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且高精度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用于研究天然产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此方法基于一定介质条件下L-3,4-二羟基苯丙氨酸(L-DOPA)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生成棕褐色多巴醌,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75 nm处,而酪氨酸酶抑制剂能降低酶促反应速度,减少多巴醌形成的量,从而降低475 nm下的吸光度值,形成倒峰。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半抑制浓度的曲酸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测定相对标准偏差(n=10)为0.036%,与分光光度法和酶标仪微量法相比,精密度提高了10倍以上。咖啡酸对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对二酚酶相对激活率达到50%时的浓度(IC50)为0.170 mmol/L;薰衣草花水相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0.96 mg/m L。与分光光度法及酶标仪微量法相比,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天然产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酶动力学方法,以L-多巴为底物,通过酪氨酸酶二酚酶催化反应体系,研究α-熊果苷对二酚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的二酚酶催化反应产生激活效应,反应过程没有迟滞时间;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得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催化反应系统中α-熊果苷浓度的增大,动力学参数Km逐渐减小,而最大反应速率Vmax逐渐增大,表明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激活作用为竞争及非竞争混合型;并且从酶的构象变化及减少酶的自杀性失活的角度,阐述了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激活机制。  相似文献   

3.
芥子酸及其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芥子酸、芥子酸甲酯及芥子碱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结果发现, 酪氨酸酶电极对其底物邻苯二酚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 电流响应在底物1.0×10-7~6.0×10-5 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0.93 nA·L/μmol); 芥子酸及其衍生物都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抑制能力大小的顺序为芥子酸>芥子酸甲酯>芥子碱. 通过对这3种物质的抑制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 芥子碱是非竞争型抑制, 而芥子酸和芥子酸甲酯是混合型抑制. 这3种物质对酪氨酸酶可能的抑制机理一是抑制物与底物竞争酶的双铜活性中心; 二是抑制物具有抗氧化活性, 因而抑制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稀土浓度的镧、钕柠檬酸配合物溶液对纤维素酶水解不同纤维素底物的活性的影响规律,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用沉淀法分别合成了镧、钕柠檬酸配合物;用EDTA络合滴定法分析了镧、钕在配合物中的含量;用红外光谱法对镧、钕柠檬酸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DNS试剂法测定了不同稀土浓度的镧、钕柠檬酸配合物溶液对纤维素酶水解不同纤维素底物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柠檬酸中羧基脱去质子后与镧、钕离子配位,在合适浓度时,两个配合物对纤维素酶水解滤纸、羧甲基纤维素钠、纤维二糖的活性均有最大的激活作用,钕配合物的激活效果好于镧配合物。  相似文献   

5.
选择合适的溶剂体系,用维生素C(Vc)作为阳性对照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丹皮酚及金银花叶子总黄酮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1%丙三醇和1%吐温-80(体积比1∶1)混合液作溶剂可显著增加丹皮酚和金银花叶子总黄酮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茶多酚、丹皮酚、金银花叶子总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活性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Vc、Vc∶丹皮酚=1∶2(质量比)、Vc∶丹皮酚=1∶1(质量比)、茶多酚、茶多酚∶丹皮酚=2∶1(质量比)、丹皮酚、金银花叶子总黄酮提取物.  相似文献   

6.
酪氨酸酶是细胞内催化合成黑素的关键酶。 理解酪氨酸酶抑制剂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对于设计新药和化妆品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仍不清楚。 本文利用配体和结构描述符构建了隐式和显式模型,阐明了酪氨酸酶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 隐式模型的相关系数R高达0.961,显式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775。 两个模型很好地预测了3个茶多酚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酸(G)。 相关性分析发现,抑制剂与酪氨酸酶结合引起的构象熵损失与抑制剂的活性密切相关。 具有较少构象熵损失的ECG在4种茶多酚中具有较高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结合自由能计算也证实ECG与酪氨酸酶的结合能力最强。 此外,通过分解结合自由能发现,酪氨酸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His57、His201、Asn202、His205、Glu192和Val215)与抑制剂形成了较强的范德华和静电相互作用,进而稳定了复合物结构。  相似文献   

