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湿地植物盐地碱蓬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染色示踪实验和室内土壤性质测量实验,分析优先流区和基质流区土壤特性的分布差异,加深对湿地生态系统优先流对土壤影响的理解,对恢复湿地植被具有指导意义.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土壤水质量分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土壤全磷质量分数随土壤深度变化幅度较小.2)优先流区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基质流区,两区土壤全磷质量分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深度为0~20 cm,优先流区土壤水质量分数高于基质流区;土壤深度>20~60 cm,基质流区土壤水质量分数高于优先流区,但差异均不显著.3)优先流区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基质流区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盐沼湿地是处于海陆交界并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且脆弱、敏感的生态系统.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 活动,辽河口盐沼湿地植物群落演替进程加快. 本文基于1998—2017年的 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通过 ENVI软件图像 预处理和 ArcGIS分析工具,获取了辽河口拦门沙上20年间植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盐地碱蓬 群落斑块面积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而芦苇群落斑块面积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空间格局上,盐地碱 蓬群落随时间变化逐渐南移,而芦苇群落随时间变化逐渐向南扩张;研究区内植物群落的演替速度逐渐增加,水文条件 和地表高程的改变可能是其演替加快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碱蓬种群变化及扩散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卫星遥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物种群扩散模型相结合,利用1996、2006、2016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3期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景观转移矩阵、景观重心转移模型分析互花米草和碱蓬动态变化,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26年的演变趋势开展预测模拟.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20 a来互花米草总面积由1996年的3.45 km2增长到2016年的25.14 km2,碱蓬总面积呈大幅度下降;在空间上,互花米草发生了连通阻断,其重心由胜利油田边缘向河口方向移动,碱蓬重心向陆源方向有一个小幅度后退.2)模拟预测2026年互花米草面积为26.67 km2,碱蓬面积为26.15 km2.3)2种植被在2006—2016年转移变化剧烈,20 a来滨海湿地人类活动呈增加的趋势.从预测结果分析看,20 a间黄河三角洲河口受重大人工改道、初期的断流、风暴潮等人为和自然灾害的强烈影响,互花米草、碱蓬等滨海湿地植被数量造成短时序变化,导致模拟精度不高.如果不对互花米草加以人为控制,到2026年互花米草面积的激增将对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中克隆了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cDNA片段.通过Southem杂交和Notthem杂交对其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盐浓度不同时间处理下、双氧水及冷害刺激条件下甲硫氨酸合成酶在碱蓬叶中的表达量先呈现减少然后增加的趋势;聚乙二醇(PEG)透导下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该酶在盐、氧化和低温胁迫条件下产生一定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盐地碱蓬是海岸带一种重要的先锋植被,其时空分布信息是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湿地修复工程的基础数据.为准确地获取碱蓬群落时空分布信息,构建一种盐地碱蓬提取指数十分必要.该文以辽东湾北部海岸带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8 OLI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构建盐地碱蓬指数(suaeda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index, SPCAI),并将其应用到多源遥感数据(Landsat5 TM、Landsat7 ETM+、Landsat8 OLI和Sentinel-2 MSI)中,最后利用SPCAI获取近21年辽东湾北部海岸带湿地碱蓬群落的时空分布信息.结果表明:1)经主成分分析的Landsat数据的第4波段(PCA4)对盐地碱蓬的响应最为明显,且Landsat8 OLI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明显优于TM和ETM+数据;2)基于Landsat8 OLI的PCA4波段构建SPCAI,SPCAI对碱蓬的响应明显优于NDVI、SAVI、MSAVI,并...  相似文献   

