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考察单纯市场机制、政府创新成本分摊和政府战略性创新补贴下,竞争市场中制药企业的最优创新决策,探究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药品价格、制药企业利润和药品市场配置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否存在政府创新激励,两家制药企业的最优选择均为进行研发创新,尽管在某些条件下,研发创新可能导致两家制药企业陷入囚徒困境的局面;政府战略性创新补贴能够引导制药企业的创新投资实现社会最优配置,而单纯市场机制和政府创新成本分摊,在多数情形下将导致制药企业创新投资的扭曲;政府创新成本分摊机制总是有助于提高制药企业的创新报酬,而政府战略性创新补贴能否提高制药企业的创新报酬取决于医保支付水平。特别地,当医保支付水平较高时,政府战略性创新补贴将损害制药企业的创新报酬;政府创新成本分摊和战略性创新补贴均能够提高药品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前者会推高创新药的价格,而后者可降低创新药价格。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选择以及如何匹配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和医保支付政策,平抑创新药价格、提高创新药供给的可持续性和增进药品市场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从绩效评价角度出发,选取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基于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并实证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对中国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省市产学研创新绩效协同度及创新绩效整体偏低;学研方创新能力和参与度占据主要作用:加大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客观地衡量各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水平,以期达到对多个创新主体间协同行动及其效应的科学观测与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3.
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技术合作伙伴,筛选技术来源,通过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实现多渠道技术获取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方式。不同技术获取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理差异性受到了诸多学者的重视,但企业技术获取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很少有研究系统地分析企业技术获取系统的协同机理及其与创新绩效的互动关系。文章构建了企业技术获取系统协同发展模型,对我国企业技术获取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企业不同技术获取协同与不同创新绩效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整体上我国企业技术获取系统处于协同演进状态,但国外技术获取子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徘徊与波动;企业在技术获取和技术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形成了技术获取协同带动技术累计绩效和经济绩效刺激技术获取系统协同演进这两个简单的价值循联接;我国企业目前仍欠缺通过持续的技术学习实现技术累计绩效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使企业经济绩效归因于其内外部技术的研发、吸收和二次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军  谭德庆  李良  谢会芹 《运筹与管理》2017,26(10):112-120
在竞争环境下,探讨议价能力对产品定位-价格决策、成员利润、用户以及社会整体的影响,采用稳定性分析法研究均衡状态下的渠道结构分布,并对基本模型进行拓展分析。研究表明:生产商议价能力越强,产品批发/零售价格和渠道成员利润越高,零售商在筛选产品生产商时更愿意选择知名品牌;采用自营模式将提高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成本差异的扩大将提高社会福利,而用户偏好不确定性虽然有助于提升上下游成员利润,但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形式,协同创新理论对产学研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协同创新视角出发,利用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企业与学研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决策博弈模型,并对策略选择进行稳定性分析。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企业和学研机构在协同合作中获得的经济收益净值大于其选择中途放弃获得的经济收益时,双方才会全部选择协同合作策略;产学研协同合作总收益、收益分配系数、赔偿系数和协同合作成本对企业和学研机构的决策结果有显著的影响,但作用机制有所不同;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合作的资助和惩罚机制对企业和学研机构选择协同合作策略有促进的作用,但应将资助和惩罚力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其最大激励效用。  相似文献   

6.
