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桉树(Eucalypt)为桃金娘科(Myrtaceae)植物蓝桉树,原产于印尼及澳大利亚等地,我国种植桉树也有上百年历史.目前,我国桉树人工种植面积150万公顷,名列世界第3位,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在海南省目前种植桉树100多万亩,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350万亩.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对3'-腺嘌呤及3'-鸟嘌呤核苷酸的水解断裂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核磁共振(NMR)波谱、HPLC和化学定磷法研究了稀土元素对3'-腺嘌呤核苷酸(3'-AMP)3及3'-鸟嘌呤核苷酸(3'-GMP)的水解断裂作用, 结果表明: 不同稀土元素对3'位核苷酸断裂有较强的特异性, 在37℃, pH9的条件下, 使3'-AMP断裂为腺嘌呤核苷(A)及无机磷, 使3'-GMP断裂为鸟嘌呤核苷(G)及无机磷, 其断裂作用远大于5'位核苷酸, 并对其水解断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MCM-22分子筛酸性的DFT理论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MCM-22分子筛上骨架Al在8个不同的T位的分布和Br?nsted酸的落位及强度。所有计算基于分子筛的8T簇模型 (H3SiO)3Si-O(H)-T(OSiH3)3(T=Si,Al),采用DFT的BLYP方法,所有原子均应用DNP基组。通过计算(Al,H)/Si替代能和质子亲和势,得出推论:MCM-22分子筛中骨架Al的最有利落位在T1,T4,T3和T8位。而形成Br?nsted-酸的最可能的位置为Al1-O3-Si4,Al4-O3-Si1,Al3-O11-Si2和Al8-O10-Si2桥基。Al1-O3H-Si4和Al4-O3H-Si1位的酸性强度接近,Al3-O11H-Si2和Al8-O10H-Si2位的酸性分别略低于和略高于前两个酸位。通过计算模板剂分子六次甲基亚胺(HMI)与B-酸中心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探讨了HMI对分子筛中Al落位的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三-[1,1,1,2,2,3,3-七氟-7,7-二甲基-辛二酮-(4,6)]铕(Ⅲ)[Eu(fod)3]在角鲨烷中的溶液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研究了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对不同醚类与Eu(fod)3络合作用的影响。我们发现饱和脂肪醚与Eu(fod)3络合,位阻效应是主要因素。位阻越大,络合作用越弱,生成的络合物越不稳定。α-位不饱和脂肪醚及芳香醚,由于π键的共轭效应大大降低了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以致不易与Eu(fod)3络合,这时电子效应是主要因素。这些结果与酮、醇和Eu(fod)3的络合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Fe,Cr)3O4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发现其表面结构具有可变性,表面主要存在Fe2+(α位)和Fe3+(β位)两种酸中心,β位上吸附吡啶的Ed=278.8±13.8kJ/mol。  相似文献   

