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2005,34(7)
直接探测到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最近美国NASA利用Spitzer空间望远镜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了太阳系以外的行星.过去对环绕在其他恒星运转的行星的位置是利用该恒星所发射的光的微小变化推断出来的,而现在是利用Spitzer空间望远镜直接记录下行星自身的远红外光波.这些行星,一个是离开我们153光年距离的称为HD209458b星,另一个是离开我们148光年距离的TrSE1星.它们在围绕其恒星运转时的轨道要比水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还要靠得近.就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其体积如木星大小的这两个行星有足够的热量发出红外光线而使Spitzer空间望远镜能探测到.(云中客摘…  相似文献   

2.
据 2 0 0 1年 12月 1日出版的一期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 :天文学家们首次探测到太阳系以外的一颗行星上有大气 ,这就为寻找构成地球以外生命体的化学成分提供了可能。到目前为止 ,天文学家发现的围绕太阳之外的一些恒星运行的行星共有 76颗 ,但由于这些行星太暗淡 ,用现有的地基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都难于直接看清它们 ,更谈不上探索它们的大气组成了。HD2 0 94 5 8是一颗类似于太阳的黄色恒星 ,距离我们约 15 0光年。美国科学家布朗 (TimBrown)和夏博尼安 (DaveCharbonnean)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直接观测到了绕…  相似文献   

3.
 据2001年12月1日出版的一期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天文学家们首次探测到太阳系以外的一颗行星上有大气,这就为寻找构成地球以外生命体的化学成分提供了可能。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发现的围绕太阳之外的一些恒星运行的行星共有76颗,但由于这些行星太暗淡,用现有的地基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都难于直接看清它们,更谈不上探索它们的大气组成了。HD209458是一颗类似于太阳的黄色恒星,距离我们约150光年。  相似文献   

4.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美国天体物理学专家鲍斯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指出:“距太阳约30光年远处,有约数十个类日恒星,我想其中应有好一部分,大概一半的恒星,周围会有类地球行星围绕.”他确信,类地球行星可以通过过美国太空总署预计今年3月5日发射升空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或是从2006年开始在轨道上运转,配备太空望远镜的COROT卫星观测到.  相似文献   

5.
远方的行星看起来极为黯淡,再加上它所围绕的恒星比它亮10^10倍,所以对其进行光学观测总是困难重重。上述问题也困扰着空间轨道上的望远镜,尽管它们的观测已不再受地球大气层造成的“闪烁”影响。最近,美国博尔德市(Boulder)科罗拉多大学的韦伯斯特·卡什(Webster Cash)提出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他设计了一种形状特殊的恒星遮光罩,缚在和望远镜一起运动的航天器上。遮光罩可有效地阻挡恒星光线进入望远镜,从而把星光衍射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行星观测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6.
 一条新闻报道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系外恒星系统,六颗已知行星中的五颗紧紧地环绕在恒星周围。这类新闻听起来有些耳熟,在过去的15 年当中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几百个恒星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其本身的奇异之处。然而这个新发现的系统为天文学家们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途径,能够使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行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理知识》2014,26(2):9-9
<正>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一个外星世界,无论是大小还是位置都更像地球。不过,由于太靠近其恒星,因此酷热如炼狱一般,更像是地球的恶魔表弟而不是孪生兄弟。该天体被命名为Kepler-78b,是美国宇航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数百颗日外行星之一,开普勒望远镜监测银河系15万余恒颗恒星的亮度变化,以搜寻围绕其运转的行星。这些日外行星多为气体行星,由气体和尘埃构成,半径比地球大几倍。  相似文献   

8.
《物理通报》2006,(11):21-21
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找到了迄今最有力的证据,证明星系中的球状星团是依照质量大小来选择恒星的,即质量较大的恒星逐步移向球状星团的核心部位,而质量较小的恒星则加速运动到球状星团的边缘.这一现象在学术上称为质量“种族隔离”,过去科学家只是猜想它存在于宇宙中,却从来没有直接观测到。  相似文献   

9.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天文学家最近首次发现了一与太阳相仿的恒星,附近存在着一颗与木星相仿的行星绕其运行.这是人类首次发现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该恒星称为51Peg,位于飞马座,距地球约40光年.在日内瓦工作的天文学家米歇尔·梅厄和迪...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物理知识》2004,16(4):62-62
恒星照亮行星 ,这是天文学的定律。然而 ,科学家却发现人马座一个巨大炙热的气态行星在磁场作用下 ,产生类似太阳耀斑的活动温暖着其恒星 ;同时 ,科学家也第一次观测到太阳系外行星的磁场状况。这颗炙热的行星与木星大小类似 ,是地球质量的 2 70倍。但与地球和木星不同 ,该行星与其恒星的距离很近 ,仅有大约 70 0万千米左右 ,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 1 .5亿千米。这样接近恒星的行星 ,在迄今发现的 1 0 0多颗太阳系外行星中约占 2 0 %。这颗人马座行星在其恒星上产生一个大型磁暴 ,从而形成了一个永久性的热点。该热点伴随着行星以 3天的周…  相似文献   

