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铬和钼时,加入浓度为0.5%和0.5%以上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可使铬和钼的吸光度增高几乎为原来的两倍。同时能够克服盐酸、硝酸和钒(Ⅴ)硅(Ⅳ)、铝(Ⅲ)、铁(Ⅲ)、锰(Ⅱ)、钙(Ⅱ)、钾(Ⅰ)、和钠(Ⅰ)等十多种金属离子的干扰。进而讨论了测定铬时应用0.25%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辛基苯酚(OP-10)或triton X-100以及测定钼时应用0.6%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四烷基吡啶的增感效应及其克服干扰的情况,并与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3.
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等10种表面活性剂对测定铝时的增感效应。结果表明,在实验所选择的表面活性剂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铝有明显增感作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铝有抑制作用,而特殊表面活性剂对铝没有作用。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CTMAB)为增感剂,研究了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铝镍合金样品中铝的工作条件、CTMAB用量、溶液介质和浓度及共存离子干扰的影响。测定铝的线性范围为0.10~2.0g·L-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7%~103%之间。 相似文献
4.
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测钙时表面活性剂的增感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多用于比色分析,在原子吸收法中的应用较少,尤其对钙的原子吸收分析尚未见报导。从已有的文献可见,在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使测定灵敏度提高,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扩大,对共存元素的干扰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表面活性剂的增感和抑制干扰作用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证实和补充了文献[1]建立的FAAS分析中表面活性剂的增感机理模型,并对FAAS分析中表面活性剂抑制共存元素干扰的作用和机理作了探讨。表面活性剂能抑制共存元素干扰的主要原因是其胶团能和被测元素的离子或干扰离子形成胶团化物;表面活性剂在火焰中中的不完全燃烧使火焰气体还原性增强,温度升高也是其抑制干扰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火争原子吸收法测定钢铁中铅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感效应及其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钢铁中铅,采用0.2%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01mol/L硝酸介质,加入硫脲消除共存元铋的干扰,铅的浓度在0-20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检出限为0.1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30%,回收率97%-99%,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并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原子吸收分析的增感剂 Ⅰ.乳化剂OP对钼(Ⅵ)的增感作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钼(VI)的增感作用,在8%乳化剂OP存在下可使钼的吸光度增感33%。对增感机理也作了初步探讨。并利用乳化剂OP的增感作用,拟定了测定金属铬中钼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乳浊液的增敏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用乳浊液作增敏剂的FAAS增敏方法。研究了由3种有机溶剂(苯、二甲苯、苯-丙酮)、1种有机试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种乳化剂(Tween-80,TritionX-100,OP)组成的乳浊液对铁、镍、锌、锰、铅的增敏效应。结果表明,增敏效应显著,对以上5种元素最大增敏百分数分别为89%,34%,121%,38i%。 相似文献
9.
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增感作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钢铁中铬和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既提高了原子吸收法测定铬和铜的灵敏度,又有效地消除了大量铁的干扰,从而制定了较为快速、简便的测定钢铁中铬和铜的分析方法。经标样分析结果表明,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火焰原子吸收采用次灵敏线测定高含量氯化锌的方法,并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利用本方法测定高含量氯化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样品测定的回收率为97.5%-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0.49%-1.01%。 相似文献
11.
12.
阴离子型微乳液对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铅增敏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在空气-乙炔火焰中,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组成的微乳液对铅原子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DS组成的微乳液存在下,铅的灵敏度提高了近60%,比SDS胶束存在下灵敏度也提高了20%。方法用于黄铅和工业废水中铅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强化食品(奶粉等)中Zn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法灰化溶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强化食品如奶粉、米粉、黑麻糊,豆奶粉中Zn元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此法简便、快速、准确,回收率为94%-107%。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纤维膜.此纤维膜材料经水和NaOH处理后,除去了聚乙烯吡咯烷酮,脱乙酰化后进一步在表面接枝氨基(-NH2).用红外光谱图和扫描电镜图表征了合成的功能化纳米纤维膜,然后将胺基化纳米纤维膜用于Cr(Ⅵ)离子的吸附研究,重点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溶液酸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同时通过Langmuir、弗兰德列希等吸附模型和一级、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行为进行线性拟合,发现改性后的纳米纤维膜材料对Cr(Ⅵ)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55.55mg/g;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化学吸附是主要的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火焰原子吸收法研究纳米钛酸锶钡粉体对铅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氯化钡、氯化锶和四氯化钛为原料,以草酸作共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复盐吸附剂——钛酸锶钡粉体,并利用TEM,XRD和FTIR进行了表征。以火焰原子吸收为检测手段,详细考察了该纳米吸附剂对水中铅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钛酸锶钡粉体外形以棒状为主,平均粒径为36 nm,为纯净的钙钛矿纳米粉体。该纳米粉体对水中的铅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量受介质的pH值影响较大,当pH值为6.0时,该吸附剂对水中铅的吸附容量可达13 mg·g-1。吸附于纳米钛酸锶钡上的铅可用0.5 mol·L-1的硝酸完全解脱。建立了纳米钛酸锶钡粉体吸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痕量铅的新方法,该法检出限为11 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2.6%。用于地表水中铅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原子(离子)光电离过程中多级效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对论理论框架下,通过对氢及类氢离子光电离截面的理论研究,探讨了多极效应的变化规律和电偶极跃迁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光电离过程中的多极效应与入射光子的能量、电子离核的平均半径等密切相关.入射光子的能量对多极效应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更具普遍意义,当其能量较大时,光电离截面的理论计算必须考虑多极效应. 相似文献
18.
二安替比林对碘苯基甲烷与铬(Ⅵ)显色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在 Mn( )存在下新试剂二安替比林对碘苯基甲烷 (DAp IM)与 Cr( )反应生成桔红色配合物 ,λmax为 4 88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 ε=2 .0 5× 10 5L.mol-1.cm-1,Cr( )含量在 0— 8.0 μg/ 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线性回归方程为 A=0 .0 2 65 +0 .141C(μg/ 2 5 m L) ,r=0 .9974 ,方法用于电镀废水中铬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
在表面晶格动力学理论的框架下,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模型模拟W(100)表面沿(Γ)(L) 、(L)(M) 和(Γ)(M)对称方向上的声子色散频谱,并计算不同对称点处的极化矢量.按照表面模的判定依据和标记方法绘制不同对称方向上的表面模,并讨论表面模的分布范围和模式耦合现象.基于计算所得的极化矢量,构建近表面原子层的振动态分布,分析不同对称方向上表面模的局域特征和极化方式.以极化矢量为考察对象,直观、形象地展示了表面模色散支之间的避免交叉现象和独立性实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