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pH=9.33的NH3.H2O-NH4Cl缓冲介质中,于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利用Mn(Ⅱ)与2,3,7-三羟基-9-(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DHPF)形成Mn(Ⅱ)-DHPF-CTMAB三元配合物可产生荧光猝灭,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Mn(Ⅱ)的新方法。该体系激发波长λex=520nm,发射波长λem=540nm,荧光猝灭值与Mn(Ⅱ)的含量在0~0.36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μg/25mL,在CTMAB存在下,配合物摩尔比Mn(Ⅱ)∶DHPF=1∶2。拟定方法用于测定尿样中微量锰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合成掺杂过渡金属离子Mn2+和Cr3+的Na Gd F4:Yb3+,Ho3+纳米晶,研究了纳米晶的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XRD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样品均为六方结构Na Gd F4。合成的纳米晶在980 nm红外光激发下,呈现绿光(520~562 nm),红光(620~675 nm)和红外光(730~760 nm)发射。与未掺杂过渡金属离子的样品相比,掺杂Mn2+离子的Na Gd F4:Yb3+,Ho3+纳米晶上转换发光总效率提高,红光/绿光相对强度增加,红外光/绿光相对强度减弱,掺杂Cr3+离子的Na Gd F4:Yb3+,Ho3+纳米晶发光总效率稍有减弱,红光/绿光和红外光/绿光相对强度增加。主要源于Ho3+→Mn2+→Ho3+和Ho3+→Cr3+→Ho3+的两步能量传递。计算色坐标可得,掺杂Cr3+/Mn2+离子后的Na Gd F4:Yb3+,Ho3+纳米晶的发光由绿光区移向黄光区,微调了纳米晶体的发光颜色。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2个2-氨基-3-羟基-吡啶Schiff碱双核Ni(Ⅱ)和Zn(Ⅱ)配合物,[Ni(L~1)(DMF)]_2(1)(H_2L~1=4-羟基-3-((3-羟基-吡啶-2-亚氨基))-苯并吡喃-2-酮)和[Zn(L~2)(H_2O)]_2·2DMF(2)(H_2L~2=2-((3,5-二溴-2-羟基)-氨基)-吡啶-3-醇),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具有双核结构,均由2个金属离子和2个配体单元以及2个配位的溶剂分子组成,不同的是配合物2含有2个溶剂分子。配合物1和2都是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且中心金属Ni(Ⅱ)和Zn(Ⅱ)离子的空间构型均为五配位的扭曲的四方锥。此外,配合物1和2通过分子间氢键、C-H…π及π…π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此外,讨论了H_2L~1,H_2L~2及其相应的Ni(Ⅱ)和Zn(Ⅱ)配合物的荧光性质。配体H_2L~1和H_2L~2呈现蓝色发射,最大发射波长λ_(em)分别为457和473 nm,而配合物1和2显示绿色发射,λ_(em)分别为543和538 nm。  相似文献   

4.