7.
筛选胀果甘草是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最强的提取物,并研究其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类型,探究其抑制作用机理。 考察了胀果甘草7种不同溶剂包括甘草酸、提酸废液、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和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阳离子(ABTS·﹢)、羟基自由基(HO·)的清除作用,根据双倒数曲线图形判断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类型,结合抗氧化能力探究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机理。 在胀果甘草7种溶剂提取物中,以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3.4775 g/L,双倒数曲线做图得到了一组纵轴截距不变的曲线,抑制常数K1为0.6667 g/L,胀果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也具有最强的清除ABTS·﹢、HO·的能力,半清除浓度和速率常数分别为0.0442 g/L和4.634×108 L/(g·s)。 胀果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竞争性抑制,推测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是通过清除了氧自由基和作为竞争性底物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法提取红葡萄酒中的多酚物质,测定红酒多酚在不同外在条件下(即温度、光照、紫罗兰香精和防腐剂G-Plus、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吸光度的改变,从而对其稳定性进行测定,测定了红酒多酚的酪氨酸酶抑制率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制备了红酒多酚美白精华液,通过人体实验,评价其美白功效。结果表明:红酒多酚其稳定性受到光照、温度影响,在配方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香精、防腐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不会影响其稳定性。在3. 0%的受试浓度下,红酒多酚的酪氨酸酶抑制率达到80. 21%,对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达到75. 35%,红酒多酚制成的美白精华有一定的美白能力,能显著降低皮肤黑色素含量和增加皮肤亮度而美白皮肤。结果说明红酒多酚具有一定的美白和抗氧化功效,可以作为天然的美白化妆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过渡金属取代的Kiggen型结构的杂多酸盐Na_6PMo_(11)FeO_(40)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并分析了其对4种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Na_6PMo_(11)FeO_(40)对B16细胞的细胞形态和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B16细胞的增殖率、酪氨酸酶活性以及黑色素合成量的抑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浓度为50~200μmol/L的Na_6PMo_(11)FeO_(40)能显著抑制B16细胞增殖(P0.05或P0.01);浓度为200μmol/L的Na_6PMo_(11)FeO_(40)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极显著(P0.01),IC50为166.5μmol/L;Na_6PMo_(11)FeO_(40)对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抗菌作用,且对球菌的抑制效果优于杆菌.实验结果表明,Na_6PMo_(11)FeO_(40)可作为具有防腐抑菌功能的新型酪氨酸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酪氨酸酶是生物体合成黑色素的关键酶,实验以光果甘草为原料,研究其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机理.采用L-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光果甘草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并绘制了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以此判断其抑制类型.结果表明光果甘草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半抑制浓度(IC50)为(266.5±1.4)mg/L.对酪氨酸酶抑制机理测定分析的结果表明,光果甘草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抑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类型是混合型抑制,抑制常数KI为(182.86±1.43)mg/L,α值为(15.49±0.68)mg/L.可见甘草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酪氨酸酶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羟基磷灰石/胶原/植物多酚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花色素、茶多酚等植物多酚为交联剂,采用低温原位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胶原/植物多酚(HA/COL/PP)复合材料。对材料的形貌、热稳定性、溶胀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植物多酚的加入使复合材料中各成分结合更紧密,增加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溶胀度。比较研究表明,添加原花色素对上述性能的改善更有效。为了考察加入植物多酚后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分别对羟基磷灰石/胶原/原花色素(HA/COL/PA)、羟基磷灰石/胶原/茶多酚(HA/COL/TP)复合材料进行了体外矿化能力研究,观察到两种材料的表面都形成了新的矿化沉积层,说明加入了植物多酚不影响复合材料的体外矿化能力。因而,羟基磷灰石/胶原/植物多酚复合材料是一种有潜力的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2.
光谱法研究夏枯草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夏枯草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夏枯草黄酮是一种可逆的竞争型酪氨酸酶抑制剂,且能很快地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79.25μg/mL,抑制常数(Ki)为130.33μg/mL。荧光光谱显示夏枯草黄酮能显著地增强酪氨酸酶的疏水性。圆二色谱分析表明夏枯草黄酮诱导酪氨酸酶的构象发生了部分改变。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对食用油抗氧化作用的顺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理,将不同含量的茶多酚溶液添加到经各种高温处理的食用油中,在实验的各个反应阶段分别取样用顺磁共振波谱仪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茶多酚具有明显的消除,抑制食用油中的自由基的能力,该能力随着茶多酚加入的浓度,反应时间的变化而不同,实验所获得的茶多酚抑制食用油中自由基的反应时间,浓度,温度的变化规律,为今后在食品工业上科学地利用茶多酚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实验  相似文献   

14.
以3,5,3',5'-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对猪肉过氧化物酶(POD)的酶学特性以及猪肉不同部位过氧化物酶活性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标准酶获得了酶活性标准曲线.猪肉过氧化物酶在温度38℃,pH 4.80时活性最高.酶浓度与酶反应初始阶段的酶活性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氢供体底物TMB的最佳浓度为2.80×10-4 mol/L,浓度过大则会抑制酶的活性,氢受体底物过氧化氢的浓度与酶活性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和较宽的线性范围(0~4.20×10-3 mol/L).猪肉不同部位如腰条(指外腰条)、里脊(指内腰条)、后腿、前腿、三层、腱子中POD活性大小不同,前三者的POD活性相近且活性较小,而后三者活性较为相近且活性较大.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准曲线可以求估待测样品中POD的活性值.  相似文献   

