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在各种环境水、土壤等样品中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SPME/GC/MS联用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测定纺织品中甲苯、4-乙烯基环己烯、苯乙烯、萘和1-苯基环己烯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选择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萃取涂层,优化了SPME的萃取条件,包括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顶空体积、离子强度、搅拌速度、解吸温度和时间以及GC—MS仪器条件。对于甲苯、4-乙烯基环己烯、苯乙烯、萘和1-苯基环己烯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0.087~870、3.32~3320、2.28~2280、0.015~150和0.050~50.0ng/g;检出限分别为0.005、0.042、0.670、0.008和0.011ng/g。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0.1%~122%之间,RSD在0.8%~8.6%之间。方法符合纺织品中痕量VOCs的快速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GC × GC-QTOF MS)测定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比较了不同固相微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顶空平衡时间、调制周期和升温速率对测定效果的影响,用NIST谱库结合色谱保留指数对物质进行定性,并对高频检出物质进行半定量。结果表明,最佳检测条件为:80 μm DVB/C-WR/PDMS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110 ℃、平衡时间30 min、二维调制周期4 s、色谱升温速率8 ℃/min。9个回收PET样品中共检出209种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苯系物、烷烃类、醇类、醛酮类、酯类、烯烃类、萘类、羧酸类和酚类等。高频物质的最高含量为2.13 mg/kg(十四烷),未发现浓度极高的误用物质。该研究为回收PET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调查提供了科学和可靠的方法依据,并为回收PET的利用和安全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 × GC-Q-TOF MS)建立了土壤样品中24种有机磷 和2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快速同时检测方法,样品经索氏提取后直接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进行分离,有效实 现了杂质与目标物的完全族分离效果。以24种有机磷和20种有机氯农药的高分辨精确质量特征离子进行定 量分析,结果表明,44 种农药均在 20~3 000 μg/L 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2 )为 0. 990 3~ 0. 999 9,检出限(LOD)为 0. 3~7. 9 μg/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 93. 0%,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n = 5)为 6. 9%。该文可为土壤中农药残留的高通量快速筛查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回收聚乙烯的挥发性气味成分及其对总体气味的贡献,该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8种回收聚乙烯(PE)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和检测,通过检索NIST质谱库,结合保留指数对挥发性气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最后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对其进行主体气味成分评价。萃取温度为80 ℃,平衡时间为30 min,萃取时间为40 min,萃取头为50/30 μm DVB/CAR/PDMS,色谱柱为HP-5 MS(30 m × 0.25 mm,0.25 μm)。结果表明,8种回收PE中共鉴定出47种挥发性气味物质,主要包括14种酯类、11种醇类、6种酮类、4种醛类、4种酚类、2种烷烃类、2种烯烃类、2种醚类、1种羧酸类和1种胺类,其中有31种共有成分。ROAV分析结果表明,壬醛、异佛尔酮、水杨酸戊酯、二苯醚、2-萘甲醚、苯酚和冰片是8种回收PE的主体气味物质。回收PE中的异味是限制其应用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可为回收PE的脱气除臭工艺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HS-SPME-GC)以富勒烯聚二甲基硅氧烷(PSO-C60)固定相处制萃取头分析了塑料浸取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并对萃取温度、离子强度、吸附时间和热解析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5μg/L-500μg/L,检测出了为2.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4.8%(n=6).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法对成品卷烟烟丝和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并对鉴定出的70种成分和96种成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汝松  柳仁民  崔庆新 《分析化学》2002,30(10):1240-1242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探讨了萃取时间、搅拌速度、离子强度、pH值和解吸时间等条件对萃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5μm PDMS/DVB涂层对水中的酚类化合物有较好的萃取效果,用于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用直接进样、固相萃取进样和自制的固相微萃取(SPME)装置进样与气相色谱(GC)及GC—MS联用检测了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影响SPME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使用的方法在所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68~0.991),检出限达0.3—2、3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回收牢为95%~111%。结果表明:自制的SPME装置操作简单、快速、安全,准确度、灵敏度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固相微萃取探头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甲苯和二甲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研制的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羟基硅油复合涂层的固相微萃取探头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HS-SPME-GC),测定了制漆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的甲苯和二甲苯。研究了影响该方法分析灵敏度的各种条件因素:萃取时间和温度,解吸时间和温度及离子强度等。结果表明新探头性能优于商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探头。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L-0.1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除苯以外线性范围达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烷基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 SPME)与气相色谱 质谱(GC/MS)联用测定水样中四甲基铅和四乙基铅的方法,探讨了SPME萃取烷基铅的实验条件,并对GC/MS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四甲基铅和四乙基铅分别在5~1000ng/mL和1~500n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四甲基铅5.19ng/mL,四乙基铅1.05ng/mL。