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主席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所以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自始至终地存在着矛盾运动。物质结构内部也是这样,是充满着矛盾运动的。在分子内,原子间发生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原子互相吸引,又使原子互相排斥。原子就是依据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以一定的次序和一定的方式结合成分子这个矛盾统一体的。所以分子的形成是原子间吸引和排斥矛盾方面的对立统一。原子的存在,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吸引和排斥矛盾方面的对立统一。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的吸引和排斥矛盾方面的对立统一。通常所谓基本粒子也是矛盾方面的对立统一体。可见,物质结构的无限层次中,都是充满着矛盾斗争的,各个  相似文献   

2.
本章的演示实验,着重说明分解、化合、置换等三种化学反应,并通过演示树立学生对“原子”、“单质”、“化台的”、“元素”的概念。因此在给学生分析每个演示时,都应把原子、单质、化合物等名词和具体演示的物质联系起来。例如通过氧化汞分解的演示应联系地指出:“汞由同种微粒——汞原子——组成;氧由同种微粒——氧原子——组成;但氧原子和汞原子不同,汞原子和氧原子是不同种类的原子。”接着可以指出:“氧化汞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氧原子和汞原子),而氧分子是由同种原  相似文献   

3.
自从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是由带正电的核及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后,便有分子中电荷分布的原子点电荷模型:即在分子中某些原子上带适量的正电荷,而在另一些原子上则带适量的负电荷。但是,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进一步认识,和有了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量子力学后,得知分子中电荷分布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正电荷集中在各原子核上,而带负电的一部分内层电子虽仍围绕着原来的原子核运动,但另一部分原来各原子的外层价电子  相似文献   

4.
国平 《化学教育》2015,36(7):20-25
以“原子的构成”教学分析和实践为例,通过回溯化学史,讲述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等微粒发现的故事,使这些微观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象化和具体化,使之更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和表征.通过学生的反馈证明,基于化学史讲故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微观表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第二节原子一、教学目的:初步使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二、本课重点:1)原子的定义: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最小的微粒叫做原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三、检查学生知识:1)用分子论来解释水的蒸发或沸腾的现象。它是属於物理现象,还是化学现象?2)氧化汞受热分解是属於物理现象,还是属於化学现象?为什麽?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希望能够用微观的方法来了解宏观现象,掌握物质运动的规律。化学现象都是由电子与原子核排列组合发生的现象,量子力学能够充分表示电子和原子核的运动规律,从原理上讲,用量子化学观点解释化学问题没有根本的困难。但是实际上,困难是很多的,还是要做微观化学的研究。微观化学研究主要有两个目的:(1)了解宏观现象;(2)发现新现象,提出新理论,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在微观化学研究中,分子束方法是基本的和重要的。有许多化学观象,人们总觉得很神秘,很奇怪,这是因为对微观过程不了解。例如,最早认为I_2+F_2→2IF是一个基元反应,后来用交叉分子束的方法,使I_2与F_2直接碰撞,发现它们不会直接生成两个IF分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化学课本第七章讨论到“重要的几种酸、硷、氧化物和盐”。通过前面六章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课程。根据物质构成的变化,去判定物质的转变;由分子及原子观点说明物质的结构;又对分子原子学说,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定律等予以适当的讨论,也就是让学生把化学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首先由感性到理性地建立起来。初中化学课本前六章的教材内容,还包括了空气、氧、氢、水和溶液,这是具有两种意义的;一方面因为这些教材是属于应用最广的物质,在初中化学中必须讲述,另一方面的意义是通过这  相似文献   

8.
一、Szilard-Chalmers效应基本原理大家知道,凡有一作用力,必有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三定律。这种作用也存在于原子核反应中,例如,在核转变时,原子核放出不同的粒子(γ-,α-或β-粒子等),使这个原子核受到一反作用,因而产生“反冲”,受反冲的原子称为反冲原子。理论计算表明,反冲原子所具有的反冲能量,一般至少为几百电子伏特,而原子在分子中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蒋如铭 《化学教育》1984,5(4):23-26
对于由极性键组成的多原子分子来说,它可能具有极性,也可能不具有极性,这方面判别方法是很多的。近年来,在部分大一《无机化学》教材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资料中,介绍的判别方法涉及了分子的对称性,然而有些叙述不够确切。例如: “如果空间构型不完全对称,键的极性不能抵消,由极性键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也仍然有极性,例如SO2、H2O、NH3等都是极性分子。”“CHCl3,四面体,键不同,结构不对称,极性分子。H2S,弯曲(V)形,键完全相同,结构不对称,极性分子。”  相似文献   

