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制冷剂的气液相平衡特性,建立了R134a/R125混合制冷剂二元体系模型,对其物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仿真模型,对混合制冷剂的循环工况和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物性分析及性能对比,得到了不同比例混合制冷剂的饱和曲线和导热系数的变化趋势。对于R134a/R125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0.1 MPa压力下混合质量比为0.5/0.5时,温度滑移达到最大5.33℃。R134a/R125混合制冷剂的液相导热系数低于R134a,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相导热系数的变化趋势与液相相反。当蒸发温度较低时,制冷剂R134a在蒸发器中为负压,对系统不利,采用混合制冷剂R134a/R125(0.9/0.1)可改善这一状况,虽然COP略低于R134a系统,但可获得比R134a更低的制冷温度,且系统运行更稳定。研究结果为R134a/R125混合制冷剂的应用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2.
寻找替代制冷剂的过程需要对制冷剂的物性有充分的了解,黏度是最重要的物性之一。本文使用一种将翻转法升液和压力容器承压相结合的黏度测量实验装置,对混合制冷剂HFC-134a+HFC-152a(摩尔比为0.29:0.71)进行液相黏度测量实验研究,测量了278.15~333.15 K温度范围内的液相黏度数据。为了方便工程运用,采用四种形式的Andrade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其中三种仅表征温度与黏度的关系,其余一种同时考虑了温度和压力对黏度影响。结果表明,由后者所得的关联式精度最高,平均绝对误差(AAD)和最大绝对误差(MAD)分别为0.495%和1.050%。此外,仅考虑温度的影响时,在Andrade方程中加入非线性修正对关联式的精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利用新改进的表面张力实验系统对R600a/矿物冷冻油混合物的表面张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R600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O.95、0.90和0.85,温度范围为253.15-333.15K。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油量的增加,R600a/矿物冷冻油的表面张力逐渐减小,矿物油的存在对纯质制冷剂的表面张力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振动盘黏度计对制冷剂R143a的气相黏度进行了实验研究,温度范围为299~338 K、压力范围为0.1~2.69MPa,黏度测量的不确定度为±2.0%.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拟合了R143a的气相黏度方程,黏度实验数据与方程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20%,最大偏差为0.97%,可以满足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HFC-134a目前被认为是CFC-12较为理想的替代物。迄今为止,国外正式发表的HFC-134a的表面张力数据及相应的关联式只有美国NIST的Chae等以及日本庆应大学的Okada等两份材料。表1汇集了这些情况。我们最近采用毛细管法,也初步测取了HFC-134a的表面张力数据。本文将详细介绍作者自行研制的装置和测试结果,并给出了表面张力随温度变化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R12的替代有两种,即灌注式替代和未来替代.前者要求对现有冰箱的结构和参数不作或少作变动;后者不受此限。本文仅限于灌注式替代的研究。 较优秀的R12纯质替代物有R134a和R152a,但R134a能耗较高,R152a具有中等可燃。二元混合物R22,R142h和R22/R152a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R134a、R152a,  相似文献   

8.
由于以一定配比下的R227ea与R161所组成的混合制冷剂具有替代R407C的潜力.因此本文对R227ea与R161在六种配比为0.75:1、1:1、1.5:1、2:1、2.5:1、3:1下的爆炸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爆炸极限曲线及爆炸范围,即混合气的爆炸上限均在19%以下,临界抑爆体积分数比15.79%,爆炸浓度范围较小.但在R227ea的体积分数较小时,混合气在爆炸极限内的爆炸现象十分强烈.因此考虑到安全问题,R227ea在新型混合制冷剂中的含量不宜过低,最好体积比大于1.  相似文献   

9.
具有高温室效应值的制冷剂面临淘汰,废弃制冷剂需要进行销毁处理。然而目前常用的销毁技术存在高能耗、产物有害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找更为节能环保的降解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冷剂光热协同催化的降解方案,并对代表性制冷剂R134a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究了催化剂、温度、光强、反应组分等不同条件对降解反应的影响,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推测。在本文实验条件下,R134a矿化率基本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1引言R134a作为一种新工质,有关对其迁移性质的研究目前还进行的不多,已有的迁移性质计算公式适用范围亦不宽。这些都影响了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动态仿真。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在本文对R134a的导热系数、粘度关系式进行了研究。2有关R134a导热系数、粘度系数的实验研究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R134a导热系数、粘度系数实验研究的报告如表1和表2所示。表1近年来对R134a导热系我实验研究表2近年来对R134a粘应的实验研究本文曾于1996年10月在武夷山召开的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上宣读.表1、表2列出了各研究者对R134a迁…  相似文献   