6.
李成波  赵先华 《科技咨询导报》2011,(25):154-155,197
运用TWINSPAN将黄河三角洲湿地67个样地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并用Levins修正公式和Pianka公式分别计算了6个群落类型和总群落中各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TWINSPAN划分而得的6个群落类型从A到F,水深逐渐下降而土壤盐分逐渐升高,同种湿地植物在不同的群落类型中生态位宽度不同,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的植物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普遍较低,生态位分离较为明显。这取决于不同植物种群对不同水盐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水盐环境条件要求相似的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大,而对水盐环境条件要求差异较大的物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接近或达到0。此外,根据生态位理论,并结合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湿地植被保护和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盐地碱蓬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从盐生植物—盐地碱蓬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方案,即通过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四因素三水平的选择实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乙醇体积浓度为65%,乙醇质量体积为15倍,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4h,提取工艺条件最好。  相似文献   

8.
张峰  姚燕 《山东科学》2013,26(2):53-55
本文首次对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 Pall.)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的染色体数目2n=18,核型公式为K(2n)=18=16m+2sm。根据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盐地碱蓬的核型属1A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运城盐湖地区两种耐盐植物,盐角草和盐地碱蓬的生理生化以及其生长的土壤环境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壤中以Na+、C1-、so^24-硫酸根离子为主,土壤的pH为7.68—8.09.植物肉质程度高,对Na+、cl-的吸收明显高于ca+、Mg2+、K+.盐角草吸收Na+和cl-的能力大于盐地碱蓬.盐角草更耐盐,适宜生在C1-含量较多的盐渍地,它吸附Na+、cl-离子的能力更强些,盐地碱蓬可以生在sol-较高的盐渍地.  相似文献   

10.
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小鼠刚果红吞噬试验,初步研究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采用相同剂量、不同时间间隔和不同给药次数的试验方法下,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A,B,C分别灌胃给药,结果表明水提取物A和C具有显著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其中以C(间隔12h给药,共给药4次)的效果最为显著,而B的效果不明确.初步揭示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的一些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生态补水对盐沼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工围坝、实施“引淡压咸”淡水补给工程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潮汐区天然盐沼湿地土壤为参照,使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对比研究0~30 cm土层中4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细菌、真菌、放线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等)在2类湿地中的分布特征,同时区别不同植被条件下(芦苇群落、盐地碱蓬群落和裸滩)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PLFA总量在4.25~32.71nmol.g-1之间,微生物群落组成均以细菌为主,表征4种微生物类群的PLF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细菌((8.47±4.66) nmol.g-1)、真菌((1.28±2.21 )nmol.g-1)、放线菌((0.98±0.68) nmol.g-1)、丛枝菌根真菌((0.29±0.27) nmol.g-1)。表征4种微生物类群的PLFA的含量均表现为生态补水区高于天然盐沼区,其中细菌平均高出39.63% ,真菌平均高出63.56% ,放线菌平均高出65.14% ,丛枝菌根真菌平均高出69.22% ,这可能是由补水引起的土壤pH减小、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导致的;从3种植被条件的对比来看,土壤PLF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芦苇群落(7.43~32.71 nmol.g-1)、盐地碱蓬群落(4.87~16.58 nmol.g-1)、裸滩(4.25~7.54 nmol.g-1)。6种样地土壤PLFA总量排序为:补水区芦苇群落(17.70~32.71 nmol.g-1)、补水区盐地碱蓬群落(10.71~15.44 nmol.g-1)、潮汐区芦苇群落(7.43~12.23 nmol.g-1)、补水区裸滩(5.93~7.54 nmol.g-1)、潮汐区盐地碱蓬群落(4.87~6.50 nmol.g-1)、潮汐区裸滩(4.25~5.02 nmol.g-1)。补水区芦苇湿地土壤PLFA总量和真菌PLFA相对含量的增幅较大,这与补水区土壤适宜芦苇生长,而芦苇生物量的大量增加又导致土壤有机质的大幅增多和pH的下降密切相关;真菌与其他3类微生物相比,对补水和植被的响应幅度最大,尤其在恢复区芦苇群落土壤中,这进一步证实了土壤真菌在植物枯落物分解、植物碳转化为土壤碳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当前PLFA含量增加的角度来看,补水显著提升了芦苇群落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量,然而盐沼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及盐沼湿地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补水后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系统综合地研究和评估。   相似文献   

