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属氢的高压合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氢原子间及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入手,提出了固体氢中氢分子在高压作用下解离为氢原子,并以氢原子相互结合成金属氢的微观转化过程的机理。用这样的转化机理,可以解释毛河光等关于固体氢的拉曼光谱频率随高压变化规律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氢在Nd晶体中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三维Mobius反演变换所得的金属Nd原子和H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和组合规则的方法得到的Nd H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 ,利用正则系统分子动力学算法研究了在一定加载应力强度因子K =0 .6MPam下 ,氢在Nd晶体中的行为。模拟结果表明 ,氢在Nd晶体裂尖富集成许多氢原子团或氢气团。这可用来部分地解释NdFeB稀土永磁体吸氢后的氢爆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利用杜,赵等人的半经典轨道理论,推导了电场和金属面同时存在时,氢负离子的剥离电子通量分布,并对干涉图样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剥离电子通量分布不仅与激光光子能量和外场有关,并且敏感地依赖于金属面与氢负离子之间的距离。这些结果可以应用于许多重要的研究领域,包括超快激光表面催化,更准确的测量电子亲和力和控制低能的光电子和表面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利用杜,赵等人的半经典轨道理论,推导了电场和金属面同时存在时,氢负离子的剥离电子通量分布,并对干涉图样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剥离电子通量分布不仅与激光光子能量和外场有关,并且敏感地依赖于金属面与氢负离子之间的距离。这些结果可以应用于许多重要的研究领域,包括超快激光表面催化,更准确的测量电子亲和力和控制低能的光电子和表面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崔彦涛 《物理实验》2004,24(12):7-7
根据玻尔原子模型理论,氢原子只能处于某些不连续的特定能量的定态,在不同定态之间可以通过辐射或吸收一定的能量跃迁.为氢原子发生跃迁提供能量的粒子可以是光子,也可以是电子,但光子和电子使氢原子发生跃迁的条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理论上预见到,由原子氢组成的气体,若能使所有氢原子的电子自旋都变成平行状态,则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相互排斥.这种自旋极化原子氢的集合,即使在T=OK时,也仍然处于气体状态. 近两年来,在实验上已获得这种自旋极化原子氢(H )气.其方法是使一束4.2K的高通量原子氢射到一个由10(Tesla)的超导磁场所构成的自旋选择器上.原子束中自旋与磁场B平行的氢原子(H )被选择器反射掉,而自旋与磁场B反平行的氢原子(H )则被加速,进入强磁场区的收集容器中.在那里,它们通过与He 覆盖的器壁碰撞而丢掉多余的动能,落入势阱.此过程连续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高温高压下流体氢将发生离解化学反应,形成具有相互作用的氢分子和氢原子混合体系,此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复杂。利用单组分流体近似的范德瓦尔斯混合模型,将混合物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等效为单组分粒子间相互作用,从而简化了对体系的统计热力学处理;并由自由能函数极小化确定化学平衡时各组分含量、体系的内能、压强。研究了温度在10 000 K以下、密度在0.6 g/cm3以下(相应摩尔体积大于3.3 cm3/mol)区间的热致离解和压致离解现象对流体氢(氘)状态方程的影响。所得结果与双组分流体变分理论计算以及第一原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蒙特卡罗模拟结果以及二级轻气炮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它们之间的一致性表明:用单组分流体近似的范德瓦尔斯混合模型处理氢(氘)分子的离解区域的物态方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张之翔 《大学物理》2000,19(9):26-27
基态氢原子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发生电离,这主不是氢原子的光电效应,本文讨论氢原子的电子离开氢核的方向与电磁波的电场强度E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金属表面等离激元作为一种微纳米结构中自由电子在光场作用下的集体振荡效应,由于其振荡电场被强烈地束缚在亚波长尺度范围内,可以作为未来微纳米光子回路及器件的信息载体,同时也可以在微纳米尺度上增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本文首先系统地从理论上总结金属与入射电磁波相互作用时的光学行为及性质,然后简述激发金属中不同等离激元模式的物理本质、金属表面等离激元振荡动力学过程及当前表面等离激元耦合理论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Hα线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斯分布拟合HT-6M托卡马克Hα线型,得出了由反射进入等离子体中的氢原子、氢分子离解后产生的氢原子,以及电荷交换产生的氢原子辐射Hα谱线的份额,由Doppler频移和展宽分别得出它们的入射速度和离子温度.