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综述了静态顶空富集技术在火场易燃液体残留物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吸附剂静态顶空富集与固相微萃取等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做出展望(引用文献60篇)。  相似文献   

2.
易燃液体检验鉴定是刑事技术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易燃液体种类多样,并且受燃烧机制和环境条件影响,其残留物的成分复杂。现场提取残留物用于鉴别易燃液体的种类与来源,对检验方法和数据研判提出了挑战。综述了常规、非常规易燃液体鉴别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影响易燃液体残留物鉴别的关键因素,包括易燃液体承载基质、风化作用、微生物降解、酸化等,以及如何根据易燃液体的残留物鉴别易燃液体(引用文献44篇),可为公共安全领域相关工作中易燃液体的检验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静态顶空富集技术在火场易燃液体残留物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吸附剂静态顶空富集与固相微萃取等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做出展望(引用文献60篇)。  相似文献   

4.
用自制的碳基渗滤膜,以自制的红外提取装置测定了该膜对苯的回收率为68%,考察了温度、压力、提取时间等对碳基渗滤膜应用的影响,主要介绍了将该碳基渗滤膜应用于现场易燃液体残留物的提取,通过水泥地面添加易燃液体的提取检验,棉布、化纤布上易燃液体残留物的提取检验测试了碳基渗透膜的提取回收能力.该碳基渗滤膜可以应用于纵火现场易燃液体残留物的提取检验.  相似文献   

5.
将从火场残留物中所取得的样品置于密封的金属罐或塑料袋中,置于烘箱中在80℃加热20~30 min,在固体微萃取装置中用聚丙烯酸酯纤维通过针头将密封容器中的易燃液体(此时已成气态)吸附,吸附时间为5~10 min,然后将易燃液体从纤维上解吸并进样于气相色谱仪器中,按预定的条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色谱图上所得的主峰进行分析,并提取此纯化合物的质谱图以及相关信息,从图谱库中进行检索并与标准谱图作比较,从而对相应的易燃液体作出鉴定.  相似文献   

6.
火场燃烧残留物的检验鉴定涉及浓缩、前处理及实验室鉴定等多个环节,同时火场高度的破坏性和暴露性,造成燃烧残留物成分分析存在较多干扰.为提高火场燃烧残留物检验鉴定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国内外学者围绕检验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此,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现场快速检验、现场浓缩、实验室前处理和实验室分析检验新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旨在为火场燃烧残留物物证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将光谱分析方法与聚类方法相结合,对38个模拟案件环境的纵火现场助燃剂塑料容器盖样本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根据元素种类将38个样本分为6组,建立了一种无损快速检验纵火现场物证的光谱分析方法。使用最短距离聚类法,以欧氏距离作为度量区间表示样本间亲疏关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同时使用K-Means快速聚类法与t检验验证聚类效果。结果表明,38个样本分为6组时效果最好。并将各类的样本观测点在Fisher判别空间中的分布和位置情况绘出,与使用元素种类进行分类结果一致,为确定火灾案件性质,侦破案件线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何坚刚  万旺军  吴刚  王琛  诸静  袁从慧 《色谱》2019,37(10):1129-1133
建立了一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进行易燃液体的检测和分类的有效方法。以凹版油墨为模型样品体系,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鉴定了样品中的易挥发组分。考察了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组分含量等特性参数。利用外标法测定了组分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8%~2.88%,加标回收率为92.8%~103.1%。采用该方法对多种实际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用混合溶剂闪点预测模型计算了样品的闪点,与闪点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易燃液体实际样品闪点的预测,实现化学品的分类,闪点预测值与实测值最大偏差仅为3.2℃。该方法为易燃液体实际样品的分类提供了一种新颖、高效和便捷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和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共同承担的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及区县政府应急项目“食品中毒副作用添加物残留物鉴别技术研究”通过验收。项目针对五大类食品即豆制品、调味品、饮料、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纤维材料、塑料和橡胶等3类有机高分子材料对汽油燃烧残留物鉴定干扰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火场中这3种有机高分子材料热解或燃烧产物中产生的干扰性特征组分以及排除此种干扰的方法(引用文献54篇).  相似文献   