标题化合物(Et4N)2[Fe2s2Br4](1)在VS/FeBr2/imnt2/Et4NCl反应体系中获得,它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主要晶胞参数为:α=0.91193(2)nm,b=1.0837(3)nm,c=1.54360(1)nm,β=105.090(1),ν=1.4177(5)nm3,z=2,ρ=1.778g/cm3,μ=6.841cm1,F(000)=748,结构精修结果为:R1=0.0287,wR=0.0640。簇阴离子[Fe2S2Br4]2含有一个菱形Fe2S2单元,铁的配位几何构型明显偏离了理想的Td对称性,导致整个阴离子的对称性降低为D2h.同时观察到它的Fe--Br键呈现反常加长倾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第二配体2,2′-联吡啶(2,2′-bipyridine,bipy),在水热条件下得到3个低维ZnⅡ-二膦酸配位聚合物:[Zn1.5(H2L)(bipy)(H2O)]·3H2O(1),[Zn(H3L)(bipy)]2(2),[Zn(H3L)(bipy)(H2O)]·H2O(3)(H5L=1-羟亚乙基-1,1-二膦酸,CH3C(OH)(PO3H2)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PXRD)、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热重(TG-DSC)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表明化合物1为一维梯形双链结构,结构中含有2个晶体学独立的锌离子,分别以四配位和六配位模式与配体连接。化合物2为O-P-O双桥连接三角双锥[ZnO3N2]而成的双核零维结构。化合物3为八面体[ZnO4N2]通过O-P-O单桥连接而成的一维链状结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将3个低维ZnⅡ-二膦酸化合物扩展为三维超分子。对化合物1~3进行荧光性能的研究,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均发射出强度远大于配体bipy的荧光发射峰(λem=374nm(1)、388nm(2)、387nm(3),λex=252nm),该峰来源于第二配体bipy(λem=391nm,λex=252nm)分子内部的π*-π电荷转移。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3个化合物均表现出一步单电子氧化还原过程,与自由配体相比给电子能力增强,未来可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在光电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水热条件下,以磷酸H3PO4和亚磷酸H3PO3与Mn(Ⅱ)盐进行反应,以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调节溶液酸度得到三维开放骨架结构化合物[Mn2.5(PO4H)2(OH)(H2O)](1).对化合物1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元素分析及红外分析(IR).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763 19(7)nm,b=0.915 12(4)nm,c=0.950 74(6)nm,β=96.565(3)°,V=1.524(1)nm3,Z=4,Dc=3.176 g/cm3,Mr=728.66,μ=4.566 mm-1,R=0.024 5,ωR=0.084 8[I2sigma(I)].  相似文献   

7.
采用2-(4-三氟甲基苯基)吡啶(tfmppy)为主配体,分别以四(4-氟苯基)苯基膦酰亚胺(F-tpip)、四(4-甲氧基苯基)膦酰亚胺(MeO-tpip)和四(1-萘基)膦酰亚胺(tnin)为辅助配体合成了3个铱配合物((tfmppy)_2Ir(F-tpip)、(tfmppy)_2Ir(MeO-tpip)和(tfmppy)_2Ir(tnin))。其结构通过核磁氢谱、质谱、元素分析和单晶结构测定进行了验证。配合物(tfmppy)_2Ir(F-tpip)和(tfmppy)_2Ir(MeO-tpip)属于三方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tfmppy)_2Ir(tnin)属于三斜晶系R3c空间群。3个配合物都是绿光材料,具有类似的发光颜色和发光效率((tfmppy)_2Ir(F-tpip):λ_(em)=526 nm,Φ=0.52;(tfmppy)_2Ir(MeO-tpip):λ_(em)=523 nm,Φ=0.44;(tfmppy)_2Ir(tnin):λ_(em)=522 nm,Φ=0.48)。3个配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都显示出了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质。(tfmppy)_2Ir(F-tpip)、(tfmppy)_2Ir(MeO-tpip)和(tfmppy)_2Ir(tnin)的HOMO能级分别为-5.67、-6.08和-5.69 eV,其LUMO能级分别为-3.29、-3.61和-3.22 eV。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Mn~(2+)掺杂量的NaBiF_4∶Yb/Er/Mn上转换发光体系,研究了其形貌、晶相、上转换发光性能随Mn~(2+)掺杂量的变化,并探讨了该体系的能量传递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n~(2+)的掺杂不会引起NaBiF_4从六方相转变为立方相,但会增大其尺寸;同时在NaBiF_4体系中,Mn~(2+)可以与Er~(3+)进行能量传递,使红光发射得到增强,并且随着Mn~(2+)浓度的增加,红/绿光发射强度比也会随之增大.此外,还考察了NaBiF_4∶Yb/Er/Mn体系的变温发射光谱,发现当温度升高时,红/绿光强度比以及520 nm绿光与540 nm绿光发射强度比都总体上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层状硫代锡(Ⅲ)酸镉(Ⅱ)化合物K2CdSnS4。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1.102 1(5)nm,b=1.103 0(5)nm,c=1.515 1(10)nm,α=90°,β=100.416(12)°,γ=90°,V=1.811 4(17)nm3,Z=8,Dc=3.209 g·cm-3,Mr=437.60,μ=6.853 mm-1,F(000)=1 600,λ=0.071 073 nm,R=0.104 2,wR=0.200 8。该化合物由类金刚烷[Cd2Sn2S10]8-结构单元互相连接形成层状结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研究表明,化合物为半导体,带隙为2.2 eV。  相似文献   

10.
