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建立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二硼化锆中26种杂质元素含量的方法。根据二硼化锆的化学组成对杂质检测的影响,确定了各元素最佳分析线;通过考察不同浓度的锆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影响来确定最佳锆基体浓度;通过萃取法分离硼元素,消除硼对杂质检测的干扰;采用基体匹配法、多谱拟和技术消除了锆基体的干扰。在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下,各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与信号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6%(n=1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4%~101%。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二硼化锆中26种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N36锆合金中微量钠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对样品溶解方法、观测方式、谱线选择、基体效应干扰等对实验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确定了最佳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等离子气流量、辅助气流量、雾化气流量。实验结果表明,锆基体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在本实验中,采用基体匹配消除干扰,在均匀试验设计优化的仪器测定参数下,使用N36锆合金样品对本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进行验证,相对标准偏差(RSD,n=11)<5%,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所建立的方法快捷、简便、准确,满足核用N36锆合金中微量钠元素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N36锆合金中微量钠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对样品溶解方法、观测方式、谱线选择、基体效应干扰等对实验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确定了最佳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等离子气流量、辅助气流量、雾化气流量。实验结果表明,锆基体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基体匹配消除干扰,在均匀实验设计优化的仪器测定参数下,实验证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5%,加标回收率在95%~105%。所建立的方法快捷、简便、准确,满足核用N36锆合金中微量钠元素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N36锆合金中微量钼和铅的分析方法.讨论了样品溶解、基体效应干扰、谱线选择和观测方式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确定最适合的仪器测定参数,包括等离子气流量、辅助气流量、雾化气流量和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结果表明,锆基体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在试验中采用基体匹配消除干扰,在试验设计优化的仪器测定参数下,使用N36锆合金样品对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进行验证,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低于5%,加标回收率为93%~104%.所建立的方法快捷、简便、准确,满足核用N36锆合金中微量钼和铅元素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N18锆合金中Nb,Sn,Fe和Cr含量的分析方法。对溶样方法、基体影响、谱线选择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锆基体对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验中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干扰,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用于样品中Nb、Sn、Fe、Cr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化学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加标回收率为96.7%~101.0%,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均小于3%。  相似文献   

6.
碱式模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食用菌中痕量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研究了碱式模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锗。考察了HG-AFS仪器参数及氢化物发生条件对锗荧光强度的影响以及常见共存元素的干扰。在选定的最佳工作条件下,测定了真菌中的痕量锗。方法检出限(3σ)为0.76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1%,回收率为94.6%-101.3%。  相似文献   

7.
采用氢氟酸–硝酸溶解铌铪合金样品,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铌铪合金中铪、钛、锆、钨、钽元素的分析方法。铪、钛、锆、钨、钽的分析谱线分别为232.247,368.519,339.197,224.876,248.870nm,通过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铌的干扰。在优化条件下对铌铪合金样品进行测定,各元素的质量浓度在其线性范围内与其光谱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8,定量限为0.003 6%~0.007 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小于1%,回收率为96.8%~105.0%。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以满足实际生产中铌铪合金样品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锗精矿分析过程中样品难溶解、锗易损失以及滴定法测定流程复杂等难点,本文建立了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锗精矿中锗含量的分析方法。考察了仪器的工作条件、不同的溶样方式、熔样温度和时间、介质酸度、共存元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采用过氧化钠在700℃熔融10min,用硝酸浸取进行前处理;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上选择209.426nm作为分析谱线,仪器在200 nm处光谱的实际分辨率小于0.01 nm;在10%的硝酸介质中采用钠基体匹配的方式进行测定。在该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表明方法中仪器的短期稳定性小于1.5%,工作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93,方法的检出限是0.023μg/mL。同时,选择了两个锗精矿国家标准样品GSB 04-3358-2016(Ge 4.91%)和GSB 04-3361-2016(Ge23.57%)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标值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进行了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在0.42%~1.32%之间,回收率在98.1%~101.8%之间,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锗精矿中锗含量范围在1%~25%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盐酸溶样,标准加入法消除基体铬的干扰,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金属铬中Fe、Al、Si。对仪器参数以及被测元素的谱线选择进行了讨论,在选定最佳条件下,对标准样品金属铬进行测定,探讨了检测方法中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检出限、精密度及加标回收率等指标,发现各元素的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n=7),加标回收率在96.9%~101%。方法实用性强,已经成功应用于金属铬中杂质元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N18锆合金中Nb、Sn、Fe和Cr含量的分析方法。对溶样方法、基体影响、谱线选择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锆基体对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验中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干扰,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用于样品中Nb、Sn、Fe、Cr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化学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回收率为96.7%~101.0%,RSD(n=11)均小于3%。  相似文献   

