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排除和减小电极与熔体接触面间的阻抗,电极与连接导线的电阻以及石英电导池腐蚀的影响,本文用交流四电极法测量了熔体Na_3Na_3AlF_6-Al_3O_3-RE_2O_3的电导率,其中RE指以Ce为主的混合稀土。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电极为φ0.8mm的Pt和Pt-Rh丝(其中二根Pt、二根Pt-Rh),中  相似文献   

2.
氧化钇在Na_3AlF_6-Al_2O_3-CaF_2熔体中溶解度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等温饱和法测定了Y_2O_3在冰晶石-Al_2O_3-CaF_2熔体中的溶解度,据最优设计原理得出了其数学模型。通过考察影响溶解度的各种因素推断了Y_2O_3与冰晶石熔体相互作用的反应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研究了冰晶石熔体中添加钇族稀土碳酸盐即2.7NaF·AlF3(7Wt%CaF2)-Al2O3-YM2O3体系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 应用最优化设计原理,研究了该体系的初晶温度、表面张力、密度、粘度和电导率,分别得到了表征该体系初晶温度、粘度与Al2O3、YM2O3浓度关系的回归方程以及该体系表面张力、密度、电导率与Al2O3、YM2O3浓度和温度关系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Na_3AlF_6-Al_2O_3熔盐体系中ZnFe_2O_4基阳极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ZnFe2O4基阳极在Na3AlF6-Al2O3(saturated)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稳定性,讨论了电极的析氧历程并得到了析氧过电位与阳极表观电流密度之间的Tafel关系式,η=0.12+0.052logi(i=0.015-0.44A/cm2)。用三角波电位扫描法测定了电极析氧过程的伏安曲线  相似文献   

5.
选取硝化甘油(NG)和氧化铝(Al_2O_3)分别作为推进剂中的含能增塑剂和燃料表面的模型,研究了含硝酸酯类增塑剂与推进剂中燃烧剂表面的微观作用机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全电子双数值基组研究了NG在α-Al_2O_3(0001)和γ-Al_2O_3(110)表面的吸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NG可以在α-Al_2O_3(0001)和γ-Al_2O_3(110)表面发生强烈化学吸附;吸附导致相应的O—NO_2键被明显拉长并断裂,无能垒自发产生NO_2自由基,该解离过程放出大量的热,吸附能高达约175.7 kJ/mol;NG在完全羟基化的α-Al_2O_3(0001)和γ-Al_2O_3(110)表面上的吸附明显减弱,从强烈的化学吸附转变成以氢键作用为主的物理吸附,吸附能只有约50.0 kJ/mol;而在部分羟基化的α-Al_2O_3(0001)和γ-Al_2O_3(110)表面上可以同时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且两种机制并不存在明显的协同或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同时共沉淀法制备了(CeO2-ZrO2-Al2O3)-(La2O3-Al2O3)新型复合氧化物(CZA-LA),考察了焙烧温度对CZA-LA负载的Pd密偶催化剂的影响,并采用N2吸附-脱附法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尽管CZA-LA样品的比表面积降低,但即使在1000°C焙烧5h后,其比表面积仍能保持在122m2/g左右;另外,CZA-LA样品的孔体积降低幅度不大,当在700℃及更高温度下焙烧后基本上保持稳定.以不同温度焙烧5h后的样品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整体式Pd/CZA-LA密偶催化剂(Pd含量2.0g/L).催化剂对消除模拟汽油车尾气中C3H8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各新鲜催化剂的活性相差不大,均具有较低的起燃温度T50和完全转化温度T90.当催化剂经老化处理后,以1000°C焙烧的载体负载的Pd催化剂活性最高,T50和T90分别为310和341℃,ΔT仅为31℃,仅比新鲜催化剂的高7℃.可见,该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抗老化性能,可以满足欧Ⅳ及更高标准的用于汽油车尾气净化的密偶催化剂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用最大气泡压力法,采用三因子一次回归正交设计,研究了Na_3AlF_6-LiF-RE_2O_3体系的表面张力,得出表面张力(Y)与RE_2O_3含量(c_1)、LiF含量(c_2)及溶体温度(t)的回归方程如下:Y=260.78 4.088c_1 0.073c_2 0.557c_1c_2-0.136t-0.00483c_1t-0.00050c_2t。  相似文献   

