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二乙二醇单丁醚(DGBE)/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中,以二茂铁(Fc—H)为底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湖北毛坝漆树漆酶的活性无副产物干扰.该方法简便、准确、易行.考察了漆树漆酶对29个单取代二茂铁衍生物(Fc—R)和左旋多巴的催化氧化反应,发现了漆酶14个新的底物,并讨论了它们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6-二茂铁基-2,2-联吡啶(fcbpy)配体和4-二茂铁基-2,2,6,2″-联三吡啶(fctpy))的Mn(I)配合物1([Mn(II)(fctpy)2](ClO4)2·2H2O)的晶体结构.电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联多吡啶取代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二茂铁部分的氧化电位发生了明显的正移.而配体fctpy与其配合物1的结构比较表明:Mn(I)离子的引入对配体部分的键长却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酸性条件下采用失重法测量了吡啶及其衍生物对纯铝的缓蚀性能.用AM1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优化计算了这类化合物分子的几何构型、电荷密度、轨道能级等量子化学数据.文中讨论了其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4.
用AM1方法研究了4-羟基嘧啶及其甲基基衍生物的酮式和醇式之间的质子转移互变异构反应。该异构反应是由氢原子H11带正电荷迁移引发的电荷控制反应。  相似文献   

5.
用循环伏安法对我们新设计、合成的氧化还原型胺羧络合剂——二茂铁甲基亚胺基二乙酸钠(简称FIDA)进行电化学研究.包括温度、溶剂的影响及对Zn2+,Co2+,Cu2+,Ni2+,Ca2+和La2+等金属离子的电化学响应.为这类新型胺羧络合剂的应用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用微量热法研究了两种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对 H L60 细胞系的作用,发现除0.5 m g/ L富勒烯衍生物( I)对 H L60 细胞系有抑制作用以外,其它富勒烯衍生物对 H L60 细胞系的生长代谢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对一类新的含羟基中环二胺及其衍生物在水溶液中的构型和构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的环都是椅式构象,羟基处在e键上,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环具有刚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传统的三电极体系在微孔电极尖端支撑的液/液界面上,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方波伏安法研究了互不相溶电解质界面(1TIES)上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水相)和二茂铁(有机相)的电子转移反应,计算得到反应中二茂铁在有机相中的扩散系数.实验证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是研究液/液界面上电子转移反应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用磷酸作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方式,以酚类化合物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进行缩合反应,合成香豆素衍生物.比较了原料用量、微波功率及微波加热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在原料摩尔比酚类:乙酰乙酸乙酯=1:1.2、微波功率为380W以及加热温度80~85℃的情况下,合成香豆素衍生物效果最佳,反应时间仅需2~3min,产率高达91.6%和87.7%,其结构并经^1H-NMR、IR、FAB-MS确证.  相似文献   

10.
在CHI—DMB手性柱上对一种新型有机膦衍生物进行了手性分离.分别考察了在正己烷流动相中不同种类的醇类添加剂以及不同的醇浓度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同时,通过研究溶质的立体结构因素对手性分离的影响,探讨了该有机膦衍生物在CHI—DMB柱上的手性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以2-氯吡嗪和对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肼解、三氟乙酰化、闭环、氢化、缩合、脱保护基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新的稠合三唑衍生物:7-[3-氨基-3-(4-甲氧苯基)丙酰基]-3-三氟甲基-5,6,7,8-四氢[1,2,4]三唑并[4,3-α]哌嗪,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经IR、NMR、MS予以确证.  相似文献   

12.
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8个(20S)-O-硒代乙酰喜树碱衍生物(8-15),并就它们对胃癌细胞SGC-7901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有4个新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两个比喜树碱(母体化合物)或10-羟基喜树碱的活性还高.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10个新吲唑氧衍生物在指定浓度范围内对水稻幼苗根长,根数,芽长的影响,并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吲熟酯(Ethychlozate)和吲哚乙酸(IAA)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研究吲唑氧衍生物的生理特性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14.
在拓扑化学理论基础上,采用新型拓扑指数Tp1,Tp2和分子结构信息指示变量I对35个取代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局部化学微环境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生物毒性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得到的拓扑模型相关系数R和标准偏差S分别为0.981 8和0.151 6,对35个取代硝基苯类化合物生物毒性实验值与计算值的相对平均误差仅为1.09%.留一检验法(LOO)交互检验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系列8-羟基喹啉偶氮苯衍生物与过渡金属离子如Ni2+,Co2+,Zn2+和Cu2+等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主体分子中的不同取代基对其光谱性质的影响及对阳离子识别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强吸电子基团-NO2或-CN的主体分子对阳离子的亲合力大于含有供电子基团-N(CH3)2或-CH3的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固定收益衍生品的定价问题,在波动率为相应的远期测度下的Ornstein-Uhlenbeck过程的模型框架下,给出了利率上限和债券期权的定价公式.同时,应用Homotopy方法解决了定价公式中产生的偏微分方程,使其以函数级数和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对级数和形式的解的收敛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1-取代-2-羟氨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氧化代谢产生的具有强毒性的不稳定中间体.本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得到了8种1-取代-2-羟氨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电子结构性质.结果表明,取代基团的引入使咪唑环上C-N键长发生明显改变,N原子上负电荷减少;取代基团的引入对偶极矩、垂直电离势、垂直电子亲合能、化学势、电负性和亲电性等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这些电子结构性质与化合物的毒性息息相关.通过计算得到了吸收光谱数据,取代基团的引入使垂直激发能变大,谐振子强度明显减小,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蓝移.量子化学结果为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氧化代谢实验研究和毒性机理揭示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氢化均三嗪二酮双丙酸酯化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 DMAP- DCC催化羧酸与醇 (或酚 )作用的方法合成了 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氢化均三嗪二酮双丙酸酯化合物 ,并通过 IR,1 H NMR,MS确证结构 .同时对 DMAP- DCC体系的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