6.
用Mossbauer和ESR表征了异丁酸氧化脱氢制取甲基丙烯酸的Pb-FePO_4催化剂 ,同质异能位移和四极分裂值表明,该系催化剂中三价铁占据两种不等效位 Fe~(3+)(A)和 Fe~(3+)(B),当Fe~(3+)(A)接触异丁酸和H时被还原成Fe~(2+)(A)和Fe~(2+)(B),其中还原位Fe~(2+)(A)在反应中很快被O_2重新氧化,Fe~(3+)(A)是活性位,异丁酸在此位上脱氢而生成甲基丙烯酸,上述实验结果证明,在异丁酸氧化脱氢生成甲基丙烯酸反应中,Pb-FePO_4催化剂以氧化还原循环机理维持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2个异双核金属Salamo型配合物[Cu(L)Nd(NO_3)_3(C_2H_5OH)](1)和[Zn(L)(OAc)Ce(NO_3)_2(CH_3OH)](2)(H_2L=O,O′-(ethane-1,2-diyl)bis(1-(3-ethoxy-2-hydroxyphenyl)-3-ethoxy-2-hydroxybenzaldehyde oxime)),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和X射线晶体学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是不对称的双核结构,其中Cu(Ⅱ)原子为五配位具有稍微扭曲的四方锥几何构型,而钕(Ⅲ)原子是十配位具有一种扭曲的双帽十二面几何构型。配合物2也是不对称的双核结构,其Zn(Ⅱ)原子为五配位具有一种介于四方锥和三角双锥体之间的几何构型,Ce(Ⅲ)原子为十配位采用了一种扭曲的双面十二面几何构型。与配体相比,在激发波长为318 nm时配合物1发生了荧光淬灭,而配合物2表现出荧光增强。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碳共吸附法确定叔丁胺分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78 K时单个叔丁胺分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位. 我们提出以共吸附的一氧化碳√3 ×√3 超结构为基底铜原子的标识方法, 确定了低覆盖度的叔丁胺分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位为顶位. 而采用单个一氧化碳分子标识基底铜原子的位置, 同样得出了叔丁胺分子的吸附位为顶位. 此外, 还采用DFT计算叔丁胺分子在Cu(111)表面的优势吸附构型.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顶位吸附构型为能量最稳定的构型, 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吡唑烷配体与(CH3CN)2Mo(Cl)(CO)3(GeCl3)中乙腈配体的取代反应,合成了含多吡唑烷配体的Mo-Ge双核金属化合物.多吡唑烷配体环上3,5位取代基的立体位阻以及4位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均影响其配位能力.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R和MS谱表征了所有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用多晶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ABO_3型的[(La_(1-y)Sr_y)_(1-z)□_z][Co_(0.75)Me_(0.25)][○_(3-δ)□_δ]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和晶格畸变。结构中A位为La~(3+)、Sr~(2+)和约14%的空位随机占有。不同价态的Co离子和Me~(4+)无序地分布于B位。○位为O~(2-)和空位随机占有。A位Sr~(2+)取代La~(3+)量增加,正二价的Co逐渐变为正三价,最后出现正四价。平均晶格畸率<ε_(110)~2>~(1/2),及对CO完全氧化反应的活性迅速增大。因此平均晶格畸变率<ε_(110)~2>~(1/2)可表征钙钛矿相A位的调变作用和与之相关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用核磁共振(NMR)波谱、HPLC和化学定磷法研究了稀土元素对3′-腺嘌呤核苷酸(3′-AMP)及3′-鸟嘌呤核苷酸(3′-GMP)的水解断裂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稀土元素对3′位核苷酸断裂有较强的特异性,在37℃,pH 9的条件下,使3′-AMP断裂为腺嘌岭核苷(A)及无机磷,使3′-GMP断裂为鸟嘌呤核苷(G)及无机磷,其断裂作用远大于5'位核苷酸,并对其水解断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1,10-菲咯啉-5,6-二酮2,9位双噻吩的扩展策略,设计合成了2个化合物1和2。有趣的是,在大位阻双齿螯合配体2的配位化学研究中发现,只有铜( Ⅱ)离子生成了稳定的配合物3·H2O。此外,对2,2·CHCl3和3·H2O的X-射线单晶结构研究表明,为了克服空间位阻以满足中心铜( Ⅱ)离子的配位构型要求,1,10-菲咯啉-5,6-二酮及其2,9位取代的2个噻吩环之间的二面角分别从自由配体中的1.9(2)°、5.2(6)°和25.3(3)°、34.9(3)°增加到了铜( Ⅱ)配合物中的5.6(2)°、6.5(6)°和27.2(3)°、38.2(3)°。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L-异亮氨酸为手征性助剂,以甘氨酸为原料,通过(3S)-2,5-二甲氧基-3-另丁基-3,6-二氢吡嗪(5)为杂环中间体,研究了(R)-α-氨基酸的对映选择合成.在丁基锂作用下,化合物5的烷基化反应按负碳离子反应机理提供了锂衍生物(6),然后与卤代烷RX(7)作用得到具有很高立体选择性的烷基化产物(8).在反应中,7的R基因以反式于C-3位的另丁基而进入化合物8的C-6位,即在C-6位引入了(R)-构型.水解后得到了(R)-α-氨基酸甲酯(9)。  相似文献   

14.
李中军  张三奇  王安邦  蔡孟深 《化学学报》1998,56(11):1128-1134
首次报道了苯丙素苷类化合物EutigosideA,即1-O-[2-(4-羟基苯基)乙基]-6-O-(E)-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的全合成。从四乙酰溴代葡萄糖出发,经过成苷、脱乙酰基两步反应,制备了2-对烯丙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采用酰氯法在低温下将对乙酰氧基肉桂酰基引入化合物3的葡萄糖6位,再经过脱烯丙基、脱乙酰基两步,便顺利地合成了天然苯丙素苷EutigosideA。以化合物3为原料,经过对葡萄糖4,6位亚苄基化、2,3位乙酰化、4,6位脱亚苄基、选择性6位乙酰化及4位引入对乙酰氧基肉桂酰基等五步反应,得到了保护的苯丙素苷(OsmanthusideA(10);但在NH~3/MeOH条件下脱乙酰基时,化合物10中的香豆酰基从葡萄糖的4位迁移至6位,最终又得到了EutigosideA。  相似文献   