8.
虽然γ-Al2O3。担载的Pt-Fe双组分催化剂与Pt-Sn双组分催化剂类似,对脱氢反应亦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1],但有关其表面结构的报道甚少.TPRinsituMBS技术研究含Fe催化剂可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2,3],本文以TPR及TPRinsitu57FeMBS技术研究了Pt-Fe/γ-Al2O3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及Pt、Fe与γ-A12O3相互作用情况.1实验部分催化剂采用分浸法制备“‘,所有含Fe样品”Fe含量均为wFc一0.1%.样品的TPR及TPRinsitu’7FeMBS的测量见文献[‘j.2结果和讨论2.ITPR研齐人AI,O,、PtFe/y-AI、0。的TPR港示于囹1.中…  相似文献   

9.
采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超细三元 Ni O- L a2 O3 - Al2 O3 气凝胶催化剂 .通过 BET、TEM、XRD、DTA、IR等物性表征 ,考察了煅烧温度和组成等对气凝胶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此种方法制备的多元气凝胶催化剂不仅保留了氧化铝和 Ni O- Al2 O3 气凝胶的主要特征 ,而且 ,氧化镧的加入使气凝胶更易晶化 ,热稳定性更好和吸附能力更强 .这种改进的溶胶 -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操作简单有效 ,适合要求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强、分布均匀、结构热稳定性好的多组元负载催化剂的制备 .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验了以铝-铬天青S(CAS)-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形成的三元蓝色络合物作为滴定法测定铝电解质中NaF/AlF_3比的终点指示,有较明显的颜色变化,且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实验部份 (一)主要试剂 1.三氯化铝溶液(一级):将氯化铝(AlCl_3·6H_2O)13.4克溶解于水,稀释至1000毫升,摇匀。 2.CTMAB溶液:0.05%.称取0.05克CTMAB加水60毫升微热溶解,冷却,以水稀释至100毫升、摇匀。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协助催化条件下甲烷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SCR).反应气体经等离子体活化后,生成NO2,HCHO,CH3NO和CH3NO2等活性更高的中间产物.程序升温表面反应表明,这些中间产物可在等离子体后置催化装置上进一步反应,从而使NOx还原为N2.在考察的一系列催化剂(包括γ-Al2O3,Ag/γ-Al2O3,B2O3/γ-Al2O3,Ga2O3/γ-Al2O3,In2O3/γ-Al2O3等)中,B2O3/γ-Al2O3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当反应温度为300oC时,NOx转化率达到最高.与γ-Al2O3催化剂相比,在10wt%B2O3/γ-Al2O3催化剂上,300oC时,NOx转化为N2的转化率从33.4%提高至51.0%.催化剂的酸性对于经等离子体活化后的反应气体在催化剂上的SCR反应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催化剂上吸附态NOx对于NOx的转化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沉积氯铱酸的γ-Al_2O_3的表面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氮物理吸附、氢化学吸附和可见光谱等方法对沉积H_2IrCl_6的γ-Al_2O_3(Ir含量0.5—30%重)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孔结构分析,认为H_2IrCl_6首先集中沉积在γ-Al_2O_3的直径为40以下微孔中,此后随沉积量增加,微孔中沉积层加厚,并逐渐向大孔沉积。γ-Al_2O_3浸渍0.5—3%的H_2IrCl_6后,其特征谱带与[IrCl_6]~(-2)的对比有较明显位移,因此认为在浸渍过程中[IrCl_6]~(-2)离子与γ-Al_2O_3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氢化学吸附结果与上述观点一致。  相似文献   

13.
用常规的高温合成法合成了CaO-SiO2-B2O3∶Sm2O3玻璃,探讨了玻璃的最佳合成温度、玻璃的吸收光谱,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质。在CaO-SiO2-B2O3∶Sm2O3玻璃体系中观察到了Sm3 的发射光谱。样品的发射光谱有3个主要荧光发射峰,峰值波长分别为568,605,650nm,其中最强峰为605nm,可见发射起源于Sm3 离子4f电子的f-f跃迁。其中568nm对应于4G5/2→6H5/2跃迁、605nm对应于4G5/2→6H7/2跃迁、650nm对应于4G5/2→6H9/2跃迁,光谱性质表明这种玻璃体系能够把太阳光中的紫外光转换成红光,从而增强红光的发射强度。可以利用这些玻璃的发光性质来制备农用转光玻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迎头色谱技术对CoO·MoO_3/γ-Al_2O_3系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催化剂的还原度及还原催化剂的可逆吸附氢和不可逆保留氢。结果表明,在我们所研究的催化剂的Co、Mo、Al 组成范围内,在特定的还原条件下,MoO_3与γ-Al_2O_3在焙烧过程中发生作用形成表面络合物,因而易于还原。本文还阐明了还原度、吸氢量同加氢脱硫催化反应活性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还原进行的方式,认为低温时遵从速率限制成核作用机理,高温时遵循瞬间成核收缩球模型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用TG-DTA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YBa_2Cu_3O_(6.5+δ)超导体合成过程的反应机理和某些性质。实验表明,在250~600℃首先生成二元的复合氧化物,而在750~920℃形成超导相。在920℃以上,继续升温将出现两个脱氧过程,而降温时又出现两个相应的吸氧过程。本实验制备的超导体熔点为1239℃,其化合物中氧的化学计量为6.5+δ。样品在高温下淬火其超导性消失,在稀的盐酸、硝酸和硫酸中该超导体均可溶解。  相似文献   

