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吸附法将羊抗人IgG抗体直接固定于纳米金(GNPs)/壳聚糖(Chit)掺杂碳纳米管(CNTs)修饰的金电极表面,制备了用于人IgG抗原检测的非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研究了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测试底液的pH值对免疫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含不同浓度人IgG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共价键合法,将新亚甲蓝(NMB)与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的羊抗小鼠IgG抗体(Ab)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制成一种新型的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研究了该传感器对H2O2的电化学响应及对小鼠IgG抗原(m IgG)的免疫检测。结果表明NMB作为介体能有效地传递电子,测得电子转移系数为0.77,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1.18 s-1。利用传感器对m IgG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5~3μg/L;检出限为0.028μg/L;相关系数r为0.996。  相似文献   

3.
以1-萘酚磷酸酯为底物,将IgG抗原吸附固定在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表面,利用待测IgG抗体和碱性磷酸酯酶标记IgG抗体共同竞争免疫传感器表面的IgG抗原,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IgG抗体的测定。碱性磷酸酯酶可以催化底物1-萘酚磷酸酯水解生成1-萘酚,在电极表面氧化产生电信号。在电位为+0.30 V(vs.SCE)时,响应电流与IgG抗体浓度在5.0×10-9~5.0×10-7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9g/mL。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基于巯基丁二酰肼铜(Ⅱ)(CuL)单层修饰金电极(Au|CuL)测定艾滋病人血清中HIV核心抗原p24水平的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将CuL直接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制备而成.CuL对H2O2的还原具有催化作用,可作为p24抗体(anti p24)上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电极之间电子传递媒介体.结合竞争性免疫分析,HRP-anti p24抗体(HRP-anti p24)与待测p24反应生成的免疫结合物游离在反应池中,通过测定在免疫结合物上HRP作用下电极表面CuL对H2O2催化增强电流,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直接获得待测抗原的含量.该免疫传感器的测定无需分离和洗涤步骤,温育时间短,为艾滋病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利用共价键合法将肿瘤标示物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的抗体固定在碳阵列印制电极表面,再与相对应的抗原(AFP和CEA)反应,然后结合与之对应的人抗山羊的AFP/CEA的夹心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兔抗山羊IgG识别夹心抗体,以对苯二酚为底物,利用夹心免疫分析法建立了同时检测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的高灵敏度电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酶联免疫分析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的高效催化放大作用相结合,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免疫分析的灵敏度~([1]).本研究将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修饰到预处理的电极表面,通过电化学还原氯金酸制成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基质用以固载抗体.同时制备了金纳米链(Au NCs)并标记二抗,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采用双抗体夹心分析模式,以心血管疾病标志物血清人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为免疫蛋白模型,构建了高灵敏电流型酶免疫传感器.  相似文献   

7.
免标型沙丁胺醇免疫电化学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以茜素为探针,二氧化钛掺杂乙炔黑和壳聚糖复合材料为信号放大平台的新型免标型沙丁胺醇免疫传感器。于修饰电极的表面电沉积金纳米粒子,实现沙丁胺醇抗体的固定并进一步增大电流响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进行表征,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谱图(EIS)对修饰电极的构建过程及传感器的性能进行电化学表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茜素在修饰电极表面的峰电流值,不同浓度的沙丁胺醇(SAL)抗原与抗体发生免疫亲和反应后,该峰电流值随着沙丁胺醇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并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峰电流值与沙丁胺醇浓度的关系并实现了对沙丁胺醇的定量检测。探究了缓冲溶液p H值、孵化温度和孵化时间对免疫传感器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该免疫传感器对沙丁胺醇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100μg/L,检出限(LOD)为0.67μg/L(3σ/k)。