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4波片延迟量的相位调制椭偏测量法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利用椭偏测量术中的相位调制椭偏测量原理测量了1/4波片的延迟量。该方法预先对测量光束的偏振态进行调制,以生成随时间变化的光强信号,通过对信号中的谐变成分进行分析而获得待测波片的延迟量。测量了四个波片,其中三个波片的延迟量已经用电光调制法精确测量过,经对比测量的结果符合较好。观察到了和理论相符的云母波片延迟量的振荡现象。实验结果说明这种方法是一种有实际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加深学生对光偏振态的理解,提出了利用偏振分光镜、二分之一波片和偏振片等光学偏振元件,进行综合实验的设计方案。利用偏振分光镜,分离出p光和s光;旋转二分之一波片或偏振片,入射光的振动方向发生变化,p光和s光光强随之改变。此实验能加深学生对光偏振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光学原理和光学器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调整架角度误差以及波片与光源波长不匹配对线偏振光经过1/4波片之后偏振态的影响,本文利用坐标变换法得到1/4波片的琼斯矩阵,并用琼斯矩阵表示各偏振态。推导出波片与光源不匹配时对偏振态的影响理论模型。当考虑到调整架的角度误差时,对入射光偏振态以及波片的琼斯矩阵表达式做引入角度误差的泰勒展开,最后得到和实验结果匹配的仿真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当采用808 nm 1/4波片对795 nm波长的线偏振光作用时,在不考虑调整误差的理想情况下出射光椭圆度最高为0.9746,考虑调整误差时,对应理想情况下椭圆度最高为0.96,椭圆度最高点偏移1.72°。仿真和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泵浦光椭圆度对原子参数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云母1/4波片偏振干涉谱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利用岛津UV301-PC分光光计,测定了云母1/4波片的偏振干波谱,该光谱和以往文献中的显著不同。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由此得出了在考虑吸收的情况下的爱里方程表达形式。该将有助于测定某些晶体的吸光度。  相似文献   

5.
偏振态的测量在光通信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分析现有方案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新的斯托克斯计算公式,以此公式为依据提出了一种能对高速变化的偏振态进行实时测量的新方案,并对可能产生的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制作实用化测量模块所要达到的器件要求和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6.
陈立刚  冯伟伟 《应用光学》2015,36(6):905-908
消色差/4波片具有一定的二向色性和相位延迟量误差,导致仪器偏振测量产生误差。从考虑全偏振CCD相机自身偏振效应的辐射模型入手,借助积分球辐射源和高精度辅助旋转偏振器,研究系统级非理想消色差/4波片的标定方法。结果发现:消色差/4波片的二向色性和相位延迟量参数随仪器的工作波长与带宽发生变化,波段650 nm(相位延迟量88.90)和750 nm(相位延迟量88.65)消色差效果相对较好,而波片在波段850 nm(相位延迟量84.33)相位量偏差较大;通过相位延迟量的标准误差分析,得出消色差/4波片的系统级标定方法精度优于0.8。  相似文献   

7.
利用平面平行板模型和晶体膜层理论定量分析了1/2波片对机载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偏振探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入射光波长为532nm时,1/2石英波片对机载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平行分量与垂直分量透过率比值的影响幅度为0.82~1.196,1/2方解石波片对机载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平行分量与垂直分量透过率比值的影响幅度为0.86~1.27;若用1/2石英波片测得的k=1.2,当考虑石英波片对五的影响时,则偏振探测两通道k的真实值应在1.003~1.463之间;若用1/2方解石波片测得的k=1.2,当考虑方解石波片对k的影响时,偏振探测两通道k的真实值应在0.945~1.395之间。由于1/2波片对k的影响,使机载激光雷达反演得到卷云等探测目标的退偏振比有较大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8.
1/4波片在调整一些偏振态势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宁  李国华 《应用光学》2001,22(2):32-34
利用斯托克斯矢量法分析各种偏振光的产生原理,并由此推出将左(右)旋偏振光调为右(左)旋偏振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旋转波片Stokes偏振仪是最常用的测量光束偏振态的仪器。波片快轴方位误差是影响旋转波片Stokes偏振仪的主要误差源之一。为了研究波片方位偏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描述波片快轴方位误差向最终的偏振测量误差传递的数学模型,并引入协方差矩阵法表征偏振测量误差。根据这一模型,获得最优的偏振仪配置参数。在推导过程中,假设波片方位误差服从同一高斯分布。基于此误差模型,得到如下结论:(1)由波片方位误差引入的测量误差与光强测量次数N成反比;(2)测量误差独立于入射光强度,但是依赖于入射光偏振态(s1, s2, s3)和波片的位相延迟量δ;(3)波片位相延迟量在(103.22°, 116.13°)范围内时波片方位误差引入的测量误差最小。最后,经过仿真实验证明,所得解析结果与仿真模拟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利用旋转波片组实现偏振变换器的两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偏振变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器件.以其高偏振变换精度、低成本、低插入损耗以及控制算法简单的特性在相干光纤通信和高速光纤通信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提出了利用两个λ/4波片和一个λ/2波片的三波片组合实现任意偏振态变换的新方法。用改进的三维庞加莱球方法—偏振态投射平面的二维几何方法分别推导出了λ/4 λ/4 λ/2组合以及λ/2 λ/4 λ/4组合实现任意偏振态变换时每个波片的位置参量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两个λ/4波片和一个λ/2波片的任意组合都可以实现任意偏振态的变换;用偏振态投射平面的几何方法处理偏振变换的相关问题比庞加莱球方法和矩阵处理方法简洁明了。研究结果为偏振变换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We suggest a procedure for determining, accounting for, and compensating for amplitude and phase distortion introduced by a quarter-wave compensator in Stokes-polarimetric measurements on the basis of magneto-optical modulation. We obtained a general expression for the signal of a photoreceiving device that separates out the frequency of the fundamental harmonic of modulation in an optical scheme that consists of a compensator, a magneto-optical modulator, and an analyzer that provides determination of the Stokes parameters by means of measurement of one signal. The results obtained make it possible to eliminate systematic errors caused by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phase compensator and the inaccuracy in the positioning of the polarization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plane of reference. Chernovtsy State University, 2, Kotsyubinskii St., Chernovtsy, 274012, Ukraine. Translated from Zhurnal Prikladnoi Spektroskopii, Vol. 65, No. 5, pp. 803–806, September–October, 1998.  相似文献   

