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发一种采用竞争性免疫法检测水中草甘膦的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定量进样、清洗、反应/检测、系统控制等模块。采用微流芯片、微量注射泵进行各种试剂的定量,避免交叉污染,采用三维运动机械臂进行各个加样位点的精确定位及加样,并与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结合,设计得到一种能够自动检测水中草甘膦含量的仪器。仪器检测精密度为9.6%,检出限为0.078μg/L.用该仪器对实际水样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与标准方法相比,其相对误差在±16%以内。该仪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新型“大型仪器自主操作资格”获得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建立了一种新型"大型仪器自主操作资格"获得机制。仪器使用申请者在分析测试中心仪器预约平台上提出申请,运用虚拟实验训练系统进行针对性自主培训。通过无人监督考核后,预约上机操作考核,2项考核均合格即可获得申请使用仪器的自主操作资格。该获得机制的核心是运用虚拟实验训练系统进行自主培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尤其适用于申请者专业背景和操作水平有较大差异的状况。该机制可有效促进开放式共享平台管理模式的科学优化,切实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为实验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巧用半透膜代替盐桥,设计了铜离子Cu2+氧化碘离子I-原电池装置。结果表明,该方法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成功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固定光栅和阵列检测器的新型红外分光测油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采用固定光栅、阵列检测器和自动进样等技术的新型红外测油仪。该仪器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减少了操作人员与有毒性的萃取剂直接接触,操作软件功能强大,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学生对吸附单元操作基础知识的理解、提升实验研究技能,设计了“活性炭表面改性及其苯吸附性能研究”综合性实验项目。该项目设立了吸附剂基本性质分析、表面改性、吸附性能表征及动态吸附等内容,分别训练学生实验研究、实验操作、仪器表征、图谱解析及实验结果总结分析的能力。经过实验训练,学生掌握了N2吸/脱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仪器操作与图谱解析方法;学会了表面改性实验及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动态吸附性能测试的实验方法与结果的归纳分析;还结合所学吸附单元操作基本原理,研究揭示实验研究的规律性结果。本综合性实验在加强学生对吸附单元操作相关知识掌握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专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贾琼  马玖彤  许海 《化学教育》2021,42(24):54-58
设计了一个综合性仪器分析实验: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及应用。实验内容包括微孔有机聚合物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红外光谱表征、固相微萃取实验条件优化和气相色谱测定有机氯农药含量等4个部分。通过综合运用多种仪器分析实验手段,加深了学生对分离富集技术的了解,巩固了学生对仪器分析课程中的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相关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仪器分析操作流程,形成综合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天然产物骆驼宁F一锅全合成的相关科研成果,利用本科生创新型综合实验平台,设计了从简单易得的底物出发,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天然产物骆驼宁F一锅全合成的创新型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将自组织一锅全合成的前沿理论知识应用到骆驼宁F的全合成之中,实验内容包括文献调研及分析总结、骆驼宁F一锅全合成、化合物波谱学性质检测分析以及反应过程学研究等部分。该实验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于有机合成方法学及反应过程学研究方式的理解,使其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术及核磁等大型仪器的检测原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路线设计、合成操作以及谱图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日本岛津公司最近推出了新型的单道扫描式ICP S-1000I仪器。其发生器采用固体组件的场效应输出管,使仪器具有体积小、节电、耦合效应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分光器光学设计新颖,分辨率和灵敏度高、精确度好、数据处理及程度控制软件易于操作。现按图1所示,分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报导了一种静态法BET表面积测定仪的研制和开发,叙述了此仪器的设计原理,基本结构和特点,介绍了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并给出了此仪器的实验结果,通过与其它同类仪器实验结果的对比以及重复性实验,证明此仪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黄晓  王守华  覃江克 《化学教育》2013,34(11):79-80
