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Mn(Ⅱ)的研究——Mn(Ⅱ)-铍试剂Ⅲ-H_2O_2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0.10mol·L~(-1)氨水介质中,Mn(Ⅱ)催化H_2O_2氧化铍试剂Ⅲ退色的反应,选择了最佳反应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10)g·ml~(-1),线性范围为0.4~20.0ng·ml~(-1)。本法简单灵敏、选择性较好,可直接测定茶叶中Mn(Ⅱ)含量。 相似文献
3.
一类新偶氮胂酸型试剂与铍的荧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鉴定了四个新荧光试剂,并对其与铍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AsA-8Q5S是铍的优良试剂,它与铍在pH7.0的硼砂体系中形成1+1的稳定络合物,其λes/em为474/544nm,检测下限为2.6×10^-^9,该体系用于直接测定水中的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铁(Ⅲ)-氧氟沙星-SDS三元体系的荧光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下,铁(Ⅲ)能与氧氟沙星形成络合物而猝灭氧氟沙星分子的内源性荧光,使其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据此,提出了铁(Ⅲ) 氧氟沙星SDS体系测定铁(Ⅲ)的荧光分析新方法。铁(Ⅲ)浓度在2.0×10-8~2.0×10-6mol/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值△F成正比,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8 mol/L。该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直接用于水样和食品中微量铁(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铜(Ⅱ)催化铍试剂Ⅲ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2'-联吡啶的存在下,铜(Ⅱ)催化抗坏血酸还原铍试剂Ⅲ的反应.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讨论了反应机理,建立了测定超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是1.27×10-11g/mL,测定范围是0.00~1.00ng/mL.本法已用于自来水和矿泉水中痕量铜(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7.
用铍试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种水源中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铍试剂 Ⅲ与水中的铝在 pH值为6.1的醋酸缓冲溶液中经85 ℃水浴加热 5 min可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配合比1∶1,条件稳定常数 lgβ’=10.38,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8×105 L/(mol· cm),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含量0.01~0.2 mg/L范围铝的分析新方法。用于输配水工程中长期接触防护材料的水体,生活饮用水以及其它水源水中铝元素的测定.大量实验证明,采用此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铝(Ⅲ)-氧氟沙星-十二烷基硫酸钠荧光体系测定微量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NaAc HAc介质中,溶液中的铝(Ⅲ)能与氧氟沙星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反应生成一稳定的络合物,使氧氟沙星的内源性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铝(Ⅲ) 氧氟沙星 SDS体系测定铝(Ⅲ)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480nm,铝(Ⅲ)浓度在2.0×10-7~5.0×10-5mol L范围内,与荧光增强程度成正比。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水样和食品中微量铝(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钴萃取研究 Ⅸ.有机磷(膦)酸萃取剂结构与萃取分离钴(Ⅱ)、镍(Ⅱ)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三种典型的有机磷(膦)酸萃取剂P_(204)、P_(507)、P_(272)在高氯酸盐体系中对Co(Ⅱ)、Ni(Ⅱ)萃取分离能力进行了比较。 在萃取体系有机相中,上述三种萃取剂与Co(Ⅱ)形成的萃合物均存在粉红色八面体与蓝色四面体构型转化的平衡反应。随着萃取剂分子中氧烷基被烷基取代,反应基团磷氧酰基氧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酸性降低,与Co(Ⅱ)形成的四面体萃合物稳定性增强,对Co(Ⅱ)/Ni(Ⅱ)分离的能力增加。Co(Ⅱ)四面体萃合物的稳定性是影响Co(Ⅱ)/Ni(Ⅱ)分离效果最主要的因素。这一结论还可通过Co(Ⅱ)/Ni(Ⅱ)萃取分离温度效应与Co(Ⅱ)萃合物构型转化温度效应的一致性得到证实。在所研究的三类有机磷(膦)酸萃取剂结构因素中,磷氧酰基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是影响Co(Ⅱ)/Ni(Ⅱ)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钒(Ⅴ)催化溴酸钾氧化铍试剂Ⅲ的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钒(Ⅴ)催化溴酸钾氧化铍试剂Ⅲ的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钒(Ⅴ)的新方法,研究了试剂浓度条件,讨论了反应机理,方法线性范围是0~0 50ng mL,检出限为7 0×10-12g mL,方法已用于矿泉水及蔬菜中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pH电位法研究了镉(Ⅱ)、钴(Ⅱ)与邻二氮菲和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等配体在37℃、离子强度I=0.02(NaCl)条件下形成12组混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_(MAB)~M、△lgK和lgX值表明,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具有额外稳定性,并从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方面对该稳定性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pH 1.8~3.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钴(Ⅱ)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HL)反应形成紫红色螯合阳离子,此时仅能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不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增强.当钴(ID-5-Br-PADAP螯合阳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用时,仅能与SDBS进一步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并引起RRS的显著增强,而不与SDS和SLS产生类似反应.离子缔合物的RRS峰分别位于306,370和650 nm处,在一定范围内RRS增强(△I)与SDBS浓度成正比,当用650 nm处测量时,其检出限为0.043 μg·mL1,线性范围为0.14~6.0 μg·mL-1.文中研究了反应产物的RR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分析化学性质,据此发展了一种在一定量SDS和SLS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选择性测定SDBS的新方法,方法灵敏、简便、快速,用于天然水和污水中SDBS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文中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在稀硫酸介质中,甲醛对钴(Ⅱ)-羟胺-乙二胺络合体系吸光度(△A)值变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甲醛含量的分光光度法。该体系稳定性好,在25℃下样品可保存7 d。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8~3.20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7,检出限为0.061μg/mL。该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用于饮用水加标回收实验及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药小檗碱作为分子探针,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u(Ⅲ)、Rh(Ⅲ)、Pd(Ⅱ)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键合相互作用。实验发现Ru(Ⅲ)离子对小檗碱-DNA二元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而Rh(Ⅲ)、Pd(Ⅱ)两种离子则对该二元体系产生显著的荧光敏化作用。考察了EDTA对贵金属离子、小檗碱及DNA三元混合体系的荧光光谱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贵金属离子与DNA可能的键合机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发现的荧光增敏效应.在7-(8-羟基-3,6-二磺基萘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硼(Ⅲ)配位反应体系的非平衡状态下加入微量Mn~(2+),体系荧光强度大为增加,三元体系特征荧光峰波长与原二元体系相同.研究表明,荧光增敏同Mn~(2+)参与形成杂多核配合物有关.据此建立了Mn~(2+)的高灵敏分析方法,Mn~(2+)线性范围0~2.9×10.7mol·L~(-1),检出下限3×10~(-9)mol·L~(-1).方法选择性亦好,大多数共存离子的干扰都比较小.以此法测定合成样和粮食试样中的微量锰.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