方法用于合成水样分析,四甲基铅和四乙基铅的回收率在87.5%~1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7%~6.5%之间。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地区细叶杜香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炎  赵敏 《色谱》2003,21(6):631-631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样品  固相微萃取(SPME)手柄及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萃取头(美国Supelco),恒温磁力搅拌装置,GC 17A QP5050GC/MS仪(日本Shimadzu)。  细叶杜香2002年8月采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在避光处将其自然晾干后,将其嫩枝和叶剪成细末,待用。1.2 杜香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水蒸气蒸馏:取细叶杜香样品100g,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蒸气蒸馏,提取6h,水层用氯化钠饱和后,用乙醚萃取,回收乙醚,得棕黄色透明油状物0 6g,将其用乙醚稀释后用于气相色谱 质谱(GC/MS)分析。  SPME:将SPME纤维在GC/MS仪进样口250℃下老化2…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GC-TOF MS/FID)对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CDLRS)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采用TOF MS和FID两种检测器同时采集数据,并结合谱库检索、标准物质保留值对照、谱图解析、标准质谱图对照、全二维谱图特征以及提取化合物分子离子等定性方法,将TOF MS检测数据定性,然后将定性的烃类化合物以z值分类法分为18类;应用Chroma TOF数据处理软件将TOF MS数据的定性分类结果应用到FID的检测数据中,对TOF MS和FID采集的数据色谱峰面积归一化处理,实现CDLRS的半定量分析。GC×GC/FID定量结果显示: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中饱和烃和芳烃分别占45.805%、53.938%,其中饱和烃主要为二环烷烃及三环烷烃,含量依次为14.644%、18.021%;芳烃主要为一环烷苯和二环烷苯,含量依次为19.759%、16.528%。该方法为CDLRS的定性定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全二维液相色谱(HPLC×HPLC)、多维毛细管电泳等多维分离技术在生物制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其中对作者所在研究组在全二维气相色谱应用于中药及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联用分析系统等方面的工作做了重点介绍。由所综述的生物制药研究得出结论:多维分离方法以其高分辨、快速、自动化等特点已经在生物制药领域显示出它的巨大优势,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GC×GC - TOF MS)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中性化学成分的方法.以较长的弱极性柱HP-5 MS(50 m×0.2 mm i.d.×0.33 μm)作为第一维柱,较短的薄液膜中等极性柱DB-17MS(1.7 m×0.1 mm i.d.×0.1 μm)作为第二维柱,对优质烟叶单料卷烟烟气的中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经过人工纠错等分析初步鉴定出匹配度大于700的1 464种成分,重点讨论了中性香味羰基化合物全二维点阵的谱图特征,为烟气和复杂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夏丹  高丽荣  郑明辉 《色谱》2017,35(1):91-9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组分复杂,在自然界中超痕量存在,其分离分析十分困难。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作为一种新型色谱技术,与传统的一维气相色谱相比,具有峰容量大、分辨率和灵敏度高等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分析。该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全二维气相色谱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全二维气相色谱在解决一些复杂POPs定性定量分析难题方面的应用,如二恶英、毒杀芬和短链氯化石蜡等;概述了全二维气相色谱对多种POPs同时定性定量分析的应用进展;讨论了全二维气相色谱在非目标有机污染物筛查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发展趋势及相关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GC)联用技术,测定不同温度下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BTEX)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空气之间的分配系数K。根据分配系数K和温度T之间的关系,求得焓变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萃取头的吸附作用是一个放热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分配系数减小,同时根据logK与1/T的线性关系,计算获得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的蒸发焓数据,所得数据与文献值接近。  相似文献   

18.
广东土牛膝超临界流体萃取物的 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GC-MS技术,对广东土牛膝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气相色谱分离出77种组分,鉴定出其中32种化合物,主要为萜类物质(大部分为倍半萜)、有机酸及其酯类、酚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Q/TOF MS)技术对中药防风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首先在标准EI电离源模式下采集样品,通过定性软件对数据进行解卷积和NIST库比对,鉴定出库内化合物82种,包括烃类、醛酮类、醇类、酸类和酯类。此外,采用GC-Q/TOF MS的低能量电离源(Lower energy)模式,确定未知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采集二级质谱,获得碎片离子信息,推断分子式,并结合Chemspider数据库,鉴定了未知物结构。运用该方法鉴定出NIST库外化合物2种,分别为(5E,7E,11S)-5,11-二甲基-5,7-十四碳二烯-1-炔-4-醇和(6S,7E,9E)-7,9-十七碳二烯-11,13-炔-6-醇。同时鉴定了库内化合物3种,为2,4-癸二烯醛、肉豆蔻酸和棕榈酸甲酯,与自动匹配结果相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综上,从防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4种化学成分。该研究丰富了GC-Q/TOF MS在中药防风挥发油中的运用,也为其他物质的快速全面鉴定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GC-Q/TOF MS的Lower energy 和MS/MS联用模式适用于NIST库中未收录化合物的准确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将污染猪油中的有机锡化合物进行丙基化衍生后,利用气相色谱- 火焰光度法(GC-FPD)及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它们作了全面的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猪油样品中均含有二甲基锡,多数样品中还含有三甲基锡和一甲基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