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CTM于 2 0 0 0年 4月 1 2日在芝加哥的第 78次年会上 ,发布了备受关注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ThePrinciplesandStandardsforSchoolMathematics ,简称NCTM《标准 2 0 0 0》)的最后版本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简称《义务课标》)进入了大面积实验阶段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框架设想 (简称《高中课标》)也于 2 0 0 2年 3月 1 8日发表了征求意见稿 .鉴于颇受各方争议的“几何”课程标准的改革历来是一个难点 ,为此介绍NCTM《标准 2 0 0 0》中关于几何标准的整体要求 ,以期获得一些借鉴 ,同时也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作…  相似文献   

2.
1989年3月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发表一《中小学数学课程和评价标准》作为九十年代数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文件。这本书中的“课程标准”部分陈昌平先生已经在《数学教学》1990年第2、3、4期上作一介绍。下面简单介绍其中的“评价标准”部分。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统计与概率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统计与概率作为必修模块中的内容,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被强调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而整个数学课程改革的基调之一就是“培养未来公民的数学素养”,其对统计与概率之重要性的彰显可见一斑.事实上,在经济发达国家,对统计与概率也是比较重视的.各国都意识到,统计和概率知识在信息社会里显得越来越重要,工作、生活在2 1世纪里的现代学生必须很好的加以掌握.本文就《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下称《标准》)和NCTM(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发表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下称《标准》)中对…  相似文献   

4.
Bamberger(1998)在评论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制定的课程标准时指出:“全国的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最后必须达到以下的平衡:理解概念和学习技能之间的平衡,有意义的问题解决和事实的记忆之间的平衡,生活数学和体验那些存在于数学中的模式关系之间的平衡.”这段话深刻反映出在数学教育层面上对学生在双基学习和学生数学素养两个层面要求保持适当的平衡,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现阶段学校教育期间能有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同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和学习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而这也符合上海一期和二期数学学科课改的精神和目标.在二期课改数学…  相似文献   

5.
"方程与函数"是整个现代数学体系中基本而又重要的内容,也是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美国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出版的<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2000)(简称"美国<标准>")[1]也将该部分内容作为学前至十二年级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八十年代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做了一次广泛调查(这项设计简称PRISM)。1981年写出一篇调查报告,题为《学校数学的优先选择》。其中有关调查的方法以及调查所得对中学数学课程的意见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1]由于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推出的课程标准并不具有强制性,各州可以制定自己的课程标准并对各公司的教材进行审核、推荐,这也导致美国的教材种类繁多。加利福尼亚是美国教育事业较为发达的大州,McGraw—Hill公司按照加州公立学校数学课程框架(Mathematics Framework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s)出版的系列教科书《概念、技能与问题解决》[2][3](美国初中一般分为六、七、八三个年级,该套教材适合六、七年级的学生,相当于我国的初一、初二)也是较为经典的教材之一(以下简称加州版)。本文对该套教材和我国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初中数学教科书(三个年级共六册,以下简称苏科版)[4][5][6]在内容设置方面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中旬,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简称NCTM)颁布了一个题为《幼儿园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寻求一致性》(Curriculum Focal Points for Pre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8 Mathematics:A Quest for Coherence)的课程指南.  相似文献   

9.
1问题提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启动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新一轮招生、考试、评价改革。《指导意见》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实现“两考合一”《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以下简称《命题意见》)提出“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提升科学化命题水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程标准)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总目标,提出内容要求和核心素养达成要求,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及评价的依据学业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上旬,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发布了美国高中数学教育的最新指导大纲《高中数学课程焦点:推理和意义建构》(Focus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Reasoningand Sense Making)(以下简称《焦点》),该指导大纲是众多数学家、数学教育工作者、课程制定者、政策制定者、和一线教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而最终提出的.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的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由于两国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的不同而有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实施等诸多方面.笔者试着从课程目标角度,对我国新近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中国《标准》)和美国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于2000年颁布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以下简称美国《标准》)作一比较分析,希望能对我国《标准》的解读、实施及进一步完善提供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2004年我国进行高中课程改革,实现国家课程标准.这次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如在课程目标方面,提倡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设计方面,提出了课程实行多样性、选择性的原则;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知识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学习方法方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多样化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在评价理念方面,关注过程性评价;等等.数学课程体现了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增加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高中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为高考命题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基础,同时对高考命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课程标准后的高考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理念、原则和特点,在命题中进行积极的改革,有力地配合了高中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师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公布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们不仅关心新的方案中所体现的新理念、新设计和新方法 ,更关心这一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 .一个课程改革方案变为学校的实践 ,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而数学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第一实践者 ,是联系科学家、课程专家的思想与学生间的主要桥梁之一 ,只有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观念上的更新 ,充分认识新课程的用意、要求 ,从自身做起 ,及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角色 ,才能保证数学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下面就《标准》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作一探讨 .1 转变教师观 ,由数学课程执行者转…  相似文献   

