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的科学性论证了基础无机化学课程中“原子结构”应分为“原子和原子结构”和“元素与周期律”两章.“原子和原子结构”包括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原子核结构,“元素与周期律”包括元素的起源、周期律的建立和元素基本性质的规律性.通过教学实践,说明这样的处理有利于探索教材结构处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符合认识论规律.教法的改革有利于从基础课教学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2.
选取化学学科“原子结构”知识内容中原子结构、轨道等10个概念,采用词语联想法和相似矩阵法对55名初中化学教师的“原子结构”认知结构进行了测查,绘制出认知结构图,以研究初中化学教师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并对可能影响其认知结构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化学教师学科认知结构有明显“退化”倾向,教师仅对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以及电子5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对轨道等其余5个概念认识模糊。性别、教龄、学历、任教学校地域等因素对教师学科认知结构没有明显影响,影响教师认知结构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王会芳 《化学教育》2014,35(4):16-18
基于测不准关系式,运用数学推导的方法,证明并解答了电子为什么不掉进原子核里去、电子绕核运动速度的大小、原子核是否具有动能以及氢原子半径的大小等关于原子基本结构认识的常见问题,揭示了测不准关系和原子结构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测不准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对称性原理在原子结构中的支配作用,对ns电子向(n-1)d轨道“迁移”的规律性和d区过渡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组态的形成作了较全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在高三的化学教材中讲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时,只谈到得失电子的难易是决定于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我认为这样是不够完善的。如能使学生对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有所认识,了解原子(或离子)半径的大小和核电荷以及电子层数的关系,了解电子得失的难易还取决于原子(或离子)半径的大小,这就有助于他们深入的掌握化学知识。增加这部分内容是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的,我们只引导他们考虑,如几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层,核电荷较大的,则由于静电引力的缘故,它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必较大,最外电子层的电子当然也被吸引,因此,原子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化学课程"原子结构"教学内容中关于"自旋量子数"的定义、"为什么电子不会掉到原子核上"以及"原子轨道能计算"的规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新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的轨道概念在化学中应用极广。近年来,国内不仅大学教材多有介绍,就连中学教材都有所触及。  相似文献   

8.
王峰 《化学教育》2013,34(11):19-22
以高中化学教材《化学1》(苏教版)第一单元“人类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为蓝本,以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为主线,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大师间对话展开,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辩证、遐想和激情的发现之旅,让学生了解实验、假想和模型等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有关原子结构的教学和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掌握情况,我们在不同学校的八个十年级中旁听和分析了120节课,进行了测验作业并与学生作了个别谈话,也分析了许多其他学校的测验作业。研究结果指出,在讲述下列问题时学生最感困难:证明原子中有核及电子,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物理意义,共价键的本性,同一族中元素原子结构的改变与元素性质变化间的对比以及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在性质上和结构上的区别。把学生对课题材料掌握的质量和教材组织和教学方法比较以后,就找到了学生对上述问题学习不好的  相似文献   

10.
原子构造的对称性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承东 《化学教育》1998,(11):35-38
讨论了对称性原理在原子构造及元素周期系形成中的支配作用.提出了原子构造的"电子组态对称性规则";并运用这一规则阐述了ns电子向(n-1)d轨道"迁移"的规律性及(n-1)d6ns1电子组态不能存在的理论根据,指出全、半满电子组态特殊稳定性的物理实质是原子结构的对称性效应.  相似文献   

11.
邓晓军  李晨  何炜  秦向阳 《化学教育》2015,36(24):63-66
原子结构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其教学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在多年教学思考和经验积累基础之上,将原子结构的发现过程与人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并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不仅可极大地改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振林 《化学教育》1987,8(6):37-38
前面我们学习的热力学、化学平衡等章节是从宏观的角度讨论化学反应中的某些规律,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结构这两章中,我们将从物质的微观结构来探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从物质的内部构造来探索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钪熔体的局域原子结构演化和动力学行为。通过均方位移和速度自相关函数的分析,研究了钪熔体的原子动力学。当从高温降到接近熔点时,增强的背散射效应将直接影响钪熔体的动力学特性,如自扩散系数。进一步利用对关联函数、静态结构因子和键角分布分析了液态钪的局域原子结构。体系的第一配位间距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有序度增加,扭曲二十面体结构增加。通过与其他常见金属比较,发现稀土金属钪在凝固过程的演化行为与其存在相似性的同时还保留独特的性质。本研究可以为从量子力学视角解释稀土金属熔体中的物理现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冯文麒 《大学化学》1988,3(2):33-36
稀有气体氩、氦、氪、氖、氙和氡等六种元素,早在1884—1900年就相继被发现。近十年来稀有气体的制备、应用都取得了很大成果;稀有气体及其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也有很大进展。在化学学科内逐步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稀有气体化学目前高等学校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都介绍了稀有气体及其化合物。在教学中介绍稀有气体的独特的原子结构,有利学生加深对原子结构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高中的和大学的学习方法差异巨大,使学生难以快速适应大学无机化学的教学。以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为例,展开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的衔接教学研究,通过找准切入点、提出问题、初识基本知识、原理详解、实例练习等环节,可以顺利完成知识的衔接过渡,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承清 《化学教育》1992,13(1):22-24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原子结构这一章不仅内容多且很重要。而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近似能级图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巩固原子结构理论,了解周期律的本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内容多、课时紧,教师在教学时难于掌握,教学中又经常出现一种教不尽心的感觉,不利于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这部分知识,有时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应有的一些错觉。本文拟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郭晓丽  王澜  魏锐 《化学教育》2016,37(1):58-62
原子光谱是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证据, 但是在教学中因很难设计直观的课堂实验变得不好实现。设计了自制分光镜并在此基础上改造成数码分光镜, 介绍了光纤光谱仪。并利用这些仪器分析了日光灯、钠、锶元素的光谱。简单介绍了在实验设计支持下的原子结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任宁生  邓小丽 《化学教育》2017,38(17):16-21
尝试构建科学论证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型,并以原子结构教学为实例,采用该模型从科学论证的3个关键要素(观点、推理和证据)入手,让学生经历阅读、找证据、进行推理、最后证明假说的合理性等过程,以期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及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Mubiao Xie 《大学化学》2020,35(8):34-38
原子结构理论是高中化学和大学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习难点,教学过程中如何较好地衔接高中阶段知识与大学无机化学课程尤为重要。本文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为例,以2019版高中人教版教材和北师大版的无机化学教材内容讨论高中化学知识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问题,依据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若干建议,为大学无机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知识点的教学提供参考,同时帮助大一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衔接过渡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六十年代后期,在Hartree-Fock-Slater法的基础上,提出了Xα法[1].用于原子结构计算的Xα法与HF(Hartree-Fock)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用简单的统计平均交换势替代了HF法中计算最为困难的电子交换势,从而在保持较高理论严谨性和计算精确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尝试用经过适当修改的Xα方法,计算原子参数,解决分子结构中的某些问题.用原子参数解决分子问题,历来是化学和物理工作者常用的方法.本工作的意图是引入一个比HF法简单的容易在微机上实现的某种表现原子参数的计算方法,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