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烯酸五氟苯酚酯单体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其卤素官能团的存在有利于聚合物的改性加工,广泛应用于生物广谱杀虫剂、防污涂料以及各种光学材料聚合物等领域~([1-5]).  相似文献   

2.
以端羟基聚醚和双乙烯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端乙酰乙酸酯基聚醚,通过FT-IR、~1H-NMR、~(13)C-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醚与双乙烯酮反应生成端乙酰乙酸酯基聚醚的同时生成了可以稳定存在的烯醇结构的互变异构体.所合成的新型端乙酰乙酸酯基聚醚与胺端基化合物反应生成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聚醚亚胺材料.  相似文献   

3.
聚酯材料是一类具有优良的热力学性能、可以在很宽温度范围内使用的综合性能优异的树脂基体[1],为进一步提高聚酯材料的高温热氧化稳定性及在不影响热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赋予材料一些新的特殊功能,硅烷结构引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中的杂化聚合物是聚合物合成研究的一个研究热点[2,3].  相似文献   

4.
5.
通过松香与聚醚丙烯酸酯的Diels Alder加成产物与聚乙二醇、柠檬酸的缩聚反应,合成出松香基聚醚酯弹性体,产物采用红外、拉伸、DSC和TGA进行了表征。 TGA测试表明,松香基聚醚酯弹性体的10%热失重温度在300 ℃以上,拉伸测试表明,拉伸强度为0.26~0.62 MPa,断裂伸长率为338%~458%。  相似文献   

6.
端叠氮基聚乙二醇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叠氮化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如叠氮核苷(AZT),是目前治疗爱滋病(AIDS)的首选药物[1、2],而且也具有广泛的反应活性[3],如可还原成氨基;与炔烃可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发生Curtius反应等.通过端叠氮基还原所获得的端氮基聚合物作为高分子载体在多肽液相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5].然而,目前在由醇类作为起始原料制备叠氮化物的过程中,仍大都采用对甲苯磺酸酯化或卤化,进而再叠氮化的反应[3].硝酸酯基是一种远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的离去能力较强的基团,硝酸酯基化合物具有合成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后处理容易等优点,因此,通…  相似文献   

7.
反应温度对聚二甲基硅烷高压合成聚碳硅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二甲基硅烷(PDMS)为原料,在高压釜内高温高压合成了聚碳硅烷(PCS)先驱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合成的PCS的Si—H键含量、支化度、Si—Si键含量、分子量及其分布、软化点及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分子量及软化点均明显增加,分子量分布变宽,支化度升高,Si—Si键含量明显降低.当反应温度低于460℃时,Si—H键含量及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当反应温度高于460℃时,由于分子间的缩合及热交联二者逐渐降低.在反应过程中PDMS首先转化为小分子量的PCS,然后是小分子PCS分子间发生脱氢及少量脱甲烷缩合使分子量长大.当反应温度高于450℃时,PCS分子量分布出现中分子量峰,Si—Si键含量较低,在室温空气中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用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和柠檬酸通过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网络型聚醚酯弹性体—po-ly(diethylene glycol citrate)(PDGC).用FTIR初步表征了预聚物的结构;通过ATR-FTIR、DSC、XRD等表征了PDGC的结构;测试了材料的静态水接触角、力学性能以及体外降解性能,考察了单体的摩尔比以及后期交联时间对材料上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氟烷基磺酸苯酯合成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庆云  杨震宇 《有机化学》1987,7(2):143-145
在三乙胺中,通过氟烷基磺酰氟与酚类化合物反应,可得到较高产率的氟烷基磺酸苯酯。这些酯部是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近十几年来,N原子上带有保护基团的α,β脱氢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新的合成方法,由于发现这类化合物存在于微生物、低等植物和海生动物体中而具有重要意义。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一类以CO_2共聚物为基的新型聚碳酸亚丙酯聚氨酯(PPCPU)弹性体。探讨了这类弹性体的最佳台成方法.讨论了不同配比,不同的扩链交联剂对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弹性体的热性能及耐水性与不同配比的依赖关系。发现控制适当的配比.能获得耐水住能和耐热性能良好的弹性体。  相似文献   

12.
以对碘苯甲醛和二氟氯乙酸钠为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了4个新型二氟乙烯端基异硫氰酸酯化合物,经气相色谱(GC)检测纯度均大于98.7%,总收率为23%~31%.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等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化合物的介晶性,采用外推法得到了化合物的双折射率和旋转黏度值.结果表明,化合物A1~A3均呈现较宽的互变向列相;用二氟乙烯基替代乙基后,化合物的向列相拓宽了31~62℃,双折射率提高了0.038~0.052,旋转黏度降低.基于新型二氟乙烯基异硫氰酸酯化合物的高双折射率混合液晶配方具有更宽的向列相温度范围、更高的双折射率、更低的旋转黏度及更高的品质因子.  相似文献   