在气候变化应对日益紧迫的背景下,研究了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和金融机构(政产学研金)参与低碳环境友好技术(LCEFT)创新的条件和策略。以企业合作关系为假设条件,引入金融主体和科研机构,构建了LCEFT的政产学研金协调创新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碳权质押、信用等级、投资回报等因素对博弈系统群体协调创新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参与协同创新的决策受到政府奖惩机制、绿色信贷项目盈利和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多主体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互补性正是LCEFT协同创新联盟形成的关键;政府部门的奖惩机制能够促进多主体合作,但难以使得整体获得最优,达到整体最优的关键是有效地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和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本文为政府部门制定绿色金融、产学研协同创新及产业化管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永红  那琪 《运筹与管理》2018,27(4):191-199
创新补贴策略是政府鼓励企业创新的一种常见政策,考虑到企业内在的吸收能力与外部不同政府补贴策略方式的存在,本文以产学研合作创新方式为基础,通过建立三阶段博弈模型,利用模型解析与仿真分析讨论吸收能力与创新投入分配比例系数对政府补贴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政府采取哪一种补贴方式,均可以有效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规模,并且企业的吸收能力与R&D投入、产量及社会福利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吸收能力对利润及政府补贴的影响受限于补贴方式和企业的创新投入分配比例系数;此外,在创新产品补贴下,创新难度系数对政府补贴额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创新产品补贴总体优于创新投入补贴。  相似文献   

8.
曹霞  刘国巍 《运筹与管理》2015,24(2):246-254
为揭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规模与连接机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运用Agent建模理论和Netlogo仿真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仿真模型,对不同特性(小世界、无标度)偏好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进行仿真实验,并运用动态系统理论解释仿真的涌现现象。研究发现:①网络平均节点度(度数中心势)与网络平均创新绩效(节点加权平均收益的对数)之间存在鞍结分叉和跨临界分叉的组合现象;②网络平均距离(关系强度)与网络平均绩效之间呈指数增长分布轨道;③连接机制与网络平均绩效呈对数增长分布轨道;④实力择优连接机制提升网络平均节点度正向作用的效率较低;⑤随机组合择优连接机制更有利于提升小世界偏好网络平均距离的正向作用;⑥度择优连接机制更有利于提升无标度偏好网络平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9.
董锋  树琳  李靖云  乔均 《运筹与管理》2018,27(10):185-192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背景下,首先从人力投入、财力投入、科技产出和经济产出四个方面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DEA方法中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4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全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整体偏低,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现象,同时各地区协同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差异性。随后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提升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选择江苏省为代表研究区域,将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的江苏省效率值作为因变量,对江苏省效率提升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层次变量和过程层次变量对江苏产学研效率的总影响大小排名为合作紧密关系>企业吸收能力>企业参与程度>学研方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0.
徐建中  孙颖 《运筹与管理》2020,29(5):143-151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越来越受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从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两个方面分析了政产学研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行为,首先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观察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创新行为;再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影响合作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为验证理论计算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市场机制下政府补贴、违约金和收益分配系数对企业和学研机构开展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的驱动效果明显,但作用机制不同;在政府监管下合理税率、行政处罚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的稳定性。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合作过程中获得了额外的社会收益,这将增加政府参与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政产学研未来更好的决策。  相似文献   

11.
安岗  李凯  崔哲  李伟 《运筹与管理》2015,24(5):206-213
设计了由一个上游企业和两个下游企业所构成的产业链纵向关系模型,建立了纵向一体化、纵向分离且下游企业均无买方抗衡势力、以及单个下游企业具有买方抗衡势力三种情况下上游企业的工艺创新强度计算模型,分析了下游企业存在买方抗衡势力时市场中均衡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企业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的变化,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同时也说明了“加尔布雷斯假说”在本文的结构下没有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2.
