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垫导轨是一种力学实验仪器。被压缩气体由导轨表面小孔喷出,使导轨表面与滑块之间形成一层很薄的气垫,这样滑块在导轨表面上运动就消除了接触摩擦力,滑块就可以看成“无摩擦”运动。从而可以提高力学实验的效果,可使相对误差降到百分之五以下。气源是气垫导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供给气垫导轨压缩气体,使滑块浮起,做“无摩擦”运动。气源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实验的成败。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和对一些气源  相似文献   

2.
关于改进《在气垫导轨上验证机械能转换与守恒定律》实验方法的探讨蒋于佳(成都航空工业学校610061)用数字计时器配合气垫导轨进行实验时,由于气垫导轨比较有效地减小了力学实验中国摩擦而造成的误差,所以能比较准确地对力学规律进行定量的验证,较传统仪器实验...  相似文献   

3.
气垫导轨实验装置可精确完成多种力学实验,而气源对实验的完成有较大影响.配备一套好的气源系统,对圆满完成气垫导轨上的实验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物理实验室对气垫导轨的气源系统几经改进,最后采用了“罗茨式”鼓风机气源  相似文献   

4.
在气垫导轨上利用压电技术设计“爆炸过程动量守恒实验”姜源,王震,金宅浩(沈阳工业大学110023)爆炸过程动量守恒是力学中的典型问题,本文介绍了在气垫导轨上采用压电引爆技术设计爆炸实验,从而定量验证爆炸过程动量守恒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一、实验装置1...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自行设计的气轨上两耦合振子的受迫振动实验,该实验物理现象非常下观,清晰,便于测量。且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整个装置仅在原有 气垫导轨基础上增加一驱动器即可实现,效果甚佳,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气轨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述武  陆国庆 《物理实验》1992,12(5):220-224
气垫导轨是60年代初出现在物理实验室的低摩擦实验装置,它为改善普物力学实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是要使实验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还必须考虑一些问题。本文仅就气轨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进行分析,主要讨论实验应获得的结果、困难和措施,此外也讨论了对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杨洋  王晓耕 《大学物理》1990,9(12):34-35
本文陈述了如何在气垫导轨上借助于柔软的金属细链来验证变力情况下的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物体的运动方程等力学规律.并详细地叙述了实验原理,介绍了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分析概括了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 在普通物理学实验中,对变力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曾借助于柔软的金属细链与气垫导轨结合起来,来研究变力问题,很好地验证了变力情况下的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力学实验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误差往往很大。自从采用气垫导轨之后,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了。因而气轨在力学实验中得到了普遍的采用,已成为当前力学实验室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利用气轨可以做很多力学实验,如速度和加速度的测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物体的振动等。无论作哪一种实验,首先都要对气轨进行“水平调节”。因为它是做好气轨上所有实验的前提条件,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精度。关于气轨的调平方法,通常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9.
黄涛  丁顶贤 《物理实验》1990,10(1):9-12
一、问题的提出“弦振动的研究”,是普通物理力学实验中的一个基本实验。在杨述武等编著的《普通物理实验这》(力学、热学部分)教材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数理基础,给出了简单的实验原理和计算公式。但该实验中所出现的一些物理现象却反映了更深的物理内涵。如在弦长一定,半波数愈少,则驻波的波腹将愈大(此时音叉对弦的策动并没改变)。再如思考题:在弦的长度、线密度和弦可张力  相似文献   

10.
气垫导轨在力学实验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其实验误差来源也比较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验结果和理论之间存在着许多不相符的地方,而现有的分析误差仍然比较模糊。本文在研究物体在气垫导轨上的加速度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中气垫导轨喷射气流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数学及物理知识对实验原理的公式进行系统误差的修正,通过作图法对测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实验中气体摩擦黏滞性阻力对滑块的运动是造成加速度测量数据误差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添加重力加速度修正项,明确了减小实验误差的优化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1.
使用气垫导轨札记陆荷琴,葛宇宏(盐城商业学校224002)(盐城建筑工程学校224001)一些电磁学实验受到如“电磁力小,受力物体运动不灵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实验效果不太理想.要是在实验中利用气垫导轨上面的滑块具有受阻力小,运动灵活的特点,就可以增...  相似文献   

12.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在教材中没有安排演示实验,而通常的演示大多是在气垫导轨上进行.我们设计该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取代气垫导轨,而且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可见度大,还可在任意方向上演示第一定律,克服了在气垫导轨上演示的固有缺点.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洋  王晓耕 《物理实验》1992,12(3):119-121
作者在《大学物理》1990年第12期上《在气垫导轨上有关变力问题的实验》中提出了一种验证力学中变力规律的实验方法。但在实验装置上还遗留一个缺陷,由于金属链自重的影响,金属链在导轨上的一段呈弧形,且随着链子的增长,弧度随之变大。这既给实验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又使  相似文献   

14.
在普物实验中,气轨上通常研究的是恒力作用下的匀加速运动,学生对变力情况下的力学规律的研究一般仅限于理论探讨的范畴。笔者通过在气垫导轨上增加一个支板作为附件,利用它达到改变作用于滑块上力的方向的目的,使对恒力作用下的匀加速系统力学规律的研究转化为变力作用下的变加速系统力学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人体演示的物理现象曹胜荣(湖南邵东十中422800)利用人体发生的物理现象可演示的物理实验涉及到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教学时随时即可演示,既方便省时,又能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启发他们观察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下面略举数例.一、可演示的力学实验1....  相似文献   

16.
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高中物理课本甲种本第一册第24页安排了一个磁铁与铁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按课本上的方法演示,效果很不理想。我们把本实验改在气垫导轨上进行,演示效果很好。做法如下。 (1)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上放两个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在气垫导轨实验中,如做牛顿第二定律和碰撞的定量实验等,常常需要增加滑块的质量,教材中一般都明确要求附加物必须置于滑块的中部,以保证加重后滑块系统的重心位于原滑块的对称中心。但由于实验者的疏忽或具体实验设备的限制,经常出现添加附加物后滑块系统的重心位置偏离原滑块对称中心的情况,这对精确的气轨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如何?对此作者从实验上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气垫导轨上所进行的实验中,都需要有一个恒力作用于滑块上,本文介绍一种在气轨上产生恒力的设备,这种设备克服了以往常用气轨设备的不利因素。原理简单、容易掌握。并且可以进行一些现有气轨设备无法进行的演示。  相似文献   

19.
气垫导轨在刚体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新方法。即把气垫导轨和刚体转动仪结合起来来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使传统的气垫导轨实验和刚体转动惯量测定实验得以更新,提高了实验测量的精度,拓展了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如何较为精确地在气垫导轨上测量滑块做简谐振动时的速度、周期、弹簧的等效质量和劲度系数等物理量。利用焦利氏秤对实验中的三对弹簧进行测量,通过逐差法计算得出弹簧的等效质量和劲度系数,其结果和气垫导轨实验所得结论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实验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得到周期与振幅无关、周期的平方与滑块的配重块质量呈线性关系。分析了气垫导轨测量速度产生误差的原因,在对测得的速度进行修正后,通过多组实验验证了简谐振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利用Origin软件绘制曲线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能量变化趋势,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实验中存在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论,对实验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