15.
李中军  张三奇  王安邦  蔡孟深 《化学学报》1998,56(11):1128-1134
首次报道了苯丙素苷类化合物EutigosideA,即1-O-[2-(4-羟基苯基)乙基]-6-O-(E)-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的全合成。从四乙酰溴代葡萄糖出发,经过成苷、脱乙酰基两步反应,制备了2-对烯丙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采用酰氯法在低温下将对乙酰氧基肉桂酰基引入化合物3的葡萄糖6位,再经过脱烯丙基、脱乙酰基两步,便顺利地合成了天然苯丙素苷EutigosideA。以化合物3为原料,经过对葡萄糖4,6位亚苄基化、2,3位乙酰化、4,6位脱亚苄基、选择性6位乙酰化及4位引入对乙酰氧基肉桂酰基等五步反应,得到了保护的苯丙素苷(OsmanthusideA(10);但在NH~3/MeOH条件下脱乙酰基时,化合物10中的香豆酰基从葡萄糖的4位迁移至6位,最终又得到了EutigosideA。  相似文献   

16.
以穿心莲内酯为先导化合物,在其3-位和19-位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8个新型的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3a~3h),其结构经FT-IR和ESI-MS表征。用MTT法研究了3a~3h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11,12-脱水(-1-对甲氧基苯酚)-3,19-环磷酸酯穿心莲内酯(3g)对舌癌细胞(Tca-8113)的抑制作用最强,用药量为1.0×10-4mol·L-1时,3g的抑制率为35.16%。  相似文献   

17.
基于1,10-菲咯啉-5,6-二酮2,9位双噻吩的扩展策略,设计合成了2个化合物1和2。有趣的是,在大位阻双齿螯合配体2的配位化学研究中发现,只有铜( Ⅱ)离子生成了稳定的配合物3·H2O。此外,对2,2·CHCl3和3·H2O的X-射线单晶结构研究表明,为了克服空间位阻以满足中心铜( Ⅱ)离子的配位构型要求,1,10-菲咯啉-5,6-二酮及其2,9位取代的2个噻吩环之间的二面角分别从自由配体中的1.9(2)°、5.2(6)°和25.3(3)°、34.9(3)°增加到了铜( Ⅱ)配合物中的5.6(2)°、6.5(6)°和27.2(3)°、38.2(3)°。  相似文献   

18.
20 0 2年总额高达 1 0 0 0万克朗 (约 92 0万人民币 )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个人 :时年 43岁的日本人田中耕一 ( Koichi Tanaka,1 959~ )、85岁的美国人约翰· B·芬恩 ( John B. Fenn,1 91 7~ )和 64岁的瑞士人库尔特·维特里希 ( Kurt Wüthrich,1 93 8~ )。前两位得主分别发明了软激光解吸 ( SLD)的爆破电离方法和强电场的喷雾电离 ( ESI)方法 ,使得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能够转变为在气相中自由漂浮的带电离子 ,以便有可能利用质谱仪来准确测定它们的精细结构及其相应的生物功能 ,为此共享了化学奖的一半。另一半颁发给了第三位…  相似文献   

19.
刊  名刊 期资助金额刊  名刊 期资助金额1数学学报 (英 )季刊 8万 1 3中华外科杂志月刊 1 2万2力学学报 (英 )季刊 8万 1 4作物学报双月刊 1 0万3物理学报月刊 1 2万 1 5中国农业科学双月刊 1 0万4中国物理快报 (英 )月刊 1 2万 1 6遗传学报双月刊 1 0万5化学学报月刊 1 2万 1 7大气科学进展 (英 )季刊 8万6中国化学快报月刊 1 2万 1 8地球物理学报双月刊 1 0万7分析化学月刊 1 2万 1 9材料科学技术学报 (英 )双月刊 1 0万8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月刊 1 2万 2 0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双月刊 1 0万9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双月刊 1 0万 2 1金…  相似文献   

20.
用扑酸(H2pa,2,3-diphenylpropionic acid)和三烃基锡氯化物R3SnCl(R=Ph,Bu,Me)合成了3个有机锡配合物{[(Ph3Sn)(pa)]·Et3N}n(1)、(Bu3Sn)2(pa)(2)和[(Me3Sn)2(pa)]·CH2Cl2(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X-ray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表明三苯基锡扑酸酯为一维链状聚合物,扑酸作为桥联配体链接各个锡原子,中心锡采取五配位的三角双锥构型;而三甲基锡和三丁基锡扑酸酯配合物为二核锡配合物,锡采取四配位的四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