We study a differential gam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investment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market consisting of n complementary firms. Two game approaches, the non-cooperative game and the totally cooperative game, a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steady state strategy of each firm.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 unique steady state can be obtained for both games. We find that the steady state security investment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level are not always less in the non-cooperative game than that in the totally cooperative game. In addition, some theoretical analyses are made on the impacts of the complementarity degree and industry size on firms’ steady state strategies for both games. Finally, some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give some insights related to the instantaneous profit in the steady state. It can be found that a firm will obtain more instantaneous profit in the steady state of the totally cooperative game than that of the non-cooperative game, which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ng strategies. The effects of the complementarity degree and industry size on the instantaneous profits in the steady state are also obtained through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网络效应下的架构标准创新进行研究,本文发现,在位厂商通过采取开放架构标准,推动市场标准快速形成,在进入厂商新产品创新成功率不高,或新产品效率提高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迅速统一的市场标准提高了社会福利;然而,在进入厂商新产品创新成功率较高,或新产品效率提高较大的情况下,迅速统一的市场标准降低了社会福利.也就是说,开放架...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tegrates firms’ innovation and advertising decisions in a two-echelon supply chain, where a monopoly manufacturer sells products to ultimate consumers through an autonomous retailer. Considering that both innovation and advertising contribute to the product demand, we first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equilibriums of channel members under two different game structures: the non-cooperative and cooperative. In the non-cooperative structure, the manufacturer controls the innovation effort and wholesale price while the retailer controls the advertising rate and retail pricing. In the cooperative structure, the manufacturer agrees to share part of retailer’s advertising expenditure. We find that both the optimal operation and marketing decisions are sensitive to effects of innovation and advertising on demand as well as the manufacturer’s cost reduction coefficient due to innovation. Further, we find that the manufacturer always prefers cooperation. Meanwhile, only when the firms’ investment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market mechanism, does the retailer have incentive to implement a cooperative program. In addition, we further propose a new two-way subsidy policy to coordinate channel members’ business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三级供应链企业间纵向交叉持股时的Stackelberg定价博弈模型,采用逆推归纳法推演出供应链各厂商交叉持股时的均衡定价及其利润公式,分析了交叉持股对三级供应链均衡市场价格、厂商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之无交叉持股,仅下游厂商对上游厂商单向持股,对供应链的绩效没有影响;而适当增大上游厂商对下游厂商持股,限制下游厂商对上游厂商持股,能有效降低市场价格,提高供应链及各厂商的利润,增加消费者剩余,改善经济福利,实现供应链各厂商与消费者的共赢。  相似文献   

16.
搜索交易伙伴是企业开展B2B交易流程中的首要一环。当下,信息通讯技术的扩散简化了企业搜索交易伙伴的程序,搜索成本得到极大降低,交易效率得以极大提升。本文考虑B2B交易由上游企业主导搜索实现的情况下,搜索成本降低对B2B交易规模及产业竞争的影响。企业搜索成本降低对企业的交易行为将产生两种效应:进入效应和匹配效应。进入效应促使更多企业进入市场参与交易;匹配效应促使企业持续搜寻最优的交易伙伴。理论分析结果与一般直观认识相悖,具体而言,若交易由上游企业主导完成,两种效应叠加导致B2B交易并非总是随着搜索成本的降低而持续增长,而是呈现出增中有降的态势;同时,搜索成本的降低对主导搜索企业所在产业发展有利亦有弊,并不必然导致一个竞争更加剧烈的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跨产业合作已成为企业突破自身资源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避免可能的投机行为,成员企业往往做出事前承诺。然而如何承诺才能有效避免伙伴投机,进而提高合作绩效?本文将据此考察上游成本和联合创新水平不确定时的策略承诺,并分析承诺对合作创新行动的影响。本文提出状态依赖承诺的概念,并通过研究发现策略承诺能够降低不确定性所带来不利影响,刺激创新投入,并提高合作绩效——特别是对上游的激励作用更强。本文从理论上指出策略承诺在合作创新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供应商参与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studies an instance of price and quality competition between firms as seen in the recent Internet market. Consumers purchase a product based on not only its price but also its quality level; therefore, two firms compete in determining their prices and quality levels to maximize their profits. Characterizing this competition from a microeconomic viewpoint, we consider two possible business strategies that firms can utilize to overcome the competition—th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with another complementary firm. We show an interesting result not seen in the well-known Bertrand price competition: not only does the differentiation always increase the firms’ profits, but also it can increase the consumer’s welfare in a quality-sensitive market. We further derive that under some mild conditions the monopolistic vertical integration that excludes the combination-purchase with a competitor’s product is beneficial for both the integrated firm and its consum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