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变化研究的地球系统科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方面论述全球变化研究的地球系统科学观:1)地球表层系统与系统外的物质能量交换;2)天-地-生系统论;3)天-地-人系统论。在此基础上,强调要调整人地关系,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的海岸海洋科学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面对人口、资源与发展等当代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社会环境问题,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ESS)指导下,以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为代表的全球变化(GC)研究工作相继展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IGBP新的核心项目“海岸带海陆相互作用研究”(LOICZ)的建立为标志,海岸海洋代表了当代对海岸的新认识,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加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实施,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国际海洋秩序,因此,20世纪末,海岸海洋科学(COS)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与全球变化研究紧密结合,成为21世纪科学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在描述地球系统科学产生、发展、学科概念和技术优势基础上,对地球系统科学认识论的基础和前提——地球系统的统一性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地表各圈层尽管都有各自的成因机制和演化过程,但却有统一的运动规律;对人类活动有直接影响又深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物理气候系统存在着密切关系。这种研究思路将为解释地球动力、地球演变、全球变化、人地关系等迫切需要解释的科学和实践问题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日前,学校在主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暨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宣布了学校成立“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地球科学的发展异常迅速 ,其基本特征是从以分析为主向以综合为主的方向转变。综合是有层次的。首先是在单个地球圈层层次上 ,如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假说的建立 ,使人们认识到岩石圈是一个不断产生和消亡的有机整体 ;再到多个地球圈层层次上 ,如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 ,它以多个地球自然圈层构成的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1]。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开始实施的地圈生物圈计划 ,就是以它为指南。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大地球科学[2]但仍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几乎与此同时 ,中国有些学者已开…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九七三”项目G19990434对北方干旱化研究的主要结果,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特别是人类活动与干旱化的相互作用. 包括:(1)干旱/半干旱区大气过程、地表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2)干旱化进程的阶段性转折和突变的规律、机理和可预测性研究;(3)干旱化及其转折对我国粮食、水和土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及适应对策;(4)地球系统亚洲区域模式的发展及其在干旱化趋势和转折预测、影响评估和人类适应对策研究中的应用. 上述问题作为即将启动的“九七三”延续项目的主要内容,其研究对于回答区域环境系统形成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机理、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在环境变化,特别是阶段性转折和突变中的相对贡献等基础科学命题的挑战,以及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需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与地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极地系统是感应全球变化的放大器和指示器极地系统科学进入了一个大科学研究时代。极地系统科学不但是一门研究极地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中运转的机制、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并为区域复杂性及其对全球变化预测提供科学基础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高新技术应用和人类认识自然活动并科学管理极地系统的系统工程学。20年来,中国科学家对极地系统复杂性有了深入的认识,对极地科学考察管理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化科学对揭示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运转的机制、变化规律及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论述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的若干基本问题,阐明只有推行可持续发展才能改善地球环境,从根本上遏制全球变化的加剧。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把大气、海洋、冰雪和陆面四个圈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既研究各圈层内部的物理过程也研究其间的相互作用,这实际上是一个物理气候系统.进入21世纪,人们的视野从物理气候系统扩展到了地球系统,进一步考虑生态系统、空间天气和固体地球系统,通过研究圈层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圈层之间的能量、动量和物质交换来了解地球能量过程、生态过程和新陈代谢过程的运行规律.人们越来越重视诸如碳、氮循环等生物地球化学耦合过程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及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过程的影响.地球系统模式基于地球各圈层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建立起来的数学方程组,然后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编制成一种大型综合性计算程序.地球系统模式是迄今为止最复杂和最具综合性的科学数值模拟工具,是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知识的集大成.地球系统模式的先进性,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地球科学研究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建成国际领先的地球系统模式对大幅度提升我国在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研究的科学意义、国家需求、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1.
论地球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地球科学从认识某一局部地区的某一种地质作用过程开始,经过长期的积累,发展成为具有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的历史,着重讨论了在20世纪中它所经历的三次认识上的飞跃。从学科发展和所面临的新挑战两方面,探讨了涉及整个地球物质系统的新的、更高层次的综合性学科产生的必然性,现状及其发展。从地质学的角度提出了为适应学科发展和新任务应该采取的若干调整措施,包括加强近、现代地质作用过程的研究,加强与其他相邻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改革研究方法和调整高等地质教育等。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7月2日,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第四届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暨第二届理事会会议在英东学术会堂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院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冠华,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钟秉林,常务副校长、研究院理事会执行理事史培军,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廖小  相似文献   

13.
 从地球动力学和超大型矿床这两个地球科学前沿问题着手, 初步探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地球动力学盲在解决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关键性问题, 它涵盖了岩石圈板块动力学、地幔动力学、地核动力学及核-幔动力学, 地球动力来源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焦点, 它涉及了地球整体性和各圈层相互作用研究范畴。超大型矿床, 尤其是非常规超大型矿床, 是特定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的耦合, 超大型矿床形成机制同样涉及了地球圈层相互作用。通过地球动力来源和超大型矿床形成机制初步探讨, 认为地球科学总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整体性和系统性方向发展, 地球单一圈层的研究已很难适应地球科学的发展, 需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去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入OPeNDAP(网络数据访问协议开源项目)协议,设计了基于OPeNDAP的地球科学数据共享概念框架,提出了面向地球系统数据记录的数据共享系统体系结构及其工作流程。选取全球1948-2006年间的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降水、地面气压、比湿、空气温度和风速等信息数据作为共享数据源,将上述体系结构应用在MEaSUREs(让地球系统数据记录在研究环境中应用)研究项目中,开发了地球信息科学数据分发共享原型系统及应用实例,实现了面向所有数据使用者的协议透明共享,并可通过二维、三维以及基于时间维的四维动态模拟,为辅助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9年5月14-16日中国北京2009地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2009年5月14-16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地球系统科学建设。诚邀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地球系统科学产生以来,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就日益受到重视。人们通过对深海沉积、冰芯沉积和黄土沉积的氧同位素研究发现了地球系统环境的10万年、4万年及2万年的变化周期。这与通过天文学计算而获得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周期是一致的。因此,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被认为是地球系统环境变化的驱动力。本文集中讨论了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对地球系统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9地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2009年5月14日-16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地球系统科学建设。诚邀国内外对地球系统科学领域学术问题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参会,相互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地球和地球上生物体的行为,特别是人类的行为,受到天王星运转的影响,支持这一观点的科学证据是非常有限的.一些研究证据表明:全球温度变化、地震的频率和强度、地球上生物体和人类的行为包括流感的流行、股市的趋势和崩盘,甚至战争,与天王星的公转有关.提出了导致这些改变的原因是由于天王星84年的公转周期伴随节律性的磁场方向和强度的变化,这可能节律性地改变地球自转轴倾斜度,结果影响地球本身和地球上生物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欢迎大家来到超级辩论赛现场!这几年,地球得的毛病越来越多,什么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各种自然灾害也是“千年一遇年年遇”,真是病的不轻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