11.
杨戟 《物理》2001,30(11):712-716
对行星系统起源问题的研究在近年来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一方面是星际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的天文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研究表明,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是由冷暗的星际分子云收缩形成的。在形成恒星的过程中,普遍伴随出现围绕恒星的盘状的原始行星系统,在这种原始行星系统中间,尘埃颗粒逐渐生长,并凝聚成行星,彗星等,从分子云到原始行星系统大约经历百万年,而木星这样的大行星有可能在恒星收缩阶段同时形成,并且在行星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行星系统起源的另一方面进展来自包括彗星,太阳系行星际探测,从而对太阳系这样的行星系统的组成和性质,对行星大气等有了更精确的了解,以此为参考,能够测定那些离太阳系的其他新近发现的行星系统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提供了一系列互相联系和对比的样本,通过上述进展,现代天文学正逐渐揭开行星系统形成之谜。  相似文献   

12.
 如果天文学家们没有搞错,人们终于发现了围绕除太阳之外的恒星运转的行星。许多人从孩童时代起就期盼着这一发现。许多世纪以来,其他恒星是否有行星系这个问题一直是天文学的未解之谜。世世代代的教科书都教育人们为什么不可能观测到那些围绕哪怕是最近的恒星运转的行星,因为行星太暗了,而又淹没在它们的恒星的强烈的光辉之中。  相似文献   

13.
1995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麦克尔·梅厄和迪迪埃·奎罗兹宣布他们发现质量为木星之半的一颗行星绕飞马座51做轨道运行。这是确证除太阳外还有行星绕其他恒星运行的首例。至今,已证实了120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和98个行星系统的存在。两位行星猎手是用视向速度方法测定这些行星的:恒星的视向速度(即远离或逼近地球的速度)是通过其光谱的多普勒频移测出的。此频移额外的轻微变化反映恒星视向  相似文献   

14.
 自从梅厄(MichelMayor)和奎洛兹(DidierQueloz)于1995年10月6日宣布有一颗质量为木星一半的行星围绕着恒星飞马座51运行以来,世界各地的行星猎手们已发现100多个太阳系外的行星,但它们几乎都是气态巨行星。探索地外文明的科学家们渴望能找到像地球那样绕着恒星运行的行星系统。2002年初,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克林(GregoryLaughlin)宣称距太阳51光年的类太阳恒星大熊座47有两颗像土星、木星那样的行星在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而不是像已发现的其他巨行星在偏心的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故在大熊座47附近可能存在类地行星。  相似文献   

15.
这幅照片是为了庆祝哈勃空间望远镜第十万圈飞行,科学家们让其在这一圈飞行中将望远镜的“目光”对准一个恒星诞生区所拍摄的照片,该区域位于星团NGC2074附近,那里被认为可能受到超新星爆发而诞生出大量恒星,这个区域离狼蛛星云大约17万光年,是银河系里最为活跃的恒星诞生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颗岩石行星围绕一颗类日恒星运转, 其间的距离使行星表面温度允许液态水的存在。半人马座阿尔法三星系统中这颗新发现的行星, 距地球4.3光年, 很像地球的孪生兄弟。它围绕半人马座阿尔法B星运转, 这是一颗比地球稍小、亮度也逊于地球的恒星。该行星比地球略重, 而且与恒星间的距离小于水星到太阳的距离, 所以非常酷热, 并不处于宜居区间。  相似文献   

17.
赵永恒 《物理》2015,(4):205-212
文章着重介绍了中国自主创新的LAMOST望远镜以及所取得的光谱巡天成果。LAMOST是一种新型的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它突破了大规模光谱巡天所需要的大视场兼备大口径望远镜的技术瓶颈,成为世界上天体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自2011年10月到2014年6月,LAMOST获得了413万条天体光谱,其中有378万条恒星光谱和包括220万条恒星光谱的参数星表。  相似文献   

18.
 所谓“生命宜居星球”,指的是某颗行星处于距离该行星系的中心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在这一区域中,由于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行星上既不太热也不太冷,且能够确保存在液态水,水是出现生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生命可在不由恒星直接提供热源的一颗行星上幸存几十亿年。这听起来不像是太阳系里发生的事情,而像是科幻影片《星球大战》里的情节,但它的确是事实。  相似文献   

20.
《光学学报》2021,41(4):18-24
为了同步获取夜间晴空视线无云下整层大气透过率和水汽总量,将望远镜、多波段滤光片与近红外增强型CCD相结合,搭建了利用恒星辐射进行测量的研究平台。首先通过望远镜收集恒星辐射,辐射通过分波段滤光片滤光,利用CCD采集恒星图像。进一步提取拍摄图像的灰度值,采用Langley标定法计算整层大气透过率,同时利用改进的Langley法计算大气水汽总量。对测量结果、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的测量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可靠性。所开展的工作丰富了夜晚同步测量整层大气透过率和水汽总量的手段,对空间遥感和气象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