习的接受度,将为新一轮学习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明确规定了课程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人文素养内涵和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并列,作为新课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体现了在物理学发展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重要性.作为物理教师,如何在物理课堂物理学发展史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本文结合自己任教实践经验,就此作些探讨. 一、物理学发展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股巨大的动力,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穿插科学史的介绍,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十分有效的.当我们在学习浮力时,提一提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是如何攻破皇冠之迷的,原来是他在浴缸洗澡时发现的,并且还赤身裸体的跑到大街上大声喊叫地告诉人们他终于发现了:当我们在学习重力时,想到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被树上熟透的苹果打中了;当我们在学习杠杆时,说一说阿基米德发明的抛石机狠狠的打击了来攻城的敌人,还可以提到他的名言"如果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撬起地球.  相似文献   

15.
王守竞先生1984年6月19日在美国去世,至今已整整一年.王守竞先生对我国早期物理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很值得我们回顾和纪念. 王守竞于1904年农历11月 18日生于苏州,幼年受启蒙教育于苏州私立彭氏小学,1918年进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学习,1922年毕业后考取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是1925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的前身),1924年赴美留学(同年赴美留学的有周培源先生),1926年获哈佛大学理科硕士学位,192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旋即获得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研究资助. 王守竞聪明过人.他的洋溢才华早在青年时期就表现出来.他在清华学校甲子(19…  相似文献   

16.
正Light Conference 2018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18年7月16-18日在长春召开。为激励青年学者发表重大创新结果,会议特组织"Rising Stars of Light"评选活动。1.参选条件1983年1月1日之后出生的青年学者(需是论文的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学术成果是未发表(2018年7月18日之前未发表)且与光学研究相关的原创性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83-83
康德一生都是在边远偏僻的家乡度过的。在他一生的80年中,从未离开过乡土。他生活极有规律,以致邻人几乎可以用他来校准钟表。尽人皆知,康德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哲学家,青年时期,曾在柯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和物理学。1755年,获得医学学位。同年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了他对宇宙形成的观点:首先,他先于拉普拉斯论述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我的导师吴大猷教授八十大寿。他一生在物处学的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领导工作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和应用方面,在青年时期他就作出过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成为国际上著名的权威学者。在抗日战争艰苦的年代里,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仍坚持科研,指导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为我国培养了很多有作为  相似文献   

19.
马寅国 《物理》2000,29(5):318
国家高技术激光技术主题和惯性约束聚变技术主题专家组 ,在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和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大力协办下 ,于1999年 6月 15— 18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了第五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 ,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达到了“交流成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增进友谊”的目的 .本次会议是“86 3”计划激光技术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本世纪最后一次盛会 ,也是对激光技术和惯性约束聚变技术主题下世纪青年科技后备人才的一次大检阅 .会议共收到论文 10 8篇 ,特邀报告 4篇 .参会人员共计 145人 ,其中青年代表 111人 ,…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1991年青年学者物理学讨论会于8月 19—24日在北京举行.讨论会受到有关方面和海内外中国青年学者的热情关注与支持.30多名在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九个国家学习或工作的中国青年学者和20多名来自国内18个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的青年学者以及黄 昆、彭恒武、李荫远、洪朝生和郝柏林等著名科学家济济一堂,进行了六天的学术活动. 讨论会共收到学术论文71篇,有58位青年学者在会上作了交流.内容涉及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和光学物理等研究领域,反映了与会青年学者近几年来在实验和理论工作方面的最新成果及其国际前沿发展动态,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