李慧  袁伟  王兴东  陈博  程延祥  谢志元  王利祥 《应用化学》2012,29(10):1148-1157
合成了7种2-苯基异喹啉及其衍生物Pt(Ⅱ)配合物。 采用1H/13C NMR、TGA、X射线单晶衍射、CV、UV-Vis和PL等测试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这些Pt(Ⅱ)配合物均为平面四方配位构型。 室温下,所有配合物在二氯甲烷(DCM)溶液中均发射红光,其中配合物(CzPPiQ)Pt(acac)和(CzPPiQ)Pt(dpm)为标准的红光发射,其发射源于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407、444和463 nm)和配体中心(LC)(353、363和376 nm)的混合激发态。 配合物在DCM溶液中的光量子产率为0.02~0.06,寿命为1.78~3.33 μs。 大位阻外围取代基的引入有效抑制了分子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槲皮素-Mg(Ⅱ)荧光体系的形成条件,建立一种测定槲皮素的新方法。在pH=9.2的硼酸盐缓冲溶液中,槲皮素可与Mg(Ⅱ)形成2∶1的络合物,在激发波长λex=450nm,发射波长λem=530nm时,体系的荧光强度与槲皮素浓度在4.3×10-8~3.2×10-6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3×10-8 mol/L。该法成功地应用于番泻叶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以7-甲酰基-8-羟基喹啉和邻苯二胺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配体——7-{2-[1-(8-羟基喹啉-7-亚甲基)]苯并咪唑基}-8-羟基喹啉(H2L);H2L分别与醋酸锌和三氯化铝经配位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的金属配合物Zn L·H2O(1)和Al_2L_3·3H_2O(2),其结构和性能经UV-Vis,1H NMR,IR,元素分析及FL表征。1和2的λem分别为514 nm(λex=400 nm)和525 nm(λex=401 nm)。  相似文献   

13.
β-环糊精增敏亚甲基蓝荧光法测定左氧氟沙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增敏亚甲蓝荧光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新方法。左氧氟沙星(LVFX)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剩余的Br2能氧化亚甲蓝(MB)使其荧光降低,通过测定亚甲蓝的荧光强度间接测定左氧氟沙星(LVFX)的含量,加入适量β-环糊精(β-CD)使其荧光强度上升为原来的近2倍,大大提高其灵敏度。该体系最大激发波长为λex=66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λem=678 nm,线性范围为0.002~1.6 mg/L,检出限为0.0008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13%。本方法可作为痕量左氧氟沙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L-苏氨酸铜(Ⅱ)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L-苏氨酸铜(Ⅱ)超分子配合物[Cu(C4H8NO3)2].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差热-热重、紫外光谱和单晶结构对其结构进行确认。该化合物由1个Cu(Ⅱ)离子、2个L-苏氨酸阴离子和1分子结晶水组成,其中氨基酸的羧基氧原子及氨基氮原子与铜(Ⅱ)离子配位,形成六配位拉长八面体构型,单胞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构成三维网状超分子体系。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紫外吸收波长为233nm,固态荧光发射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构成三维网状超分子体系。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紫外吸收波长为233nm,固态荧光发射出现在357nm。电化学行为显示,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为不可逆的氧化还原过程,反应过程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5.
