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近场分布式光度测量方法及测量机理进行研究,基于自主搭建的近场光源发光特性测量装置采集平面光源不同方向的亮度图像,分析了近场光度参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及亮度数据处理方法,最终实现了近场分布式平面光源空间光强分布测量。通过构建平面光源发光模型,基于光度学和几何光学原理分析发光平面各个方向的光线分布,完成对光源不同方向的发光状态表征。与远场测量相比,所提近场分布式测量方法结果与远场配光曲线吻合良好,在所采用成像式亮度计亮度相对误差优于6.51%的情况下,所测得的光强相对误差小于8.38%,0°配光曲线匹配指数高达98.33%,验证了所提方法在近场光度测量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分光测色仪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月娟 《光学技术》2001,27(3):281-282
介绍了测色分光光度计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简要说明了测色分光光度计软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要求 ;分析了波长范围对色度计算精度的影响 ;并对色度计量中标准白板的要求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以IR-460岛津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为例提出一种用于5μ以下分光光度测量的红外格兰·空气隙偏光棱镜。对棱镜的设计原理、测量光路设置及提高测量精度的调整方法作了分析,比较了棱镜在三种不同方位的基线光谱。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准分布式光纤传感测量技术复杂、精度不高且响应时间较慢等问题,设计出一种实时性高且成本更低的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传感器主要由柔性LED灯带和带有侧向耦合结构的聚合物光纤组成。侧向耦合结构被LED逐一照亮,形成一系列传感单元。光通过侧向耦合结构入射聚合物光纤中,当LED和耦合结构之间的介质改变时,耦合光强增加,光纤两端输出光强随之增加,则可将液漏事件转化为耦合介质改变来测量。结果表明,准分布式光纤液漏传感器具有检测和定位漏水信号的能力且定位精度小于等于10cm,实现了液漏检测和漏点定位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胃癌患者血清紫外吸收光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国内外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本文以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正常人血清与胃癌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并把光谱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应用于胃癌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研制了一种采用线阵CCD的高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报道了该分光光度计的硬件结构、软件系统设计和初步的性能测试结果。初步测试结果:波长范围 200~820 nm,全谱扫描时间<0.1 s,光谱带宽 0.7 nm,波长精度 ±1 nm,光度精度±0.005 AU,杂散光<0.1%,基线平直度<0.001 AU(rms)。该仪器使用操作简便,测量速度快,性能优良,具有强大的光谱数据分析与处理功能,而且还独具远程操作和访问功能。预期该仪器除了可用于常规分析测试外,还适用于化学和生物等领域的动力学反应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太阳光度计CE318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改进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影响太阳分光光度计精度的各种因素误差分析,分别在太阳天顶角,大气光学质量,Rayleigh光学厚度,臭氧总量等方面做了方法上的改进,以提高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精度。利用一般的文献上的处理方法做为比较,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单独影响,再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结果,提出了太阳分光光度计处理的高精度算法,并应用于太湖等实际测量的反演中。实验处理表明本文改进算法对提高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的精度有着良好的效果。将为仪器的使用,数据的处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光 《应用声学》2017,25(8):36-38, 63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低成本且高效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其具有的识别速度快,识别距离远等优点,使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设计一种基于RFID的分布式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系统由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主接收机和PC组成,实现各节点温度的实时采集功能。为了提高各节点的温度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测温补偿算法,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案,克服由于器件的不准确而引入的测量误差。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完成多点温度测量采集的功能,同时具有非常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余光正  刘昱  谢菠荪 《声学学报》2017,42(3):348-360
近场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是双耳听觉科学研究和虚拟听觉重放应用的重要基础数据。近场HRTF测量系统要求具有高的测量效率、精度和重复性,以至于目前未见文献解决真人受试者的近场HRTF测量困难。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一种计算机控制的近场HRTF的高效测量系统,并提出系统的快速校准方法,首先实现了真人受试者的近场HRTF测量。通过声学、机械与电子硬件和软件的综合设计,提高了测量效率。通过准确校准声源、受试者和双耳传声器的位置,提高了测量精确度和重复性。系统可用于1.0 m范围内不同声源距离的真人受试者以及人工头的近场HRTF测量,单个声源距离的全空间近场HRTF测量时间减少至20 min以内。测量结果表明,系统测量精度满足实际需求,可用于科学研究和个性化近场HRTF测量及数据库建立。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卫星在轨自动化定标中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的精度,针对基于相对稳定大气条件的Langley定标和基于高精度参考仪器的交叉定标,开展了辐射校正场太阳光度计的现场定标技术研究.定标结果表明高精度太阳光度计Langley定标和交叉定标与CE318太阳光度计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大偏差分别在0.015和0.01以内.计算分析了大气条件、仪器参数等对现场定标的影响,将定标后的仪器和CE318太阳光度计放在青海湖同步比对观测,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大偏差在0.01以内.