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碘酸根与碘离子反应生成游离碘使异硫氰酸荧光素的荧光猝灭,λex为487nm,λem为517nm,碘酸根含量在2-8μg/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程度有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74μg/L,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用于含碘含盐中微量碘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基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可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信号,KIO3能氧化FITC而发生荧光猝灭,Se(Ⅳ)使FITC的荧光强烈猝灭,Se(Ⅳ)的含量与ΔF值呈线性关系,建立催化KIO3氧化FITC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硒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2.000×10-15g Se(Ⅳ)/mL,工作曲线回归方程ΔF=1.18+72.74CSe(Ⅳ)(×10-15g/mL)(n=6,r=0.9997),检出限为2.1×10-18g/mL(n=11).分别对Se(Ⅳ)浓度0.012和2.000×10-15g/mL进行7次测定,RSD依次为2.8%和3.5%.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硒的测定和人体疾病的诊断与预报,结果满意.同时探讨了催化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硒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万古霉素(Vanco)制备了FITC-Vanco(FV),FV经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纯化后,进行了质谱结构鉴定。分别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流式细胞仪(FCM)测定不同浓度FV培养基中培养细菌细胞的荧光强度。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荧光探针对5种细菌有特异性结合,用荧光强度可表征细胞结合抗生素的数量,对细菌耐药机制研究和细菌对万古霉素作用敏感性的测试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蓉  阮林高  戈梅  张怡轩 《应用化学》2014,31(2):220-224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万古霉素(Vanco)制备了FITC Vanco(FV),FV经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纯化后,进行了质谱结构鉴定。 分别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流式细胞仪(FCM)测定不同浓度FV培养基中培养细菌细胞的荧光强度。 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荧光探针对5种细菌有特异性结合,用荧光强度可表征细胞结合抗生素的数量,对细菌耐药机制研究和细菌对万古霉素作用敏感性的测试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降低依据单一荧光强度定量分析的误差, 充分发挥自组装膜设计灵活、制备简单且分析灵敏度高的优点, 提高荧光定量分析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本文提出构建“内标”式自组装膜, 即于硅烷化石英表面分别组装吖啶橙(AO)和量子点CdTe. 以AO为内标, CdTe为荧光探针, 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于AO和CdTe之间, 依次组装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和壳聚糖(CS). PSS和CS的组装有效地“屏蔽”了AO, 使其荧光强度I1不随分析物种浓度的引入而变化, 这样既可发挥荧光内标作用, 又使膜外层量子点CdTe的荧光强度I2随分析物种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所构建的自组装膜双重荧光强度比I2/I1不随激发光强度的波动和传感器位置的移动等微环境变化而变化, 但与被分析物种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从而实现了直接利用I2/I1准确定量的“内标”式荧光分析, 显著提高了荧光分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自组装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群  韦钰 《有机化学》1994,14(4):438-443
自动形成有序有机薄膜可通过自组装(SA)技术得到.SA成膜技术快速简便, SA膜对热, 时间, 化学环境及外压稳定, 有较高的二维或三维有序性, 是获得超晶格有序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非线性光学, 分子器件, 分子生物学及表面材料工程中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戴国亮  代连花  于泳  谢莹 《化学学报》2005,63(7):559-561
迄今尚未有适用于光源为488 n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用的溶菌酶. 为此,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作为探针标记了溶菌酶, 测定了溶菌酶标记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摸索了其晶体的生长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在标记过程中异硫氰酸荧光素没有影响溶菌酶的生化性质, 标记后的溶菌酶可用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QDs作为荧光探针, HIV1病毒序列DNA为研究对象, 设计了Quartz/PDDA/PSS/PDDA/CdTe/ssDNA自组装膜, 利用氧化石墨烯(GO)猝灭自组装膜上CdTe QDs的荧光, 而靶DNA(tDNA)与自组装膜表面ssDNA的互补配对作用使GO与CdTe QDs的距离增加, 导致自组装膜上量子点的荧光恢复, 由此建立了一种基于GO与QDs自组装膜之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快速灵敏检测DNA的界面分析方法, 检出限为7.26×10-14 mol/L. 本方法制备的DNA探针操作简单, 自组装膜表面修饰的ssDNA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 GO的猝灭作用降低了检测背景, 极大地提高了荧光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组装膜(SAMs)技术在石英片表面构建了碲化镉量子点SAMs.考察了组装液浓度、组装时间和聚电解质组装层数等组装条件对膜发光性能的影响,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基于溶菌酶对该SAMs的荧光具有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测定痕量溶菌酶的界面荧光分析法,线性...  相似文献   

10.
磷钼杂多酸-L-半胱氨酸自组装超分子pH敏感膜电位传感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组装超分子膜;pH电位传感器;磷钼杂多酸-L-半胱氨酸自组装超分子pH敏感膜电位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梁晓敏  宋金萍  张佳  张素芳  马琦 《分析试验室》2019,38(11):1295-1297
通过自组装方式获得了异硫氰酸荧光素修饰的金纳米,硫普罗宁上的巯基能够与异硫氰酸荧光素竞争性争夺金纳米表面,导致部分异硫氰酸荧光素远离金纳米,绿色荧光恢复,基于此构建了可用于高灵敏检测硫普罗宁的荧光传感器。汞离子的干扰可以通过EDTA进行掩蔽,有效消除干扰。传感器对硫普罗宁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 0~750 nmol/L和1. 0~10. 0μmol/L,检出限为0. 85 nmol/L。  相似文献   

