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Ⅱ)《函数的极限》一节有这样一道例题:lin(x→1)x^2-1/x-1=2.此例很好地说明了函数f(x)在点x=x0处的极限是a,仅与函数f(x)在点x0附近的函数值的变化有关而与函数f(x)在点x0的值无关.笔者认为,它不仅对此类不连续函数求极限问题的求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还是“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笔者对此作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数学课本的《圆》这一章节中 ,有这么一道例题 :已知圆C的方程是x2 +y2 =r2 ,求证 :经过圆C上一点M(x1 ,y1 )的切线的方程是x1 x+y1 y=r2 .课本上给出的证明是 :方法一 :当OM与坐标轴都不垂直时 ,设直线OM的斜率为k1 ,切线斜率为k,根据圆的切线性质 ,得k=- 1k1 .因为k1 =y1 x1 ,所以k=- x1 y1 .于是经过点M(x1 ,y1 )的切线方程是 y-y1 =- x1 y1 (x-x1 ) .经过整理 ,得xx1 +yy1 =r2 .当OM垂直于x轴时 ,经过点M(x1 ,y1 )的切线方程是x =x1 ;当OM垂直于 y轴时 ,经过点M(x1 ,y1 )的切线方程是 y=y1 .显然分别是在y1 =0或x1 =0时 ,方…  相似文献   

3.
刘品德 《数学通报》2006,45(4):35-37
例题 已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口,如图1,在直线a,b上分别取E,F,已知A′E=m,AF=e.EF=1,求公垂线段AA′的长d.(人教版新教材第二册下(B)P49例2)  相似文献   

4.
玉邴图 《数学通讯》2005,(10):26-28
课本例题是通过精心编拟的,它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可塑性,故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研究它们,为此,本文以一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长玉 《数学通讯》2004,(10M):11-11
对课本中的一些例、习题进行变式,使之貌似原题,又不同于原题,并拾级而上,妙设陷井.利用这种变式训练,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6.
陈兵 《数学通讯》2002,(17):4-6
1 背景材料试验教材第三册 (限选·理科 )第一章《概率与统计》第一节内容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本节在引入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之后 ,重点研究了二项分布 .习题 1.1配置了有关题目 ,其中第 7题标记了 号 .原题如下 :如果 ξ~B 2 0 ,13,求使P(ξ =k)取得最大值的k的值 .一般地 ,如果 ξ~B(n ,p) ,其中 0 <p <1,讨论当k由 0增加到n时 ,P(ξ =k)的变化情况 .k取什么值时 ,P(ξ =k)取最大值 ?该题有一定难度 ,在讲述完概率部分后 ,专门拿出一节课来师生共同研究 .2 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程度较好 )3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学习中,如果我们能够从平凡的问题中发现新奇,探索规律,标新立异,就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下面举一例说明1 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它注重培养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去认真观察、分析、归纳,不断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转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 (上 ) (必修 )第30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已知a >b>c ,求证 :1a -b 1b -c 1c -a>0 .这样一道看似普通的不等式习题 ,却蕴涵着丰富的教学功能 .笔者在教学中从这道习题出发 ,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数学探究活动 .探究 1  变题题 1 已知a>b >c,求证 1a -b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二册(下)第十章第七单元的“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此节内容的最后配备了一道并联线路正常工作的概率问题.原题如下:“例2,在一段线路中并联着3个自动控制的开关,只要其中有1个开关能够闭合,线路就能正常工作.假定在某段时间内每个开关能够闭合的概  相似文献   

11.
《数学通报》2003(5)“数学问题”1435题:  相似文献   

12.
2004西部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第三题为:求所有的实数是,使得不等式a^3 b^3 c^3 d^3 1≥k(a b c d)对任意a,b,c,d∈[-1, ∞)都成立。  相似文献   

13.
作为学校教学,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对于数学问题,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探究”.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是数学探究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第16届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5题为证明:对任意正实数a,b,c,均有(a^2 2)(b^2 2)(c^2 2)≥9(ab bc ca)。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浙江高考理工类试题第(12)题是这样一道题:  相似文献   

16.
韩琦 《数学通报》2005,44(6):29-30
200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有这样一个问题:一张纸上画有半径为R的圆O和圆内一定点A,且OA=a.折叠纸片,使圆周上某一点A’刚好与A点重合,这样的每一种折法,都留下一条直线折痕,当A’取遍圆周上所有点时,求所有折痕所在直线上点的集合.  相似文献   

17.
原题 设u,v,w为正实数,满足条件u(uw的平方根) v(wu的平方根) w(wu的平方根)≥1,试求u v w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18.
19.
《数学通报》2004,(7):47-48,F003
20 0 4年 6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4 96 已知M ,N是正方形ABCD的边BC ,DC延长线上的点 .求证 :正方形ABCD的面积与三角形CMN的面积相等的充要条件是∠MAN =45°.(中南大学附属铁道中学 李一麟  410 0 0 4)解  如图 ,以点B为原点 ,BC为横轴 ,BA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1 .∠DAM =α ,点A( 0 ,1 ) ,M(cotα ,0 ) .若∠MAN =45°,则N 1 ,1 -tan( π4 α) ,|CM| =cotα- 1 ,|CN|=tan( π4 α) - 1 .S MCN =12 (cotα- 1 ) [tan( π4 α) - 1 ]=12 ( 1 -tanαtanα ) 2tanα1 -tanα=1 …  相似文献   

20.
题目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P,Q分别为边AB,DA上的点.当△APQ的周长为2时,求∠PCQ的大小.此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A)必修4第147页B组第7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