应用MP2和CIS方法分别优化了IrR(CO)(PH3)2(mnt) [mnt=maleonitriledithiolate; R=H (1), CH3 (2), Br (3)]系列配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几何结构. 使用TD-DFT方法计算了配合物的吸收和发射光谱. 计算结果表明: 配合物1~3在430, 435及439 nm处的最低能吸收均为ILCT/LLCT/MLCT混合跃迁性质, 它们的最低能磷光发射和吸收性质相似, 发射波长则红移至760, 770和800 nm. 配合物2与 1的几何结构、光谱性质都很接近, 而配合物3中, 由于溴的引入使其基态和激发态几何构型及前线分子轨道成分与1和2有很大不同, 进而对其光谱及跃迁性质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混合溶剂热条件下,以4-[(羧甲基)硫代]-苯甲酸(CMTB)为配体合成了[Pb(CMTB)H2O]n(1)和[Cd(CMTB)]n(2)两个配位聚合物,并用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645 08(13)nm,b=0.847 83(17)nm,c=0.956 30(19)nm,α=90.37(3)°,β=92.75(3)°,γ=106.40(3)°,Z=2;化合物1具有二维层状结构,每1个Pb(Ⅱ)与来自4个配体的5个氧原子以及1个来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形成了1个变形八面体的几何构型。化合物2为单斜晶系,空间群是P21,晶胞参数为a=0.786 27(16)nm,b=0.600 55(12)nm,c=1.001 3(2)nm,β=91.14(3)°,Z=2。化合物2是一个二维层状化合物,Cd(Ⅱ)与5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配位形成了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同时,我们对两个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N,N'-亚水杨基喹哪啶酰肼(sqnhz)及其锰配合物[Mn(sqnhz)2]sqnhz(C51H39Cl2MnN9O6,Mr=999.75).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a=0.772 3(1)nm,b=1.153 7(3)nm,c=1.354 9(2)nm,α=74.387(8)°,β=83.342(6)°,γ=80.967(9)°,V=1.144 8(4)nm3,Z=1,Dc=1.450 mg/m3,F(000)=515,μ(Mo-Kα)=0.468 mm-1,R=0.060 6,Rw=0.115 2.在配合物[Mn(sqnhz)2]中,锰(Ⅱ)原子具有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晶体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维无限链状结构.红外光谱表明,配体在形成配合物后,v(C=O)和v(C=N)红移.电子光谱表明存在π-π*和d-π*的跃迁,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金属对配体n-π*激发引起的荧光发射峰有较大的影响,配合物对于λ=0.106 nm激光倍频系数I2w/I2ω,(KDP)为0.94.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LaMgAl11O19∶R (R=Mn, Tb)荧光体, 测量了荧光体的真空紫外激发光谱和相应的发射光谱, 观察到基质吸收带位于170 nm附近, Mn2+离子的吸收位于170~510 nm范围, Tb3+ 离子的4f-5d吸收位于170~250 nm范围. 在147 nm激发下, 它们发射绿光. 真空紫外光谱特性的研究表明, 基质与激活离子之间存在较好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了1个新的配位聚合物[Zn(apy)(μ-OH)NO3]n(apy=2-氨基嘧啶),并且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荧光、和单晶X-射线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0.715 48(14)nm,b=1.850 5(4)nm,c=0.645 68(13)nm,β=110.24(3)°,V=0.802 1(3)nm3,Z=4,R=0.028 4。在化合物中,每个Zn(Ⅱ)离子与氨基嘧啶配体的1个N原子、硝酸根的1个O原子,以及2个羟基氧原子配位,并展示出扭曲的四面体几何构型。2个相邻的Zn(Ⅱ)四面体单元通过羟基氧原子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该一维链进一步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室温荧光光谱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在392 nm处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20.
以香豆素-3-甲酰氯和4-氨基安替比林为原料,采用传统加热或无溶剂室温研磨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安替比林基香豆素-酰胺类化合物——N-(安替比林-4-基)-香豆素-3-甲酰胺(3),其结构经1H NMR和FT-IR表征。用UV-Vis和荧光光谱研究了3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3的λmax位于290 nm,334 nm;在THF中,3的λem位于319 nm(λex=283 nm);固体荧光的最大发射波长位于471 nm(λex=295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