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基于反斯托克斯荧光制冷(Anti-StokesFluorescentCooling)的固体材料激光冷却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固体材料激光冷却的基本原理及其技术;其次,详细介绍了各种固体激光冷却的新材料、新方案和新结果及其最新实验进展;最后,就固体激光冷却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回顾了反斯托克斯荧光制冷的历史发展,简单讨论了激光制冷的循环过程及其制冷条件;其次,概述了反斯托克斯Raman散射、反斯托克斯荧光制冷的热力学理论和热力学限制,重点介绍了适用于各种制冷材料(如稀土离子掺杂玻璃、半导体和晶体等)反斯托克斯荧光制冷研究的理论模型,并简单讨论了激光制冷实验中各种测量温度变化的实验方法及其基本原理。最后,就反斯托克斯荧光制冷的一种最新应用及其前景进行了简单介绍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贾佑华  高勇  钟标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14,63(7):74203-074203
近年来,掺Er3+的CdF2-CdCl2-NaF-BaF2-BaCl2-ZnF2玻璃已成为固体材料激光冷却领域中新的研究材料之一.本文利用激光器输出理论和驻波腔内共振增强原理分析了该材料的两种腔内增强激光的冷却,计算结果表明腔增强可获得几十到几百倍的增强因子.此外,比较了内腔和外腔这两种增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材料的吸收比较小时,特别是材料长度小于0.3 mm时,采用内腔增强方案,腔内抽运功率高,冷却材料对激光的吸收大.然而当材料的吸收比较大时,特别是材料长度大于3 mm时,外腔增强方案更具优越性.最后,根据Er3+掺杂材料制冷工作波长和功率的要求,指出腔增强实验可通过半导体激光器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掺Tm3+:ZBLANP玻璃已成为固体材料激光冷却领域中最有希望的新材料之一,但有关掺Tm3+:ZBLANP光纤的激光冷却尚未见到理论研究与实验报道.本文采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就Tm3+:ZBLANP光纤的激光冷却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分析,讨论了量子效率、抽运功率、背景吸收、出射荧光波长变化和环境黑体辐射等对激光制冷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趣的重要结果,可为掺Tm3+:ZBLANP光纤的激光冷却实验提供可靠的理论 关键词: 固体激光冷却 反斯托克斯荧光 3+:ZBLANP光纤')" href="#">掺Tm3+:ZBLANP光纤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介绍了分子激光减速和冷却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案及其最新进展,主要包括分子的选择、分子激光减速、分子激光冷却、电光冷却多原子分子等。接着简单介绍了分子磁光囚禁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案及其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就分子"激光减速、冷却与磁光囚禁"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激光制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激光制冷的特点、原理以及发展历史 ,描述了典型的激光制冷装置及其工作过程 ,指出了目前激光制冷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玉同  徐妙华  张杰 《物理》2007,36(1):39-45
近几年来,由于高功率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超强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高能离子束的研究得到了极大推动.实验和理论模拟均发现,在超强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可以产生高亮度、小尺寸、方向性好的高能质子束和高能重离子束.这种基于超强激光的高能离子源在先进离子束成像技术、惯性约束聚变混合“快点火”、新型台面离子加速器以及医疗等方面都有很诱人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介绍了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高能离子束(尤其是质子束)的加速机制、高能离子束特性、常用测量方法及其潜在应用,并对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影响固体材料激光冷却若干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佑华  纪宪明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07,56(3):1770-1774
采用一个简单的二能级系统来分析激光冷却的微观物理过程,从微观的离子数等方面讨论制冷功率,从而计算出温度的变化,同时讨论了影响制冷功率的因素,找到了提高制冷功率的途径,详细分析了掺杂离子浓度、抽运功率、有效吸收截面对冷却极限的影响.最后比较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二者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采用该二能级系统理论分析反斯托克斯荧光制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掺Tm3+:ZBLANP玻璃已成为固体材料激光冷却领域中最有希望的新材料之一,但有关掺Tm3+:ZBLANP光纤的激光冷却尚未见到理论研究与实验报道.本文采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就Tm3+:ZBLANP光纤的激光冷却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分析,讨论了量子效率、抽运功率、背景吸收、出射荧光波长变化和环境黑体辐射等对激光制冷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趣的重要结果,可为掺Tm3+:ZBLANP光纤的激光冷却实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遒 《物理》1998,27(3):131-136
介绍了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奖工作--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方法,其中主要有光学粘团、亚多普勒冷却、亚反冲冷却、激光原子阱等,叙述了它们的物理原理、重要意义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Tm3+掺杂材料激光冷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佑华  印建平 《光学学报》2005,25(10):375-1379
固体材料的激光制冷又称反斯托克斯荧光制冷,是近年来刚兴起的全光学制冷技术。该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制冷材料的选择。以Tm^3+掺杂离子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最小制冷能级间距与激光抽运速率的关系,研究了不同抽运速率下制冷功率与能级间距的关系以及热-光转换效率与能级间距的关系,获得了最佳热-光转换效率与抽运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最小的制冷能级间距约为4500cm^-1,能级间距在5000~6000cm^-1的宽度是比较合适的。最后探讨了Tm^3+掺杂材料用于激光冷却的可行性,许讨论了制冷基体材料的合理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2.
