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常压条件下 ,对干燥粉砂岩、灰岩和砾岩 3种储层岩石进行了高温处理 ,测量并分析了岩石波速、渗透率和孔隙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热处理过程中岩石波速、渗透率和孔隙度等物理性质的变化存在一个突变温度域。经过高温处理后的岩石 ,其波速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渗透率和孔隙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阈值温度附近岩石波速、渗透率和孔隙度变化幅度最大 ;高于阈值温度后 ,影响岩石渗透率和孔隙度变化的主要机理是早期产生的微裂纹宽度增加。该实验结果为现场储层热处理效果评价及技术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岩石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储层粉砂岩、灰岩、变质岩和砾岩渗透率受热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岩石渗透率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在常压条件下经过高温加热处理,其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增大趋势;岩石渗透率发生突变时存在一个阈值温度,组分不同的岩石,其阈值温度也不同,岩石渗透率的提高是由于岩心受热后产生了新的裂缝,裂缝延伸而形成了连通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岩石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储层粉砂岩、灰岩、变质岩和砾岩渗透率受热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岩石渗透率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 ,岩石在常压条件下经过高温加热处理 ,其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增大趋势 ;岩石渗透率发生突变时存在一个阈值温度 ,组分不同的岩石 ,其阈值温度也不同。岩石渗透率的提高是由于岩心受热后产生了新的裂缝 ,裂缝延伸而形成了连通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4.
高凝油藏(原油凝固点在40℃以上,含蜡量高的油藏)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黏度增加、析蜡等现象,将使得储层流动性变差,影响开发效果,但目前国内外针对高凝油的流变性及驱替过程中的储层物性变化规律的定性研究较少。根据海外某高凝油田A的流变性试验和驱替试验结果,分析了高凝油随温度降低所产生的黏度增加以及蜡的析出对孔隙度、渗透率和驱替效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黏度、孔隙度、渗透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提出一项新的、可同时表征储层物性与流体性质的储层特征参数γ。分析了不同温度、不同γ下的相渗参数及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类似高凝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效应力对低渗低孔介质孔渗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油田开发,地层内孔隙压力逐步降低,岩石骨架所受到的有效应力随之增大,岩石的物性参数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为渗透率降低,孔隙度减小。本文主要研究了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体积压缩系数与作用在岩石上的有效应力的关系实结果表明有效应力对渗透率的影响较大,产生不可逆伤害,而对孔隙度的影响较小,孔隙压缩系数仅仅是有效应力的函数。  相似文献   

6.
岩石波速和孔隙度、泥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复杂的正旋回砂砾岩储层中,从两口井系统地采集了不同岩性的典型样品,在不同的有效压力及两种状态(气饱和水饱和)下测试了岩石的纵、横波速度。利用咽归分析得出纵、横波速度与孔隙度、泥质含量线性相关。回归公式应用于声波测井资料的结果显示,对于特定的地区,岩石波速和孔隙度、泥质含量关系的具体表达式应从井资料经统计分析得到,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式适用任何地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渗硼层的易开裂、剥落倾向分析和安排渗硼及热处理工艺,研究T10钢渗硼的不同预处理及最终热处理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渗硼后空冷(或油冷),经正火么快速球化退火的试样在最终热处理后因具有较高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而使基体有良好的抗疲劳失效能力,该基体与耐磨的渗硼层配合,模具寿命提高四到五倍。  相似文献   