11.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铀合金中铌、钼、锆。铀铌钼锆合金样品经8 mL HNO_3 (1+1)和2 mL HF微波消解并稀释处理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合金样品中铌、钼、锆含量,研究了铀浓度在0~30 μg/L时对铌、钼、锆元素直接测定的影响。铌、钼、锆的质量浓度在各自的范围内与其质谱响应值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铌、钼、锆的加标回收率为96.10%~105.00%,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为0.74%~2.71%(n=6)。该方法流程简单,无需分离基体元素,可实现铀合金中铌、钼、锆元素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钴白合金中锗含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溶样方法和分析谱线,进行了基体元素的干扰等实验,对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043 μg/mL,对钴白合金中锗的测定结果与其它标准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1.9%(n=7),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8.5 %~102.1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适用于钴白合金中锗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钴白合金中锗含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溶样方法和分析谱线,进行了基体元素的干扰等实验,对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043μg/mL,对钴白合金中锗的测定结果与其它标准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1.9%(n=7),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8.5%~102.1%。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适用于钴白合金中锗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钛合金中W,Nb,Ta元素的含量。样品采用盐酸、氢氟酸和硝酸溶解,并对仪器工作参数和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确定了仪器最佳工作条件,考察了钛合金基体和共存元素对待测元素的影响,确定了各待测元素谱线为W207.911nm,Nb309.418nm,Ta240.063nm。选定的待测元素分析线不受合金基体和共存元素的干扰,通过基体匹配消除基体的影响。加标回收率在98%104%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2.4%(n=8),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0.013μg/mL。进行了标准物质对照试验,试验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锡锗中间合金中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锗中间合金溶解于硝酸(1 1)及盐酸(1 4)中,溶解温度应在60℃以下,所得溶液中锗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对测定条件作了试验并予以优化.最后选择栽气流量为0.6 L·min-1,试样溶液的介质及酸度为约2 mol·L-1盐酸溶液,分析谱线为265.118 nm.基体元素锡对锗的分析信号有增强作用,明显影响了锗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克服此基体效应,在制备标准曲线时应用了基体匹配法.经试验,方法的回收率在96.0%~103.6%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53%.  相似文献   

16.
高纯锡样品经HCl和H2O2消解,HBr挥发分离,去除基体Sn,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其中的16中杂质元素。通过溴化分离基体锡,有效克服了基体对所测杂质元素的干扰和对仪器进样系统的污染。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方法检出限(3σ)介于0.001~0.004μg/g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5.6%;加标回收率在95.2%~103.6%范围内。本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满足纯度为99.99%和99.999%的高纯锡中16种杂质元素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真空蒸馏分离-ICP-MS法测定高纯碲中的9种杂质元素的方法。采用真空蒸馏技术使基体碲与待测元素分离,有效克服了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干扰和对仪器进样系统的污染。通过优化仪器参数和加入内标,提高了分析准确度。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当称样量为1.000 g时,最佳分离条件为450℃和3 h。将本方法与ICP-AES-直接溶样法、GD-MS法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可靠。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方法检出限(3σ)为1.4~6.1 ng/g,相对标准偏差为(RSD)为2.8%~7.3%,加标回收率为94.8%~103.0%。本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满足大量纯度为5N(99.999%)和6N(99.9999%)的高纯碲中9种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高铬质耐火材料中SiO2、Al2O3、Fe2O3、TiO2、CaO、MgO、ZrO2等次量及微量成分.通过试验确定了熔样方法,仪器最佳工作参数,ICP分析条件,分析谱线等,同时研究了基体效应.结果表明,样品用硼酸和无水碳酸钠混合熔剂在1000 ℃左右的温度下熔融,可以完全分解试样.引进试液中大量钠和基体铬对测定有影响,用基体匹配的方法克服,样品中含量较高的锆和铝对含量低的其它元素没有光谱干扰.该法分析待测元素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回收率为96%~104%.  相似文献   

19.
锰是人体葡萄糖脂肪代谢过程必需的元素,因此,国外开始用人血、尿中锰含量变化作为诊断某种疾病的参考指标。曾有人用各种方法对锰进行测定,各有其特点。本文研究了钙离子和磷酸根以及多种阳离子对全血中锰测定的影响,提出应用浸渍(镧、锆、钨)石墨平台,在所设计的仪器工作条件下直接测定全血、血清中微量锰、回收率分别为87.0%和98.1%,变异系数为5.3%和2.4%。  相似文献   

20.
以硝酸和硫酸溶解样品,通过选择元素间无干扰的光谱线343.823nm作为Zr的分析线,采用镁基体匹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稀土镁合金中锆,检出限为0.002μg/mL,方法用于稀土镁合金中锆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103.5%,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