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πNN过程对Gottfried求和规则破坏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齐  刘春秀 《中国物理 C》2003,27(2):138-141
指出在计算πNN过程对核子结构函数的贡献时,将反冲核子视为物理核子更为合理.对Gottfried求和规则破坏、对质子中海夸克分布u和d不对称u(x)–d(x)等方面的贡献给出了详细的计算,与已有实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π介子交换不是导致这一破坏以及影响核子结构函数的效应的惟一来源.  相似文献   

2.
左维 《中国物理 C》2002,26(11):1134-1141
在BHF理论框架内,利用两体现实核力和微观三体核力研究了核物质状态方程,仔细计算和分析了核介质中不同的基本微观过程导致的三体核力对核物质状态方程的贡献,与相对论DBHF方法的计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BHF方法中包含的对核物质状态方程的主要相对论修正来自于核介质中伴随着自由核子–反核子对虚激发中间过程对核子相互作用中标量σ介子交换过程介质修正效应所导致的三体核力,而来自于其他的基本微观过程的三体核力对核物质状态方程的贡献并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它们的总贡献甚至在饱和密度附近也是不能忽略的  相似文献   

3.
四级交换图对相对论微观光学势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Walecka介子-核子模型的基础上,在核物质中第一次研究了四级交换图对核子自能的虚部以及相对论微观光学势和Schrodinger等效势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微观多体Brueckner-Hartree-Fock理论框架内, 实现了三体核力对核物质中单核子势的重排贡献的计算, 研究了三体核力重排贡献对单核子平均势场的动量相关性和密度依赖性的影响. 另外, 还计算了核物质中核子的有效质量并着重讨论了三体核力重排效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三体核力对单核子势的重排贡献具有排斥性, 而且三体核力的重排效应随动量和密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强; 在高密度和高动量区域这一排斥贡献具有很强的动量相关性并起到了减弱单核子势吸引性和增强单核子势动量相关性的重要作用, 有助于澄清非相对论性BHF平均势场在高密度和高动量区域吸引性过强和动量相关性过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有限温度Brueckner-Hartree-Fock(BHF)方法为基础,利用质量算子的空穴线展开,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密度下的核物质中单核子势和核子有效质量,特别是研究和讨论了基态关联效应和三体核力贡献对热核物质中单核子势的影响. 研究表明,基态关联和三体核力对单核子势的密度和温度依赖性均有重要影响. 基态关联导致的重排修正具有排斥性,大大减弱了低动量区域单核子势的吸引性,而且基态关联效应对单核子势的贡献随密度增大而增强,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三体核力对基态关联的影响是导致单核子势中重排项贡献减小. 在高密 关键词: 有限温度BHF方法 质量算子空穴线展开 重排修正 单核子势 有效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原子核是保持重子数守恒的若干核子和反核子的复合系统,在核内有过剩的π介子担负核子或反核子间交换作用.这些过剩π介子和反核子内的部分子带走一定动量分额,从而可解释x中间区EMC效应的主要特征.考虑到遮蔽-反遮蔽效应和费米运动后,计算了多种原子核的EMC效应,在0相似文献   

7.
基于相对论夸克模型,在夸克层次上研究了N-△的质量和二者的能量劈裂,通过引入了赝标量π介子云效应,得到了π和核子宰的耦合常数gxNN,以及单胶子交换势和单π介子交换势分别对N-△能量劈裂的贡献,计算结果较好地与实验值得到了吻合。另外我们还比较了相对论与非对论夸克模型在处理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J/Ψ→p pπ衰变过程中核子极点图的贡献 ,特别是由离壳效应带来的贡献 .发现衰变宽度对形状因子是敏感的 .在通过用J/Ψ→ p pπ衰变研究N 时 ,核子极点图作为背景道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在通过J/Ψ→ p pη和 p pη研究N 时 ,核子极点图的贡献可忽略不计 ;在通过J/Ψ→p pω研究N 时 ,核子极点图有明显的贡献 .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J/Ψ→pp^-π衰变过程中核子极点图的贡献,特别是由离壳效应带来的贡献.发现衰变宽度对形状因子是敏感的.在通过用J/Ψ→pp^-π衰变研究N^*时,核子极点图作为背景道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在通过J/Ψ→pp^-η和pp^-η研究N^*时,核子极点图的贡献可忽略不计;在通过J/Ψ→pp^-ω研究N^*时,核子极点图有明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介子云口袋模型, 本文计算了π场对核子-核子间相互作用势的贡献. 本文证明, 在核子之间距离较大的条件下由介子云口袋模型给出的结果与单π交换势相符. 此外, 为考虑矢量介子对核力的贡献, 我们推广了介子云口袋模型使包含矢量介子和夸克的相互作用. 利用这个推广的介子云口袋模型和两核子体系的Breit-Fermi方程, 通过Foldy-Wouthuysen变换, 在非相对论近似下, 本文计算的核子间相互作用势与通常核理论的结果相符, 但本文考虑了核子体积大小(形式因子)对核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涛  苏汝铿 《中国物理 C》1988,12(1):140-144
利用虚时温度格林函数方法,通过对所有"泡泡图"求和,我们推广核子-核子间的单π交换势到有限温度.我们发现,在低温区下,单π交换势的温度效应不显著,但在高温区下,效应明显.在临界温度Tc=177MeV时,π介子的有效质量Mπ(T)变为虚数,吸引的单π交换势将消失,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相对论夸克模型,在夸克层次上研究了N-Δ的质量和二者的能量劈裂,通过引入了赝标量π介子云效应,得到了π和核子之间的耦合常数gπNN,以及单胶子交换势和单π介子交换势分别对N-Δ能量劈裂的贡献,计算结果较好地与实验值得到了吻合.另外我们还比较了相对论与非相对论夸克模型在处理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带有窗摩擦和墙摩擦以及动力学形变过程的耗散动力学方法计算了重离子碰撞中的质量、电荷和能量的平均值及其相互作用时间。按照核子交换模型考虑由于核子交换过程而造成初末态Q 值的差对于原子核碰撞系统内部激发能的贡献,从而计算各种不同质量组合及不同激发能之间的跃迁几 .......  相似文献   

