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道路客运交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及其服务特性,探讨了道路客运管理体制、行业发展规划及引导政策、运力分布、线路布局、站场布局、服务水平及路网建设等因素对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的作用。针对西安市近郊道路客运交通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理顺管理体制、制定适时的行业政策是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宏观基础;均衡运力运量、优化线路和站场布局、规划合理的服务水平、完善路网和道路设施是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的客观保障。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分析了泰城城市交通症结所在 ,提出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和目标。泰安市在道路投资有限 ,交通状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 ,应选择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客运交通战略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公路客运交通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飞速发展,广州市的公路客运交通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研究这些变化有助于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本文根据对广州市公路客运交通调查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当前城市公路客运交通发展的新趋势,探讨了城市客运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客运枢纽交通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引导选择,交通改变生活,高速铁路将带来快捷、安全、舒适的长途交通选择。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的交通特征介于机场与传统火车站之间,既需要便捷的大运力集散交通系统,也需要人性化的换乘空间。文章以广州铁路新客站为例,系统地阐述了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的交通对策、交通需求、路网规划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经济圈内客运多方式交通网络结构,建立了交通方式分担与交通分配组合模型,研究经济圈内多方式交通网络均衡时乘客的交通方式选择问题.考虑出行时间、出行费用、舒适度等影响乘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分析了铁路和公路2种存在主要竞争关系的出行方式的广义出行费用.结合我国经济圈内城际客运出行特征,给出了经济圈内多方式交通网络均衡条件,构建了与该均衡条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精简对角化算法.最后结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应用该模型预测乘客选择铁路和公路出行方式的比例.结果表明,模型和求解算法有效,能够从用户最优的角度为合理配置经济圈内多种交通方式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国彦 《科技信息》2007,(5):220-221
目前研究各种客运方式在综合交通中的分担问题主要是从影响交通选择的微观因素出发,通过建立效用模型来分析交通分担率。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忽视了交通运输方式与宏观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特别就我国目前交通体系而言,交通分担不仅受到运输市场不同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的影响,更应该受到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发展和分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影响客运交通方式的宏观因素出发,通过重新构造影响变量,利用计量经济的分析方法,构建客运交通方式的分担模型,并对未来提升我国航空客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任务是以安全准时、方便迅速、热情周到的客运服务原则为乘客进行服务。在此过程中车站的客运设备设施起着能否实现车站正常运营、保证乘客安全出行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车站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该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客运设备设施的构成进行适当的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袭喆 《天津科技》2010,37(2):72-73
以公共客运交通城乡一体化的需求为指导,从线路网络、客运市场、交通枢纽建设、市场管理、运营服务、票制一体化等方面入手,对实现公共客运交通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是关系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方向的核心问题。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不但要考虑交通出行效率目标最大化,还要使交通系统的资源消耗最小,环境污染最低,以打造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为了减少城市客运的碳排放,本文根据碳足迹理论,通过建立城市交通结构模型对广州市的客运交通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基于社会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交通可持续性,以交通系统的社会效率最大化和交通系统内部成本以及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约束,构建城市客运交通结构模型并进行优化,得出了2020年公交系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和)的分担比例增长至63.5%,其中轨道交通分担比例增长了近12.5%,而小汽车交通及出租车交通的分担比例都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该模型从出行特性角度出发,在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把城市交通需求、资源、能源、环境作为约束条件,较好地体现了当今城市交通的发展态势,为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根据广州市的交通发展对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交通检测点分布规则及其数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估计OD出行分布矩阵需检测路段流量的问题,分析了检测点合理分布的4种规则,并在已知OD时间的有效出行路径的条件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规划模型,同时也提出了有效的启发式算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市场细分的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运输消费者的特征和行为,了解运输需求的发生和变化情况成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为此以运输市场营销学为理论基础,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根据消费者的特征属性,采用市场细分的方法,细分城市客运的消费者市场,对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展开分析和研究,提出分析方法的流程,并给出示例。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分析了决定旅客选择交通方式的因素,然后引入旅客选择交通方式的量化模型,最后分析了旅客选择交通方式对宏观交通方式确定的影响;并对国家如何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客运交通方式依照国情的需要发展,并对形成一个合理的综合客运交通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基于出行结构的城市客运交通环境系统优化模型。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城市客运交通环境系统的发展;建立线性优化模型求解在城市的资源环境等约束条件下, 以交通综合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最优出行结构;根据二者的结果, 设计城市交通发展的不同情景, 进行二次模拟;建立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情景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在社会经济条件支撑、政策可行、资源环境压力最小化的前提下, 得到城市客运交通环境系统出行结构的优化结果。最后通过北京市的案例研究, 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后发国家客运交通发展的特点与启示CharacteristicsandEnlightenmentofPassengerTransportDevelopmentinLate—developedCountries赵一平(西南交通大学运输工程系,博士后成都6...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规划中的不足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模型.该模型是在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把资源、能源、环境作为约束条件,较好地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原则和特征,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规范道路客运秩序构建和谐交通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绪环 《安徽科技》2005,(12):43-4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场管理规定>的颁布施行,为规范道路客运秩序提供了较高的法规依据.从事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交通运政管理机构,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道路客运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法行政,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大城市客运交通能源需求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定量分析城镇化水平提高、居民出行特征变化等因素对中国特大城市客运交通能耗变化的影响,根据完全分解理论,构建了两阶段分解模型,并用于广州、北京和上海的案例中.结果表明:多数因素都不同程度导致了城市客运交通能耗的增长,类似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处于以城镇化水平提高为最主要驱动的典型时期,类似北京和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则处于由以城镇化水平提高转向以机动化水平提高和居民出行需求增长为最主要驱动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城市各交通方式的需求与供给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在确定研究主体模块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边界,绘制因果关系图,并根据各影响因子的因果反馈关系绘制系统流图,选用有效的函数关系建立动力学方程,构建了城市交通结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 Dynamics Model,简称SD模型)。通过分析各交通方式供需非均衡的形成机理与发展趋势,结合样本城市的交通发展状况,以VENSIM为平台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交通方式的供给与需求是在非均衡的动态变化中维持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传统小偏差方程组的诊断精度,提出了一套新的小偏差数学模型.在原有方法的部件特性变化量中引入修正因子,消除了匹配过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使得新方法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真实部件变化量.将该模型应用于PG9171E型燃气轮机(燃机)的仿真结果表明:新数学模型能够更精确地反映测量参数和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由该模型推导出的故障诊断矩阵可以提高测量参数预估与机组性能评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