该免疫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已成功用于猪饲料和猪肉样品中沙丁胺醇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1.9%~4.7%)和97.5%~103.3%(相对标准偏差为2.1%~3.5%)。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一种用于抗人乳腺癌糖蛋白单克隆抗体(GP1D8)及相应抗原免疫反应的电化学阻抗免疫分析法。本方法采用将抗体直接定向组装到石英晶片/金电极上,实验中设计的阻抗传感测量只响应免疫信号。结果显示,当组装单克隆抗体的金电极被插入特殊抗原的溶液中时,电化学阻抗谱(EIS)发生明显的变化,成功地检测了组装抗体和相应抗原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种用于抗人乳腺癌糖蛋白单克隆抗体(GP1D8)及相应抗原免疫反应的电化学阻抗免疫分析法。本方法采用将抗体直接定向组装到石英晶片/金电极上,实验中设计的阻抗传感测量只响应免疫信号。结果显示,当组装单克隆抗体的金电极被插入特殊抗原的溶液中时,电化学阻抗谱(EIS)发生明显的变化,成功地检测了组装抗体和相应抗原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利用壳聚糖与纳米金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蛋白固定能力,制备了兼具导电性和透光性的人免疫球蛋白G(IgG)修饰膜,用于修饰玻碳电极,研制了新型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及交流阻抗技术(EIS)考查了传感器表面性质.基于竞争免疫分析模式,以Ru(bpy)32+标记的羊抗人IgG为发光示踪物,采用新型共反应剂二丁基乙醇胺(DBAE)对光信号进行放大,建立了人IgG的检测方法,线性范围20ngmL-1~1.0μgmL-1,检测限6.5ngmL-1.将该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应用于人血中IgG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金纳米粒子(Au NPs)修饰金电极的微囊藻毒素-亮氨酸-精氨酸(MCLR)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了Au NPs溶胶,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将Au NPs组装到1,6-己二硫醇(HDT)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的金电极表面,再将MCLR抗体(anti-MCLR)固定于该修饰电极上,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法、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表征了自制化学修饰电极表面的形貌特征和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特征。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MCLR(MCLR-HRP)与MCLR竞争结合抗体,建立了检测MCLR的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DPV对MCLR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25μg/L,检出限为0.005μg/L。对构建的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进行了考察。该方法对实际水样中MCLR的加标回收率为100%~102%,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负载金纳米颗粒(Au NPs)的NiS纳米材料,通过壳聚糖(CHIT)将其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作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固定基质。将C-反应蛋白(CRP)抗体固定到修饰过的玻碳电极表面,利用二茂铁甲酸标记CRP抗体,构建夹心型CRP生物传感器。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标记物二茂铁甲酸在0.3V左右的特征峰信号,该电流与培育的CRP抗原量成正比,从而实现对CRP的定量检测。传感器检测CRP的线性范围为0.01~500n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9,检测限为3.3pg/mL。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层酶/纳米金固定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利用自组装技术和静电吸附作用, 将甲胎蛋白抗体(anti-AFP)固定在多层辣根过氧化物酶/纳米金及L-半胱胺酸修饰的金电极表面, 制备出用于检测甲胎蛋白抗原(AFP)的无试剂型免疫传感器. 通过交流阻抗技术、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并对该免疫传感器的作用机理及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用计时电流法测得AFP的线性范围为1.0~10.0和10~200 ng•mL-1, 检出限为0.5 ng•mL-1.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提高了抗体的固定量, 增强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且该传感器响应迅速、选择性好, 血清中常见抗原不干扰测定. 将其用于临床血清检验, 与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的符合率为86.7%.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苝二酰亚胺衍生物(PDI)-聚苯胺(PANI)-氮化碳(C_3N_4)复合材料为电化学活性物质和基底材料构建了一种非标记型免疫传感器用于C反应蛋白(CRP)的定量检测。首先,将带有氨基的PDI与PANI结合,然后,加入羧基化的C_3N_4形成复合材料PDI-PANI-C_3N_4,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本文所构建的免疫传感器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于PBS(pH 7.4)中定量检测CRP,无需在溶液中加入其他电活性物质。当CRP抗体和抗原在电极表面特异性结合后,能够阻碍电流的传导,其响应电流会随着结合的CRP抗原的量增多而降低,由此实现CRP实时快速的检测。本实验对CRP抗体浓度、培育时间对免疫传感器的影响进行探究,在最优检测条件下,CRP抗原浓度与响应电流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200 ng·mL~(-1),检测下限为1.66 ng·mL~(-1)。同时,该免疫传感器在面对多种干扰物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陈进  严枫  戴宗  鞠熀先 《分析试验室》2003,22(Z1):371-372