15.
酪氨酸酶电流传感器测定低浓度氰化物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预活化聚酰胺膜固定酪氨酸酶,制得性能良好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以此测定CN-抑制剂的含量。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苯酚作底物,浓度范围为5×10-6~4×10-5mol/L,当苯酚浓度一定时,还原电流(-0.200V,vs,SCE)的下降值与CN-浓度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检测范围为5×10-7~2×10-4mol/L,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16.
非专一性酶催化壳聚糖水解反应的特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某些非专一性酶对壳聚糖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具有普遍的壳聚糖酶的活性。α-淀粉酶对壳聚糖的降解作用受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pH等因素的影响,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壳聚糖浓度20g/L,酶浓度4g/L,pH值6.0,反应温度50℃。降解反应初期是以内切的方式进行,所得到的壳寡糖具有较低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17.
酶解鹿茸肽的制备、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种工业用碱性蛋白酶对新鲜梅花鹿鹿茸进行水解制备生物活性肽。首先,考察了酶用量、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为酶浓度1:150,底物浓度1:13,水解时间60 min。其次,利用硫酸胺分级沉淀法制备了鹿茸多肽粗提液,同时采用缓冲液保护其活性,再经Sephadex G-25凝胶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具有最强抗氧化活性的鹿茸肽组分(VAP-B)。最后,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对VAP-B进一步纯化,得到了分子量在800以内的小肽活性组分(VAP-B1),其蛋白含量为70.45%。在此基础上,对小肽活性组分VAP-B1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包括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以及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和还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鹿茸肽VAP-B1浓度为20mg/ml时,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率达到91.9%,有明显的清除超氧阴离子的作用;浓度为10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达到100%,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鹿茸肽VAP-B1具有一定的防止脂质过氧化和还原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茶多酚溶液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以及不同浓度、pH值、缓冲液、有机溶剂等因素对可见光区荧光的影响。研究表明:茶多酚溶液的三维光谱可分为三区(以激发波长/发射波长λex/λem表示):Ⅰ区:210 nm/315 nm、270 nm/315 nm;Ⅱ区:335 nm/395 nm;Ⅲ区:490 nm/515 nm。随浓度增大,茶多酚荧光的激发、发射波长逐渐红移。茶多酚浓度3 mg/mL,溶液pH 7.55条件下可灵敏检测Ⅲ区可见光区荧光;常用缓冲溶液对Ⅲ区荧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敏效果;质子化溶剂有利于Ⅲ区的荧光发射。据此可为茶多酚的快速、无损分析检测及应用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UF-两段厌氧处理茶多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前置超滤膜(UF)的两相厌氧工艺对原水COD为18362.6mg/L,荼多酚为3608.3mg/L、色度为2624.2倍的茶多酚生产废水进行为期90d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实验压力为0.2Mpa时,膜组件对COD去除率为63.4%,茶多酚去除率为95.1%,色度去除率为93.4%.然后,对两相厌氧工艺的投配率、P含量和酸化段水力停留时间(HRT1)对废水COD、色度与茶多酚去除率和产气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当投配率为15.0%、P含量为38.1mg/L、HRT1=24h,该工艺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出水COD为1288.1mg/L,COD去除率为80.8%,色度为95.6倍,色度去除率为44.6%,残余茶多酚为119.8mg/L,茶多酚去除率为32.3%,产气率为0.85m3/kg COD,与未采用UF预处理的两相厌氧水解工艺相比,COD、色度和荼多酚去除率分别提高23.40%,10.2%和1613%,产气率增加0.15m3/kg COD.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含氮化合物氨,苯胺、喹啉及硫化物噻吩对担载钯的新型催化材料-铝交联粘土催化剂(Pd/Al-CLM)加氢裂化活性的影响。在氢压为5.88MPa,反应温度为250℃、空速为3.0h~(-1),氢/油比为1000:1(V)的反应条件下,发现分子大小不同的含氮化合物,尽管其碱性氮化物的含量相同,但对催化剂的中毒作用不同。分子尺寸小的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苯胺,再次为喹啉。硫化物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要比含氮化合的影响小。在一定浓度下,硫化物对Pd/Al-CLM 的加氢裂化活性无显著影响。在Pd/Al-CLM 中加入少量的助剂,可以显著地提高催化剂抗氨的能力。这是很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