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水土含硒量及大骨节病区的海拔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山西省水土含硒量及大骨节病区的海拔分布。结果显示,山西省水土含硒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骨节病区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病区水土含硒含量明显低于同海拔下的水土含硒量。认为缺硒中是大骨节病的发病条件之一,本病是由于多因素复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灵敏而准确的方法用于测定粮食中硒。于APDC—MIBK体系中加入微克量铜或镍进行协同萃取,不仅可提高测定硒的灵敏度,而且由于生成较稳定的硒化物,可使硒的灰化温度提高到1200℃而不致挥发损失,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测定硒的准确度。在涂锆石墨管中可准确测定粮食样品中0.045—0.307μg/g的硒。回收率达96—102%,相对标准偏差为3.3%,检出限为0.010μg/g硒。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东大学生膳食硒的摄入状况,进而了解广州市居民的膳食硒摄入状况,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广东某高校某班学生10人,男女生各半,用双份饭法收集这10名学生连续7d内每天摄入的全部食物(包括饮水、饮料、零食等),共70份样品,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各样品的硒含量,得到学生在调查期间膳食硒的摄入状况。结果表明,男、女生人均膳食硒摄人量分别为86.51μg/d和69.92μg/d,学生总体人均膳食硒摄入量为78.22μg/d。该校学生膳食硒的摄入量达到了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参考摄入量(50—250μg/d)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猕猴桃含硒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西安市产的猕猴含硒量水平,采用荧光法测定了秦美猴猴桃,阿特猴猴桃和长安一号猴猴桃含量硒量。结果表明,三种猕猴桃每100g含硒量分别为0.40、0.33和0.43μg。这些结果接近文献报道的多数桔、梨和苹果含硒量,而低于大烽小麦含硒量。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富硒黑木耳中硒代胱氨酸、硒代半胱氨酸、亚硒酸、硒蛋氨酸、硒酸5种硒形态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通过链酶蛋白酶E酶解,结合超声提取后,选取Hamilton PRP-X100离子交换色谱柱(250 mm×4.1 mm,10μm),40 mmol/L的磷酸氢二铵为流动相,在16 min内,5种硒形态完全达到基线分离。5种硒形态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为0.9990~0.9999;加标回收率为76.1%~108%;检出限分别为硒代胱氨酸0.35μg/L、甲基-硒代半胱氨酸0.46μg/L、亚硒酸0.26μg/L、硒代蛋氨酸0.64μg/L、硒酸3.06μg/L;方法应用于富硒黑木耳中硒形态的分析,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方法稳定、准确可靠,是测定富硒黑木耳中硒形态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黄芪中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试样经硝酸-过氧化氢消解,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黄芪中总硒、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含量。使用15 g·L-1硼氢化钾-3 g·L-1氢氧化钠溶液与溶液中硒离子反应生成氢化物。分析中采用载气流量240 mL·min-1。硒的质量浓度在60μg·L-1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21μg·L-1。应用此法测定黄芪中硒的含量,总硒测定值为105μg·g-1、硒(Ⅳ)测定值为15μg·g-1、硒(Ⅵ)测定值为9μg·g-1、有机硒测定值为81μg·g-1。黄芪中的硒主要存在形式为有机硒,占总硒含量的77%。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用于生物样品中含硒化合物在线分离分析的联用方法。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RP-IP-HPLC)分离含硒化合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在线分析硒含量。与标准化合物的色谱图和工作曲线对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了对硒酸钠、亚硒酸钠、硒代胱氨酸、硒代胱胺、硒代蛋氨酸、硒代尿素和三甲基硒离子等7种生物体常见的含硒小分子的分析,检出限为0.1~1.5μg/L;线性范围为1~100μg/L,应用于人血清、尿、肝组织细胞质溶胶等样品中含硒小分子的形态分析,所需进样量仅50μL,各含硒化合物加标回收率在93%~117%。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于各种生物样品中含硒小分子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2,3-二氨基萘荧光光度法测定了楚雄地区糖尿病患者发硒含量,选取糖尿病患者50例,健康人群30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楚雄地区糖尿病患者发样中硒含量总体平均值为(0.3052±0.1263)μg/g,健康人群发样中硒含量总体平均值为(0.3345±0.1512)μg/g,糖尿病患者发样中硒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AE-HG-AFS测定长期汞暴露人群补硒后尿中硒的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利用阴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同时测定四、六价硒及硒代半胱氨酸(SeCys)形态的方法。优化了六价硒的还原条件及仪器检测参数,以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铵作为流动相,在10 min内同时分离了四、六价硒及硒代半胱氨酸(SeCys)。采用加标法定量,加标回收率在90%~11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6%~3.1%(100μg/L),四、六价硒及硒代半胱氨酸(SeCys)的检出限分别为0.32μg/L、0.47μg/L和0.44μg/L(进样量为100μL)。应用该法对长期汞暴露人群补硒后尿中的小分子硒的形态进行了分析,仅检测到硒代半胱氨酸(SeCys)。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青海枸杞子中锌、铜、锰、铅、砷、铁、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青海枸杞子中含锌18.65μg/g,铜15.62μg/g,锰6.24μg/g,铅1.03μg/g,砷0.24μg/g,铁19.68μg/g,硒2.15μg/g,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是枸杞具有极为重要的保健、防病、治病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微量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稀HCl中硒(Ⅳ)与抗坏血酸(Vc)反应生成单质硒Se(0),并在液相中以纳米粒子的形式存在。利用此纳米粒子在470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可对硒进行测定。在0.028~5.640μg/mL范围内,共振瑞利散射强度与硒(Ⅳ)的质量浓度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789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4.7%。