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教学行为研究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教学行为转变的研究是教学行为研究的重点。通过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案例研究项目,分别从备课行为、课堂教学行为、课后反思行为3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进行研究,利用课堂观察、录像分析、调查问卷、访谈对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结果及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概括提炼出具体教学案例研究中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潘伟  刘君丽 《化学教育》2012,33(12):11-13
对中美2国2位化学教师同题异构课“现代电池”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研究,结合中美2国化学(科学)课程标准和2位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经验,分析了2节课的教学设计异同以及2节课所渗透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鲁西北地区高中化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调查,揭示了高中化学教师不同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差异、化学教师教学行为之不同形式的有效性及差异.调查发现高中化学教师化学演示行为、化学实验教学行为以及多样化教学行为有效性较低.为提高化学教师教学方面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在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工作中应重视实践知识的培训、吸取更多一线化学教师投入到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以改革化学演示实验,并增强化学探究实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 ,对天水地区中学化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进行了调查 ,并以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化学科教师为对照 ,分析了二者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天水教师的深层教育观念尚未真正实现内化 ,而教育行为更为滞后。本文分析和探讨了造成天水化学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滞后并相互脱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天水地区中学化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进行了调查,并以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化学科教师为对照,分析了二者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天水教师的深层教育观念尚未真正实现内化,而教育行为更为滞后.本文分析和探讨了造成天水化学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滞后并相互脱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经过不同的阶段,专家型教师的课堂行为特征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启示价值。通过对专家型化学教师10节常态课教学行为对以及教学行为链类型、所用时间的对比和分析,总结了专家型教师在概念原理主题和元素化合物主题下教学行为的相同特征和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的6节常态课堂中教学行为对类型、所用时间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熟手教师在各个小类教学行为对上的使用、教学行为转换上好于新手教师,新手教师在教学行为对使用的时间利用率上低于熟手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都应该多尝试采用开放度较高的教学行为对,新手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  相似文献   

8.
何鹏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14,35(17):1-4
通过对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的6节常态课堂中教学行为及其所用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熟手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行为链的数目比例分配还是所用时间比例分配上均要好于新手教师。新手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向熟手教师的转变,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合理安排各类型的教学行为链的数目比例和所用时间比例,应当多采用一些高水平的教学行为链以及多投入一些时间在高水平的教学行为链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课堂观察和"教学行为对"分类理论,对新课程背景下新手与专家教师"化学键"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个案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手与专家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总结新手和专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和差异的基础上,对新手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晶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16,37(21):43-47
从教师人口学变量及其性格特征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主要因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考察了20位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特点和教师年龄、学历、性格等基本信息,通过F检验、多维标度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化学教师教学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的性别与性格。旨在分析不同性别、性格的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特征,并尝试在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中引入多维标度分析法,帮助揭示教学行为差异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杨晓丽  高兴邦 《化学教育》2012,33(12):29-31
在江苏教育“五严”新政的背景下,明确指出了高中化学课程实施中规范教学行为的必要性,调查分析了一个地区高中化学的规范教学现状,阐述了规范教学行为的区域性的实践措施和成果,并提出了2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梁永平 《化学教育》2013,34(10):3-7
教师的教学认知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教师教学认知图式的丰富性体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教师的教学认知图式具有3个层次:第1层次是要素性教学认知图式,包括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分析、学习目标的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基本思路的形成、学习主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8个基本要素;第2层次是内容类型教学认知图式;第3层次是具体内容的教学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天水地区中学化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进行了调查,并以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化学科教师为对照,分析了二者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天水教师的深层教育观念尚未真正实现内化,而教育行为更为滞后。本文分析和探讨了造成天水化学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滞后并相互脱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王先锋 《化学教育》2015,36(23):30-32
现行高中化学3个版本的教科书关于"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设计各不相同,对教师教学行为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通过呈现2位教师的相关教学片段实录,对其教学行为进行比较,并结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剖析,阐明了"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要兼顾培养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教学观点。  相似文献   

15.
理科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自我监控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平 《化学教育》2005,26(11):38-40,54
培养学生适当理解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本文以案例方式说明理科教师如何对于科学本质教学行为进行自我监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手化学教师和熟手化学教师各4节“酸和碱”单元常态课堂中教师使用教学行为链、教学行为对在时间和频次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教学行为链上,新、熟手化学教师都会在较高水平的教学行为链上花费更多的时间,熟手化学教师高水平教学行为链在频次上的占比要优于新手化学教师,在不同教学行为链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要更高一些;在教学行为对上,新、熟手化学教师都多以“问”和“讲”,学生多以“答”的方式来展开课堂活动,熟手化学教师在每一次“动”和“思”上所用时间要明显高于新手化学教师,学生参与课堂的水平上,熟手化学教师要优于新手化学教师。得出如下启示:与熟手化学教师相比,新手化学教师应有效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行为,注重对“酸和碱”学科内容本身及其教学的驾驭。无论是熟手还是新手化学教师均应进一步给予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动手—动脑”教学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莹  王淑娟 《化学教育》2010,31(8):60-62,68
“动手—动脑”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认知和信念。“动手—动脑”教学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取向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与广度。在谈话、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动手—动脑”教学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对获得的数据结果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莹 《化学教育》2009,30(6):26-27,39
在分析化学教师创意教学行为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谈话、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中学化学教师创意教学行为的现状,并且从教师的性别、教龄和是否为班主任等方面分析影响教师创意义教学行为的外在因素。对获得的数据结果进行spss13.0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已学习教师教育类系列课程的化学教育专业大三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教学反思视频与教学反思日志,研究职前化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广度和深度,并结合访谈探讨影响职前化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职前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广度在2~8之间,其中反思到4个维度的最多,总体呈正偏态分布,69.1%的职前化学教师的反思不超过4个维度。职前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水平较低,47.1%处于技术合理性水平,仅8.7%处于批判反思水平。职前化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受到其自身教学反思知识、教师指导、反思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对职前教师、教师教育机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使用“创意教学行为”量表,对103名高中化学教师“创意教学行为”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校类型、教师的性别、学历和教龄对教学行为的创意程度没有显著影响;教学行为的创意程度随教龄增长而周期性波动:如果以3年作为一个完整的周期,在每个周期开始的那一年,教学行为的创意程度明显偏高;而在每个周期的中间或者即将结束的那一年,教学行为的创意程度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