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根泉 《数学通讯》2012,(19):32-33
文[1]和文[2]对一道三角问题进行了解答,文[2]还对文[1]的解答提出了质疑,指出了其中的错误.笔者阅后受益匪浅,但还是觉得其解法不够自然,不易使人想到,以下用解析法给出本题的另一解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许多专业杂志都对此题的解法进行了研究,同时也提供了一些精彩的解法,但其中一些解法值得商榷:如文[1]、文[2].本文将通过构造法,利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给予说明,同时给出一个简洁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该三角形的其它边和角的问题,一般借助正弦定理解决.在求解过程中,对解的个数的判断问题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对此,文[1],文[2]中给予了详尽的归纳、指导.但依条件的不同,分类较多,判断准则各异,同学们掌握起来难免仍有较大困难.笔者意欲再介绍一种方法,只需借助余弦定理及同学们十分熟悉的二次方程知识即可轻松作出判断.下面借用文[1],[2]的部分例题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胡福林 《中学数学》2005,(11):46-47
文[1]、[2]分别给出了圆内接四边形中有关三角形内切圆、旁切圆的两个几何恒等式,并综合运用三角、代数知识给出了证明.这两个恒等式"优美"的几何背景是什么?如何用几何方法给出它们的证明?笔者对此作了进一步探究,得到了圆内接四边形一个非常优美的几何性质,由此很容易证得文[1]与文[2]中的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5.
对于“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斜三角形”的类型(也称为“SSA”型),文[1]、[2]、[3]、[4]、[5]分别作了介绍,并就其解的个数的判定给出了各具特色的解法,可前不久我校月考中的一题却出现了言之凿凿,而结果迥异的两派,于是笔者愿意在此作进一步探讨.例题△ABC中,a=27  相似文献   

6.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问题是一个有趣且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学生难以把握的难点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有责任思考如何突破该难点。文[1],文[2],文[3],文[4]相继讨论了该问题的解法,较教材的图解法明显简单,但各有优缺点.拜读上述文章后。笔者对这类问题简易解法进行了再探究,得到下面的一种简易解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胡耀宇 《数学通讯》2006,(10):16-17
对于“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斜三角形”的类型(也称为“SSA”型),文[1]、[2]、[3]、[4]、[5]分别作了介绍,并就其解的个数的判定给出了各具特色的解法,可前不久我校月考中的一题却出现了言之凿凿,而结果迥异的两派,于是笔者愿意在此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类矩形面积最大值问题的初等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林  巴兆彬 《数学通报》2007,46(4):32-32
《美国数学月刊》2004年1月问题11057[1]为:设x,y,z为实数,矩形ABCD内部有一点P,满足PA=x,PB=y,PC=z,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文[2]试图给出上述问题的解答,但解答有误.郭要红老师等在文[3]中指出了文[2]错误的原因,并给出了上述问题的一个微分解法.文[3]在最后说明:“如何使用初等  相似文献   

9.
巧解一题     
在文[1]中周老师巧用特殊法解了一道关于三角形重心的问题.作为一道选择题,取特殊三角形确为妙法.笔者在阅览贵刊时,发现该题运用纯向量的常规解法也可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0.
李歆 《数学通讯》2013,(11):108-110
文[1]、文[2]、文[3]、文[4]分别对该题给出了各具特色的解法,但由于这些解法所用到的知识含量以及技巧性都比较高,因此一般学生难以接受.为了寻找适合众多学生的别的解法,笔者从降低问题难度的角度人手,运用减元策略,将上述二元的问题转化为一元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道联赛题的再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1]给出了200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第二题的三角解法,读后深受启发,因而笔者也对它进行了研究,便得到下面的解法.  相似文献   

12.
问题设x,y,z∈(0,+∞),且x2+y2+z2=1,求函数f=x+y+z-xyz的值域.这是一道美国数学月刊征解题,贵刊文[1]给出一个三角代换的解法,求解过程中还运用到导数的知识,运算繁杂难度较大,不易掌握.文[2]给出一个  相似文献   

13.
在三角形中,[1]提出了一个有关角平分线的猜想 1/t_a 1/t_b 1/t_c>1/a 1/b 1/c 文[1]首先给出了一个并不复杂的证明,但用到一些三角函数的变换,文[2]对此作了很好的简化。但都离不开借助三角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数学课本、课外参考书及报刊杂志上 ,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三角问题 :已知 cosα±cosβ =m ,sinα±sinβ =n .求 :sin(α±β)的值 .文 [1],[2 ]对特殊情形 :已知cosα -cosβ =12 ,sinα -sinβ =- 13,求sin(α + β)的解法及避免增解作了分析 ,文 [1]还提出条件不变 ,sin(α - β)符号怎样验证和判断的困惑 ,本文对这类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 ,以加深对这类问题解的认识 .显然上述问题的条件有四种不同组合 :(Ⅰ ) cosα +cosβ =m ,sinα +sinβ =n .(Ⅱ ) cosα -cosβ =m…  相似文献   

15.
题目把三角形的周长平均分成相等两部分的直线称为三角形的"周长平分线".设P为△ABC边上的任意一点,过这一点P能否作一条△ABC的周长平分线?若能,请写出作法;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这是文[1]中的数学奥林匹克问题(初320),而文[1]的解法是先作出三角形的内切圆,然后作出经过三角形顶点的周长平分线,以此为桥梁,再作出经过三角形边上的任意一点的周长平分线,虽然解法巧妙,但不易想到,  相似文献   

16.
能揭示欧拉不等式本质的简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1]、[2]给出的欧拉不等式"证法不容易",文[3]利用三角形的边变换及均值不等式给出了"更简捷证法".本文运用中学基础知识给出的简证可以揭示欧拉不等式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数学月刊>2004年1月问题11057[1]为: 设x,y,z为实数,矩形ABCD内部有一点P,满足PA=x,PB=y,PC=z,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文[2]试图给出上述问题的解答,但解答有误.郭要红老师等在文[3]中指出了文[2]错误的原因,并给出了上述问题的一个微分解法.  相似文献   

18.
自文[1]给出欧拉不等式的一个三角形式的加强链(见以下引理)之后,笔者在文[2]中将三角形式分别用内切圆半径和半周长表示,用半周长和边表示,用半周长和面积表示以及用半周长、外接圆半径和边表示.通过进一步研究,笔者又得到几个欧拉不等式的加强链.  相似文献   

19.
<正>1问题的提出及解答(1)问题的提出及思考例1设x,y,z均为正数,■,求xy+2xz的最大值.文[1]应用三角换元给出此题一个解,文[2]则从配方、构造二次方程、三角换元、线性规划四个角度进行求解,文[3]认为此题难度很大,很难找到解题入口,用主元法给出此题的一个解.  相似文献   

20.
题目矩形的两邻边长为2和5,经过它的短边上的点作直线,使得所截得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8,求矩形留下部分面积的最小值.这是2004年俄罗斯全国统一高考题,文[1]给出的解法太繁琐,文[2]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来求目标函数,所求得的目标函数在求最值时较简捷.本文将给出两种三角简捷解法,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