10.
问答栏     
问:关于原子构造中,电子学说的基本理论,按苏联伊万宁柯的原子核构造模型的学说,应当如何解释? 答:伊万宁柯的原子构造模型是关于原子核构造的模型。由于中子的发现,伊万宁柯在1932年提出了一个关于原子核构造的模型。他假定一切原子核,都由质子与中子两个部份组成。核中的质子数与原子序数相应,质子与中子的总数,则与原子量数相应在伊万宁柯提出这个理论以前,关于原子核的模型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化学的定义一直颇有争议。廖正衡指出有"20几种不同提法",并"试分为五大类":l.笼统式定义,例如"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鲍林);2.具体式定义,例如化学是"关于物质及其组成、结构、属性和相互转化的科学"(原苏联《综合技术辞典》);3.微观式定义,例如"建议把化学定义为'分子的科学",;4.扩张式定义,例如化学是研究"实物粒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少的微观基和它的质的规定性的变化";5.哲学式定义,例如"化学是研究以原子间的化分和化合为基础的物质运动形式,以及这种运动形式与其他运动形式的关系的一门科学"等。作者的定义是:"化学:主要是研究物质的分子转变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一个体系。现在已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世界上一切物质实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种类是非常多的,现在已经知道的稳定分子就有千万种以上。化学是以分子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化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分析、了解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并找出其中有关的规律,从而设法合成具有为人类所需要的性质的各种分子,以满足人类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章演示实验有十几个,着重树立学生对“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概念。其中如溴的扩散、高锰酸钾的扩散都是给予学生“物质由分子构成”初步认识的重要演示。初中化学以原子分子论为中心,所以本章的演示实验要求教师们一定作得清楚正确,以便给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些演示都是初次给学生们看,所以应该在进行演示之先要把仪器的名称,使用的试剂以及演示的目的一一简单地告诉学生;并应对使用的仪器是否明亮光洁,试剂的质量是否合适课前加以检查,即使授课多年的教师也应仔细地准备。此外,对於演示实验的布置必须能达到在演示进行中,使学生们看得清楚;同时把观察的现象随时加以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夏宾 《化学教育》1983,4(1):28-30
过去,初中化学课本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把一切物质都说成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基本概念都在原子一分子论学说的基础上给予定义。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体是部分或全电离的气体,一般由电子、离子和中性基因(自由基、原子、分子)所组成,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特别是在磁场中表现出的特性而被称为物质第四态。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有人就观察到一些有机物蒸气电离时能够发生聚合的现象,但却一直把聚合物当作反应的副产物而未予重视。直至六十年代初,冷等离子体聚合所制备的薄膜具有高度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 1.本章在初中化学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中提到:“初中全部化学课程是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的”。虽然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个理论,是通过全部化学课程的学习,随着他们自己知识的积累而逐步进行的。”但由於全部教材都要贯串这个理论,因此对原子—分子论的基本论点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化学对原子—分子论分做两章叙述,由於要讲清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再讲清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把分子论放在前面。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第一、二两章是初中全部化学的基础,则  相似文献   

17.
周期系第4—7主族元素和第3主族的硼与氢化合均生成共价型氢化物,又称挥发性氢化物(不讨论碳的各种碳氢化物)。它们中约半数在水中溶解呈现酸性或碱性。对其酸碱性及强度等规律的解释前人有过不少理论,但均不够满意,往往不能全面解释,也不能解释自身电离问题。本文试从分子结构出发以有效电荷及溶剂影响等方面结合起来说明其规律性。一、从分子中电子化合状态看酸碱性化合物是酸还是碱,即能给出质子还是能接受质子决定于其分子结构。分子中的原子有在合适的条件下尽量利用其价电子的倾向。如果其价电子还没有完全利用,分子就会显示一定的活泼性。例如含有未共  相似文献   

18.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的最小微粒,它不能再分为更小的微粒而不消失原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从化学的观点来看,分子是由一个或多个互相结合的原子组成的。在同一分子中相邻两原子间的距离一定要比分别隶属于两个分子的相邻原子间的距离来得近些。分子式是表示分子的式子,它指出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同时也表示一个分子或—个克分子  相似文献   

19.
由于物体能膨胀和收缩,我们就可以想到物质是由无数不相连续的小颗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这些颗粒叫做分子,而分子又是由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组成的,所以我们要想研究物质的性质,就必须先瞭解原子的构造。  相似文献   

20.
凌永乐 《化学教育》1996,17(5):45-48
分子构造(constitution)是指分子中原子相互联结的方式和次序,过去长期以来称为分子结构((structure),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建议,改为“构造”。“结构”一词应用在广泛的范围,例如物质结构、原子的电子结构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