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莉  王爱东 《科技信息》2010,(8):186-187,189
目的:了解民办高职学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高依据。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三年的入学新生6497名进行测查。结果:三年新生中,总体上心理健康的为3170人,占48.79%;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偏执3个因子上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普遍较高;该校新生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其他等因子上,男女生的得分和心理问题发生率差异显著;三年新生在scl-90的总体、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三年中,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结论:要根据民办高职新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研究延安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延安大学385名大三医学生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发现,医学生的强迫症状、敌对情绪、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居前3位;医学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同专业的医学生除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它9个因子的得分无显著差异。建议学校要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医学生正确对待自身缺点、客观对待他人评价、学会合理释放压抑情绪,帮助医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学生中贫困学生的比例非常高,他们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其中强迫、抑郁、焦虑和人际障碍最为突出,随着经济水平的下降,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也逐渐下降。这种现状的具体表现就是,经济贫困的学生普遍比较自卑,经济弱势心理严重;对家庭的内疚心理严重,总是希望自己可以解决家庭的困境;对自己要求较高,甚至存在不合理的期待。  相似文献   

4.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贵州师范大学全校本科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等多个对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在强迫与人际敏感因子上比较突出;各因子得分低于普通大学生常模,差异极其显著,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较,除敌对因子的得分不存在差异外,其他各因子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各年级学生各因子得分差异极其显著;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来自城镇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来自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对3364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问题检出率为20.1%,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青年组常模、在校老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性别、专业、生源的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各异.  相似文献   

6.
7.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江西省四所高校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当前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了解这—人群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特征。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阳性检出率为34.1%,江西省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但要优于大学生常模;横向比较结果表明,江西省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要优于广东省,但要低于上海市和重庆市。江西省硕士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和偏执,压力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危险因素,开设体育课程,进行积极的体育教学干预应该成为应对当前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重要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8.
大理地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我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大理学院医学生测评。结果:我校医学生各因子得分低于国内大学生常模。与青年常模比较,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均较高,且有显著性差别(P<0.05)。有、无心理问题的学生在生活事件各因子上存在差异。结论:我校医学生总体心理状况较好,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青海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征,分析了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农牧学院205名新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牧学院新生在scl-90的各因子分值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大学生常模(P<0.05~0.01);女生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男生。青海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重视,通过了解他们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专生的心理健康况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和提高大专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面设计,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长春市某综合性大专院校900名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该校大专生SCL-90量表4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5)。40.9%的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得分不低于2分。女生较男生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大二和大三学生低。结论大专生特别是女生或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山西省农村幼儿园教师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山西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虽不严重,但已普遍存在,尤其以情绪耗竭较为严重;教龄、任教班级、班级规模、幼儿园性质及婚姻情况对山西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工作满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和教师工作满意量表为测量工具,以北京市411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试,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强度和影响因素及其与工作满意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其他国家的教师相比,中国教师没有报告高水平的职业倦怠,他们的情绪耗竭水平更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不受性别、所在学校、地区以及是否教毕业班的影响。年轻教师比更大年龄教师体验更大程度的性格解体,以及更低的个人成就感。教龄长的教师比教龄短的教师有更多的个人成就感。学历高的教师比学历低的教师有更多的个人成就感。另外,结果表明工作环境因素如工作强度、领导关系和同事关系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较大,工资收入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较小,个人因素如自我实现对职业倦怠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浅谈青年馆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图书馆青年馆员出现职业倦怠各种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从实施继续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来消除青年馆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了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平顶山市225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普通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24.3%;(2)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中学教师好;(3)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年龄上和所教课程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将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对某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出现较为严重症状的因子主要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城镇和非城镇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教师教学效能、应对效能对教师职业枯竭的预测作用,并比较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在这种作用上的差异。方法:以29所高中阶段学校763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教师教学效能量表、应对效能量表、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对其教学效能、应对效能和职业枯竭进行模型设定和验证。结果:两类学校教师的教学效能主要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同时也对应对效能和职业枯竭的个别因子产生直接影响,应对效能区别于教学效能,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变量;普通高中教师的教学效能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中的非人性化、情绪衰竭、认知枯竭因子,并直接影响个人成就感因子;职业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则直接影响非人性化因子,并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的四个因子。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SCL-90评定长沙大学2001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有10.9%的新生存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男女学生、本专科学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维护和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红旗中学、城郊中学、三中等10所中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了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结果表明,阜阳城区的多数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心理前期症状,少数体育教师呈现倦怠心理.倦怠心理是职业地位不受尊重、职业发展前景不好以及环境差、付出无法得到应有回报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取师范院校66名贫困大学生为实验组,100名普通大学生为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查比较,并用中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31.8%;其中强迫、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01),偏执因子分数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P<0.001).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学校应针对其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