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解决力学問題时,常常引用各种各样的理想化条件,例如:绳索不可伸长、摩擦忽略不計、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使不少問題大为簡化,而且如果运用得当,所得結果还是能够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然而,在有的問題中,那些通常可以不予考虑的因素(例如变形、摩擦等),却  相似文献   

2.
自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核模型后,核外电子的分布問題曾經在相当長的一段时期中成为原子物理学中的一个中心問題。通过这一問題的研究,我們逐步認識了不同元素的原子結構及其运动变化的規律,發現了門捷列夫周期律的深刻的意义,并揭露了和原子过程有关的各种  相似文献   

3.
近來我們接到有些讀者來信,提出這樣的問題:“電場强度E=q/r~2与E=f/q二者的單位是否相同?”從這問題提法的本身,就可以看出在提問題的讀者中可能還存在着更初步的問題,就是他們可能對於物理量和單位的物理意義還存在着相當模糊的認識。為了解决提出的問題,有必要首先澄清更初步、更基本的問題。物理量和單位是兩個密切聯繫着的但同時又是截然不相混的概念。任何物理量,要说明它,必須提出兩個主要方面。一方面是它的明確的物理概念,也就是它的物理定義;這一方面實際上是更重要的,必須透徹了解,纔不致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正确地貫彻理論联系实际原則是目前急待解决的問題之一。近来,在物理的刊物中也介紹了不少有关物理教学联系实际的做法和体会,以及物理知識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具体材料,这些文章对我个人启发很大。但是,我认为在貫彻这个原則上有几个带有更根本性的問題,值得大家共同来加以研究和探討。只要这些問題得到了解决,那么,正确地进行貫彻这个原則才有所保証。茲就我个人近来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本刊1956年第4期刊載过喀兴林先生写的“离心力”一文。这篇文章对离心力問題闡述得相当詳細,并力图澄清对离心力解释的混乱局面。但是,这篇文章本身确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商榷。在該文的第三部分討論了几个有关离心力的具体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直杆上小球的运动問題。这一問題的大意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引言能流与半波損失,在普通物理教学中是比較难讲的两个問題.本文就这两个問題加以分析和討論.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功能原理来討論各种弹性波的能流問題;第二部分是根据位移和能流的連續性(即能量守恆原理)来說明半波損失問題。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中,僅就個人講授普通物理(物理專業)分子物理学部分的經驗,提出对於幾個问题的意見供參考,並希望得到批評和指正。一.什么是分子物理学这是講授这一部分的教師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課程一開始,教師就必須针对这問题向学生做適当的說明。当然,更為重要的是,对於这問題的認識正是教師組織这一部分講授內容的基礎。在分子物理学中所討論的具体問題已經清楚地列在教学大綱之中;主要的內容大致包括:  相似文献   

8.
高三物理补充教材中有感应电动机一节,但一般学校缺乏一个旋轉磁場演示器,对感应电动机的教学就感到枯燥乏味,教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我們为了加強教学的直观性,制作了一只关于旋轉磁場的演示器,效果良好,能說明問題,現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9.
《物理》1956,(11)
初中物理中电压的教学,是近几年来大家都感到困难的問題,也是大家都在努力鑽研,設法予以解决的問题。大家在鑽研中創造了許多好的經驗,而对如何解决这个問題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就我們所知道的,有些同志根本上就不同意原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中所提出的应从电流的作功来引出电压概念的办法,而認为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仍应应用流体力学的比喻来使学生初步認識电压。  相似文献   

10.
讀了本刊1962年第5期所載李泽华同志的“轉动直杆上小球的运动問題”一文后,回头又讀了喀兴林同志的“离心力”一文(本刊1956年第4期),从而也就想到了一些問題,特提出以下两个問題和大家一起討論。一、径向力、法向力、向心力在喀、李两位同志的文章里,对“向心力”表現了不同的理解,从而也在分析問題时产生了分歧,因此,在这里,准备首先談談我們对“向心  相似文献   

11.
如所周知,物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慎重地、适时地、恰当地利用数学工具来解决某些物理問題,既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当然这种例子很多,几乎所有的中学数学知識都可应用,諸如比例,函数及其图象,解二次方程,解相似三角形,解三角方程,极限等等。我这里只談有关高三物理教学中的几个学生不易接受或不易掌握的問題,通过适当的将物理的基本公式加以变形后,学生便易于接受和掌握了;以下举几个具体实例来說明这一問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原子核結构的研究是原子核物理学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原子核所表現的各种性貭的研究,掌握原子核的基本特性及其內部运动規律,以便充分利用原子核內蘊藏的能量和原子核的其他特性。在对有关核子間相互作用力缺乏足够认識的情况下,不能直接运用核力来解决核結构的問題,即使核子間相互作用力知道得很清楚,要运用它来解决核結构問題,还必須首先解决量子力学的多体  相似文献   