敦煌辐射校正场太阳光度计现场定标误差对卫星在轨定标的影响不超过0.21%,表明定标结果能够满足卫星在轨自动化定标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多天线干涉阵利用多个远端天线同时接收信号以提升探测灵敏度和角分辨率,其多路信号干涉合成的特性要求不同路之间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本文提出一种复用型分布式多路时间同步方法,利用单个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对时间信号进行再生和分配,并设计了相应测量及控制算法,在精确测量多路光纤传输延时的同时,向多个远端天线分配稳定的时间信号。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25km传输链路下具有ps级传输延时测量精度和优于20ps的时间信号分配精度。方案可同时支持本地回传信号数字化和远端数字化两种信号接收汇聚方案,在保证时间同步精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分布式同步系统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电离层光度计的设计及研制性能,以满足仪器在轨高灵敏度高精度探测的使用需求,利用氘灯、标准探测器、单色仪、准直仪、漫反射板、真空系统构建一套基于传递标准探测器的全链路电离层光度计真空紫外定标系统,利用真空紫外定标系统完成了电离层光度计在夜间135.6nm和白天135.6nm、LBH带3个探测通道的130~200nm光谱响应及辐亮度定标试验,测试了仪器的灵敏度指标。最后对整个定标系统的定标精度进行分析和估计,得到系统的定标精度优于9.1%。试验证明了基于传递标准探测器建立高精度真空紫外辐射定标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光学薄膜的反射率和透射率是其主要光学特性。透射率易于测量且精度较高,常用于光学薄膜光学常数和膜厚的拟合。许多光学薄膜工作在倾斜入射条件下,常需要测量其倾斜入射透射率(Ts和Tp)。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使用起偏器产生高偏振度的线偏振光。对于小型分光光度计来说,为其提供一个满足要求的起偏器,无疑将增加相当的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对旋转入射面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考虑到旋转入射面法可使用具有一定偏振度的部分偏振光进行倾斜入射透射率的测量,且分光光度计的输出光束通常为具有一定偏振度的部分偏振光,旋转入射面法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可以不使用起偏器测量光学薄膜的倾斜入射透射率。研究表明:当偏振因子绝对值大于0.167时,旋转起偏器可以精确测量光学薄膜的倾斜入射透射率,且偏振因子绝对值越大测量精度越高。该方法所测平均透射率在整个测量波段内都具有很高的精度;而Ts和Tp在透射率对入射角较不敏感或随波长变化较平坦的波段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4.
汪国荣 《光谱实验室》1991,8(1):121-128
文章对国内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产品结构及特点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国外产品重点介绍了PE、Varian、IL、PU、岛津等公司的仪器;国内部分则重点介绍了85年前后推出的微机化产品,叙述了国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发展全过程。文章还以仪器的光源、原子化系统、扣背景方式三个方面全面综述了国外原子吸收仪器的技术发展动向,对发展我国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亦提出了个人的一此看法。  相似文献   

15.
解文涛  王锐  徐奡 《应用声学》2016,24(8):29-29
分布式系统因其具有分散安装、可靠性高、扩展性好、维修成本低、健壮、安全等诸多优点,国内外相继开展分布式计算机高可靠性技术的研究。本文提出了高可靠分布式容错计算机的构架设计思路,并对TTE总线的选用进行了分析论证,重点描述了成员一致性保证和余度同步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黄松筠  郑振维 《物理实验》1995,15(3):129-130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测量溶液浓度及不同溶液对不同波长吸收率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是,测出标准的已知浓度值溶液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率E,做出吸收率E与溶液浓度N的曲线.然后,对未知浓度溶液在同一波长光下,测出其吸收率,从曲线上就可以求出其浓度值,改变波长,可以重新做出对这一波长的吸收率E与溶液浓度N的曲线,再进行测量.此类带表头的仪器及这种测量方法的缺点在于:光电转换管及光源的热噪声给测量值带来不稳定,表盘读数及手工描绘曲线带来读数误差和人为误差.测量点数少,时间长.使用Z-80单板机做为其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点.首先,假设噪声为白噪声的前提下,平滑噪声,消除采样值的不稳定性.其次,采用浮点运算程序完成对标准溶液的回归系数及待测溶液的浓度值计算,精度可达6位有效数字.浮点,程序的数据运算范围可达10.最后,使运算结果显示在单板机的数码管上.整机灵活、小巧,由于测量点数在理论上可以不受限制,数据采集及运算的自动化、使测量精度大大提高,节省时间.本装置做为表盘仪器测量、运算自动化,智能化的一种尝试,也是用内存较少的单板机做数据处理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光纤形状传感技术能够测量姿态、取向、径迹以及位置等三维空间信息,在精准介入医疗、变体飞行器以及连续体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光频域反射仪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分布式测量等特点,相较于光纤光栅的波分复用技术,在提高形状传感空间分辨率、形状重构精度以及传感长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阐明光频域反射仪分布式应变传感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弯曲形变与应变以及光纤瑞利散射光谱波长漂移之间的物理关系,同时构建了弯曲大小、弯曲方向以及挠率与空间曲线局域标架三个正交分量的数学关系,最后采用切向分量的线积分实现光纤三维形状重构。实验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镍铬形状记忆合金丝与三根光纤束封装的形状传感器,其二维、三维形状末端的平均最大误差为传感器总长度的0.58%和3.45%。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内外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用于桥梁等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安全监测的现状,讨论了光纤传感器在大型预应力等结构健康监测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代替紫外-可见光度计测定元素的分子络合物的分子吸收。作为初步尝试,测定了稀土氧化物中的铝和硅,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受衍射极限的限制,传统太赫兹成像分辨率在毫米量级,无法满足目前前沿研究向微纳米尺度发展的主要趋势。高时空分辨率太赫兹成像技术成为当下太赫兹领域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场太赫兹成像技术是实验中将太赫兹成像分辨率提升至微纳米量级的重要方法。介绍了近场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详述了多种近场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技术路线,从时空分辨能力、频谱分辨能力、成像质量、成像信噪比和适用场景等多个角度分析并总结了各种近场太赫兹成像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讨论并展望了太赫兹超分辨成像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