12.
P D Moore 《Nature》2001,414(6862):406-407
  相似文献   

13.
为能更好地描述潮汐影响下的盐沼土壤通气条件,定义了描述盐沼土壤通气条件的一个新的变量浸水时段(参考土壤层饱和时段与潮汐周期的比值).建立了一个简化的盐沼-潮沟横断面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盐沼地下水水位模拟方法,对潮汐影响下盐沼地下水水位波动及浸水时段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无论淹没潮还是非淹没潮,潮沟附近都具有较好的通气条件,更适宜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4.
SHATTERPROOF MADS-box genes control seed dispersal in Arabidopsis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The fruit, which mediates the maturation and dispersal of seeds, is a complex structure unique to flowering plants. Seed dispersal in plants such as Arabidopsis occurs by a process called fruit dehiscence, or pod shatter.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identifying genes that regulate this process, in spite of the agronomic value of controlling seed dispersal in crop plants such as canola. Here we show that the closely related SHATTERPROOF (SHP1) and SHATTERPROOF2 (SHP2) MADS-box genes are required for fruit dehiscence in Arabidopsis. Moreover, SHP1 and SHP2 are functionally redundant, as neither single mutant displays a novel phenotype. Our studies of shp1 shp2 fruit, and of plants constitutively expressing SHP1 and SHP2, show that these two genes control dehiscence zone differentiation and promote the lignification of adjacent cell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molecular events underlying fruit dehiscence may allow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pod shatter in crop plants.  相似文献   

15.
16.
以拟南芥突变体ein2-1为材料,研究了其抗逆特性.基于发芽和根生长分析,发现拟南芥突变体ein2-1对盐胁迫高度敏感,此外,拟南芥ein2-1突变体对渗透胁迫和脱落酸也表现为高度敏感;结果表明EIN2基因参与了盐胁迫响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在人类活动与气候条件改变的影响下,径潮动力以及水深的改变对河口区域盐水入侵的影响,建立了三维理想河口盐水入侵数值模型,分析了纵向环流及盐度的垂向与横向沿程分布,研究了垂向与横向剪切作用以及潮泵效应引起的纵向盐输运对盐水入侵的影响以及盐分输运过程对径潮动力与水深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盐水上溯程度对流量与潮振幅的变化有明显响应,流量增大与潮振幅增大对盐水入侵均有抑制作用;在较浅的河口,潮驱动增大在河口上下游引起相反的潮平均盐度变化趋势,这与横向、纵向剪切与潮泵效应分别引起的纵向盐输运对径潮水深条件的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创新要点:研究方法:重要结论:生育酚是菜籽重要的品质指标,氮肥是影响作物生物学与籽粒产量最常用的肥料。这项研究旨在搞清楚氮肥种类与施量对油菜种子生育酚含量与组分的确切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基因型之间的差异。这篇论文研究了不同的氮肥种类(硝态氮与铵态氮)与低、中、高施用量对种子生育酚总量与组分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为通过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案配置,以达到最理想的菜籽生育酚含量或组分提供依据。采用盆钵实验控制氮肥施量与流失的精准方法,五种基因型、二种氮肥种类、三档施量水平,三重复控制误差;尝试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菜籽生育酚含量的新方法。尿素比硝酸氨更有利于菜籽总生育酚、阿尔法生育酚及伽马生育酚的有效形成;提高氮肥施量对于菜籽形成高含量的总生育酚与伽马生育酚非常有效,但对提高菜籽阿尔法生育酚含量的效果却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城市生态园林的概念内涵及其生态功能,提出了建设城郊一体化的大范围园林、改善城市布局和城市绿地布局、改良城市绿量结构、合理应用植物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