11.
曹晓明  张金专 《分析试验室》2008,27(Z1):348-350
模拟火灾现场制备了煤油与火场中常见可燃物的燃烧残留物及烟尘样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对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找出了用于定性的特征波长及物质,并把实验结果应用到两起火灾物证的鉴定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实验室中,液体物质或者溶液的传送主要依靠各种容器、量器之间的倾注来完成。这种方法对于易挥发物质、有毒物质及对空气或水敏感物质,即使在通风橱或者有机玻璃操  相似文献   

13.
对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从火场残留物样品中鉴定油漆稀释剂进行了研究。将火场残留物样品放入密闭的金属容器或塑料袋中,置于80℃烘箱加热20~30 min,在固相微萃取装置中用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通过针头将密闭容器中的油漆稀释剂成分(此时已成气态)吸附,吸附时间为5~10 min,然后将纤维插入气相色谱进样口中解析进样,解析时间为2 min,按照预定的条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气相色谱-质谱谱图上所得的峰进行分析,并与同条件下获得的油漆稀释剂试验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谱图进行比较,从而对油漆稀释剂作出定性鉴定。  相似文献   

14.
从火场燃烧残留物检验方法、基质干扰和数据解读等方面综述了火场燃烧残留物检验鉴定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检验方法的研究成果与该领域常见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6篇)。  相似文献   

15.
爆炸案件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在爆炸案件中,爆炸残留物分析是爆炸原因调查和案件侦破的重要环节,可为侦查提供方向和线索,也可为证实犯罪事实、法庭诉讼和定罪量刑提供关键证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爆炸残留物分析领域光谱、色谱、质谱等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我国非法制造、销售、储存和使用自制炸药的爆炸案件多发的现状,展望了我国法庭科学领域爆炸残留物分析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爆炸残留物实验室检验流程图,旨在为完善我国爆炸残留物检验技术体系、提高我国刑事技术部门爆炸残留物检验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射击残留物作为涉枪案件的重要物证,是法庭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射击残留物主要源于未燃烧或者部分燃烧的发射药、底火等,主要残留于射击者、枪支及被射客体上.随着各类分析检验方法的发展,针对射击残留物中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射击残留物的检验方法也从简单的化学检验发展到更加准确的仪器分析.  相似文献   

17.
1引言爆炸是恐怖袭击的常用手段。对痕量爆炸残留物进行高效检测,从而准确判断炸药的成分和种类,能够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证据[1,2]。近年来,毛细管电泳技术初步显示了其在爆炸物检验方面的巨大潜力[3~6]。本实验基于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吸收检测[7,8]和胶束电动色谱[9],建立了痕量爆炸残余物的系统分析检验方法,通过对爆炸瞬间产生的痕量  相似文献   

18.
动物源食品中β-兴奋剂残留物检测技术的进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动物源食品中β-兴奋剂残留物的检测技术的进展作了评述。内容涉及试样处理技术以及多种用于分析的测试技术,诸如色谱、免疫分析、生物传感技术等。引述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19.
赵三虎  张立伟 《化学通报》2012,(11):1001-1008
萃取是化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单元操作。随着对离子液体研究的不断深入,离子液体以其低毒、低挥发以及可设计等特性,作为环境友好溶剂,在苯系有机物、农药残留、天然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DNA以及金属离子等的萃取、检测技术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液液萃取、液相微量萃取、分散相液液微量萃取、固相微量萃取以及含水两相萃取等分离技术中不断有关于离子液体应用的报道,有的甚至取得了非常好的研究成果。本文就离子液体在萃取技术方面的应用,综述了近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液体发射药的电位滴定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续柱  车翠萍 《分析化学》2000,28(11):1446-1446
1 引  言HAN基液体发射药是由硝酸羟胺 (简称HAN)、三乙醇胺硝酸盐 (简称TEAN)和水按一定配比组成的单元发射药。常用的配方代号为Lp184 5和Lp184 6。为了提高液体发射药中TEAN含量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提供快速连续电位滴定的仪器分析方法 ,我们研制了程控滴定仪 ,研究了滴定体系诸因素 ,满足了液体发射药成分分析的要求。2 程控滴定仪的研究和设计利用我国ZD 3型自动滴定仪的滴定装置 ,配置了 16位的IBM386微机和PP4 0四色绘图仪 ,设计了控制电路和软件 ,组成程控滴定仪。滴定装置是一个泵吸式滴定管 ,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