14.
学校选拔我去参加市里的一堂评优课,一周前拿到了课题<圆锥曲线的共同性质>.由于要求课堂设计要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因而,备课过程中我认真读了一遍课程标准.然而,辛苦准备且自认为不错的一堂课,竟然没有获得满堂喝彩.虽然评课的老师用了谨慎的措词,但是深深地反思过后我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重新对照课程标准认真思考,倒有了一些收获.下文为笔者对该公开课所作的反思,供数学教育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2月上旬,笔者所在学校与苏州市其他兄弟学校联合举行了一次课例展示活动,笔者有幸开设了一节“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课.在研究教材、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反复打磨,在不断思考和实践中三次改进,逐步完善.整个历程使笔者感触很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有了许多提升.现结合改进前后的教学设计和部分教学实录,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敬请同行指正.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  相似文献   

16.
(根据 2 1世纪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相关资料编译 )1 数学课程改革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数学学习指导要领制定了学校课程标准 ,详细阐述了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并用许多教学材料来说明教学方法 .日本每个县的教育委员会根据学习指导要领设置各自的课程 ,这些课程一般被公立学校采用 ,而国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则根据学习指导要领来设置他们自己的课程 .教材则是根据学习指导要领由文部省组织审定委员会进行审定、出版社组织编写和出版的 .数学学习指导要领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如表 1所示 )被修改了多次 .表 1 数学学习指导要领修改时间…  相似文献   

17.
余予 《数学通报》2001,(7):42-45,F003
全美教学教师协会(NCTM)美国数学教师的一个全国性民间组织,在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师中有广泛的影响。2000年4月发表了由主特制定的《学校教学的原理和标准》,这是该组织1989年发表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和与之配套的《数学教师职业标准》(1991)、《数学教学评价标准》(1995)的重组和修改本,较原来的三个标准有了许多修改。在美国有一批数学家对这些标准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我国教育界的丁尔升、张奠宙教授在一些会议上作了介绍和比较,无论如何,《标准》的许多方面,对我们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删去的‘2000项目’及‘实现梦想’两节后节译出来,使读者对《标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中考数学总复习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中考的成败.要想搞好新课程标准下数学的总复习,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近几年考试的动向,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阵,讲究复习方法的科学性,力求高效有序,凸现系统,提高能力.数学总复习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它们各具特色,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与思考提出如下观点,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9.
1 问题的背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加剧 ,人们随时都会受到来自报纸、杂志、网络的大量信息和数据的冲击 ,这些冲击迫使人们去分析、处理数据和信息 ,并作出明智的选择 .为此 ,各国纷纷把统计与概率列为中学数学的必修课程 .在这种不可避免的国际趋势下 ,我国于 2 0 0 1年7月出版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中课标》)也开始从第一学段便对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作了具体界定 .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在经历了几场“数学战争”后 ,NCTM于 2 0 0 0年也出台了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美课标》) .在《美课标》中 ,则…  相似文献   

20.
徐彬 《中学数学》2023,(2):87-88
<正>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要求不断提升,教师需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模式是教学课程改革后推出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得更加透彻,也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意识并提升相互配合能力.纵观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虽然学校强调分组教学的重要性,但素质教育对分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教学要求.本文中结合分组教学的概念,分析初中数学课堂中分组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