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格序决策方法在对区间数进行优劣排序方面尚有改进完善的余地,通过研究发现,改进后的格序决策方法在不可比较区间数的优劣排序上不必求出拟上、下确界,也没必要绘制偏好结构图和海赛图来进行整个过程的优劣程度排序.通过算例比较验证了改进后的方法更加简洁有效,更加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序区间偏好信息的群决策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序区间偏好信息的群决策方案排序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了序区间的有关定义及其性质;然后,通过定义专家群体判断关于方案在排序位置的期望可能度和专家群体判断关于方案的数学期望值,给出了序区间偏好信息的群决策方案排序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决策者偏好的区间型属性熵权确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一种基于决策者主观偏好的区间型属性熵权决策方法。将决策者的乐观测度引入到区间型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结合区间型多属性决策中确定熵权的方法,建立了既能反映决策者乐观测度,又能充分利用已有客观信息的区间型熵权优化模型。最后将其用于航天研制项目风险决策,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间偏好信息的不确定性应急局部群决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复杂性特征,本文提出一种专家基于领域知识对应急方案集合进行局部评价的群决策模型。以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对属性进行偏好评价,采用线性规划求解权重区间,并利用集值统计序列得到属性权重向量的平均估计;在专家局部评价基础上,基于目标优化方法对方案群权重进行分配,并同时得到专家权重;通过集结个体局部偏好得到应急决策群组成员对备选方案偏好的一致性排序。最后,以地铁火灾事故为例模拟仿真应急疏散方案的群决策,对模型的实际运用说明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决策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加性一致性和共识性分析的区间互补偏好关系群决策方法。主要包括:针对现有区间互补偏好关系加性一致性定义的局限性,本文基于区间判断矩阵的中值和偏差,提出一种新加性一致性定义并介绍其性质;针对不完全区间互补偏好关系,本文通过构建规划模型确定区间互补偏好关系的残缺信息;针对不一致区间互补偏好关系,本文提出一致性检验模型和一致性调整模型;基于距离测度定义共识度量指标,并展开加性一致区间互补偏好关系共识性分析。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决策者的偏好信息以区间互反判断矩阵和区间互补判断矩阵形式给出的群决策问题.首先将区间互反判断矩阵转换为区间互补判断矩阵;然后利用可能度计算公式得到相应的模糊判断矩阵,并得到各个专家的排序向量;然后基于投影模型将各个专家的排序向量规范化为群体最优排序向量.最后通过算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赵萌  任嵘嵘  李刚 《运筹与管理》2013,22(5):117-121
针对专家权重未知、专家判断信息以区间直觉模糊集给出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熵决策方法。通过定义区间直觉模糊集的模糊熵判断专家信息的模糊程度,进而确定每位专家的权重;然后计算备选方案距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的模糊交叉熵距离,得到每个专家对方案的排序;再分别利用加权算术算子和加权几何算子集结专家的排序结果,得到专家群体对方案的排序。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且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的区间直觉模糊数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同时考虑相似度和接近度,确定每一属性的决策者权重。为了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和避免区间直觉模糊矩阵的渐进性,引入了决策者风险偏好系数,将集结后的综合决策矩阵转换成区间数矩阵。然后,为了客观地求出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环境下属性的权重,构建了基于区间直觉模糊交叉熵的属性权重目标规划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评价值的偏差,也强调了评价值自身的可信度。最后,通过研发项目选择问题的实例分析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方主体给出匹配偏好序信息的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构建双边匹配满意度函数,将匹配偏好序信息转化为匹配满意度,然后通过集结双方主体相互间的匹配满意度得到综合匹配满意度,进一步地,将综合匹配满意度视为双边主体之间匹配的权,进而将基于偏好序信息的双边匹配问题转化为完全二分图中的权匹配问题。为了解决双边匹配问题,构建了最大权匹配问题的优化模型,并通过模型的求解确定最优双边匹配结果。在本文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杨义川 《中国科学A辑》2009,39(7):855-860
令C为格序群A的某些正元组成的一个容许子集,Gusid证明A可以被赋予一个C-拓扑使得A成为拓扑群.本文证明C-拓扑实际上使得A成为拓扑格序群,给出了Gusid定理的推广,并揭示了Gusid C-群的自然性.而且,我们证明C-拓扑使得任何Archimedean格序向量空间成为孔拓扑格向量空间.同时,构造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C-群不一定是乃的.另一个例子证明T2拓扑格向量空间也不一定为C—Archimedean.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方案比较的新概念-偏爱度,并对偏爱度进行了详细的刻划,提出了多目标群组决策问题的一种广义α-比较数排序法,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相对熵的不完全信息群体专家权重的集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属性权重信息和属性效用信息都不完全的群体多属性决策问题,运用相对熵理论提出了一种专家权重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集结各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向量,客观地得到专家的权重,避免系统聚类方法中由给定相似度水平归类而产生的主观性问题.应用实例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从信息熵和相对熵的概念出发 ,提出了“不合作度”和“不满意度”的概念 ,通过论证指出了理想合作群“不合作度”和“不满意度”均为零的特点 .针对此特点 ,建立了基于“不合作度”和“不满意度”最小的优化模型 ,并针对模型 ,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 ,使之适合于求解模型 .最后通过算例表明了此群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相似文献   