11.
R134a闪蒸喷雾液滴动力学特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闪蒸喷雾是典型的气液两相流动,在能源、化工、航天、医疗生物和食品生产等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对闪蒸喷雾形成的气液两相流中液滴粒径与速度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搭建了闪蒸喷雾实验台,以R134a制冷剂为闪蒸喷雾工质,通过特定喷嘴形成闪蒸喷雾气液两相流。应用PDPA对闪蒸喷雾液滴直径和速度沿喷雾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进行系统测量,拟合出了液滴轴向和径向无量纲速度沿径向无量纲距离变化的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2.
R134a水平管内流动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为了保护地球大气环境,在制冷、空调及热泵中应用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的新型工质是全球性的紧迫任务。目前,比较一致地认为,R134a是最有可能替代R12的新型工质。但是关于R134a的传热性能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对凝结换热,一些现有的关联式还不能很有把握地推广应用于R134a,还必须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查明R134a的传热特性。Eckels于1991年曾测量了蒸汽干度从0.8到0.l的范围内R134a在水平管内的平均凝结换热系数山。结果表明,R134a的平均凝结换热系数比R12的高约25~35%;并且指出,Shah、Thaviss、Cavallini三个…  相似文献   

13.
在水平管外沸腾换热实验中,热流密度沿管长方向的变化幅度较大,采用Wilson方法所得到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偏高,而管外沸腾换热系数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局部换热系数法,并采用这种方法对实验测定R134a在水平放置的机械加工强化表面沸腾传热管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了较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汽车空调系统中使用较多的制冷剂是R134a,但其GWP(全球变暖潜能值)高达1300,R1234yf作为一种新型制冷剂,其GWP仅为4,且具有与R134a相似的热力学性质。基于动磁式无油直线压缩机对R1234yf和R134a两种制冷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当换热器温度分别为-3℃(蒸发器)、40℃(冷凝器)时,R1234yf和R134a的冷却能力分别为92 W和117 W;在冷凝器温度为50℃时,R1234yf的冷却性能与R134a几乎相同。验证了R1234yf替代R134a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对水平管外纯R134a和三种不同浓度的R134a/R125混合工质池沸腾换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二元混合工质的沸腾换热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二元混合工质的沸腾换热预测关联式。在实验范围内,实验值与预测值的最大偏差不超过±20%,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光散射法对R32/PAG润滑油混合体系的动力黏度和质扩散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温度范围从293.15~353.15 K,压力范围从0.09~1.26 MPa,共计获得16个数据点。R32/PAG体系的表面波散射特性属于过阻尼区,当温度一定时,R32/PAG混合物的黏度随着R32所占比例的升高而减小。本文黏度、质扩散系数实验数据与所获得模型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1.17%、0.15%,可用于R32/PAG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R134a在板式换热器内的凝结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量换热器中冷却水及板壁温度获得了局部凝结换热系数随蒸气干度、质量流量及热流密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凝结换热系数随着蒸气干度增加而增加.文章还将实验结果与部分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本文的研究为换热准则关系式的发展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对六根金属泡沫强化管在R134a工质饱和温度分别为35℃和40℃时的凝结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金属泡沫孔密度、厚度等结构参数对凝结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孔密度为130 ppi的强化管凝结传热效果最好,强化倍率最大为光管的3.06倍;金属泡沫材料厚度的增加会导致凝结传热过程恶化.通过对相同孔密度、不同饱和温度和金...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了不同热流密度不同液膜流量下,R134a在垂直布置的七根水平强化管外的降膜蒸发传热特性。结果表明:相同热流密度下在液膜流量较小阶段,管外传热系数随着液膜流量增加而明显增加;随着液膜流量的进一步增大,管1~3的管外传热系数保持不变,管4~7的管外传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同时发现,液膜流量为0.159 kg·m~(-1)·s~(-1)时,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所有管的传热性能先增大后减小,并且转折点出现在较小的热流密度下;液膜流量为0.29 kg·m~(-1)·s~(-1)时,管1性能一直增强,管2~4的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管5~7的传热系数一直减小,并且管1~4转折点出现在较大热流密度下。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气液界面表面波理论和表面光散射原理,本文研制了表面光散射液体黏度和表面张力实验系统,实验系统包括,实验光路、耐高压样品池控温系统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组成。实验系统压力测试范围为0~10 MPa,温度测试范围为283~400 K,温度波动度小于±10 mK/10 h。采用光频外差的方法提取液体表面波信息,并通过数值求解表面波色散方程获得液体黏度和表面张力。利用参考物质甲苯检验了实验系统,本文获得的黏度值与参考方程的最大偏差为1.3%,平均偏差为0.52%;表面张力值与拟合值的最大偏差0.39%,平均偏差为0.23%。通过不确定度分析,本文搭建的系统测量黏度和表面张力的不确定度为别为2%和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