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制备的新型氮掺杂多孔碳为载体,玻碳电极(GC)为工作电极,构建了乙酰胆碱酯酶(ACh E)传感器,用于有机磷农药甲拌磷的检测研究。在1.0 mmol/L底物氯化乙酰胆碱溶液中的差分脉冲扫描结果表明,ACh E/GC电极上的峰电流为0.195 8μA,而ACh E/氮掺杂多孔碳/GC电极上的峰电流为0.841 4μA,说明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可有效固定ACh E,提高检测灵敏度。采用ACh E/氮掺杂多孔碳/GC电极对不同浓度甲拌磷进行测定,在6.0×10-10~1.2×10-6g/L浓度范围内,抑制率与甲拌磷浓度的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 5)。按照抑制率为10%计算,检出限为5.8×10-12g/L。采用加标回收法检测菠菜汁样品中的甲拌磷,回收率为91.7%~97.4%。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测定药物中盐酸士的宁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盐酸士的宁能够显著抑制鲁米诺-Ag(Ⅲ)配合物体系的化学发光作用,且抑制强度与药物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实验条件后盐酸士的宁的最低检出限为2.5×10~(-7)mol/L。线性范围为5.0×10~(-7)~1×10~(-5)mol/L和1.0×10~(-5)~1×10~(-4)mol/L,回归方程分别为△I=68c+16,相关系数r=0.997;△I=233c+518,相关系数r=0.990。对1×10~(-5)mol/L的盐酸士的宁连续进行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3.4%,加标回收率在85.4%~101.2%之间。并且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化学发光法相符。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基于铀特异性DNA酶-Au NPs检测UO22+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在p H 4.5的10 mmol/L MES缓冲溶液中,铀特异性DNA酶在铀作为辅助因子的条件下发生自身断链反应,释放出ss DNA,吸附在Au NPs表面,阻止Au NPs在高浓度盐下聚集,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降低。在2.08×10-9~2.00×10-8mol/L范围内,散射光强度的改变值与UO22+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I=59.45+14761 c(μmol/L),r=0.9852,检出限为6.23×10-10mol/L,加标回收率为95.0%~106.5%,相对标准偏差为(RSD)1.9%~9.1%,方法成功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滴涂法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纳米碳纤维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抗坏血酸(AA)及其混合溶液在修饰前后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20 mmol/L Tris-HCl(pH 7.4)缓冲溶液中,修饰电极对DA和AA具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采用差示脉冲伏安法对DA与AA混合溶液氧化峰电流与浓度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DA和AA的氧化峰电流在1.0×10-7~5.0×10-5mol/L和1.0×10-5~1.0×10-3mol/L范围内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分别为Ip=0.0012c+4×10-9,r=0.9907;Ip=10-5c+7×10-10,r=0.9974,两种物质的检测限分别达到8.0×10-9mol/L和2×10-6mol/L。  相似文献   

5.
基于苯海拉明对联吡啶钌(Ru(bpy)2+3)的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和丝素蛋白-联吡啶钌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稳定好的特点,建立了一种以丝素蛋白多孔膜-联吡啶钌复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电化学发光检测苯海拉明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化学发光(ECL)响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苯海拉明浓度在1.0×10-4~1.0×10-7 mol/L范围内与其相对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 检出限为2.3×10-7 mol/L(S/N=3).连续平行测定3.78×10-5 mol/L苯海拉明5次,发光强度的RSD为1.76%. 用于实际样品中苯海拉明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基于槐定碱对联吡啶钌(Ru(bpy)2+3)在电致化学发光中的增敏机理,通过传感器修饰技术,将Silica sol/Nano-Au/PVP修饰到金电极表面,建立了简单、快捷测定槐定碱的新方法。实验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下,在1.6×10-7~1.6×10-4mol/L范围内,槐定碱的浓度与其对应的电化学发光强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I=4.000×107c+262.2,r2=0.994 5,检出限(S/N=3)为3.5×10-9mol/L。连续平行测定浓度为1.6×10-5mol/L的槐定碱溶液6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用于槐定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聚L-甲硫氨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尿酸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登明  胡文娜  马伟  苏金燕 《分析化学》2007,35(12):1787-1790