通过TiO2溶胶凝胶气相沉积法将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利用HRP标记HCC抗体,采用竞争免疫反应,通过HRP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化学,测定人血清中HCG抗原的含量,发展新型的HCG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制备方便,性能稳定,可大大缩短分析时间,减少样品用量,在临床应用上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将Nafion 膜固定在金电极(Au)表面, 通过静电吸附和共价键合作用将硫堇(Thi)和纳米金颗粒(nano-Au)层层自组装到Nafion膜修饰的金电极表面. 再通过形成的纳米金单层吸附癌胚抗体(anti-CEA), 最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代替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电极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 并同时起到放大响应电流信号的作用, 从而制得高灵敏、高稳定电流型酶-癌胚抗原(CEA)免疫传感器. 通过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 并对该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该传感器对CE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5~80.0 ng/mL, 检测限为0.90 ng/mL.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化学发光及磁悬浮免疫分析策略,结合磁性石墨烯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纸基电极价格低廉、样品用量少的优势,建立了一种新型免疫分析方法.以人免疫球蛋白G(IgG)为分析物,采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EDC/NHS)法将一抗(Ab1,捕获抗体)固定在磁性石墨烯上,通过直接标记法进行二抗(Ab2,信号抗体)的电化学发光试剂标记,采用磁悬浮夹心免疫技术最大程度减少非特异性吸附,通过纸基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测定目标物的浓度.考察了捕获抗体及信号抗体的固定(标记)效果,发现采用的磁性石墨烯不仅提高了免疫物质的负载量,还可以促进电子传递,构建的磁悬浮纸基电化学发光夹心免疫分析法的电化学发光响应峰面积在0.32~1000 ng/mL浓度范围内,与IgG浓度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4 pg/mL.本方法可实现IgG的定量检测,在低成本、快速免疫检测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该文采用一次性丝网印刷碳电极为基底,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聚L 赖氨酸/纳米金修饰电极,构建了双酚A(BPA)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结果表明,当抗原和第一抗体的稀释倍数为1 000倍,第一抗体的孵育时间为60 min,电化学检测环境的pH值为7.4时,BPA浓度在1~250 ng/mL范围内与还原峰电流值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为0.993,检出限为0.85 ng/mL。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现性、稳定性,加标回收率为98.3%~104%,说明BPA免疫传感器对实际水样中双酚A的检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结合纳米金及混合自组装技术, 制备了一种新型网状混合膜, 提出了一种新的生物分子固定化方法, 研制了一种用于检测人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压电免疫传感器. 首先, 将纳米金溶胶、巯基丙酸和1,6-二巯基己烷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得网状混合自组装膜, 然后将此膜组装到压电石英晶振的金电极表面, 经EDC/NHS活化后, 再将抗原固定到电极上, 实现对抗精子抗体的检测.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明显提高抗体抗原结合效率, 从而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并降低传感界面的非特异性吸附. 将此传感器应用于人血清抗精子抗体的检测, 线性范围为10~800 mU/mL, 检出限为7 mU/mL. 此传感器为抗精子抗体的临床检测提供了新平台.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胶体金标记的阳极溶出伏安免疫分析方法。免疫反应在聚苯乙烯微孔板中以夹心分析模式进行,通过物理吸附将兔抗人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固定于微孔板上,与相应抗原IgG发生免疫反应后,再通过夹心模式捕获相应的纳米金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然后再与金标羊抗人IgG抗体和金标兔抗羊二抗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反应,在微孔板上进一步引入大量的纳米金,将金溶解后,在碳糊电极上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对金离子进行检测,溶出峰电流的大小间接与待分析物IgG的浓度成正比。对免疫分析的一些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阳极溶出峰电流与IgG的对数浓度在1.1~1 143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ng/mL。将该方法应用于人血清中IgG浓度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