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结合化学平衡复习课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化学平衡复习教学的定位和学生的已有认识,阐明了平衡常数是化学平衡复习教学中的核心概念,具有促进平衡知识结构化和解决分析平衡问题思路方法的功能。还进行了发挥核心概念"平衡常数"教学功能的化学平衡复习的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探讨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盘良 《大学化学》2012,27(2):69-71
目前在物理化学教材及课堂教学中对热力学平衡概念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化学反应一定存在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化学势等于生成物的化学势,等等。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有关化学平衡、标准平衡常数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中学化学、普通化学、物理化学课程中均有涉及,为了避免知识点的简单重复,本文列出了物理化学课程中需掌握的关于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4.
彭小平  徐宇峰 《化学教育》2018,39(15):20-24
分析了“化学平衡常数”的教材内容和相关教学设计,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2个问题:简化的数据探究难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纯粹的知识性教学难以体现科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提出在教学中融合化学史和数据探究,能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概念,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本质和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5.
任仁 《大学化学》1986,1(3):22-24
某一反应物在反应达到平衡时转化的百分率——平衡转化率(以下简称转化率),是基础化学课化学平衡部分的重要概念。转化率虽然不如平衡常数更能代表一个可逆反应的本质,但它能更具体地说明某一种反应物的情况,其变化可以体现化学平衡的移动。因此,转化率的作用是平衡常数代  相似文献   

6.
在已有的化学平衡常数教学的基础上,提出认知化学平衡常数的新角度--化学平衡常数的多种表达式。依据教材中用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并结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用物质的量分数及分压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分析3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应用化学平衡常数的多种表达形式解决2019年全国(Ⅰ卷)化学第28题中的相关问题,使学生深入理解解答这道高考试题的关键所在。同时,拓展了学生对平衡常数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灵活应用平衡常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余金花  方文军  厉刚 《化学教育》2021,42(19):102-105
在高中化学和大学普通化学等基础化学教学中,常常基于化学反应速率引入经验平衡常数,也有基于热力学理论引入标准平衡常数。经验平衡常数比较具体、形象,标准平衡常数比较抽象,但2者本质是一致的。经验平衡常数因存在多种形式及量纲等问题,相对复杂;标准平衡常数严格、规整,数值唯一,具有“大道至简”的特征。建议在教学中更多地从热力学角度来理解、概括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在定量计算中尽可能统一使用标准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8.
基于化学学科理解,凝练了化学平衡主题的学科本原性问题,抽提了认识视角,建构了概念的层级结构。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教学实施、学生收获、教师反思及专家评价等方面,系统呈现了基于化学学科理解的“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9.
温利权  陈昊  王耀宗 《化学教育》2022,43(19):93-98
以2021年北京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卷第16题所涉及的“Fe2++Ag+Fe3++Ag”体系为例,结合热力学理论分析和滴定分析实验,提出了一种在中学化学阶段可操作的测定化学平衡常数的实验方法,为高中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教学提供重要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张霄  董素静 《化学教育》2016,37(11):28-31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新增设了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盐的水解常数、溶度积常数4项内容。通过分析得出,化学中的平衡常数是经过长期实验、推演得出的综合数值,它不但蕴含着化学平衡的知识内容、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基于此提出平衡常数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观以及人文精神,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徐守兵 《化学教育》2011,32(6):25-27
1问题的提出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更不例外,但新教材引入了平衡常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平衡常数的含义。那么现在学生在解决化学平衡问题时是更习惯用传统的勒夏特列原理还是新引入的平衡常数呢?平衡常数的引入能否  相似文献   

12.
宋玥  王磊 《化学教育》2016,37(15):23-32
基于认识方式有关理论及高中生化学平衡认识模型,分析高中生在化学平衡从必修到选修的认识发展情况,进行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并对比传统以知识获得为主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实际认识测查数据说明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型教学优于传统教学。建议教师充分挖掘化学平衡常数的认识功能与价值,围绕化学平衡常数开展课堂教学,建立和发展学生对化学平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行化学平衡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发了一款以合成氨为例的化学平衡知识学习和习题验证的教学软件。该软件采用了可视化的技术,用柱状图、曲线、数据来展示反应达到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便于学生从反应平衡的图像和数据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推理,从而认知化学平衡的原理。该软件不仅能用于化学平衡各概念的教学,也能为化学平衡习题课的讲解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4.
论证了中学教材为什么要引入化学平衡常数,讨论了中学教材中的化学平衡常数是经验平衡常数还是标准平衡常数,指出了应用平衡常数表达式进行计算时须遵循的规则。重现了人教版、鲁科版和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与化学平衡常数有关的几道例题及其解题过程,分析了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健  郑长龙  康波  宁晓强 《化学教育》2022,43(17):73-79
以“物质成分”大概念教学为例,基于学科理解,以探究物质成分的相关化学史为线索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在追溯“物质成分”相关概念、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建构物质成分的宏观、微观、宏微结合视角。并在解决探究物质成分的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科学论证能力,通过认识视角的发展,体会科学理论是在不断发展和进阶的,初步建立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秦蕾 《化学教育》2013,34(4):26-29
基于学生在学习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中的问题,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对“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知识在现象、概念、方法、价值4个水平和事实性、概念性、方法性和价值性4个层面的解读,提出了通过实验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依据平衡常数解读溶液中的定量关系、建构浓度变化对平衡影响的思维模式这3种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具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一线教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材的"化学电源"教学中关于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困惑为切入点,做了基于核心概念的中学化学"电化学基础"教学内容分析,并由此梳理出从初中化学到高中选修4学段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进程。以"化学电源"教学的再设计,说明厘清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程对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概念转变模型,介绍了典型认知冲突图模型的构成要素(新认知、差异性事件、迷思概念、目标科学概念、批判性事件或解释、关联科学概念、支持性认知)及其建构过程。以“化学平衡的动态性”的认知冲突图的建立为例,呈现了相关的教学设计并提出了冲突图教学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谭富桃 《化学教育》2014,35(9):37-39
在中学化学影响化学平衡条件的教学中,依据中学化学教材介绍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来分析和证明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这是一种新教法。此教法能使学生快速明白和快速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同时,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笑言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22,43(15):69-73
学科理解对教师教学的主要价值在于凝练学科本原性问题、抽提认识视角、厘清认识思路及建构主题概念层级结构,其中认识视角决定了理解问题的深刻程度,能够指引认识思路的发展,具有学科认识论层面的重要价值。本研究探讨学科理解视域下的认识视角是如何抽提并发展的,以有机物分子组成与结构主题为例。通过理解化学史得出抽提认识视角的过程:(1)追溯化学家本原性思想,分析概念的学科功能;(2)基于学科功能抽提认识视角,纵向体会认识视角的发展性;(3)基于矛盾冲突丰富认识视角,横向体会认识视角的多面性;(4)基于认识视角发展结构化、本原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