12.
荧光特性双层自组装膜电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向英  刘斌  江云宝 《电化学》2003,9(2):203-210
以半胱胺酸为中介,利用荧光试剂1_萘胺二乙酸钠(NADA)和DL_半胱胺酸(Cys)的静电吸引作用,将荧光试剂NADA间接组装在金电极表面,形成自组装双层膜电极NADA/Cys/Au,该双层膜电极对金属离子具有荧光识别和电化学传感功能,本文着重研究了双层膜电极NADA/Cys/Au的电化学性能,并将其用于超痕量铜离子和镍离子的电化学分析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13.
李淑淳  李芳  刘斌  孙向英 《分析化学》2014,(7):1044-1048
利用自组装膜技术在石英片表面构建了多肽自组装膜。考察了组装液浓度和组装时间对多肽自组装膜组装效果的影响,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该膜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浓度为1%(V/V),组装时间为3 h;金纳米浓度为2.4×10-4mol/L,组装时间为12 h;多肽浓度为1×10-4mol/L,组装时间为12 h时,组装效果最好。基于凝血酶可特异性酶切多肽中精氨酸和甘氨酸之间的肽键,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凝血酶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2.8×10-12~9.9×10-10mol/L,检出限为1.4×10-12mol/L。此膜用于血清样品中凝血酶的测定,回收率为91.6%~107.6%。  相似文献   

14.
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将罗丹明B(RB)组装在硅烷化的石英基底上, 构建了修饰有RB的双层自组装膜Quartz/APES/RB.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缓冲液(pH 7.4)中,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Quartz/APES/RB与单、双链DN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自组装膜的组装条件、膜性质及对单、双链DNA的作用机理.实验表明, Quartz/APES/RB对单、双链DNA检出限分别为 2.4 ng/L和0.85 ng/L, 可应用于痕量单、双链DNA的荧光识别.  相似文献   

15.
杨涛  杨婕  张伟  焦奎 《分析测试学报》2007,26(3):431-437,444
介绍了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原理和结构,对DNA探针固定(尤其是聚合物与自组装膜法固定DNA)以及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C60的LB膜和自组装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作C60分子在固体基片上的有序薄膜是研究它们优异物性和付诸于实际应用的必要环节和关键问题之一。LB技术能够把分子形状呈球形的疏水分子C60在空气-水的界面铺展成稳定的漂浮膜,并能沉积成LB膜。至于用“分子绳索”把C60固定在基片上而形成的自组装膜更具有优良的特性。本文综述和评价了纯C60、C60混合物和C60衍生物LB以及C60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结构特征和性质;并对这方面的工作做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景旭  刘福臣  张晓琳  何成 《无机化学学报》2011,27(10):2071-2075
将含有8-氨基喹啉与荧光素衍生物缩合的席夫碱QZ1与铕髥的TTA(噻吩基三氟乙酰丙酮)化合物作为基本原料合成了新的铕髥-荧光素化合物Eu-QZ1,并对其进行了光谱表征。化合物Eu-QZ1在470 nm光的激发下产生荧光素的特征绿色荧光(530 nm)。在从碱到酸(pH从9.0到6.0)滴定过程中该荧光的强度增强了接近5倍,其pKa值计算为7.30。在370 nm光的激发下,Eu-QZ1发射稀土铕髥离子的特征红色荧光(主峰位于612 nm)。在从酸到碱(pH从5.5到8.5)滴定过程中,该荧光的强度增强了接近10倍,其pKa值计算为7.39。这些结果表明Eu-QZ1是1个高灵敏度双荧光响应的pH探针。细胞试验表明Eu-QZ1具有良好的细胞通透性,能够在红光和绿光两个位置标记海拉细胞中的pH范围。  相似文献   

18.
自组装膜研究进展及其在传感器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自组装膜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了综述。着重评述了在汞及金电极表面的含硫有机物所形成的自组装膜,并对其在传感器技术中的应用 进行了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研究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人血清白蛋白(HSA)标记物的化学发光性能和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化学发光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与人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在0.08-16μg/mL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4μg/mL。讨论了蛋白质标记物化学发光性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为激发光源的荧光检测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作为激发光源组装了一荧光检测器并应用于毛细管电泳检测 ;激发光斑与毛细管检测池的耦合通过透镜加光阑组合方式实现 ;光纤用于收集并传输荧光信号 ,增加了光学系统的灵活性和紧凑性 ;光阑、检测池和光纤之间的校准简单、方便 ;用荧光素和异硫氰酸荧光素衍生的氨基酸考察了体系性能 ,最小检测浓度为0.18μmol/L(S/N=5) ,在2×10-7~4×10-5 mol/L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3) ,结果表明该系统灵敏度达到了普通荧光检测器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