在pH9.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利用循环伏安(CV)法制备了聚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PLMet/GC/CME)。研究了尿酸(U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伏安法测定UA的新方法。在pH5.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200 mV/s,循环扫描电位在-0.3~1.0 V时,UA在PLMet/GC/CME上产生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峰电位位于0.52 V(vs.Ag/AgCl)。用CV法、线性扫描伏安(LSV)法和示差脉冲伏安(DPV)法对UA进行测定,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0×10-6~1.00×10-4mol/L、5.00×10-6~1.00×10-4mol/L和8.00×10-7~1.00×10-4mol/L;检出限分别为8.0×10-7mol/L(CV、LSV法)和5.0×10-7mol/L(DPV法)。用LSV法对尿样中的UA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辣根过氧化酶(HRP)在Co/NH2/ITO离子注入电极上有一对良好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c=-0.2 V,Epa=-0.01 V(vsAg/AgCl)。该修饰电极对H2O2具有催化作用,可以用作H2O2的生物传感器,峰电流与H2O2的浓度分别在1.0×10-10~2.0×10-8mol/L和2.0×10-8~1.0×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Ip(mA)=2.2986+0.06632c(nmol/L)和Ip(mA)=3.5788+7.3053E-4c(n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2和0.9688。检出限为1.0×10-10mol/L。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碳纤维超微电极,将其在1.0×10~(-4)mol/L五羟色胺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10圈后,测定电极在铁氰化钾、多巴胺等电活性溶液中的循环伏安以及差分脉冲的峰电流变化,结果表明五羟色胺对碳纤维超微电极有毒化效应.采用火焰灼烧法对被五羟色胺毒化的电极进行活化,以电极在1.0×10~(-3)mol/L铁氰化钾溶液中的峰电流为基准,活化后电极与原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峰电流之比为校正因子,对电极的活性面积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校正后的五羟色胺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2.0×10~(-4)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0.2073c+0.3074,相关系数R~2=0.9962.采用该方法对五羟色胺样品浓度进行了测定,回收率达到98.0%~102.4%.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碳量子点/聚中性红膜修饰电极。采用了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对制备的碳量子点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示差脉冲伏安法考察了鸟嘌呤和腺嘌呤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鸟嘌呤和腺嘌呤的氧化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最佳条件下,鸟嘌呤和腺嘌呤的示差脉冲伏安响应和其浓度分别在1.0×10~(-6)~2.0×10~(-4)mol/L和5.0×10~(-6)~2.0×10~(-4)mol/L范围中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3.0×10~(-7)mol/L和4.8×10~(-7)mol/L(S/N=3)。该修饰电极能够用于复杂样品中鸟嘌呤和腺嘌呤的检测及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见易得的原材料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巯基乙酸(MA),基于静电组装技术制备了PDDA-MA/Au传感器,用于亚硝酸盐的检测.试验表明,在0.2 mol/L磷酸缓冲盐溶液(PBS,pH 7.53,0.1 mol/L NaAc)中,NaNO_2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9×10~(-7)~8.8×10~(-3)mol/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试验测得检出限为6.9×10~(-7)mol/L,回收率在94.6%~101.8%之间.传感器制备简单、成本低,对NaNO_2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低的检测限、良好的稳定性及重现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胱氨酸在酸性条件下对高锰酸钾-甲醛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建立了化学发光法对胱氨酸的分析。考察了高锰酸钾、甲醛及酸性条件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胱氨酸在2.5×10~(-5)~2.5×10~(-3)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134.76+547.17c(R=0.9976);检出限2.49×10~(-6)mol/L;平行测定11次浓度为2.5×10~(-5)mol/L胱氨酸标准溶液的发光强度值,相对标准偏差为2.7%。  相似文献   

13.