14.
由单胶子交换传递位出发, 采用封闭近似, 可以导出两核子间相当于交换介子的夸克-夸克等效相互作用、夸克-双夸克等效相互作用、双夸克-双夸克等效相互作用. 为在势模型框架上研究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加入海夸克效应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左维  陆广成  李增花  罗培燕 《中国物理 C》2005,29(12):1162-1166
在包含三体核力的有限温度Brueckner-Hartree-Fock理论方法基础上, 利用质量算子的空穴线展开, 研究了热核物质中基态关联所导致的对单核子势的重排修正项的密度和温度依赖性, 并讨论了三体核力对重排项的影响. 结果表明:单核子势的重排项贡献具有较强的密度和温度相关性, 重排项贡献随密度增加而增强并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在计算中引入三体核力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基态空穴关联 效应, 从而导致单核子势的重排项贡献减小, 而且三体核力对重排项贡献的影响随密度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6.
茅广军 《中国物理 C》2004,28(12):1356-1360
通过建立能够自洽地描述核子和反核子束缚态的相对论Hartree模型来研究有限核中的量子真空,其中狄拉克海对介子场方程的贡献由单圈图考虑,模型中还引入了ω介子和ρ介子的张量耦合项.在拟合球形核的性质后得到模型的参数,给出核子有效质量为m*/MN≈0.78;计算得到的核子壳模型能级与实验值相一致,在考虑张量耦合项的效应后真空反核子位阱深度增大了20—30MeV.  相似文献   

17.
考虑最低维非微扰效应即夸克凝聚和胶子凝聚对夸克传播子的贡献,在链近似下,计算了QCD非微扰夸克传播子; 基于所获得的非微扰夸克传播子,对核子结构函数中的非微扰效应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核子结构函数的非平庸Q2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左维  徐忠锋 《物理学报》2007,56(1):129-136
在同位旋相关的Brueckner理论框架内, 研究了三体核力重排贡献对同位旋对称势及其动量相关性和密度依赖性的影响,特别是研究了三体核力重排效应对于非对称核物质中质子和中子有效质量同位旋劈裂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三体核力重排效应对质子和中子单核子势均具有排斥性,而且其贡献随动量和密度增加而迅速增大. 在低密度区域,三体核力重排贡献对同位旋对称势的影响相当小,然而随着密度的升高,三体核力重排效应的贡献显著增强. 在高密度区域,三体核力重排效应使得同位旋对称势明显增大,而且当密度足够高时,三体核力重排贡献甚至导致对称势的动量相关性质发生改变. 三体核力的重排效应对核子有效质量同位旋依赖性的影响是使高密度丰中子核物质中质子-中子有效质量同位旋劈裂的幅度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文章(Ⅰ)[1]中提出的方法, 讨论了中性标量核子通过交换中性标量介子的相互作用势. 结果表明, 介子折线图对这个势的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在相对论的框架下, 基于有效拉氏量, 在单π和单ρ介子交换的机制下, 我们推导了高能质子-质子碰撞过程中五夸克态产生过程反应截面. 利用已知的经验耦合常数和顶角形状因子, 研究了N*(1710)核子激发态对反应截面的影响, 发现ρ介子交换在这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包括中间核子态N*(1710)在质心能量为4GeV附近, 使反应截面增大几十倍, 其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