保温漏斗是重结晶实验中的常用仪器,而常用的保温漏斗结构简单,性能较差,往往无法满足实验的要求。通过对保温漏斗智能化设计,在漏斗外壁上安装加热电阻丝,由微控制电路进行加热控制。该保温漏斗加热时间和温度高低可根据实验进行键盘设定,并且运行参数可以液晶显示。该智能保温漏斗具有温度可控、成本低廉、适用性强、操作便捷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静电纺丝法制备以聚己内酯为载体的含丹皮酚的载药纤维膜的综合实验,实验涉及载药纤维膜的制备和表征测试等操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丹皮酚纤维膜,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表征。通过此综合教学实验,学生可了解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表征技术,掌握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及操作技术,了解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仪器的原理和制样方法。该实验项目涵盖多个知识点,综合性强,便于操作,可作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的综合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科研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手持式X射线荧光金属分析仪(以下简称为手持式XRF仪)在石油化工压力容器制造、设备安装检测中广泛使用,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测试速度快、自动记录等优点;虽然仪器价格昂贵,且不能出具试验报告,但依然受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便携式温度计校验仪的工作原理及研制过程。对该仪器的恒温槽体机械结构、制冷器和散热器的设计、恒温槽体温度测量及控制等进行了详细叙述。该仪器提供的温度场稳定、均匀,在-20~100℃范围内可任意设定温度。解决了温度计现场快速校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使用免费软件远程监控实验室和操作仪器的方法。使用萤石云视频软件实时观察室内及仪器周边情况,为远程操作仪器提供实时现场信息,也可用该软件与现场人员语音实时交流;使用Teamviewer软件随时了解测试情况,对仪器进行远程操作,如开始测试、终止测试或修改测试参数设定等;使用远程智能开关对室内电源和照明进行远程控制,方便夜间观察和关闭不需要的用电负荷,为减轻实验室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随时了解实验室情况及仪器测试进程、及时调整测试参数、减少能耗等提供了方便。还介绍了Teamviewer软件在数据处理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防止不锈钢锅炉产生氯离子应力腐蚀,要求对锅炉水中微量的氯离子作连续自动的监测。我们研制了适合该用途的全套仪表——7259型氯离子计。该仪器的检测下限为20ppb,表头直读范围为0.1~10ppm。测量精度为±5%。该仪表设计时已考虑到防潮、防震、防冲击、防腐蚀等工业现场使用条件。既适用于现场监测,又适用于实验室。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测量准确。全套仪表由探头,氯离子计,动水台架和电磁搅拌器组成。  相似文献   

16.
李大塘  郭军 《化学教育》2010,31(11):79-80
通过分析硝酸汞与碘化钾混合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成功地设计了Hg2+氧化I-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沉淀反应的存在阻止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可能是沉淀反应速率快于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所致。该方法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易观察,成功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标方法(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量—亚甲蓝分光光度法)的研究,设计一种自动搅拌萃取和反萃取、自动分光光度测量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仪器。仪器对水样的全自动测量,实现水样测量的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回收率及实验过程的无毒害化。该仪器的使用将会解决国标方法人工操作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并将完全免除实验过程中用到的有机萃取剂氯仿对人体的毒害。仪器对于实际水样的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在3%以内,检出限为4.6μg/L,加标回收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各种操作条件对热导池鉴定器定量的影响,并用实验结果验证,同时讨论了各种定量方法与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操作条件控制范围和仪器设计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9.
简易示波伏安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提出了一种示波滴定的新方法——简易示波伏安法,该法克服了双电解池i_t-E曲线仪器复杂、操作麻烦等缺点,使用单电解池和一个很简单的线路也可以获得示波伏安图,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适宜于药物分析。  相似文献   

20.
自制超临界流体萃取仪操作条件的优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林伟生  王国俊 《分析化学》1995,23(7):765-769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离技术。本文使用自己研制的超临界流体萃取仪对吸附有痕量正构烷烃的Al2O3进行萃取,对各种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卢柑皮及生姜样品进行初步的萃取分析。结果证明该仪器设计合理,具有操作简便、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为复杂样品中痕量组分的萃取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