14.
区间型多属性群体专家权重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方案偏好和属性值均为区间数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研究了群体专家权重的确定,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群决策方法.通过定义区间数向量的内积,计算专家评判的相似度和差异度,进而客观地确定了专家的权重.求解最小化主、客观偏差的目标规划模型,得到了属性的权重,利用方案的群体综合属性值给出排序结果.供应商选择的应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Smooth Group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group is called smooth if it has a finite maximal chain of subgroups in which any two intervals of the same length are isomorphic (as lattices). We show that every finite smooth group G is a semidirect product of a p-group by a cyclic group; in particular, G is soluble. We determine the exact structure of G if G is not a p-group.  相似文献   

16.
区间概率信息条件下的风险型决策问题的解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区间概率信息条件下的决策问题是介于不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之间的一类特殊的决策问题。基于区间概率的定义及其数学特征,利用最大熵准则将区间概率转化为点概率,从而实现了区间概率信息条件决策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具有5种不同形式偏好信息的群决策问题给出了一种分析方法.当专家给出的偏好信息是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区间值、正互反矩阵、序关系值以及效用值时,首先把不同形式的偏好信息转化为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然后,再根据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得出每个专家的方案排序值,据此对专家进行模糊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确定专家的权重,进而进行信息合成和方案选优,并用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冲突熵的风险性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应急决策信息的模糊性以及大群体偏好的冲突性引起决策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冲突熵的风险性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首先,依据决策者偏好将大群体进行聚类,得到聚集偏好矩阵;其次,提出一个直觉模糊形式的区间直觉模糊距离以减少偏好信息的丢失,同时定义广义直觉模糊数,将二者与前景理论相结合,通过转换得到聚集的直觉模糊前景决策矩阵;再次,构建以决策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大群体模糊—冲突熵应急决策模型,计算准则权重,将大群体的前景决策矩阵和准则权重相结合得到方案的综合前景值,并以此对应急方案排序;最后,通过案例的分析与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On Compatibility of Interval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of compatibility degree of two interval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 and gives a compatibility index of two interval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 It is proven that an interval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 B and the synthetic interval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 of interval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 A 1,A 2,...,A s are of acceptable compatibility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interval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 B and each of the interval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 A l,A 2,...,A s are of acceptable compatibility, and thus a theoretic basi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val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 in group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与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以方案间单个指标的关联系数为基础,引入相关度概念,对以关联系数平均值作为测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以方案相关度为测度指标的新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