应用此法测定了茶叶、螺旋藻、黄芪样品中的总硒量,通过与例行方法DAN荧光法对照、干扰实验、回收率实验及质量控制对本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测定人尿中硒代胱氨酸(SeCys_2)、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亚硒酸盐[Se(Ⅳ)]、硒代蛋氨酸(SeMet)、硒酸盐[Se(Ⅵ)]5种硒形态。样品经超纯水稀释后,采用Hamilton PRP-X100色谱柱(250 mm×4 mm,10μm)分离,以40 mmol/L磷酸氢二铵(含1%甲醇,pH 5)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13 min内可将5种硒形态分离。5种硒形态的线性范围为0~300.0μ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2~0.5μg/L。除SeCys_2的加标回收率为37.7%~70.4%外,MeSeCys、Se(Ⅳ)、SeMet、Se(Ⅵ)的加标回收率为80.0%~123%;5种硒形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7.8%。应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样品,结果显示人尿中硒形态主要以SeCys_2为主,同时含有少量MeSeCys、SeMet、无机硒及未知含硒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氢化物发生器与原子吸收光谱联用(HG-AAS),测定土壤样品中硒的含量,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值进行了对比。在两种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下,测定土壤硒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ICP-MS法和HG-AAS法对土壤硒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85~100.00μg/L和0.08~16.00μg/L,检出限分别为0.25μg/L和0.02μg/L,精密度分别为1.3%和2.1%;用加标回收实验和测定国家标准土壤样品(GSS-7)对这两种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ICP-MS法和HG-AAS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7%~99.4%和94.9%~99.5%,GSS-7标准土样的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说明这两种测定土壤中硒含量的方法是准确可靠的。HG-AAS法测定线性范围窄,部分样品需要稀释,而且氢化物发生系统是手动进样,导致操作复杂,分析周期长;ICP-MS法仪器测定快速,但是仪器昂贵。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富硒天麻、葡萄及大米中硒的方法。测定硒的线性范围为0.33μg/L-50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93%-106%。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叶峻 《分析科学学报》2012,28(5):731-733
建立了共沉淀富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山药中痕量砷、硒。考察了共沉淀剂种类、用量,pH值及硼氢化钾浓度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在0~40μg/L范围内,砷、硒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967,检出限分别为0.0007μg/L、0.0011μg/L,相对标准偏差砷为1.06%、硒为0.77%。该法用于山药中砷、硒的测定,其平均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5.4%和90.6%。该方法样液用量少,操作简便,适用于食品中痕量砷、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100 g/L乙酸基体改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难电离元素砷和硒的方法。以100 g/L乙酸作为基体改进剂,可使砷和硒信号分别增加4~7倍。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9μg/L和0.11μg/L,6次测定标准样品中10.0μg/L砷和硒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  相似文献   

17.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微量砷和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砷和硒的方法。结果表明,检出限:砷为0.0518μg/L,硒为0.0524μg/L;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6%~0.62%;标准回收率:砷为96.8%~100.9%;硒为95.9%~103.7%。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于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和水源水中微量砷、硒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富硒包菜汁中硒甲基硒半胱氨酸和硒蛋氨酸含量的方法。以氯甲酸乙酯作衍生化试剂,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在多离子监测模式下对衍生物进行GC-MS/MS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5 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88;方法检出限分别为硒甲基硒半胱氨酸(met-Se-cys)4μg/L、硒蛋氨酸(Se-met)2μg/L;met-Se-cys的方法回收率为82%~97%,RSD小于6.3%,Se-met的方法回收率为100%~109%,RSD小于7.5%。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并能有效排除基质的干扰,适合于食品中硒甲基硒半胱氨酸和硒蛋氨酸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酵母中硒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仪器的工作条件、试剂对硒测定的影响;探讨了消化试剂对样品消化的影响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硒的检出限为0.07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45%,线性范围为0~100μg/L。应用该方法检测了不同富硒酵母中的总硒含量为1.40~3.20 mg/g;其中,有机硒含量为1.30~2.97 mg/g,加标回收率为95.4%~104.3%。  相似文献   

20.
大蒜是百合科葱属植物,大蒜的鳞基是一种我国人民常食的蔬菜和调味品。现代科学的检测、分析、发掘、研究和实践发现大蒜的成分非常复杂,其中含有很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每100 g鲜蒜含蛋白质4·6 g;含脂肪0·2 g,含碳水化合物29·3 g,含粗纤维0·7 g;含十七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缴量元素。大蒜中含有丰富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最高是磷,每100 g鲜蒜含75 mg,磷是在生物体中起关键作用的宏量元素,其次还有镁和钙,每100 g鲜蒜中含钙10 mg,大蒜中含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硅、铝、铜、锌、硒等,含硒是最高的,可达到0·756μg/g,一般蔬菜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