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荣宝  张大为  梁娅  卢俊瑞  李红姬 《有机化学》2008,28(10):1663-1675
1955年Edward 首次发现吡喃糖C(1)位的电负性强的取代基处于a键上, 随后被Lemieux和Chü定义为异头效应. 它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立体电子效应之一, 通常存在于有Lp-X-A-Y结构单元的分子中, 其中X是带有孤对电子的电负性强的元素, A是一般元素, Y 也是电负性强的元素, Lp是X的孤对电子, 其轨道与A—Y键反平行. 异头效应对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活性有重要影响. 综述了各类化合物中存在的异头效应、广义异头效应、反异头效应及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异苯橡胶和环化异苯橡胶结构表征孙晓日,李大珍,余尚先(山东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山东潍坊261013)(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5)关键词异苯橡胶,环化异苯橡胶,结构异戊二烯与苯乙烯无规共聚或嵌段共聚得到异苯橡胶已有不少研究和报导 ̄[1,2]...  相似文献   

3.
异苯并吡喃和异苯并呋喃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 许多天然产物中含有异苯并吡喃或异苯并呋喃结构单元. 由于其广泛的生物及药物活性, 它们的合成方法受到广泛关注. 综述了异苯并吡喃和异苯并呋喃衍生物的主要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
测定异麦芽低聚糖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 C18为固定相,水为流动相,示差折光仪为检测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一次进样可同时测定葡萄糖、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和4-α-葡糖基麦芽糖、异麦芽四糖等。测定了用双酶协同作用制取异麦芽低聚糖工艺产品中的成分,二次确认试验所得结果良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28%-1.7%(n=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1.000,低聚糖的最小检测量在微克级。  相似文献   

5.
异VC豆蔻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VC(D-异抗坏血酸)和VC(L-异抗坏血酸)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分子中因含有连烯二醇结构单元,具有还原性,均可作为水溶性食品抗氧化剂.此外,在它们的分子结构中,C6上有伯醇羟基、C5上有仲醇羟基.化学修饰后的衍生物既保留着具有亲水性和还原性的异VC(或VC)结构部分,同时又增加了亲油性的长碳链烃基部分,属于两性分子,可望作为油脂或含油脂食品的抗氧化剂、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等.VC的化学修饰及其衍生物的性能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非常活跃[1-8],而对于异VC,相关的工作则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SO_2与异戊烷在无氧和有氧体系中的光化学反应,用GC和GC-MS法确证了部分气、液相产物,包括醇、醛、酮、酯和烃类及含硫有机物,探讨了影响光化学反应的因素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8.
Cl2/TiCl4体系引发IBVE活性阳离子聚合的研究(Ⅰ):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UV光谱法证明了IBVE/Cl2/TiCl4/甲苯聚合体系中同时存在着两种引发活性中心及络合竞争,研究了Cl2/TiCl4和H2O/TiCl4络合平衡,求出了20℃时2TiCl4←Cl2和TiCl4←H2O络合平衡不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9.
10.
柠檬醛及中间体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戊烯醛和异戊烯醇为原料,经异戊烯酸催化缩醛化反应得到3-甲基-2-丁烯醛二异戊烯基缩醛,再经磷酸二氢铵催化消除反应得到顺/反-异戊二烯基-3-甲基丁二烯醚,并进一步热重排获得柠檬醛。研究了缩醛化反应条件和消除反应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3%异戊烯酸为酸性催化剂,70~75℃共沸脱水反应8 h,异戊烯醛的单程转化率达到63%~64%,处理后可得含量为97.5%的3-甲基-2-丁烯醛二异戊烯基缩醛,收率96.8%;以0.2%~0.5%磷酸二氢铵为催化剂,100~130℃,2.66 kPa下反应并及时将反应产物蒸出,处理后得到含量为95.9%的顺/反-异戊二烯基-3-甲基丁二烯醚,收率97.0%。顺/反-异戊二烯基-3-甲基丁二烯醚在120~130℃重排反应1 h,其反应产物柠檬醛含量97.5%,收率90.2%。  相似文献   

11.
采用表面增强喇曼光谱(SERS)技术获得了异喹啉及其衍生物(3-羧基异喹啉、1-羧基异喹啉、甲基-3-异喹啉羧酸酯、1-羟基异喹啉、5-羟基异喹啉、1,5-二羟基异喹啉)的SERS谱图,谱带分析表明由于异喹啉环上取代基不同、取代位置不同,均可导致其SERS光谱的变化。其中1-羟基异喹啉、甲基-3-异喹啉羧酸酯、3-羧基异喹啉、异喹啉是垂直吸附于银胶表面。而1,5-二羟基异喹啉与5-羟基异喹啉则是通过环上π电子云平躺吸附于银胶表面。  相似文献   

12.
Revaprazan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苯胺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与单氰胺缩合制得对氟苯胍碳酸盐(6);6再与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缩合得到嘧啶环化物(7);7经氯化后再与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缩合合成了Revaprazan,总收率42%.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羰基合成丁辛醇的副产物异丁醛(IBD)为原料制甲基丙烯酸(MAA)是最经济的工艺路线。我们在异丁酸氧化脱氢制MAA杂多酸催化剂研究的基础上曾开展了IBD一步氧化制MAA的研究,得到IBD转化率100%,MAA单收63%,甲基丙烯醛(MAL)单收10%的结果。本文进一步改进了催化剂,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1,2,3,4—四氢—2—苄基异喹啉酮—4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3,4-四氢-2-取代异喹啉酮-4衍生物中有不少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许多学者进行了这一方面的合成工作。作者根据Hanna等  相似文献   

15.
三氯化铝催化合成环己酮异Vc缩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常用催化剂对合成环己酮异Vc缩酮(3)的影响,结果表明,AlCl3的催化活性最佳.最佳反应条件为:环己酮20 mmol,n(环己酮):n(异Vc)=1.0:1.6,AlCl3 1 mmol,DMAc 12 mL,环己烷10 mL(带水剂),于120℃反应2.5 h,3的收率达86.48%.  相似文献   

16.
徐林  黄杰军  俞磊  范以宁 《化学通报》2016,79(7):584-588
丙酮是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是异丙苯氧化裂解法生产苯酚时的副产物,目前国内产能过剩。甲基异丁基酮是一种有着广泛用途的化工中间体。因此,将丙酮通过缩合加氢生产制备甲基异丁基酮,能够消耗产能过剩的化合物,生产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对丙酮缩合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与系统性地阐述,供国内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甲基格氏试剂和天然樟脑反应,合成土霉味化合物2-甲基异醇,并用色谱,质谱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鉴定,然后以合成MIB作标样,测定MIB的气相色谱保留值及其在东湖水体中浓度随季节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东湖水体产生土霉味的主要成分为MIB,在1995-1996年期间,1月、4月和9月为武汉东湖水体中MIB浓度的高峰期,经测量定东湖水中MIIB的GC保留值与合成的MIB的GC保留值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在[bm in]C l/FeC l3离子液体中由异戊醛合成2,4,6-三异丁基-1,3,5-三氧噁烷,转化率76%,选择性95%。优化反应条件为:异戊醛25 g,[bm in]C l/FeC l3[x(FeC l3)=0.67]2 g,室温反应1 h,离子液体能重复使用5次。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