荧光制冷器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期托克斯荧光制冷的研究虽然在近几年发展得很快,但是还有许多基础问题和应用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把荧光制冷技术推向实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然而,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荧光制冷技术将会在某些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基于荧光制冷技术的制冷器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振动,无电磁辐射,无污染,制冷效率可以长期保持不变等独特的优点。另外,它的制冷效率也可与现有的商业成品相比拟。现就荧光制冷器发展和应用的前景进行讨论。根据反期托克斯荧光制冷的特点,研究荧光制冷器的不同构造和预期性能指标,探讨影响制冷器发展的关键因素,介绍Los Alamos第一代荧光制冷器的设计方案,给出基于光纤的线圈型制冷器件设计方案,研究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冷的荧光制冷器件;最后,对单分子一光子制冷泵在单分子物理学及介观物理学中的应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方法——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奖工作———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方法,其中主要有光学粘团、亚多普勒冷却、亚反冲冷却、激光原子阱等.叙述了它们的物理原理、重要意义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涛  颜波 《物理学报》2019,68(4):43701-043701
分子由于其不同于原子的特殊性质,在原子、分子和光物理研究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冷分子研究已经开展了二三十年,取得了很多重大的进展.但是以斯塔克减速器为代表的传统冷却方案遇到瓶颈,很难进一步提高分子的相空间密度.将原子中成熟的激光冷却技术拓展到极性分子中是本领域近年来的重大突破,使得冷却和囚禁分子的范围得以大大扩展,分子的相空间密度也得以提高.本文对国内外激光冷却极性分子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并以BaF分子为例介绍激光冷却极性分子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包括分子能级结构分析及精密光谱测量,采用缓冲气体冷却进行态制备和预冷却,以及通过冷分子束研究激光与BaF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为后续开展激光冷却与囚禁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展其他新的分子冷却实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圣丰  曾晓雁 《应用光学》2007,28(3):321-327
传统分离脆性材料的技术由于易产生残余应力、显微裂纹与边部碎屑等缺陷,越来越不能满足半导体工业高精度与高清洁度的要求。激光微细加工技术以无污染、无接触及加工精度高、操作柔性好等优势,正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脆性材料精密加工技术。介绍了用于分离脆性材料的几种典型激光微细加工技术,包括激光烧蚀切割技术、激光诱导张应力控制微裂纹扩展技术与激光剥离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及研究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其改进措施。最后预测了激光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张玉青  谭磊  朱中华  刘利伟 《中国物理 B》2010,19(3):33202-033202
Using the algebraic dynamical metho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laser cooling of a moving two-level atom coupled to a cavity field.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optical forces and the cooling temperatures are obtained. Considering Rb atoms as an example, it finds that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relevant to the recent experimental laser cooling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7.
固体热容激光器冷却方式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固体热容激光器连续运转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冷却,以进行下一次运转,因此冷却速度直接影响着热容激光器运转的效率和实用性。从热传导方程出发,以沉积热为内热源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激光二极管阵列从4个方向对称泵浦的板条Nd:GGG激光介质的温度场和和热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冷却阶段分别采用过冷气体、水循环、喷雾、相变冷却方式时的介质温度和应力随时间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采用相变冷却方式能在较短时间内将介质冷却到初始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