13.
檢查物理作業是普遍檢查學生知識的方法。這種工作能幫助教師查明每個學生怎樣明確而具體地瞭解某一個問題,能不能正確地解答習题,並且把已獲得的知識应用到實踐中去。但是,在实践中能够遇到的問題,並不總是和教科書中的所謂典型的問題一樣。人們在实踐中所常常遇到的各種具體的問題,是需要找出一些必要的材料才能解决的。在這篇文章中提出的幾種檢查作業(只是想到的一部分),能增進學生的實際知識。一、讓学生看物理現象,同時加以简短說明。要根據觀察進行一些計算。例1(六年級):教師將水平放置的米尺的一端放在固定的支持物上(图1)。尺上放一個  相似文献   

14.
運動的合成是高中物理課本第一册第三章的教材。關於這一章的講課時數和教材計劃,本通報在今年8月號和去年9月號已分別有所刊載。本文只就教材的組織、系統和有關教學方法的問題提出一些初步意見,供大家參考並請指正。在開始講到這一章時,和開始講其他任何一章同樣,教師有必要向學生們說明:在什麽基礎上講這一章,這一章主要的將討論和解决什麼問題。在以後一系列的講課中,則還需要隨時注意並貫徹這些說明的主旨,教學的目的性才能很明確。因此,在備課中需要注意到以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課中如何进行基本技能訓练,是提高教学貭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談談我对这个問题的认識和作法,供同志們参考。一、对物理課基本技能的认识物理課基本技能的內容不同于綜合技术教育要求培养的技能(例如,不包括让学生掌握拆卸机器各部分的技能和使用金、木工工具的技能等。),也不只是培养学生解答物理习題的能力。物理課的基本技能指的是运用物理知識解决实际問題的能力,是用以获取物理知識的基本功。具体来說,它应当包括观察、量度和解題  相似文献   

16.
水文地質系系主任邀我做個關於如何領導学生進行物理數學和技術課程習題課方法的報告,所以,今天我只講在課堂里领导學生做練習的方法,以及一些關於學生家庭作業的問题,因為這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与這個報告的基本内容有關。今天的報告中一點也不涉及關於講課的方法和领导学生進行實驗的方法,雖然這些問題也是很重要的。首先,必需聲明:不能形而上學地和脫離課程進行的具體條件來解决教學方法問題,而必需要辯證地考慮到該課程的内容和学生的程度,同時也要估計到教員的资歷、經驗及其個人的特點,和宨L;因此不可能說出有一個對  相似文献   

17.
小學的物理教學雖然大部分是以定性的闡明物理現象為主,伹是有許多內容还是要涉及定量方面的。所以在教學中必然要用到一些公式,把现象之間的關係從定量上聯系起來,並進而從已知條件中來推算所求的物理量,以解决實際問題。一般說來,數學基礎較差的学員對計算問題是感到一定困難的。常常會聽到他們說:“一些道理還好說,碰到計算題就伤腦筋了。”雖然在中學物理中計算問題並不太多,但如果這些問題講不好,學員在實際演算過程中便會感到困難,而對学習物理可能產生一種畏懼心理,認為物理真不好學,結果把他們學習的兴趣也降低了,教學任務當然也就無法完成。所以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貫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針,学生們都积极参加了勤工俭学。交流电就是学生们在生产劳动中经常要接触到问题,而容抗和感抗又是交流电路中的基本問題之一。高中課本中关于交流电問題虽是有了一些敘述,但仍欠詳細。如教师在教到电容和自感时能将容抗和感抗运用实驗,适当地結合进去的話,这样不但可以加深了課文中的知識,对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9.
麥克斯韦速度分佈定律,是普通物理教学中比較困难的問題之一。每到这個地方,学生就感覺头痛接受不了。我想这是必然的,完全可以理解的。分子这個东西,摸又摸不着,看又看不見,在講述本定律之前,教師是在一系列的假定之下,得出所謂氣体分子運動論的基本公式及均方根速度的,所謂1/3N的分子沿x轴方向運動等等,这些学生已經有很大的懷疑了。在这個基礎上,又來上一個不经証明突如其來的麥克斯韋速度分佈定律,假如交代得不好,我想学生也是会难於相信的。另一個造成学生困难的原因,就是教師的思想問題。如我过去一樣,總以為这個式子在这里既不能推導,那么学生的問題就是無法避免的,講的時候就没有足够的信心,於是交代不清,这樣就使学生更加糊塗,从而問題也就  相似文献   

20.
問題的提出有关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問題,在日常生活和自然中經常碰到。因此經常有文章討論或涉及到它。尤其在苏联发射第一顆人造卫星和第一顆人造行星之后,涉及到这問題的更多。誠然,广大讀者对它已很熟悉,并且很感兴趣。但是,以往不少文章对向心力和离心力的解释是极其混乱的,甚至是錯誤的,而且多表現在解释人造卫星的运动中。因此我們也将环繞它的运动来进行討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