16.
添加Y_2O_3的ZrO_2-Al_2O_3复相陶瓷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工业ZrO2,Al2O3原料,以Y2O3作为稳定剂,通过适当的工艺制备出ZrO2 Al2O3复相陶瓷。研究结果表明,Y2O3添加量为3.5%(摩尔分数)的ZrO2基陶瓷中加入Al2O3可有效地抑制ZrO2晶粒的生长,有利于使ZrO2晶粒以亚稳四方相存在,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与断裂韧性。Al2O3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分别为676.7和10MPa·m1 2,其值接近湿化学法制备的复相陶瓷的力学性能。相变增韧与颗粒弥散增韧作用相互叠加提高了复相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SG)、共沉淀法(CP)、表面沉淀法(PR)及混捏法(ME)制备TiO_2-Al_2O_3复合载体,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复合载体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制备Co-Mo/TiO_2-Al_2O_3-X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Co-Mo/TiO_2-Al_2O_3-X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脱硫性能。利用XRD、BET、SEM等表征手段对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SG法制备的复合载体粒径均一,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CP法制备复合载体时TiO_2以单层或亚单层的分散状态高度分散于γ-Al_2O_3中。在氢气压力3.0 MPa、反应温度280℃、反应时间4 h、液时空速1.4 h-1和氢油比600的条件下,SG法制备的Co-Mo/TiO_2-Al_2O_3催化剂具有较高加氢脱硫活性,噻吩转化率达到96.6%。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纳米γ-Al2O3吸附剂对Ge(Ⅳ)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温度和溶液的pH值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Al2O3对Ge(Ⅳ)的吸附在2min时基本达到平衡,在pH=4~11范围内,Ge(Ⅳ)可以被纳米Al2O3定量富集,吸附率大于95%;吸附于纳米Al2O3上的Ge(Ⅳ)可以用0.3mol/LK3PO4和1mol/LH2SO4混合溶液洗脱,5min后基本达到解析平衡,解析率能达到97%;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速率常数,并求得纳米Al2O3对Ge(Ⅳ)的吸附活化能(Ea)为11.63kJ/mol;该体系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由D-R等温式求得常温下纳米Al2O3对Ge(Ⅳ)的平均吸附能为10.87kJ/mol.Ge(Ⅳ)吸附反应的ΔG0为负值,焓变ΔH0为正值,说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19.
NiO在γ-Al_2O_3及 TiO_2/γ-Al_2O_3载体上的表面存在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 LRS, XRD, UV-DRS, TPR考查了γ-Al2O3上 TiO2的分散容量,分散态 Ti4+离子的配位环境; NiO在经 TiO2改性后的γ-Al2O3载体上的分散容量。结果表明:( 1) TiO2在γ-Al2O3表面的分散容量约为 0.62 mmol/100m2γ-Al2O3,当 TiO2含量低于该分散容量时 Ti4+在γ-Al2O3载体表面以嵌入形式呈离子态分布;而含量高于分散容量时还有结晶态的 TiO2出现。( 2) NiO在 TiO2/γ-Al2O3载体表面的分散容量约为 1.1 mmol/100m2γ-Al2O3,比之在γ-Al2O3载体表面的分散容量 (1.5mmol/100m2γ-Al2O3)要低,这是由于γ-Al2O3表面上部分空位被 Ti4+离子占据。用表面相互作用的“嵌入模型” (Incorporation Model)讨论了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分别用溶胶凝胶法和分步沉淀法制备了MnOx+γ-Al2O3和MnOx/γ-Al2O3,用等体积浸渍法将等量的Pd(NO3)2分别浸渍于其上,再将它们分别涂覆于堇青石上,得到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整体式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程序升温还原和低温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和MnOx焙烧温度明显影响催化剂中MnOx的物相、表面Mn物种和表面活性氧物种的分布及织构性质.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制备方法得到的催化剂于16–90 oC,380000–580000 h–1条件下均可将0.6μL·L–1 O3完全分解;尤其是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d/γ-Al2O3+MnOx/γ-Al2O3催化剂分解O3活性较好,催化剂表面Mn2+:Mn3+:Mn4+=1.7:1:3(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