12.
在一阶近似下,本文着重分析了偏振法折射率测量中线偏振器漏光误差和转角误差的影响,并导出了有关公式。数据计算表明,当线偏振器位于反射光路中时,转角误差影响最大,若转角误差小于5′时,由此产生的折射率误差约为5.5×10(-7),此时漏光误差不影响折射率测量精度。当线偏振器位于人射光路中时,若利用中高精度线偏振器(消光比10(-5)),则由此产生的折射率测量误差约为2.3×10(-7)。相对该方法的随机误差10(-5),无论线偏振器位于反射光路或入射光路中,由它产生的折射率测量误差均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3.
基于偏振特性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介绍偏振成像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偏振信息检测和强度信息检测在物理含义中的区别。以12种伪装网作为目标,通过实验研究了目标的反射光偏振特性,比较了它们的偏振光谱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观测角度、目标表面粗糙度、目标材料等对目标偏振特性有很大影响。实验给出了观测角度、目标表面粗糙度、材料等与目标偏振特性的关系,对伪装目标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光瞳二分割及Wollaston棱镜角剪切、Savart板横向剪切干涉的原理,提出一种同时获取图像、偏振态及光谱信息的新技术.装置没有任何机械运动部件和电调谐器件,在单一面阵探测器的四个分区同时获得四种线偏振态的干涉图(两幅差分偏振光谱图),系统工作在推扫模式.在详细论述装置组成的基础上,从系统成像的原理出发,深入分析了系统中棱镜主截面方位角的相互位置关系对输出光强的影响,并对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推导出干涉条纹强度分布的表达式,并利用计算机数值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新型成像光谱仪的设计和工程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调偏振度源的偏振定标方法,利用方法完成了基于偏振光谱强度调制(PSIM)技术偏振光谱仪的线偏振光偏振度测量结果定标校正。以可调偏振度源输出的不同偏振度的线偏振光作为待测光源,用PSIM偏振光谱仪测量待测光源输出得到原始数据。将原始数据解析处理得到的偏振度谱与待测光源输出的理论偏振度谱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校正系数。利用该校正系数对PSIM偏振光谱仪的测量处理结果进行定标校正。结果表明:在有效测量波段内(500~650nm),定标校正后PSIM偏振光谱仪的线偏振度测量解析精度明显提高,与待测光源输出的标准偏振度值间的最大误差由0.017减小到约为0.003,基于可调偏振度源的偏振定标校正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热红外偏振成像技术在目标识别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汪震  洪津  乔延利  王峰  杨伟锋 《光学技术》2007,33(2):196-198,201
简要分析了热红外偏振探测与热红外强度探测在物理含义方面的区别,由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偏振信息在红外图像中识别目标的新方法。通过热红外偏振成像系统获得了目标的偏振图像,并由计算机提取出了图像中的偏振信息。由于目标与自然背景的热红外偏振特性有较大的差异,所以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更好的识别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识别自然背景中的人造目标,而且对热红外伪装目标的识别也很有效。  相似文献   

17.
Full adders and full subtractors are the basic circuit elements of any digital data processor in electronics as well as in the all optical domain. Again the wavelength dependent encoding/decoding techniques have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very promising and efficient tool having some inherent and unique advantages relative to the other well known intensity or polarization or phase dependent optical data encoding mechanisms. In this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s therefore propose a new scheme of implementing a wavelength encoded complete binary full adder-full subtractor unit in the all optical domain using the wavelength conversion by the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in a single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The interacting signals are counter propagating in the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and hence can be set at the same wavelength. To realize the binary logic wavelength dependent encoding/decoding mechanism is exploited in our proposed scheme of full adder-full subtractor unit. Also th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ing employing the special filtering property of the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is utilized for the designing of the all optical system.  相似文献   

18.
蔡履中 《大学物理》2005,24(1):15-17
从正交完备系及Mueller矩阵等角度阐明了理想圆偏振器的物理意义,指出已有文献中其Jones矩阵描述的正确性,而《关于圆偏振器》一文对诸多文献的批评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