在简化模型下讨论了氢原子的输运行为,得出了氢原子的密度分布和体发射系数,以及入射速度大小对粒子约束时间的影响,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由中性氢原子能量分布得出发生在边界的分子过程是氢分子的离解激发和电离离解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郭龙婷  孙继忠  黄艳  刘升光  王德真 《物理学报》2013,62(22):227901-227901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低能(0.5–50.0 eV)氢粒子 与钨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 当氢粒子垂直入射, 能量为0.5–20.0 eV时, 粒子滞留在钨内部的概率急速增加, 在整个模拟能量区间内, 发生反射过程的概率逐渐减少, 但反射过程始终占主导. 改变粒子的入射角度, 在某些能量范围内滞留概率虽有所增加, 但氢原子被反射现象仍然占主导. 通过进一步观察低能氢粒子在钨块内的入射深度和能量变化, 计算出其在钨块中的能量沉积分布. 这些结果对理解聚变反应中 钨材料的选用优势以及氢或氢同位素滞留有重大意义. 此外, 在所研究的能量范围内, 分子动力学方法的模拟结果与以二体理论为基础的TRIM程序的模拟结果之间有明显差异, 说明传统的二体碰撞理论不能很好地描述低能碰撞问题. 关键词: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分子动力学方法 钨 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考虑氢原子轨道运动磁矩与磁场之间、自旋磁矩与磁场之间和感生磁矩与外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根据角动量和球谐函数的性质,应用简并态微扰方法研究了在中等强磁场中氢原子的能级,给出了计算中等强磁场中氢原子的一级近似能级的方法,具体计算了 T范围内氢原子 的各能级的数值,结果与有关文献给出的理论计算值是相近的,表明本文所给出的方法是简单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PW-PP)方法,对氢分子在Mg2Ni(010)面的吸附与分解进行了研究,发现氢分子以Horl的方式吸附在表面层Ni原子的顶位时吸附能最高,为0.6769 eV,这表明氢分子最可能以Horl的方式吸附在表面层Ni原子的顶位,此时氢分子跟表面的距离(rd)和氢分子的键长(rH)分别为1.6286 A和0.9174 (A).在分子吸附的基础上计算了氢分子沿着选取的反应路径分解时的反应势垒,发现要使氢分子分解需要0.2778 eV的活化能,而氢分子分解时的吸附能为0.8390 eV,分解后两个氢原子的距离为3.1712(A).在分子吸附和分解吸附时氢原子跟正下方的Ni原子都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氢原子所得到的电子主要来自氢分子正下方的Ni原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考虑氢原子轨道运动磁矩与磁场之间、自旋磁矩与磁场之间和感生磁矩与外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根据角动量和球谐函数的性质,应用简并态微扰方法研究了在中等强磁场中氢原子的能级,给出了计算中等强磁场中氢原子的一级近似能级的方法,具体计算了23.5126≤B≤1.881728×10~4T范围内氢原子n=2的各能级的数值,结果与有关文献给出的理论计算值是相近的,表明本文所给出的方法是简单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在一般教材中都有介绍.把两根竖直长导线平行地悬挂起来,导体中电流方向相同,互相吸引;导体中电流方向相反,互相排斥.按教材所述的实验装置去做,现象不明显.通常将两条平行的锡箔带用金属夹板固定在支架上,通电时,箔带与...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氢原子跃迁的实质是能量的得失.跃迁方法除了通常的光子对氢原子的作用外,还有一种是实物粒子引起的;而实物粒子与氢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跃迁问题的处理容易出错,下面举一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PW-PP)方法,对氢分子在Mg2Ni(010)面的吸附与分解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氢分子以Hor1的方式吸附在表面层Ni原子的顶位时吸附能最高,为0.6769eV,这表明氢分子最可能以Hor1的方式吸附在表面层Ni原子的顶位,此时氢分子跟表面的距离( )和氢分子的键长( )分别为1.6286Å和0.9174Å. 在分子吸附的基础上计算了氢分子沿着选取的反应路径分解时的反应势垒,发现要使氢分子分解需要0.2778eV的活化能,而氢分子分解时的吸附能为0.8390eV,分解后两个氢原子的距离为3.1712Å. 在分子吸附和分解吸附时氢原子跟正下方的Ni原子都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氢原子所得到的电子主要来自氢分子正下方的Ni原子.  相似文献   

18.
基态氢原子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发生电离,这就是氢原子的光电效应.本文讨论氢原子的电子离开氢核的方向与电磁波的电场强度E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面心立方的金属氢结构与能量的全量子力学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电子瞬时配对形成未饱和共价键的物理模型来划分通道,将改进的排列通道量子力学方法推广应用于面心立方的金属氢结构与能量的理论计算。结果发现,当中心原子与周围顶角间距R0=1.70a0时,总能量有一级小值-7.754(h.a.u.),表明金属氢的面心立方结构是稳定存在的,从而通过定量理论计算验证了金属氢高压合成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应用离子束技术研究氦在金属中的行为,讨论了金属中氦的捕获、扩散、及氦与氢同位素的相互作用等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