潘涛  张霞  符嫦娥  杨小弟  徐莉 《分析化学》2014,(10):1501-1506
采用脱氢枞胺基希夫碱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以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此修饰电极的导电性能,及Pb2+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在0.2 mol/L HAc-NaAc缓冲体系(pH 5.5)中,于!1.1 V下沉积250 s,Pb2+在1.0×10!8~1.0×10!6mol/L范围内与溶出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μA)=6.6173C(μmol/L)+0.2597(R=0.9971),检出限为5.0×10!9mol/L(S/N=3)。将此修饰电极用于水样品中Pb2+检测,结果令人满意。本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具有很好的准确性、灵敏度和选择性,实现了水样中低浓度铅的准确、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沉积方法将新型双核铜配合物修饰于玻碳(GC)电极表面制得[LCu]2BP/GC电极。研究了[LCu]2BP/GC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并发现该电极对对苯二酚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考察了该电极作为对苯二酚传感器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在pH 5.0 PBS缓冲溶液,0.0~0.5 V电位范围内进行半微分线性扫描,其催化电流峰高与对苯二酚浓度在1.00×10-6~3.00×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0×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09%(n=7)。用于测定合成样品中的对苯二酚含量,回收率在98%~102%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联吡啶钌体系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克林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以金电极为工作电极电致化学发光测定盐酸克林霉素的方法,并采用循环伏安和电致化学发光法,研究了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发光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0.1 mol/L的硼酸(pH 8.0)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100 mV/s时,ECL的峰高与盐酸克林霉素浓度在1.0×10-5 ~1.0×10-4 mol/L和1.0×10-7 ~8.0×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I(counts)=465.00×105c-133.80(r=0.996 8)和I(counts)=20.333×106c+100.25(r=0.995 9).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7 mol/L(S/N=3).连续测定2.0×10-5 mol/L的盐酸克林霉素溶液10次,发光强度值的RSD为1.74%.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为93% ~102%.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用于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检测盐酸氯丙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盐酸氯丙嗪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发展了一种新的检测盐酸氯丙嗪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检测盐酸氯丙嗪,其响应电流与盐酸氯丙嗪的浓度在8.0×10-5~1.0×10-3mol/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A)=0.0106c(mol/L)-8×10-8(R2=0.999,n=6),检出限为6.2×10-6mol/L(S/N=3)。方法可用于盐酸氯丙嗪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在裸金电极上制备了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修饰电极(MA/SAMs-Au/CME)。基于盐酸硫必利对联吡啶钌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及其发光行为的强烈增敏作用,建立起一种直接测定盐酸硫必利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盐酸硫必利在1.0×10-4~1.0×10-7mol/L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I(强度)=27.169×106c+140.26,r2=0.9959,检出限(S/N=3)为5.11×10-9mol/L。连续测定1.0×10-5mol/L盐酸硫必利10次,发光强度的RSD值为1.8%。对样品进行回收率试验,回收率在94.1%~104.9%之间,RSD为4.5%(n=5)。  相似文献   

18.
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铂修饰电极(Pt-MWCNTs/GCE)。考察了联吡啶钌和富马酸酮替芬在3个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及其发光行为,并对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Pt-MWCNTs/GCE上富马酸酮替芬对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强度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其增敏效果约为MWCNTs/GCE电极的2倍,约为裸玻碳电极的3.5倍,据此,建立了一种Pt-MWCNTs/GCE电极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富马酸酮替芬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富马酸酮替芬的浓度在1.0×10-7~1.0×10-4mol/L范围内与其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48.805×106c+221.03(r=0.9969),检出限为2.4×10-9mol/L,连续平行测定1.0×10-5mol/L的富马酸酮替芬溶液5次,发光强度的RSD为3.3%。对样品进行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为99%~104%,RSD为2.1%。  相似文献   

19.
以玻碳电极作工作电极,在微波作用下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研究了盐酸异丙嗪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可以增大峰电流,并应用于盐酸异丙嗪的检测,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盐酸异丙嗪的电化学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无微波作用时用方波伏安法检测盐酸异丙嗪,其响应电流与盐酸异丙嗪的浓度在4.0×10-6 ~1.0×10-4 mol/L范围呈线性关系(r=0.998 2,n=7),线性回归方程为I(A)=0.040 3c(mol/L)+5.0×10-7,检出限为4.0×10-7 mol/L;在微波作用下用方波伏安法检测盐酸异丙嗪,其响应电流与盐酸异丙嗪的浓度在4.0×10-6 ~1.0×10-4 mol/L范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n=7),线性回归方程为I(A)=0.045 7c(mol/L)+6.0×10-7,检出限为2.0×10-7 mol/L.在4.0×10-6 ~1.0×10-4 mol/L范围微波增敏的峰电流与无微波条件下峰电流的比值平均值为1.22.该方法用于盐酸异丙嗪片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聚天青I/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溶液pH,扫描速率对聚天青I/石墨烯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及修饰电极对NO-2的电催化作用。利用示差脉冲伏安技术检测NO-2,NO-2浓度在1.0×10-7~1.0×10-5mol/L的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7×10-8mol/L(S/N=3)。修饰电极已用于水体中NO-2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