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改进交通流模拟,提出了微观与宏观统一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从微观的车辆跟驰模型出发,假设路段单元体中的车流为整体,且单元体的运动遵守拉格朗日坐标系下的车辆跟驰运动模型,那么该模型在变换为欧拉坐标后,与流量方程结合,推导出宏观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模型分析和数值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够良好地模拟交通流的堵塞和疏导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交通流计算机微观仿真的一种随机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驾驶行为的不确定性,在对实验数据进行随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驾驶员的心理——物理特性,构建了一个新的标定相对简单、且易于使用的车辆跟弛模型. 相似文献
3.
交通流模拟中的随机输入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交通流模拟过程中,随机输入车辆信息和交通流信息是模拟的开端,本文在模拟过程中,以[0,1]均匀分布随机数为基础,选用车型、车头时距和车速作为表征动态交通流的随机变量,建立了车辆随机产生了一组数学模型,给出了交通流随机输入的程序框图,并对实际交通流数据进行了分布拟合。 相似文献
4.
从二维城市道路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和一维道路元胞自动机模型两个方面介绍车辆间博弈行为对交通流的影响.总结了目前交通流研究中引入合作者和背叛者之后,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变.通过考虑车辆之间的博弈行为,研究司机驾驶行为对道路上车流量的影响,希望找到能使交通系统车流量达到最大的驾驶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交通流微分方程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交通压力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交通压力是交通流与道路相互作用及交通流内部车辆间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通过引入相对交通压力和相对动量概念,并根据动量定理思想,导出了基于动力学理论的交通流方程,获得了粘滞阻力项;考虑具体交通状况和条件,进而导出了格林希尔茨(Greenshields)方程和车辆跟驰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动力学理论建立的交通流方程,基本概念物理意义明确,理论上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交通流的动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苏苇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4):443-453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交通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与控制,亟待发展一种有效描述国内低速混合交通流动的数学力学模型,本文对国内外交通流理论中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概况做一综述,详细介绍各流派理论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考虑前方多辆车速度差的多重向前看跟驰模型,利用线性稳定性分析给出交通流演化过程的稳定条件;数值模拟对比几种跟驰模型的稳定特性,考虑前方多辆车相对运动速度可避免出现负速度即车辆倒退的现象,并对车流有很好的致稳作用,得出车流越稳定、附加能耗越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考虑前后车速度关系的车辆跟驰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传统车辆跟驰模型的局限性,建立了考虑前后车速度关系的车辆跟驰模型:前后车以相同速度匀速行驶时的跟驰模型;前后车以不同速度匀速行驶,后车速度小于前车速度时的跟驰模型;前后车以不同速度匀速行驶,后车速度大于前车速度,当前车速度不变时的跟驰模型和前车减速时的跟驰模型.以四种跟驰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速度一间距关系和车辆追尾模型.追尾模型表明:最小车头距离是后车速度的二次函数,随后车速度急剧缩小;当实际车头距离小于该值时,则会发生追尾事件. 相似文献
9.
微观交通流仿真跟车行为ANN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微观交通流研究中的车辆跟驰模型是交通仿真的一个基本模型,由于实际道路上驾驶员信息的获取困难,建立的车辆跟驰模型难以标定或验证.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五轮仪试验系统获取的城市道路车辆跟驰数据,建立了车辆跟驰行为的神经网络模拟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一维元胞自动机随机交通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3):32-32
依据概率论的定义,通过对稳态时关联函数的解耦,给出一维元胞自动机单速随机交通流模型中的关联函数与转入、转出及刹车概率之间的关系,继而进一步得出车辆的密度、速度、流量等物理量随这三个概率变化的理论值,理论结果与实验模拟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As a study method of traffic flow, dynamics models were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However, there exist some flaws in most existing models. In this note, a new dynamics model is proposed by using car-following theory and the usual connection method of micro-macro variables, which can overcome some ubiquitous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models.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odel can very well simulate traffic flow conditions, such as congestion, evacuation of congestion, stop-and-go phenomena and phantom jam. 相似文献
12.
借助智能交通系统(ITS),本文把扩展的车辆跟驰模型应用于双车道,建立根据确定规则进行换道的扩展交通流跟驰模型。通过改变发车车头间距,在开放边界条件下左车道有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重现实际交通中的交通流现象。数值模拟发现:双车道交通流模型能够有效的抑制交通流阻塞,提高交通流量。 相似文献
13.
稳定性分析是交通流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阻塞现象可视为动力系统的不稳定和相变。通过考虑双前导车信息的影响,获得了1个扩展的优化速度模型,借助稳定性理论得到了扩展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同时运用非线性分析推导出mKdV方程来描述临界点附近的交通行为。数值仿真证实了分析结果,并表明考虑双前车更有效抑制交通阻塞。因此,次邻近前车对交通动力学有很强的影响,对稳定交通流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动态交通网络中瞬时反应型和预测型出行者行为假设的分析,提出了将两者结合并增加固定路线出行行为假设的多用户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同时通过对动态交通网络出行者行为的相互制约特性分析,给出了求解上述模型的迭代算法.本模型拓展了以往构建模型中出行者行为的单一性假设.本模型及算法也可直接应用于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并为路径导行系统中网络的效益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构建了针对典型路况——交叉路口的微观跟驰仿真模型,并与实际路况相联系,针对制约性、延迟性和传递性对跟驰模型仿真曲线进行了讨论,力求使该模型更好的贴近真实的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17.
在车联网环境下,对原有自动驾驶交通流跟驰模型进行改进,构建新的自动驾驶跟驰模型,并理论推导在不同自动驾驶比例下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解析判别条件,从混合交通流稳定域角度对比分析模型改进前后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原自动驾驶跟驰模型,改进后的模型能有效缩小混合交通流不稳定区域,降低混合交通流全速度范围内稳定时所需的最低自动驾驶比例,从而提升自动驾驶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道路混合交通问题,分析了小、中、大3类车型的车道、区位、断面分布特征,依据各车型车辆的道路路段固有阻抗和车型比例仿真构建了三幅路、四幅路、三幅路单行且公交可逆行等典型道路路段机动车流的车速流量实用模型(BPR模型),并以小、大型车比例差为变量对模型进行了修正.预测结果表明,修正模型能够适应各种交通组成情况,且具有相当高的计算精度,可以较准确地预测缺乏实地调查资料的道路路段交通流参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