13.
胺固化端环氧基二硅氧烷动力学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1,3-二甲基-1,3-二乙基-1,3-双[3-(2,3-环氧丙氧基)丙基]二硅氧烷(TEDS).对其与二正丁胺的模型反应、与DDM(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的固化反应劝力学研究表明,反应对TEDS为一级反应.TEDS改性环氧E—51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冲击性能和形态结构的研究表明,随改性体系中TEDS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玻璃化温度是线性下降、冲击强度增大、冲击试样的断裂面渐渐显现出韧性断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以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离子([NTf2]-)为阴离子,合成阳离子烷基取代不同(C1、C2和C4)的硅烷基咪唑离子液体,以其为固定相制备气相色谱填充柱。 硅烷基咪唑离子液体为强极性固定相;阳离子结构影响固定相的热稳定性、极性和分离性能。 在这些离子液体固定相中,1-丁基-3-[(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PBIM]NTf2)对Grob试剂分离性能较好。 利用溶剂化作用参数模型,评价[PBIM]NTf2固定相特性,研究固定相-组分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同时考察[PBIM]NTf2色谱柱对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分离性能。 结果表明,[PBIM]NTf2固定相主要作用力是氢键碱性和偶极作用,对烷烃、醇、酯和胺等不同类型的样品组分表现出良好的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芴、苯酚、对甲氧基苯酚和多聚甲醛为原料,采用溶液法合成了直接在芴的苯环结构上进行修饰的2个新型芴基苯并噁嗪单体3-芴基-3,4-二氢-1,3-苯并噁嗪(FBZ-1)和3-芴基-6-甲氧基-3,4-二氢-1,3-苯并噁嗪(FBZ-2).利用FT-IR,1H NMR和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  相似文献   

16.
以4-烷基环己基甲酸和4-溴-2,3-二氟苯酚为原料,经格氏、黄鸣龙还原、碘代、芳基硼酸化、Suzuki偶联、威廉姆逊和酯化等反应,合成24种侧向二氟取代联苯类液晶化合物,总收率4.2%~8.7%,产物的分子结构经核磁(1H NMR,13C NMR)、红外和质谱确认。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液晶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烷基链的长度不仅影响化合物的熔点和清亮点,还影响液晶相态变化;端烯可以降低化合物的熔点(降低了3.7 ℃),提高清亮点(提高了24.8 ℃),拓宽向列相区间(由54.1 ℃拓宽到82.6 ℃);酯基的引入可以提高清亮点,有助于消除近晶相。 该系列化合物在垂直取向(VA)和平面转换(IPS)显示模式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涂志  余金生  周剑 《有机化学》2023,(10):3491-3507
溴二氟甲基三甲基硅烷(TMSCF2Br)自2011年首次被作为二氟卡宾前体报道以来,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二氟甲(烷)基化试剂,并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简要介绍TMSCF2Br合成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利用TMSCF2Br作为二氟卡宾前体或三甲基硅基二氟甲基自由基前体实现不同底物的系列二氟甲基或氟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藉此对TMSCF2Br在有机合成反应的活化方式和机理及其应用优势与不足等进行分析讨论,为从事有机合成和有机氟化学相关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18.
将具有纳米尺度的全交联型羧基丁腈粉末橡胶(CNBR)与聚丙烯(PP)及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官能化的聚丙烯(PP—g—GMA)进行反应共混,制备了一种新型CNBR/PP热塑性弹性体,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CNBR/PP热塑性弹性体的形态,加入PP—g—GMA增容剂后,CNBR分散相的粒子尺寸显著降低,分布也趋于均,与未增容体系相比,增容体系的拉仲强度和断裂仲长率均有大幅度的改善,如CNBR含量为75%时,拉仲强度提高了94%,断裂仲长率增加了136%,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热塑性弹性体中聚丙烯的结晶行为,在增容体系中,共混前后聚丙烯的结晶温度提高了10℃,表明橡胶粒子或两相界面处形成的反应产物起到了类似成核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微米/纳米结构对氟硅烷修饰氧化铝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多孔氧化铝膜为基板,用NaOH溶液进行化学腐蚀,控制适当的条件,得到氧化铝微米/纳米表面结构.用氟硅烷分别修饰光滑氧化铝膜、多孔氧化铝膜及其微米/纳米结构表面,进行接触角测试、XPS成分分析和SEM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氟硅烷修饰的微米/纳米结构表面对水的接触角(149°±2°)比光滑表面(101°±1°)和纳米孔洞结构表面(141°±2°)都高.  相似文献   

20.
汪猛  疏瑞文  谭德新  徐远 《合成化学》2018,26(8):582-586
以十二烷基三氯硅烷、镁条、溴乙烷和苯乙炔为原料,通过格利雅反应首次合成了十二烷基三苯乙炔基硅烷单体(DTPES),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29Si NMR和FT-IR表征。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单体的热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运用Kissinger、 Ozawa和Flynn-Wall-Ozawa法计算了DTPES的固化反应活化能,Friedman法推测了固化机理和固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DTPES的固化过程符合自催化动力学模型。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60.10 kJ·mol-1,反应级数n和m的平均值分别为0.83和0.30,指前因子lnA平均值为29.48 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