8.
低孔隙度岩石中的裂缝对储层渗透率具有重要影响,但裂缝的存在导致岩心代表性样品选取和高精度岩石物理参数测量困难。为研究裂缝对低孔隙度岩石渗透率的影响,通过高精度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实验构建了低孔隙度岩石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采用添加平板裂缝的方法构建了不同裂缝参数的低孔隙度岩石数字岩心,并利用格子玻尔兹曼(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方法计算了不同裂缝参数数字岩心模型的渗流场分布和绝对渗透率。结果表明,尽管低孔隙度岩石的数字岩心模型基质渗透率低,但裂缝的存在对岩石渗透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裂缝发育程度对渗透率影响规律不同:当单条裂缝孔隙度在0~0.4%时,裂缝对模型渗透率影响不明显;当单条裂缝孔隙度大于0.4%时,裂缝对模型渗透率具有显著影响;模型渗透率随裂缝开度增大而增大,随裂缝倾角增大而减小,随裂缝数量增加而增大。另外,裂缝与基质存在耦合作用,与裂缝相连的孔隙中流体流速明显提高,显示裂缝对基质孔隙的强连通作用。本研究结果对含裂缝的低孔隙度储层渗透率精确计算及储层压裂后的油气产能评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不同黏度稠油油水相渗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油层温度和原油黏度对稠油油水相渗的促进机制,基于NB35-2稠油油藏一维岩心流动模拟系统,模拟了不同黏度原油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水驱渗流特征.结果表明,稠油油水相渗曲线表现出水相渗透率非常低的特点;当含水饱和度大于50%后,油层中形成联通的水流通道,导致水加剧突进;温度升高,油水两相共流区范围增大,残余油饱和度降低,但高于油藏温度时,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油水相渗曲线变化较小;原油黏度增大削弱了油水的流动性,降低了采收率.对比温度和黏度对油水相渗的影响规律,认为温度主要是通过改变油水黏度比而影响油水相渗曲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气资源的深入开发与勘探难度的加大,常用的地震等声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精准预测储层的要求,因此利用岩石的电学参数准确预测储层参数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岩石物理实验测量了碎屑岩、碳酸盐岩、变质岩的复电阻率、孔隙度与渗透率,基于Debye分解模型计算了岩样理论的相关激电参数,结合Archie公式与Kozeny-Carman方程预测了岩样的理论孔渗参数.根据理论模型与实测数据的拟合,确定了三类岩样预测模型待定系数的最佳取值范围,获得了模型拟合系数,最终得到了孔渗预测的相关经验公式.研究结果对于帮助岩石物理建模和指导油气勘探开发部署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碳酸盐岩纵波速度响应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酸盐岩地层压力预测是国内外研究难点,主要原因是纵波速度响应特征不明确,传统的地层压力预测模型不能用。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难题,通过设计室内试验对碳酸盐岩纵波速度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了影响纵波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即碳酸盐岩骨架速度取决于岩石骨架特征,决定了纵波速度的变化趋势;纵波速度的小幅变化是由孔隙压力引起的。验证了碳酸盐岩地层异常高压的地球物理和孔隙弹性响应特征理论,从室内试验角度对基于孔隙弹性力学理论建立的波速方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为建立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岩体波速测试及分析原理,研究了黑岱沟露天煤矿岩体波速测试技术;通过对现场覆盖层各种类型的岩体波速测试和分析,得出不同岩体的实际波速。该技术测试为研究黑岱沟露天煤矿岩体动态特性和可爆性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3.
岩石试块单轴加荷过程中弹性波速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轴压力作用下岩石试块应力状态与P波(纵波)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单轴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在单轴压缩条件下,随着岩石所受荷载的增大,在岩石试块内部不同方向上传播的弹性波速度也在增大,但在不同方向上增大的幅度不同:在靠近压力作用方向上,弹性波速度增加较大;在垂直于压力作用方向上,弹性波速度增加较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评价的困难和需求,研究了区域组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并根据地区经验、统计规律以及不同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的地区适用性考察结果,确立了利用电阻率径向特征、电阻率时间推移测井识别油水层及应用套后补偿中子测井识别气层等有效方法。引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资料处理解释方法以及核磁成像等测井资料解释成果,为区域油气层识别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信息,经进一步配套、组合,得到了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综合判别方法,并在生产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根据地区经验,采用多信息、多方法的综合判别技术,是解决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识别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识别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评价的困难和需求,研究了区域组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并根据地区经验、统计规律以及不同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的地区适用性考察结果,确立了利用电阻率径向特征、电阻率时间推移测井识别油水层及应用套后补偿中子测井识别气层等有效方法。引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资料处理解释方法以及核磁成像等测井资料解释成果,为区域油气层识别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信息,经进一步配套、组合,得到了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综合判别方法,并在生产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根据地区经验,采用多信息、多方法的综合判别技术,是解决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识别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小应力扰动下岩石弹性波速变化的波形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波速变化能够反映岩石内部结构和应力的变化,成为工程结构监测的重要基础,其关键是实现小应力扰动下的高精度检测。在室内建立一套试验测量系统,对3类岩石的6块样品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同步记录小应力作用下岩石的应变、声发射及超声波波形。分析岩石非均质引起的多次散射波(尾波)特性,利用尾波干涉测量实现波速变化的高精度波形检测,发展小应力扰动下岩石弹性波速变化的检测方法,并对尾波波速随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尾波干涉测量可以实现小应力扰动下的高精度动态监测,具有对岩体扰动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的优点;所提方法应用的条件是介质散射强度高,尾波较为发育,观测系统重复性好;尾波波速随应力的相对变化率dv/v是岩石损伤状态的一种表征,尾波波速变化具有记忆效应;与声发射相比,所提方法稳定,易识别,可用于岩心地应力测试。  相似文献   

17.
岩石渗透率与应变相关特性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岩石渗流理论尚不成熟的现状,采用实验模拟工程实际的手段,利用MTS伺服机进行瞬态法水渗实验,对实验结果以多项式形式拟合了岩石渗透率-应变方程.实验表明,在岩石变形过程中,渗透率与变形形式密切相关;所有κ-ε曲线都有最低点,岩石在弹性阶段其渗透率变化不大:岩石产生结构破坏后其渗透率远大于弹性阶段的渗透率,最高渗透率大多发生在软化阶段,少数发生在流动段末尾.  相似文献   

18.
颗粒床孔隙率与渗透率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隙率和渗透率是土壤科学,能源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以及环境工程研究中的基本物性参数。采用小流量和低压差实验研究了非固结颗粒床的渗透率和孔隙率关系。研究表明,给定颗粒介质的渗透率k与孔隙率的关系是唯一确定的;流量和压差成正比的达西渗流定律和通常的层流流动规律表现出一致性,但发生在毛细多孔介质内的渗流流动并不同于常规的槽道流动。渗透率不是颗粒或流道几何尺度平方的函数。对粒度d为100~450μm,粒径比为1.25∶1的窄筛分砂土的渗透率建议采用如下带单位的公式计算:k/μm2=1.72×104(d/mm)1.4654.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